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公共體育課混合式教學的設計與實踐

2023-05-11 01:45王俊平
集寧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線下體育課教學內容

林 秋 王俊平

(1.福建中醫藥大學 體育部,福建 福州 350108;2.集寧師范學院 體育與運動學院 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1 前言

2019 年,教育部頒布實施《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了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認定辦法,強化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建設,倡導線上和線下混合式教學,推進課程改革創新。高校公共體育課混合式教學是以線下教學模式為主,利用線上教學優勢,學生通過電腦和手機等終端設備,在線上提前預習或學習教學內容,掌握重點要點,在線下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抓住重點,提升學生學習興趣[1]?;旌鲜浇虒W模式將線下教學優勢和線上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到極致,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前提下,兩種模式有機融合,學生能夠通過線上教學資源進一步進行學習和鞏固教學內容,滿足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習的個性化需求,提升教學質量。然而,一些高校受到線上教學設備、平臺和資源建設等方面的影響,線下和線上教學模式結合不夠,制約了混合教學模式發展,影響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效率和質量。因此,本文對高校公共體育課混合式教學的設計與實踐進行研究,提出針對性建議,以期為今后高校公共體育課混合式教學模式提供參考。

2 混合式教學內涵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教學模式將各自優勢有機結合,從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叫混合式教學模式。本文所探討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是特指線下和線上兩種教學模式有機結合,線下教學模式是傳統的教學模式,線上教學模式是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在線的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將線上和線下教學模式各自的優勢有機融合,其是對傳統教學模式中出現的學生學習主體不夠重視、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師生之間互動較少、教學內容形式和資源較少和教學評價不完善等問題的一種修正和改進,其宗旨是為教學服務,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旌鲜浇虒W進一步加強了傳統教學和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機融合,對教學元素中的教學內容、教學評價、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等內容進行了重建,強化了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樹立了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深度構建了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3 高校公共體育課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踐價值

3.1 構建高校公共體育課混合教學體系,推動教學高質量發展

2022 年2 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發2022 年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高等教育教學數字化,提升數字化應用能力。一個月之后,教育部等五部門發布《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高校要加強在線開放課程教學、學習規范和自我監督機制等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公共體育課利用互聯網學習平臺與多媒體平臺,加強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結合線下教學優勢,進一步構建混合教學體系,推動了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技術、教學模式的變革,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教育的形態,進一步深化新教改,打造新形態,提高新質量,夯實教育教學新基礎,構建高校公共體育課混合教學體系,推動教學高質量發展。

3.2 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目標

高校公共體育課混合教學以服務全員學生為目標,實現優質公共體育教學資源整合和共享,線上建設學生終身學習課程平臺,結合線下體育課教學優勢和教學內容,擴充體育教學內容和體育課程,形成更加全面的體育課程內容,為學生提供了優質的教學拓展資源。以資源多及任何時間任何空間即可學習的優勢,實現全過程育人,促進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觀念轉變,改革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模式,改變課程評價考核機制,達到全方位育人目的,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降低教育成本,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

3.3 促進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方式的變革

高校公共體育課混合教學依托線上互聯網信息技術優勢,采取開放式的共享途徑,實現了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動了體育教學方式的變革。體育教師擺脫了僅在體育場館講授實踐技能的局限性,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實踐性教學,將校本課程數字化,實現了對學習的評價和監測,及時反饋學習信息,建立在線課程測試,提升教學質量,實現資源永久保存?;旌鲜浇虒W模式彌補了線下體育教學的劣勢,學生將不再局限于體育課堂學習,通過接收終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利用體育在線課程資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優勢、學習需求等,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活動,自主選擇,自主開展學習,構建在線課程學習立體化學習渠道,有利于學生主動性,交互性學習和協作學習[2]。

3.4 提升教師教學管理效率,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求

一直以來,由于受到體育課堂時間限制,體育教師無法對每位學生學習體育的情感和態度等基本情況進行詳細了解,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體育教師利用線上教學能夠實時了解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基本情況,諸如出勤率、學習時間、課后測試和課后作業完成情況等,通過線上后臺數據能夠了解他們學習體育內容的行為和態度等情況。針對學生在學習中的一些困難和疑惑,采取一些措施予以解決,進一步完善線上教學資源建設,改變教學模式或教學方法,與線上體育教學進行深度融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如果在線下無法更好地理解和領悟教學內容,可通過線上教學資源在空閑時間通過電腦或手機等終端設備反復觀看進行學習。學生可對教學資源進行自主運用,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打破了學習體育教學內容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體育教學內容的學習,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個性化需求[3]。

