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和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關系研究

2023-05-12 09:05王旭美丁亞萍江文藝
關鍵詞:蕪湖市條目媒介

王旭美,丁亞萍,江文藝,潘 云

1.安徽中醫藥高等??茖W校,安徽 蕪湖 241000;2.南京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6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是指個人為了維持或增加健康水平,以達到自我實現和滿足的一種自發性的、多層面的行為和感知[1]。作為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在維護和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3]。國內研究表明大學生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處于中等水平,其現狀不容樂觀[4-6]。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網絡信息逐漸成為個體獲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電子健康素養是指個體搜集、評價及應用網絡健康信息的能力[7]。Pender 的健康促進模式[8](health promotion model,HPM)構建了健康促進行為影響因素的理論框架,該模式提出個體健康促進行為的影響因素包括了認知—知覺因素和修正因素,目前該模式廣泛運用于各類人群健康促進領域的研究與實踐[9-12]。本研究以電子健康素養作為影響大學生健康促進行為的修正因素,通過分析蕪湖市高校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關系,以期為“互聯網+”新形勢下高校開展大學生的健康促進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一、對象和方法

(一)調查對象

1.調查樣本

本研究于2022 年10—12 月抽取安徽省蕪湖市安徽師范大學(省屬重點大學)、安徽工程大學(普通本科院校)、安徽中醫藥高等??茖W校(高職院校)三所高校一至四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

2.樣本量估算

依據Kendall的樣本含量估計經驗和方法,樣本量可取變量數的10~20 倍;本研究共含101 個變量,所需樣本量為1 010~2 020人;考慮存在無效問卷的情況,再增加樣本量的20%,預估最大樣本量是2 424人,最終確定樣本量為2 600人。

3.抽樣方法

采取分層隨機整群抽樣方法,首先確定三所院校需要調查的樣本量(根據學校學生總數按比例抽取,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工程大學、安徽中醫藥高等??茖W校人數比例為6∶4∶5),從每所院校隨機抽取3 個專業,再從抽取的每個專業1~4 年級(高職院校1~3 年級)中隨機抽取2 個班級,調查共抽取66個小班。本研究共發放問卷2 600 份,回收有效問卷2 549份,有效回收率98.03%。

(二)調查工具

1.一般資料調查表

參考相關文獻,設計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年級、生源地、院校類型、專業、是否獨生子女、自評健康狀態等。

2.高校學生電子媒介健康素養量表

采用上海復旦大學唐增等[13]編制的高校學生電子媒介健康素養量表評估學生電子康素養水平。該量表包括電子媒介健康獲取能力(7 個條目)、電子媒介健康評價能力(8 個條目)以及電子媒介健康實踐能力(5 個條目)3 個維度共20 個條目,采用Likert 五級評分法,從“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計1~5 分,總分為20~100 分。本研究中總量表Cronbach’s α值為0.958,各維度的Cronbach’s α值為0.892~0.907。

3.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HPLP)

采用臺灣中山大學黃毓華等[14]修訂的中文版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偭勘戆ㄗ晕覍崿F(14個條目)、健康責任(9 個條目)、運動(3 個條目)、營養(5個條目)、人際支持(6個條目)和壓力管理(6條目)6 個維度,共43 個條目。量表采用Likert 四級計分,從“從不”到“總是”依次計1~4 分,總分為42~168 分,分數愈高表示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愈好。本研究中總量表Cronbach’s α值為0.927,各維度的Cronbach’s α值為0.837~0.908。

(三)質量控制

問卷調查小組提前預測調查實施流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做好預案,指導參與調查人員采用標準用語。利用學生集中開班會的時間,現場發放問卷,統一收回,認真核查,剔除無效問卷,數據采用雙人雙錄入的方法,確保無誤。

(四)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 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蕪湖市大學生的一般情況等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大學生的電子健康素養和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得分情況等計量資料均符合正態分布,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通過相關分析,對大學生的電子健康素養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關系進行分析。為了具體分析電子健康素養對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影響程度,控制協變量,構建多元線性分層回歸模型。模型1只納入一般資料,模型2在模型1的基礎上納入電子健康素養的3 個維度,以分析電子健康素養對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影響程度和整體的解釋力。檢驗水準α=0.05。

二、結 果

(一)一般情況

2 549 例調查對象年齡范圍為17~23 歲,平均年齡(19.45±1.28)歲。其中男生1 050人(41.19%),女生1 499人(58.81%);農村戶籍學生占比較高(55.29%);非醫學專業占比66.67%,醫學專業占比33.33%;大一至大四學生分別占比31.79%、24.54%、23.69%、19.98%;非獨生子女更多(55.19%);大部分學生自評健康狀況較好(67.19%);一半以上學生認為健康和學習均重要(57.08%);父親和母親受教育程度大部分是初中及以下和高中/中專,分別占比78.69%、81.19%;一半以上學生認為學習壓力一般(57.39%)。

(二)電子健康素養現狀

本次調查顯示,蕪湖市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總分為(72.47±11.89)分;各維度中電子媒介健康獲取能力維度得分最高,電子媒介健康實踐能力維度得分最低(表1)。

表1 蕪湖市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得分情況

(三)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現狀

本次調查顯示,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總分為(115.38±21.03)分;各維度得分方面,自我實現維度得分最高,而運動維度和健康責任維度得分較低(表2)。

(四)電子健康素養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相關性

Pearson 相關分析顯示,蕪湖市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總分和電子健康素養總分呈顯著正相關(r=0.626,P<0.01),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各維度與電子健康素養各維度呈顯著正相關(r=0.373~0.594,P<0.01,表3)。

