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高職專業建設與長三角產業發展適應性研究

2023-05-12 07:09
揚州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長三角江蘇設置

劉 衎

(揚州職業大學, 江蘇 揚州 225009)

“十四五”時期,長三角一體化邁入新的發展階段。自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一體化建設成果豐碩,長三角已成為全國發展強勁活躍的增長極[1]。2021年6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四五”實施方案》印發,明確提出到2025年一體化發展要取得實質性進展、體制機制要全面建立[2]。

與此同時,職業教育肩負著為經濟社會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地區產業發展和轉型的契合程度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影響[3]。通過推動專業建設與區域產業格局協調聯動發展,可提升職業教育適應性,從而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資源支撐和技術積累[4]。

在高等職業教育領域,江蘇省是長三角地區擁有高職院校數量最多、招生規模最大、“雙高”單位數量最多的省份,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督K省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21)》數據顯示,2019年江蘇高職已就業畢業生中,近65.9%約11.88萬人留在當地就業,而2020年就地就業學生占比卻降至61.5%[5]。因此,江蘇省高職專業建設應契合長三角地區產業經濟發展。文章選擇結構變量來搭建江蘇高職專業設置與長三角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的聯動橋梁,深入分析長三角產業經濟發展、江蘇省高職專業建設的結構特征,并對二者進行橫向比較,進而提出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江蘇高職專業建設路徑。

一、長三角地區產業結構與就業情況

(一)長三角地區產業結構特征

一方面,第三產業(也稱服務業)是長三角經濟的重要構成,它創造了長三角一半以上的地區生產總值。據2021年三省一市統計公報中的數據計算,2021年三省一市總產值達27.6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其中第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04、11.2和15.36萬億元,三者之比為3.8∶40.6∶55.6。另一方面,長三角第二產業呈強勢復蘇態勢。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該產業造成了沖擊,產值較2019年僅增長了1.6%,2021年長三角第二產業強勁復蘇,實現了16%的高速增長[6]。

從細分行業門類來看長三角產業結構。采用四地2020年統計年鑒中分行業生產總值數據計算發現,2019年長三角工業增加值8.06萬億元,占地區經濟總量的34.1%。在第三產業大類中,批發和零售業是其重要構成,2019年該行業創造了2.66萬億元產值,占區域經濟總量比重高達11.3%;然后是金融業、房地產業、信息傳輸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7]。

(二)長三角地區就業結構特征

1.按三次產業劃分的就業結構

從就業增量來看,“十三五”期間長三角全域就業人員總量變動不大,甚至略有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各地區分行業就業數據(統計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長三角2016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為3703.1萬人,而2020年卻下降至3579.5萬人[8]。2020年三次產業就業人員之比為0.2∶47.4∶52.4。而2019年該構成是0.4∶46.9∶52.7,可見2020年較2019年變動不大,結構較為穩定。不難發現,服務業是吸納就業人員最多的產業,其從業人員占長三角整體就業總數的比重超過了50%。

2.制造業就業結構

制造業是第二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即使在受疫情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多行業就業負增長的2020年,長三角制造業吸納城鎮就業總人數(城鎮單位就業人員)仍比2019年增加了10萬人,增幅約0.9%[8],制造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是普遍存在的。2022年2月,人社部發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全國招聘大于求職“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中,有43個屬于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9]。

接下來,對長三角制造業下細分行業的就業結構分析將采用《中國工業統計年鑒2020》中統計的各省(直轄市)31個2位數制造行業的“規模以上企業平均用工人數”數據。雖然這與上述城鎮單位就業數據的統計口徑不同,但由于就業結構是相對量指標且有穩定性,因而并不影響此處結論。長三角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在2019年平均用工1920.7萬人,其中吸納就業人數排在前10位的制造行業共計用工1363.3萬人,占到了總量的70%以上。前十大行業依次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246.5萬人),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203.2萬人),通用設備制造業(175.2萬人),汽車制造業(133萬人),紡織業(124.9萬人),金屬制品業(109.5萬人),以及專用設備制造業,紡織服裝、服飾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10]。排在前三位的行業均凸顯資本技術密集屬性,它們年平均用工人數也都超過了150萬人,可見長三角高新技術產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較大。

3.服務業就業結構

2020年,教育業吸納就業人員303.8萬人,占到長三角服務業就業總人數的16.2%,是吸收就業最多的服務行業。但隨著2021年“雙減”工作的深入推進,教育行業未來在就業中的主導地位極有可能發生變化,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第二位是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行業,第三是批發與零售業(見表1)。

