?

康復護理在腦外傷患者護理中對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分析

2023-04-29 14:18陳麗娜
婚育與健康 2023年6期
關鍵詞:自理能力不良情緒康復護理

陳麗娜

【摘要】目的:探討在腦外傷護理中應用康復護理,對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試驗者是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醫院治療的腦外傷患者76例,以入院時間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護理方案為常規護理與康復護理,比對護理有效性。結果:觀察組不良情緒、神經功能、自理能力、運動功能以及滿意度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以康復護理進行干預,可使得患者所存在不良情緒得到改善,進一步改善其神經功能及運動功能,同時還能起到提升患者自理能力、滿意度及生活質量的作用,借鑒價值較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腦外傷;康復護理;不良情緒;自理能力;滿意度;神經功能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HEN Lina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 Baiyin, Gansu 7309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brain trauma.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76 cases of brain trauma patients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admission time. The nursing plan was routine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effectivenes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indexes of negative emotion, nervous function, self-care ability, motor function and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life qual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patients’ adverse emotions, further improve their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motor function, and also play a role in improving patients’ self-care ability,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t has high reference value and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Traumatic brain injur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Bad mood; Self-care ability; Satisfaction; Neural function

腦外傷作為臨床常見損傷性疾病之一,是指患者顱腦遭受外物撞擊后,其頭部存在程度不同創傷,影響到患者神經功能,且大部分患者合并存在意識模糊、昏迷等癥狀,若未及時得到有效醫治,易威脅到患者生命健康[1-2]。目前臨床以手術聯合藥物的方式施治,但由于患者頭部受損,病情比較嚴重,再加上病情變化速度較快,且部分患者合并存在程度不同的煩躁、焦慮等心理障礙,甚至還易出現永久性的功能障礙,因此除了向患者提供有效治療,并在治療過程中配以合理、針對性干預手段,對規避患者發生致殘、致死風險以及提升其生活質量起著積極意義[3-4]。常規護理內容較為單一且缺乏針對性,康復護理具備安全性高及目的性強等優勢,有利于減少手術對患者機體所造成的創傷,同時還能對護患間關系進行改善,利于促進其盡早康復[5]。本次試驗以分析康復護理對此類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為目的,結果呈下。

1.1 病例資料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院就醫的腦外傷患者76例,分組依據是入院時間。對照組,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55.24±6.78)歲,男20例,女18例;觀察組,年齡32~78歲,平均年齡(55.45±6.72)歲,男19例,女19例。對組間資料以統計學實施分析后顯示,P>0.05,符合對照研究要求與醫學倫理學要求。納入標準:①經實驗室檢查后證實為腦外傷;②對于試驗的開展目的及流程均知曉;③同意參與試驗。排除標準:①伴有代謝性疾??;②伴有胃腸道疾??;③伴有重要臟器功能異常。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的是常規護理指導,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定時測量血壓指標,對于伴有異常情況者,需及時告知醫師進行處理。做好疾病知識的普及工作,維持病房內衛生干凈整潔。指導患者按照醫師要求正確用藥,做好并發癥預防等干預;觀察組則在上述基礎上加用康復護理,措施內容為:(1)心理方面,留心觀察患者心理情況,增加與患者溝通次數及溝通時間,對于存在不良心理者,需及時進行疏導及干預,鼓勵患者積極參與治療及護理工作;(2)飲食方面,結合患者病情,提供合理、科學飲食方案,主要進食一些富含高蛋白、高纖維及低脂肪類的食物,適當對鉀、鈣等元素進行補充,監督患者根據飲食計劃,科學合理地進食,以此來促進疾病好轉;(3)口腔方面,及時對患者口腔內異物進行清理,確保其呼吸道處于通暢狀態;(4)康復運動方面,a.待患者各項體征處于穩定狀態后,指導其盡早展開訓練;b.對于需臥床休養者,指導患者合理選擇正確體位,定時協助患者翻身,減少壓瘡發生風險;c.對于伴有言語障礙者,需增加患者患者的溝通次數,鼓勵患者多進行言語表達,借助問話方式來增強其應答能力;d.部分患者受創后認知功能易存在一定障礙,以注意力、記憶力下降為主,需強化與家屬配合,借助看照片、視頻等方式幫助患者進行回憶,進一步提升其認知功能;(5)并發癥方面,由于腦外傷患者發生并發癥風險較高,因此需強化肢體、關節等方面護理工作,避免因患者長期臥床而導致其發生并發癥,延長治療時間。

1.3 指標觀察及判定標準

(1)護理質量,a.負性情緒,SAS(焦慮自評量表)與SDS(抑郁自評量表)作為評價方法,50分與53分為量表臨界值,數值越高負性情緒越嚴重;b.神經功能,NHISS量表為評價方法,總分值為42分,缺損程度隨數值增加而越嚴重;c.自理能力,ADL生活能力量表為評價方法,0~100分為總分值,數值越高自理能力越強;d.肢體運動功能,Fugl-Meyer量表為評價標準,總分100分,數值越高運動功能越強;e.滿意度,100分為總分,滿意度與得分呈正比;(2)生活質量,a.社會功能; b.生理功能;c.心理功能;d.軀體功能,SF-36生活質量簡表作為評價方法,單項指標滿分為100分,數值與生活質量呈正比。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質量

