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家庭為基點厚植社會主義家國情懷
——學習《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

2023-05-10 16:55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023年9期
關鍵詞:家國情懷家庭

朱 慧

自古以來,家庭在中華兒女心中就有著獨特地位,家國情懷體現著中華兒女的特殊情結。習近平在2019 年春節團拜會上指出:“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盵1](p.71)樹立社會主義家國情懷,有助于激發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動力,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凝聚精神力量。2022 年,我國正式實施《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倡導廣大家庭“樹立維護國家統一的觀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家國情懷”。[2]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雖然現代中國家庭相較于傳統家庭已有諸多進步和區別,但家庭的社會功能和文明作用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家庭依然是社會主義家國情懷在人們心底“生根發芽”的基礎場域。因此,充分理解并發揮家庭的文明基點作用,可以促進社會主義家國情懷“落地生根”。

習近平明確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盵1](p.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培育家國情懷做出一系列總體戰略謀劃。筆者認為,弘揚社會主義家國情懷,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指導,以家庭為基點,關注少年兒童、廣大青年、家庭婦女、領導干部四大群體,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家國情懷“落地生根”。

一、社會主義家國情懷與中華家國傳統文化內在相通

家國情懷是中華兒女文明血脈中的重要“基因”。在不同社會歷史條件下,家國情懷呈現出不同的時代內涵,但“家國一體”一直是不變的主旨。挖掘社會主義家國情懷之“根”,理清其“脈”,揭明其本質,是推動其“落地生根”的前提。

(一)社會主義家國情懷根植于中華傳統家國文化

家國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精髓在于強調“家”與“國”同根同源、休戚相關。社會主義家國情懷深深根植于數千年的中華傳統家國文化。中華傳統家國文化主要通過詩詞歌賦、書法繪畫、傳統節日等,以具像化形式展現和傳承。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歷來主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薄抖Y記·大學》字里行間傳達著“由己及家”“由家及國”“由國及天下”的價值觀,呼吁人們以“正身”“齊家”為起點,追求“治國”“平天下”的宏偉理想?!睹献印泛汀读晳T說》中“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室之不治,何家國天下之為”,強調的也是此理。在傳統文化視域下,個人、家庭、國家和“天下”,始終構成環環相扣的“同心圓”關系。家國不僅是個人施展“天下”抱負的重要場所,而且是古人抒情達志的重要寄托,如詩人杜甫“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借“家書不易”抒發了對國家的憂慮;明朝名臣于謙留下的名句“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充分展現了思家憂國的復雜心情;明代思想家顧憲成的一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呼吁人們既要關照家庭,又要心懷國家大事。家國情懷是一種由愛“家”到愛“國”,由“孝”及“忠”的情感升華,正如道教大師葛洪主張的“烈士之愛國也如家”(《抱樸子·外篇·廣譬》),飽含家國大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一重要載體是傳統節日。例如,人們在端午佳節紀念屈原,因為屈原身上展現出了家國情懷和英勇氣魄:從“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愛民憂民,到“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的剛毅無畏,再到“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視死如歸,充分展現出了屈原“為國為民”“上下求索”的家國情懷。中秋佳節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符號,不僅衍生了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古老神話,更承載了人們對家國完整的美好追求:安史之亂后,山河破碎,親人被迫分離,杜甫發出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感慨,表面上傳達的是思鄉之情,實際上流露出對國家前途的擔憂。蘇軾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也是對家國無恙的美好祝愿。以“家國同在”為價值旨趣的中華傳統家國文化,正是社會主義家國情懷的“根”之所在。