表1 2020年長三角地區服務業就業結構

動態來看,第三產業吸納就業人員增勢減緩,但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以及衛生和社會工作兩個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增長迅速。在表1基礎上,對比發現長三角第三產業各細分行業吸收就業人員量在2019年實現了平均16.6%的年增幅后,在2020年僅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了7.1%的高幅增長,衛生和社會工作行業受疫情影響增長了1.8%,其它11個細分行業均出現了不用程度的下降。

二、江蘇省高職院校及專業建設情況

(一)江蘇省高職院?;厩闆r

高等職業教育包含??坪捅究苾煞N層次教育類型,由于目前江蘇省僅擁有1所本科層次高職院校,占比相對較低,所以對江蘇省高職專業建設相關分析采用??瓶趶降慕y計數據。截至2020年底,長三角三省一市共設置高職(???學校235所,其中江蘇89所,居四地之首,并占到了長三角院??偭康?8%。2020年,江蘇省高職(???招生規模達31.02萬人,占長三角總招生數75.05萬人的41.3%[11]。

(二)江蘇省高職專業建設特征

為研究需要,參考相關文獻[12],將《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15年)》中各專業大類與三次產業對接[13],對接結果如表2中所示。

表2 江蘇省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及畢業生構成(1)由于不同部門統計進度不同,江蘇高職各專業“畢業生人數”更新至2020年,而作為專業結構信息來源的“全國高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備案數據庫”能查詢的最近年份卻是2021年。2021年教育部全面修訂高職專業目錄,但2021年版目錄只是調整各類專業下的六位數代碼專業,二位數專業大類和四位數專業類劃分與2015年版一致,仍延續了其 19 個專業大類、97 個二級專業類的設置結構,所以表中專業與產業的對接結果亦適用于2021年情況。

分析表2發現:2021年江蘇省高職專業體系100%覆蓋了19個??茖I大類;全省高職??圃盒9苍O置了97個二級專業類中的85個,覆蓋率達87.6%,六位數的細分專業布點總計3643個;采用布點數計算的、按三次產業劃分的江蘇高職專業設置結構為2.7∶30.7∶66.6。其中,全省財經商貿類專業布點最多,其次是電子與信息類,然后是裝備制造類。除此之外,文化藝術、交通運輸、土木建筑類專業布點也都在300上下。而設置輕工紡織、生物與化工、能源動力與材料類專業的院校卻不多,這三大類專業在全省的布點數均未超過50個。

各類專業學生構成方面,江蘇省高職畢業生所學專業主要對接的是服務業相關崗位。表2顯示,2020年,在全省23萬多畢業生中,排名前三的分別為財經商貿類、裝備制造類專業、電子信息類專業。按三次產業劃分的江蘇省畢業生結構為2.9∶28.9∶68.2,畢業生中近70%所學專業對口的是服務業相關就業崗位,只有約29%對接第二產業崗位。

特色專業建設方面,江蘇省特色高職專業在學科分布上呈多元化。分析發現,江蘇省高職特色專業在分布上涉及農林牧漁、電子信息等10多個專業大類,現代農業、園林技術、電子信息、公共管理與服務、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均是江蘇高職院校的特色專業。

但是,部分辦學主體缺乏創新專業設置的動力,有6類專業同質問題較明顯。一是土木建筑類。全省有47所院校設置了工程造價專業,卻只有1所設置了城鄉規劃與管理類專業。二是裝備制造類。開設傳統制造專業的院校很多,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的布點數分別為72、59、43,但僅2所院校設置工業互聯網、3所設置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等新制造領域的專業。三是電子與信息大類。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布點總計111所,軟件技術專業布點也有53所,然而只有14所、不到16%的高職院校設置了集成電路專業。四是財經商貿類。其下專業:大數據與會計、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管理、市場營銷以及國際貿易類的重復設置率較高,布點數依次為81、74、68、62、54,而與新興貿易模式緊密相關的跨境電商專業布點僅21所。五是旅游類。55所院校設置了旅游管理專業,但只有4所開設了餐飲智能管理專業。最后,文化藝術類,省內54所院校設置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重復率亦較高。有些高職院校競爭意識不強、創新專業設置的源動力較弱,繼而造成部分專業的建設滯后。

三、江蘇高職專業建設與長三角產業發展的適應性分析

筆者對2021年江蘇高職專業設置結構與長三角產業經濟結構,以及2020年江蘇高職畢業生構成與長三角就業結構兩組結構特征值進行比較,得到表3,用以探究江蘇省高職專業建設與長三角產業發展的適應性。分析發現,江蘇省高職專業建設在適應長三角產業發展方面呈以下特征:

表3 江蘇高職專業建設結構與長三角產業經濟結構比較

第一,按三次產業劃分的江蘇省高職專業設置結構與長三角產業、就業結構基本契合。表3顯示,第三產業對應專業的總布點比重、畢業生比重均最高,其次是第二產業對應專業,最后是第一產業相關專業,該排序特征與三大產業在長三角區域經濟中的地位、三大產業吸納就業的排序基本一致。這也與《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對長三角地區產業布局的要求,即“大力發展創新經濟、服務經濟、綠色經濟,加快推動一般制造業轉移,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創新高地”一致[14]。

第二,第二產業對應專業的設置比重偏低。即使江蘇專業設置結構與長三角產業結構、畢業生結構與長三角就業結構均基本契合,但在具體的比例值方面仍存在一定偏離。2021年,第二產業對應專業的設置占比低于二產在長三角經濟中的比重約10個百分點;2020年,第二產業對應專業的畢業生占江蘇全部高職畢業生的28.9%,但長三角二產卻吸納了47.4%的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前者比后者低近20個百分點。其次,設置能源動力與材料、生物與化工、輕工紡織三類專業的院校數量較少,對應招生數量亦較少,而它們對接的諸如金屬制品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紡織服裝業等卻是長三角吸納就業的主要產業。并且,工程造價等上述4個傳統制造專業重復設置率較高,而與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工業互聯網、集成電路等專業的布點數量卻略顯不足。由此可見,第二產業尤其是制造業是長三角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對應用型人才有較大需求,而全省在制造業相關專業的布點數量和招生規模是相對不足的。導致該結果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部分辦學主體專業改革的步伐落后于新時代產業發展,未能深度結合第四次科技革命內涵來創新已有專業的育人模式與教學內容;二是,新冠疫情加速了依托于共享經濟、靈活經濟、平臺經濟的新就業形態崛起,學生對制造業及其從業崗位的認知發生改變。

第三,服務業對應專業的設置比重略高。2021年,服務業對應專業的設置比重比服務業在長三角經濟中所占比重高出11個百分點。2020年,服務業對應專業的畢業生占到了江蘇高職??飘厴I生總數的68.2%,比長三角服務業吸納就業人員的比重高約16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大數據與會計等10個專業重復設置比率較高;財經商貿類畢業生占比遠高于長三角對接產業的需求水平;而公共管理與服務類專業畢業生規模卻偏低,僅占畢業生總數的0.8%,無法滿足長三角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行業的發展需求。

最后,自2019年以來,人才供給與人才需求的增速并不十分契合。2020年江蘇??普猩偭枯^2019年增加了6萬余人、增長24.8%,但該年長三角城鎮單位吸納就業人數卻同比下降了1%,凈減少37.2萬人。在區域就業增速落后于招生增速的背景下,專業改革對提升江蘇高職專業的適應性、促進高職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十分重要。

四、適應長三角產業發展的江蘇高職專業建設路徑

(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加快制造業對應專業改革

有關主體應圍繞先進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技術、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紡織服裝等長三角傳統優勢產業,實地調研一線企業,組織政校行企各界專家磋商討論,形成一份有指導意義的、重點培育的制造業專業目錄清單。通過施行有效措施,激勵轄區內的高職院校積極建設清單中的重點專業,推進高水平專業群形成。其次,高職院校要順應時代發展,主動調整或改革已有專業設置:淘汰崗位需求少、供給過?;虿辉龠m應新時代發展的制造類專業;改造升級傳統制造專業,按照“最新職業資格標準—人才培養標準—課程標準—課程內容”的邏輯重構人才培養方案,按新方案為專業教師提供同步培訓,并完善實訓資源;積極創建《高等職業教育??茖I目錄(2021年)》(以下簡稱《2021年版專業目錄》)中的前沿專業,如新能源材料應用技術、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集成電路等[15]。在此基礎上,穩步增加重點培育的各制造專業的招生計劃,緩解長三角制造業技術技能人才緊缺問題,推動區域制造業走在高質量發展前列。

2.優化服務業對應專業設置

結構調整和高質量建設,是完善江蘇高職專業體系的有效路徑。首先,對目前占招生總數近五分之一、招生數量仍在大幅增長的財經商貿類專業,還有電子與信息、旅游、文化藝術類專業均應進行內部結構調整。在審批重復設置率較高專業的新增申請時,應持審慎態度,合理提高設置門檻。然后,鼓勵省內院校申報新增公共管理與服務類專業,并穩步增加該類專業的招生數量,以滿足長三角新興服務行業的需求。比如,現階段“一老一少”是地區服務人才緊缺的領域,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早期教育及學前教育等專業的布點可適度拓展。第三,《2021年版專業目錄》對較多傳統專業進行了匹配時代發展的更名,更名不是簡單的名稱變化,新名稱高度凝練了該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各院校應以此為契機改革和升級目前滯后于需求發展的服務類專業,走高質量專業建設之路。