4 高校公共體育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案例、實施方案及效果分析

以高?;@球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為案例。

4.1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掌握籃球的基本技能,如傳球、投籃、運球等。

(2)學生能夠理解籃球比賽的基本規則和戰術。

(3)學生能夠在比賽中體現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4.2 實施方案

(1)線上環節:在課前,教師通過在線平臺發送課前預習資料,包括籃球比賽視頻、籃球規則介紹和相關技巧視頻等。學生可以自主觀看,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

(2)線下環節:在課堂上,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分組進行實戰訓練,包括籃球技能訓練和戰術訓練等。在訓練過程中,教師重點指導學生的技術細節和戰術運用,同時注重團隊協作和溝通,讓學生在比賽中體現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3)線上環節:課后,教師通過在線平臺發布課后作業,包括籃球技能和戰術練習等。學生需要自主完成并提交作業,教師對作業進行評估和指導。

4.3 效果評估

(1)技能水平:評估學生在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如傳球、投籃、運球等。

(2)比賽表現:評估學生在比賽中的表現,如團隊協作、溝通和戰術運用等。

(3)學生滿意度:評估學生對教學方式和教師的滿意度。

(4)評估結果可以用于不斷優化教學方式和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滿意度。

4.4 效果分析

(1)提高學生參與度: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和討論。

(2)個性化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性化需求,為學生提供具有差異化和個性化的教學服務。

(3)優化教學效果:通過課前預習、課堂實戰訓練和課后作業等多個環節的組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效率,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4)風險管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可以減少傳統教學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如疾病傳染等。

總體來說,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滿意度,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和提高教學質量。但是,教學設計和實施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5 高校公共體育課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踐策略

5.1 構建混合式教學管理平臺

混合式教學平臺建設初衷是彌補線下體育教學的不足,基于信息技術加強線上教學平臺建設,從而使混合式教學模式更好地實施。各高校應根據自身教學軟硬件資源和公共體育課教學實際情況等,對線上教學平臺進行建設,以滿足日常公共體育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體育教師是混合式教學平臺的運用者,其必須參與其中,向技術人員提出教學平臺構建思路和想法,使混合式教學平臺建設具有針對性和多功能性。在混合式教學平臺建設過程中,體育教師能夠將體育相關教學資源隨時上傳,發布上課時間、教學內容重點、測試和作業等內容,學生通過教學平臺第一時間了解公共體育課教學基本情況,有利于學生提前進行預習,了解重難點內容[4]。同時,混合式教學平臺能夠進行線上講課,后臺服務器滿足直播需要。學生可以對混合式教學管理平臺提出意見,教師聽取學生的需求,進一步優化平臺建設和功能。

5.2 加強體育課程教學資源建設

線上教學模式是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是對線下教學模式的一種教學資源補充。線上教學平臺以其豐富資源性和便捷性滿足自主學習的需求。高校為了提升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應基于現代科學技術,根據高校體育教學目的和任務,加強體育課程教學資源建設。以視頻、圖片、動畫、虛擬仿真等方式呈現,內容形式為文獻資料、圖片、比賽視頻、電影和相關紀錄片等,對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重難點知識、技能進行講解。選擇適用于微課教學的資源,可將微視頻技術和教學講解相結合,使之利用微課開展自主學習,以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欲望。圍繞著體育教學內容,多元化和立體性地對相關電子資源進行搜集、整合、優化和創編[5]。加大對高校公共體育在線開放課程資源開發與使用,不斷提升高校體育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平臺的交互性、流暢性與可持續性。加強高校公共體育在線開放課程資源管理,從資源數據庫的制度管理、責任人管理、文化管理等著手,全面提升在線開放課程資源的使用效益。