(二)社會主義家國情懷扎根于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偉大實踐

深植于中國傳統家國文化之“根”的社會主義家國情懷,在不同歷史時期展現出不同的精神之“脈”,源自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厚積薄發的偉大實踐。自1840 年英國侵略者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國門,人民蒙難、民族蒙辱、文明蒙塵,爭取民族獨立成為近代中國的重大主題,仁人志士毀家紓難、救國救民成為這一歷史階段家國情懷的生動寫照。孫中山感慨:“革命先烈的行為沒有別的長處,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為國來奮斗?!盵3](p.954)這并非說革命先烈不愛家,而是他們面對國難舍生取義,做出舍“小家”為“大家”、以“小家”換“大家”的價值選擇。隨著五四運動推進和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秉持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是家國情懷的忠實踐行者。經過大革命烽煙、艱險的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無數“小家”的犧牲換來社會主義中國這個“大家”。家國情懷不僅是革命先輩探索救亡圖存的精神動力,更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的紅色“基因”。毛澤東在青年時代就發出過“少年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4](p.8)的豪情壯志;鄧小平深情道出“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江澤民強調,要把“個人的理想和事業融匯于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中”;[5](p.125)胡錦濤指出,要“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6](p.79)將家國情懷熔鑄于以人為本的政治追求;習近平強調,要“自覺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偉業之中”。[1](p.6)無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運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奮斗壯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改革藍圖,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式現代化的奮進之路,都生動呈現了根植于中國傳統家國文化的社會主義家國情懷之“脈”,深刻反映出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家國情懷的傳承發展。

(三)社會主義家國情懷彰顯新時代集體主義內核

新時代集體主義的內核是愛家、愛國、愛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家國情懷以愛家為起點,逐步上升至愛國、愛社會主義之境界。集體主義,是指在國家和社會的集體利益面前,能夠自覺舍“小我”為“大我”,使個體的利益同國家和社會的集體利益相統一。極端個人主義,是指以個體私利為先,不惜犧牲家庭、國家和社會的集體利益。極端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分別代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在資本邏輯規制下,家庭和國家容易撕裂對立,甚至家庭本身也會陷入撕裂對立。資本主義國家被馬克思、恩格斯批判為“虛幻共同體”。在資本主義國家,“資本邏輯導致家庭關系淪為“純粹的金錢關系”,[7](p.34)導致極端個人主義。而在社會主義中國,家與國之間相生相依,集體主義始終彰顯,愛家、愛國、愛社會主義具有內在統一性。習近平強調:“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1](p.4)國家富強“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1](p.4)這說明,愛家是弘揚社會主義家國情懷的前提。然而,僅愛家是不夠的;從愛家走向愛國、愛社會主義,是弘揚社會主義家國情懷的內在要求。習近平明確指出:“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提倡愛家愛國相統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盵1](p.71)在新時代,“愛國”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是有著豐富內涵: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始終堅持愛家、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內在統一,發揚集體主義價值原則。

二、家庭何以成為弘揚社會主義家國情懷的基點

社會主義家國情懷一頭連接著“家”,另一頭連接著“國”,是愛家和愛國的有機統一。理解家庭對于弘揚社會主義家國情懷的意義,筆者認為可以從歷史、理論和現實三重維度展開。

(一)歷史維度:家庭在“家國同構”中的基礎地位

“家國同構”是中國古代宗法社會的一種政治模式,主要指無論家庭(族)還是國家,都以血親宗法關系為統領,從而衍生出父為“家君”、君為“國父”的“君父同倫”現象。周初封建,在宗法原則下,周天子富有天下而建國,諸侯有其國而立家,層層分封,建構起奠基于宗法血緣的有序政治實體。在家庭(族)內部,父親的權力最大、地位最高;上升到國家,君主的權力最大、地位至尊。因此,父親在家庭(族)內部就如同君主,國家的君主則好比嚴父。到了春秋戰國,血緣宗法制度遭到一定破壞,而后又在儒家倫理思想的影響下得到發展。儒家由“孝”推及“忠”,主張“孝”是“忠”的基礎,認為“孝”“慈”則“忠”。這種“移孝作忠”的理念象征家庭倫理到國家治理原則的轉化,由此就有了“正家,而天下定矣”的說法。[1](p.11)到了西漢,經學家在儒家忠孝觀的基礎上正式提出“家國同構”主張,中國古代早已存在的家國同構政治結構和治理模式得到發展??梢哉f,中國古代的“血緣關系不但未被地緣關系所取代”,[8](p.471)反而得到加強?!邦A治其國,必先齊其家”(《禮記》)、“求忠臣于孝子之門”(《后漢書·韋彪傳》),均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家國同構模式下“由家到國”“由孝到忠”的基本理念和特征。家庭在家國同構模式中的獨特基礎地位,本質上是由小農經濟長期占主導地位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的。誕生于黃河流域、地處平原地區的中華民族,具有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中國形成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在小農經濟下,僅依靠家庭內部成員的分工協作,便可滿足個體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家庭作為最基本的生產和消費單位,對中國人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義。