表3 蕪湖市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相關性 (r)

(五)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多因素回歸分析

以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總分作為因變量,以一般資料和電子健康素養的3個維度作為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4)。對影響因素進行共線性統計,VIF<5,容差>0.1,說明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調整協變量,采用多元線性分層回歸的方法,第一層回歸中放入性別、年齡、年級、生源地、院校類型、專業、是否獨生子女、自評健康狀態等協變量,得到模型1;第二層回歸中加入電子媒介健康獲取能力、電子媒介健康評價能力和電子媒介健康實踐能力等自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得到模型2。ANOVA回歸分析顯示,模型分析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提示多因素分析模型成立。模型1 顯示自評健康狀態、學習壓力、年級、專業以及父母親受教育程度等進入回歸方程,可解釋總體變異度的28.2%;模型2 顯示,一般資料對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影響被削弱,電子媒介健康獲取能力、電子媒介健康評價能力和電子媒介健康實踐能力正向影響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且模型2 較模型1 整體的解釋力增強,達到47.8%,電子健康素養的凈增影響為19.6%(表5)。

表4 自變量賦值情況

表5 蕪湖市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多元線性分層回歸分析 (n=2 549)

三、討 論

(一)蕪湖市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處于中等水平

本調查結果顯示,蕪湖市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總分為(72.47±11.89)分,高于常模得分[(68.03±13.04)分][13],處于中等水平,但低于吳瓊等[15]對武漢市大學生的調查結果[(74.84±16.38)分]。其中,電子媒介健康獲取能力得分較高,而電子媒介健康實踐能力均分較低,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16-18],表明大學生雖然能夠通過互聯網等媒介獲取到大量的網絡健康知識,但在網絡健康知識的有效評價和準確運用方面還存在不足。高校應結合自身的特點,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信息化平臺,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來提升學生的電子健康素養[19]。建議高校一方面充分發揮移動互聯網的作用,借助微信公眾號或微博等靈活多樣的媒介形式,發布網絡健康知識,為學生獲取健康知識提供更為便捷的途徑,提升學生的電子媒介健康獲取能力;另一方面,進一步優化圖書館等部門的健康信息服務功能,可以通過定期開展講座培訓、網站門戶推送等方式,提高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激發學生利用網絡健康信息的自信,增強學生使用網絡健康信息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學生電子媒介健康評價能力和電子媒介健康實踐能力[20-21]。

(二)蕪湖市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處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蕪湖市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總分為(115.38±21.03)分,高于常模得分[(107.56±13.09)分][14],處于中等水平,與馬鸚男[22]的研究結果一致,提示蕪湖市大學生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其中,自我實現維度得分最高,而運動和健康責任維度得分較低,與李婧[4]、黃金鳳等[23]研究結果一致。強化大學生的運動鍛煉行為以及提升健康責任水平是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建立的重點[22]。體育運動方面,建議高校進一步完善體育活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創造舒適寬敞的運動環境,為開展體育運動提供良好的設施保障;豐富校園體育活動,發展多種形式的學生社團,激發學生體育活動的興趣,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自我效能感,強化其采取體育鍛煉行為[24]。健康責任方面,建議高校定期組織開展健康保健講座以及沙龍活動,為學生普及各種健康知識;結合各院校和專業的特點,以必修課或選修課的形式,開設健康促進類相關課程,提升學生的健康促進意識;多方面多舉措強化學生的健康促進意識,引導其形成健康責任。

(三)大學生的電子健康素養是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重要影響因素

本研究發現,大學生的電子健康素養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間呈正相關關系,提示電子健康素養越高的個體,越容易采取積極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多元分層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控制一般資料等協變量的影響后,電子媒介健康獲取能力、電子媒介健康評價能力和電子媒介健康實踐能力均進入回歸方程,同時由于電子健康素養影響因素的進入,一般資料對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影響力減弱,電子健康素養對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凈增影響為19.6%,提示電子健康素養是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重要影響因素。依據Pender 的健康促進模式,電子健康素養作為修正因素,可能對個體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存在直接和間接的影響[8]。一方面,電子健康素養可能通過影響認知—知覺因素,如個體的健康概念、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自我效能感等,促使個體主動獲取合適的健康信息以做出適當的健康決策,改善自身健康行為,從而間接影響個體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個體的電子健康素養與其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間也存在直接相關性,這也驗證了電子健康使用互動模型[25]中提出的電子健康素養對個人健康行為具有直接影響的結論,也與Hsu 等[26]的研究結果一致,提示電子健康素養的提升對個體健康行為的形成具有促進效應。建議高校重視并加強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的培養,促使大學生采取積極的健康行為,從而建立良好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

本研究結果顯示,蕪湖市大學生電子健康素養和健康生活方式處于中等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電子健康素養是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重要影響因素;高校健康促進工作的開展可以從提升電子健康素養為切入點,但是如何有效發揮家庭、社會以及學校的功能,激發個體的自我效能,促進網絡健康知識的轉化與實踐,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探討。本研究受抽樣方法的限制,只調查了蕪湖市部分高校的大學生,研究結果并不能代表目前國內所有大學生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及電子健康素養的現狀,后期需要進一步擴大樣本量來增加樣本的代表性。

猜你喜歡
蕪湖市條目媒介
蕪湖市銀鴻液壓件有限公司
蕪湖市科技創新發展現狀分析
悄悄地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蕪湖市金帆機電技術有限公司
《詞詮》互見條目述略
書,最優雅的媒介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現中的弱勢群體排斥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