5.3 圍繞教學目標進行針對性設計

(1)學生方面:混合式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性差異,以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為基本手段,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健身觀念,培養參與日常體育鍛煉的習慣,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實現知識、能力和價值三位一體育人功能。激發學生學習體育樂趣,掌握體育運動基本技能和科學運動鍛煉方法,了解和熟悉體育運動基本規則。以體育教學為載體,把握體育的“育體、育智、育心”綜合育人的價值,健全學生人格,培養學生遵守規則等良好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與人格健全[6]。

(2)教師方面:熟練掌握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充分利用線上和線下教學優勢,尤其是促進教師信息化素養的發展,提高教師利用信息化手段優化體育教學的能力,豐富結識結構,進一步了解數字化體育教學先進理念,熟悉在線開放課程教學規律和內涵,科學合理運用在線開放課程教學資源,靈活運用教學元素,完成在線開放課程教學任務,提升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效果。

5.4 豐富教學內容設計

混合式教學是將線下和線上教學內容有機融合,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教學內容。為了使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內容設計更有針對性,滿足每個學生學習的需要,體育教師應圍繞著教學目標、教學目的和任務等,對公共體育課內容進行選定,通過視頻、動畫、PPT、音頻和AR 等手段,將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大環節拆分,如分為理論內容、實踐內容、運動競賽規則和裁判法等;從小環節進行拆分,可分為完整視頻、單個技術動作視頻(更加細致化等),滿足不同需要的學生。在進行講解的時候,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保證教學內容設置的層次性。整個教學視頻或者微課等資源的內容直觀,通俗易懂,使學生在觀看學習的時候能夠更加明白。由于受線下教學時間限制,針對教學內容的重難點講解,然后通過線上教學平臺,針對學生對公共體育教學內容理解和掌握的差異,對課程內容難度劃分類別:困難、中等和簡單。學生根據自己能力,完成適合等級的內容即可獲得相應的分數。教學內容更適合全員學習。同時,在線上教學平臺中增加課堂介紹、教學大綱、授課教案、作業習題和教材介紹等相關教學內容。以模塊化方式增加常見錯誤的公共體育教學技術動作和內容,與正確的教學內容相補充,豐富教學內容。

5.5 創新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模式最大程度上修正了運用單一教學模式時產生的弊端和問題,強化了師生之間的互動,真正樹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真正發揮作用,師生之間交流是一種教學相長的溝通?;旌鲜浇虒W模式使學生通過手機、電腦和ipad 等終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觀看和學習高校公共體育在線開放課程內容,不受課時數量影響,改變了傳統線下公共體育教學授課課時和課堂內容等方面影響的教學模式。學生在線上教學平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進度,如暫停、回放、快進等學習相關問題。尤其是在教學模式方面,在上課之前,體育教師推送上課時間、地點和教學主要內容等。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講論、做單元測驗題和查找相關資料等。課中,學生對教學內容提出疑問,教師給予耐心解答。教師重新講解教學內容,觀看視頻和比賽,對體育知識和相關基本技術動作進行更為詳細的講解,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后,布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觀看線上電子資源作業,進一步鞏固和拓展教學相關內容。在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中加入更多的教學內容和元素,進一步創新了教學模式[7]。

5.6 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混合式教學模式融合了線上和線下教學模式,因此,教學評價體系構建也應基于線上和線下教學內容?;旌鲜浇虒W模式評價體系包括線下和線上考核兩部分。線下考核內容包括學習態度(考勤、上課表現等)、體育技能掌握與提高程度、體育素質、課外體育訓練與競賽及課外體育活動等。線上考核內容包括簽到次數、視頻觀看時長、單元測試、小組討論、回答問題和作業等?;旌鲜浇虒W模式將學生評價貫穿體育教學課內外,打破了單一教學模式的考核方式和手段,擴充了考核內容,多層次、多元化、動態和靜態化地考查學生學習體育的態度、行為和情感等,將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有機結合在一起,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綜合評價,也是對體育教師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效果的一種反饋,有利于體育教師進行修正[8]。

猜你喜歡
線下體育課教學內容
COZMINE線下集合店
傳統線下與直銷模式孰強孰弱?這家動保企業是這樣看的
從“偶然”的疫情大爆發到“必然”的線下線上教學結合
體育課
挖掘數學教學內容所固有的美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上好期末三節體育課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密室逃生”線下擴張
"三個結合“上好室內體育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