當代中國不同于古代中國,不再以血緣關系和宗法制度為國家治理的基礎?,F代意義上,“家國同構”主要指個體家庭與國家社會發展同步:家庭興旺促進國家發展,國家建設為家庭富足創造環境。

(二)理論維度:家庭是中華民族文明賡續的基本途徑

馬克思主義家庭觀認為,家庭對于個人成長、民族進步具有基礎意義,家庭教育是文明傳承的基本途徑。馬克思、恩格斯從人是社會關系總和的本質規定出發,提出“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會關系”。[9](p.532)就是說,家庭關系是一切社會關系中最為基礎的關系,其他一切社會關系都建立在家庭關系的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還指出:“孩子的發展能力取決于父母的發展?!盵10](p.498)這說明,家庭是塑造人的第一場所,父母是塑造人的第一任老師。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歷來強調家庭教育。例如,毛澤東十分重視家庭教育,叮囑道:“一個人無論學什么或者做什么,只要有熱情,有恒心,不要那種無著落的與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個人主義虛榮心,總是會有進步的?!盵11](p.35)習近平強調:“希望大家注重家教……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盵1](p.18)

家庭教育作為家庭成員相互交往的實踐活動,亦是精神文明生產過程。從人類文明大視野來看,家庭是中華文明賡續不斷的基本載體,家庭教育是中華文明代代傳承的重要方式。江澤民指出:“注重家庭教育,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盵12](p.188)中華民族作為世界歷史上不曾中斷的民族,中華文明作為世界文明史上未曾中斷的文明,家庭發揮了巨大作用。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和萬事興、天倫之樂、尊老愛幼、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等,都體現了中國人的這種觀念?!盵1](p.9)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基因”,深植于中國人的血脈,并在生動的社會實踐中進一步升華,轉化為個人品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成為“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1](p.10)對于中國人而言,家庭不僅是求生存謀發展的根基,更是重要的文化命脈。概言之,家庭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賡續綿延的原點。

(三)現實維度:家庭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點

相較于傳統家庭,中國現代家庭在結構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已發生許多變化,但家庭對于國家發展的作用依然沒變,甚至更為重要。盡管學者們對我國家庭變遷的原因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隨著以工業化、城市化為基本特征的現代化持續推進,現代小家庭興起,逐漸取代傳統的大家庭,人民群眾追求更高質量的家庭生活,已成為新時代中國家庭發展總體態勢。由傳統大家庭到現代小家庭,在一定意義上是家庭在結構上適應國家現代化的表現。然而,家庭與國家現代化進程同步,因此家庭不光要在“外在”結構上適應國家,更要從“內里”與國家和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相適應。但這種“內里”層面的適應,并非自動形成。我們能夠看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13](p.5)有所滋生;在大規模城市化背景下,傳統家庭觀念和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一定程度被消解?!吨袊橐黾彝蟾?022版》的數據顯示,我國結婚率從2000 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隨后逐年下降,至2020年結婚率下降到5.8‰;離婚率從2000 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①參見《中國婚姻家庭報告2022版》:https://jg-static.eeo.com.cn/article/info?id=056743ab73bb4c248722f59a49d53bb4。在功利主義價值取向深刻影響下,少數家庭出現了重知識教育而輕品德教育的失衡現象。盡管這些現象不能以一概全,且背后有著復雜的原因,但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盡管當代家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從根本上否定家庭對于國家的基礎作用,就背離了家庭是社會關系的起源這一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習近平強調:“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盵1](p.3)在現代化加速推進、各種積極或消極思潮不斷交鋒的“兩個變局”下,更需要重視家庭之于國家發展、民族進步以及社會和諧的作用,努力以家庭為基點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家國情懷,促進家庭更好地與國家社會發展相協調。