3.打造江蘇特色高職專業品牌

江蘇要打造一批有特色的高職品牌專業,提升江蘇高職專業設置的水平與質量,服務長三角產業經濟發展。實踐中,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各高職院校等辦學主體可以國家“雙高計劃”中的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項目、江蘇省高等職業教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項目、產教融合中的精品項目、專業改革經典案例等為載體,打造一批富有長三角產業鏈、創新鏈特色的江蘇高職品牌專業。品牌專業及專業群的形成,會讓江蘇高職獲得品牌力量,增強江蘇高職體系內部凝聚力,同時形成卓越的外部影響力。

(二)加強對需求側的科學引導

高等職業教育面臨的需求來自兩方面,一是需要教育服務的學生及其家長群體,二是經濟社會中對勞動要素有需求的市場主體。然而,在兩類需求主體中均存在對高職教育的刻板印象,有的學生和家長不愿意選擇高職教育,有的用人單位招聘時設置學歷門檻。因此,在做好上述供給側改革舉措、提高江蘇高職教育質量的基礎上,要科學引導兩類需求主體重新認知高職教育、樹立高職教育高質量形象,促進高職專業體系可持續發展。

2022年2月,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完善“職教高考”頂層設計、逐步擴大職業本??茖W校通過“職教高考”招錄學生的比例等被明確提出。在此背景下,江蘇高職院校在招生宣傳時,可對學生及家長加強關于高職招錄機制、人才培養模式、特色品牌專業、未來發展機會等內容的宣講,讓更多學生和家長選擇并信任高職教育。同時,高職院校還應重視對在校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系統化設計高職學生職業規劃培養環節。例如,院??赏ㄟ^開設職業規劃系列課程、開展課外活動、舉行各類職業比賽、設置實踐環節等方式,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并做好未來職業發展規劃。此外,各院校還要積極主動對接長三角地區的用人單位,讓更多用人單位將江蘇高職畢業生作為人才儲備,暢通高職學生就業通道。

(三)協同推進產教深度融合

深化產教融能推動產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形成,提升江蘇高職教育專業建設與長三角產業發展的適應性。首先,各主體在規劃新建高職學校時,可主動尋求與長三角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共同舉辦職業教育的可能,積極推進多主體辦學,同時鼓勵省內職業院校與社會資本合作共建職業教育基礎設施、產業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等。其次,院校在主動尋求合作對象時不應局限于本市、本省企業,而要本著供需契合的原則將視野投放在長三角全域。院校層面要與企業開展深度產學研協作,在技術協作層面,可與企業共建中試平臺、創新平臺、企業孵化器,服務企業技術升級和產品研發,助力區域創新能力提升。教學與人才培養方面,要開展校企之間“請進來”和“走出去”的雙向互動。院??裳埰髽I深度參與專業規劃、課程設置、教學設計,亦可邀請優秀技能人才來校建立“工匠工作室”;同時鼓勵高職教師進企業培訓實踐,接觸一線行業信息與知識;亦或校企雙方共同創新“特色學徒制”育人模式,共建實習基地、新專業和新課程。

(四)制度側建立多維保障

為推動江蘇高水平高職專業體系形成,制度側需要有關部門通力協作。一是構建江蘇高職專業布局結構動態優化調整機制,加強長三角行業人才需求分析,指導省內院校對接區域重點產業,制定“十四五”時期江蘇高職院校專業布局的優化調整方案,并分年度實施。二是盡可能制定匹配《2021年版專業目錄》的江蘇高職學校專業設置標準和專業建設辦法。三是聯合其他三地舉辦長三角高職院校共同參與的職業技能大賽,推動長三角地區各類高職專業聯動發展。最后,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方面,江蘇可嘗試與長三角其它省市共同探索提高長三角制造業就業人員薪酬待遇的辦法,提升區域制造業崗位對生源的吸引力,緩和應用型人才緊缺的結構性矛盾。

猜你喜歡
長三角江蘇設置
數讀江蘇
中隊崗位該如何設置
緊扣一體化 全面融入長三角
數獨江蘇
數讀江蘇
“首屆長三角新青年改稿會”作品選
江蘇
長三角瞭望
長三角瞭望
本刊欄目設置說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