在護理質量方面,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

在生活質量方面,觀察組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對于腦外傷患者而言,不同的損傷部位所表現出的臨床癥狀并不相同,若患者屬于彌漫性損傷,臨床表現以昏迷、意識障礙及記憶喪失等為主,若患者為局部損傷,癥狀表現以感覺功能及認知功能障礙為主,并且大部分患者會存在心理障礙,不利于疾病治療的同時,還會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6-7]。近些年來,在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下,臨床對于腦外傷治療效果得到一定提升,患者存活率得到增加,然而大部分患者在經過治療之后,仍然存在運動、認知以及軀體障礙等情況,不僅會降低其生活質量,同時還會增加社會與家庭負擔。中樞神經系統在受到損傷后,若能積極提供有效干預,中樞神經結構與功能能夠得到重組及恢復,促進大腦皮層功能進行重建,同時還能起到減少并發癥發生以及提升患者生存質量的作用[8-9]。

常規護理服務缺乏主動性及針對性,并未重視患者的康復效果,再加上患者與照護者對于康復知識了解甚少,易影響患者康復效果;而康復護理干預主要是指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個體化的康復指導,可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其各功能障礙的恢復,同時還能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治療心態,提高生活質量,縮短患者的病程[10-11]。

從本次試驗可得出,在干預后觀察組焦慮及抑郁情緒得分為(40.28±2.55)分、(42.65±3.04)分,低于對照組不良情緒得分(P<0.05),與張荔丹研究所得到的結果大致相符;觀察組在神經功能方面評分為(12.65±2.49)分、在自理能力方面評分為(75.29±5.74)分、在運動功能方面評分為(62.17±5.28)分、在滿意度方面評分為(84.53±4.15)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各項指標得分(P<0.05);本次試驗結果還顯示,兩組在生活質量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觀察組在社會功能方面評分為(82.21±2.72)分、在生理功能方面評分為(82.62±2.15)分、在心理功能方面評分為(84.78±4.32)分、在軀體功能方面評分為(83.35±2.04)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各項指標得分(P<0.05),經向患者實施心理方面疏導,能夠對其所存在的不良心理進行改善,利于增加其依從性;經實施肢體康復干預,利于加快肢體功能康復速度,減少并發癥發生的同時,還能增加患者自理能力;經實施認知康復干預,利于盡快恢復患者認知功能,促進其康復。

綜上所述,在我科腦外傷患者護理過程中將康復護理標準化應用其中,所得到的護理效果會更理想、準確,且更有利于促進患者的盡快康復,值得推廣及應用在實際的護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吳紅彥.階段性康復護理聯合營養支持在腦外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3,35(1):161-164.

[2] 王項,楊雯雯,夏靈.多模塊康復護理聯合親情化護理在腦外傷偏癱患者中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工程,2022,29(4):523-524.

[3] 隋英英,呂蓮偉.康復護理在腦外傷術后患者后遺癥康復中的效果分析[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2,20(6):60-63.

[4] 韓芳茗.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改善老年腦外傷吞咽障礙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23): 158-159.

[5] 王潔潔.康復護理用于腦外傷術后患者后遺癥康復的臨床價值[J].黑龍江醫學,2021,45(10):1029-1031.

[6] 李娟.康復護理對腦外傷患者精神狀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21,28(7):204-206.

[7] 張宇.早期分級康復護理對重癥腦外傷昏迷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6): 165-167.

[8] 孫靜群,石倩倩,李艷霞,等.早期分級康復護理對重型腦外傷患者認知功能及并發癥的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1):186-188.

[9] 盧小玲,胡周靜,黃麗,等.早期不同模塊康復護理對腦外傷致偏癱患者語言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29(22):2496-2498.

[10] 孫琴,李飛.階段式康復護理促進腦外傷患者術后神經功能及肢體運動功能恢復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0,41(14):1842-1843.

[11] 呂金鳳.早期康復護理在重型腦外傷患者認知功能恢復及減少鼻飼并發癥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186-187.

猜你喜歡
自理能力不良情緒康復護理
立足本校實際,關愛特殊家庭學生
半日托班孩子如廁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
人性化護理模式對胃癌手術患者圍手術期不良情緒的影響效果及臨床應用價值
孩子,我們慢慢來
優化小班幼兒生活護理的指導策略
康復護理對解鎖精神病患者康復效果的觀察
結構式心理護理對鼻出血患者療效及不良情緒的影響
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康復護理效果的臨床分析
年輕教師課堂不良情緒與自我調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