三、社會主義家國情懷何以落地生根

以家庭為基點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家國情懷,起關鍵作用的主體力量是人。對于少年兒童來說,家庭是第一課堂,父母是第一老師;對于廣大青年而言,家庭教育與學校、社會教育同向同行,就能釋放更大合力;婦女不僅關系家庭和諧,還關系整個社會進步和諧;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因此,從“人”這一主體維度觀之,家國情懷培育需重點關注少年兒童、廣大青年、家庭婦女、領導干部這四大群體。

(一)關注少年兒童價值觀形成

少年兒童時期既是個體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也是社會主義家國情懷扎根于心的關鍵階段。習近平指出:“少年兒童正在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中,需要得到幫助?!盵1](p.17)這一方面需要“黨和政府要始終關心各族少年兒童,努力為他們學習成長創造更好的條件”,[1](p.63)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廣大家庭和家長的努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1](p.17)在這個意義上,“從娃娃抓起”是以家庭為基點弘揚社會主義家國情懷的題中之義和基本要求。從現實來看,來自學校和社會的壓力與日俱增,一些家長為了使孩子不“輸在起跑線”,在教育中更多關注提升學習成績,而非品德修養教育特別是家國情懷教育。對此,應鼓勵和引導家長幫助少年兒童正確認識形家庭與國家關系,將家庭理想熔鑄于國家和民族理想以及以集體利益為重的價值旨趣,“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1](p.19)“從娃娃來抓”,也是將社會主義家國情懷培育落小落細落實的重要途徑。習近平指出:“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組成的,養小德才能成大德。少年兒童不可能像大人那樣為社會做很多事,但可以從小做起,每天都可以想一想,對祖國熱愛嗎?對集體熱愛嗎?”[1](p.16)社會主義家國情懷體現于日常生活細微之處,并不意味著一定要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2019年,陜西韓城4歲“萌娃”向路邊國旗敬禮的視頻感動了無數網友,并引發熱議。人們的感動正在于這一舉動所折射出的社會主義家國情懷。抓好少年兒童的家國情懷教育,是以家庭為基點促使社會主義家國情懷落地生根的“基礎之基礎”,其意義在于引導下一代“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1](p.19)使社會主義家國情懷植入少年兒童內心,成為他們成長的價值自覺和行為自覺。

(二)培育青年社會主義家國情懷

廣大青年是時代發展的“晴雨表”,是引風氣之先的重要力量。青年處于身心快速發展和迅速變化的時期,更加需要及時正確引導。通常來說,廣大青年一方面接受來自學校、社會的教育,另一方面依然受到家庭影響。家庭教育如能與學校和社會教育同向同行,將會對廣大青年起到積極正向作用,反之則容易使青年的價值觀產生混亂。2022年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寄語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不負時代,不負華年?!盵14]由此可見培育社會主義家國情懷對于青年的深遠意義。近年來,國家日益把青年社會主義家國情懷培育工作提升至重要位置,組織開展了書畫、征文、宣講、微課、影片等多種不同形式的主題活動。為進一步增強國家和社會層面的培育成效,廣大家長還需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扎根”“固本”優勢,促進社會主義家國情懷培育的“里應外合”。對此,應鼓勵引導家長在思想層面深刻認識培育青年社會主義家國情懷的重要意義,在言行舉止層面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依托家教家風在家庭內部營造愛國愛家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習近平指出:“北宋楊家興隆三代,將帥滿門,人人忠肝義膽、戰功卓著”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家風家教?!盵1](p.11)進入信息科技迭代發展的數字時代,廣大青年本就處于敏感迷茫期,容易受到信息洪流的影響和干擾,特別當今意識形態斗爭形勢日益復雜,部分青年更難以甄別不良錯誤言論。對此,廣大家長應予以警惕,密切關注青年子女的思想動態和價值傾向,構筑以愛國愛家為底色的新時代家風,以“潤物細無聲”的家教,厚植社會主義家國情懷,補足青年的“精神之鈣”。

(三)重視婦女的獨特優勢

婦女是家庭中的重要角色,不僅關系到孩子健康成長、家庭和諧興旺,還關系到整個社會進步發展。習近平多次強調,要“發揮婦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發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1](p.5)母親的言談舉止對孩子具有不可替代的浸潤作用。毛澤東深蒙母親恩澤,母親的謙和問候為他日后成就偉業奠定了重要基礎。習近平的母親是抗戰時期在太行烽火中投身革命的戰士,常教導兒子把工作做好就是最大的孝心。習近平在論述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問題時,多次提及婦女這一重要群體,并特別指出母親應注重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作為母親,應該把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觀念從小就傳遞給孩子”。[1](p.15)單純的說理教育當然不夠,還需以一言一行做生動范本。在家庭生活中,婦女更應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這都會深刻地反映在子女身上。要教導子女熱愛家庭、國家、人民和民族,首先自己就要做到如此。對此,習近平強調:“引導婦女既要愛小家,也要愛國家,帶領家庭成員共同升華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盵1](p.70)“要幫助婦女處理好家庭和工作的關系,做對社會有責任、對家庭有貢獻的新時代女性”[1](p.71)例如,“摘星媽媽”王亞平既是中國女性太空漫步第一人,也是新時代家風家教的生動范本。同時,習近平還從反面提醒:“千萬不要去追求奢華享受,千萬不要去追求不義之財,自覺抵制腐朽的生活方式,堅決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封建迷信、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1](p.23)可以說,習近平從正反兩方面對新時代婦女提出了具體要求。當代婦女踐履這些要求,不僅有利于促進家庭興旺,而且有利于在家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家國情懷,以推動社會整體進步發展。

(四)嚴防“裙帶腐敗”,發揮干部示范作用

“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1](pp.24-25)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主義家國情懷能否在普通群眾中蔚然成風,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領導干部家庭是否具有社會主義家國情懷。習近平指出:“我們著眼于以優良黨風帶動民風社風,發揮優秀黨員、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風建設作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重要內容?!盵1](p.34)抓好領導干部的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也是以家庭為基點弘揚社會主義家國情懷的重要內容。對于領導干部家庭而言,厚植社會主義家國情懷,最重要的還是在于建設廉潔家教家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紀黨風問題有了實質性好轉,但同時應看到,“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1](p.55)由家庭成員參與的“裙帶腐敗”現象依然值得警惕。習近平指出:“有的以腐敗官員為軸心,夫妻聯手,父子上陣,兄弟串通,七大姑八大姨共同斂財?!盵1](p.50)裙帶腐敗反映出部分領導干部社會主義家國情懷的缺失,進入新時代,領導干部群體更需抓好自身家庭風氣建設,自覺幫助家人樹立正確的家國價值觀,“不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那一套”,[1](p.48)發揮好黨員干部的榜樣示范作用。

猜你喜歡
家國情懷家庭
贛鄱情懷
民有呼我有應 “剛”與“柔”中顯情懷
家國兩相依
家庭“煮”夫
家國情懷
但為家國 無問西東
戀練有詞
略談“家國情懷”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