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模式探究與實踐

2023-05-12 07:05峰,
揚州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勞育勞動課程

鄧 峰, 王 婧

(揚州職業大學, 江蘇 揚州 225009)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要求: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1]2022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規定:要培育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2]勞動教育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它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由此,如何開展勞動教育,提高勞動教育效果,創新勞動實踐,實現育人目的,成為高職院校積極探索的一個熱點。

各地高職院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積極探究,開展了適合各校的勞動教育,涌現了一批特色鮮明的勞動教育模式。這些勞動教育模式彰顯了職業教育與勞動教育相結合、“課上課下+校里校外+實習實踐”相結合、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特點,揭示了職業教育與勞動教育的內在聯系,并將勞動教育視為學生參與未來職業勞動、社會生活的重要準備與基礎。但這些模式仍停留于勞動教育研究對象的經驗描述,未能上升到理論,雖然敘述了事物、情況,傳遞的卻是情況性知識,尚未將勞動教育研究對象的特殊性與普及性連接起來。為此,將勞動教育進行一體化設計,開展全員、全程、全方位勞動教育尤為必要。

一、“一主多元協同,四位一體推進”勞動教育模式內涵

高職院校應高度重視勞動教育,可成立勞動教育委員會,將勞動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雙高”建設計劃,并依據校情、學情,在調研、廣泛論證、汲取兄弟院校勞動教育模式經驗后,聚集專業特色、地域特性、勞動元素特質,聚焦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開展“勞動教育普及性與學校發展特色化”頂層設計,制定勞動教育實施方案,推動勞動教育由單一走向整合、形式走向實質、經驗學習走向課程建設,形成“一主多元協同,四位一體推進”的勞動教育模式(圖1)。

圖1 “一主多元協同,四位一體推進”勞動教育模式

(一)“一主多元協同”合力開展勞動教育

高職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技能、勞動素養的形成,離不開家庭、學校、企業、社會長期勞動教育的漸次累積。為此,應以學校為主體,發揮學校主渠道、主引導、主能動作用,發揮家庭生活勞動鞏固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養成的基礎作用,企業生產勞動與企業文化融合的職業作用,社會服務勞動思想輿論與社會價值觀導向的支持作用。校內各職能部門、學院、班級協力合作,合力形成目標同向、施教同心、攜手同進、協同育人的勞動教育機制。

在縱向互通協同下,促成家庭勞動教育日?;?學校勞動教育規范化,企業勞動教育職業化,服務性勞動教育多樣化,喚醒和激發學生的勞動興趣,樹立“勞動創造美麗”幸福觀、“勞動創造價值”思想觀、“勞動創造風采”成就觀、“勞動創造快樂”人生觀,進而產生真正的勞動情感。

(二)“四位一體推進”提升勞動教育效果

遵循專業教學常識和學生成長規律,遵從勞動教育規律,按照整體謀劃、分層遞進、系統推進原則,制定勞動教育實施方案。另外,確立“勞動態度、勞動習慣、勞動價值觀、勞動精神、勞動認知、勞動技能”六個勞動素養維度,將勞動視為人之存在的基本方式、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人自由全面發展的根本路徑,打造“課程勞育、專業勞育、實踐勞育、文化勞育”的“四位一體”培育體系。指導學生于勞動場景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專業學習與勞動教育相結合、文化內涵與勞動環境相結合,自我對接物質勞動、精神勞動,體力勞動、智力勞動,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從而產生深度學習和思維碰撞,懂得勞動是“人全面發展”的外化,理解生活常識、職業生涯、職業核心能力,提高勞動素養,養成勞動習慣,掌握勞動技能,錘煉勞動品德,達成勞動教育的意義。

二、“一主多元協同,四位一體推進”勞動教育模式解決的問題

(一)解決勞動教育單一與孤立的問題

部分職業院校勞動教育有理解狹隘化、項目簡約化、布置單一化傾向,認為開設勞動教育通識課程、校內勤工助學、企業生產見習、專業實習、志愿者服務就是勞動教育,致使有著豐富內容、豐富形式、豐富內涵的勞動教育形式化和邊緣化。為此,課題組運用累積效應理論探尋學生勞動素養差異程度和影響因素,按照勞動教育目標,以馬克思主義“雖然勞動具有異化性質,但勞動仍然是人類自我生成、自我創造的唯一動力”[3]為邏輯起點整合勞動元素、平臺、載體、資源、保障,完成勞動教育的“互涉”與“互攝”關系[4]和杜威“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做中學”設想,解決勞動教育的當務之急。

(二)解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斷點與斷層的問題

部分職業院校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與選修課,規定了課時與學分,但忽視勞動教育的學習動機、學習動力、學習投入、勞動元素之間的關聯,其關注點落在學生專業課程學習與實訓實習上,雖然能讓學生對勞動有一定認識,卻仍是一種淺顯的認知。加之教學方法簡單,考核方式傳統,導致勞動教育與時代要求脫節和課程體系斷層。為此,應厘清職業教育與勞動教育的關系,理順勞動教育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的內聯,通過“課程勞育、專業勞育、實踐勞育、文化勞育”建設與一體化推進,透過“學生身體與精神共同參與的整體課程,倡導由學生身體行為引發的勞動知識建構的概念生成”[5],還原勞動教育的本來面貌。

(三)解決勞動教育模式紛雜與散亂的問題

部分職業院校勞動教育模式存有單列化、從眾化、簡單疊加的缺陷,缺失“教育目標→價值觀培育→技能掌握→行為塑造→習慣養成→價值貢獻”的教育思路,缺少目的明確、任務清晰、計劃周詳、決策可行、執行有力、控制有效、評估反饋的教學閉環,缺乏職能部門的協同、互通、互補及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合力支持,造成勞動教育主體、客體、課程、項目、內容、資源、評估與“五育并舉”不相匹配。為此,應由“適應導向”轉為“設計導向”,“單體育人”轉為“合力育人”,構建化繁為簡的勞動教育模式,漸進遞增學生的勞動意識、勞動技能、勞動經驗、勞動情感、勞動精神。

三、“一主多元協同,四位一體推進”勞動教育模式的實踐路徑

(一)校家企社同頻,形成勞動原生態

“勞動以及勞動教育雖然之于個體而言,依然具有重要的工具性價值,但是,勞動的使個人自我價值實現、獲得存在的價值感和意義感等存在性功能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盵6]因此,高職院??衫眉彝?、企業、社區、社會的聯動機制,營造勞動生態環境。于家庭:假期內發出“我勞動,我快樂”倡議書,發送勞動實踐指導手冊,鼓勵學生完成自選項目、曬出勞動成果、抒發勞動感悟,家長評判結果;于企業:共建校企合作勞動實踐基地,引發學生職業興趣,養成依法履約、安全生產、吃苦耐勞、誠實守信、勤儉節約、樂于奉獻的勞動精神;于社會:與校團委和市共青團、婦聯、街道協作,開展服務性勞動。通過“生活環境實干、職業崗位參與、社會活動有我”的勞動實踐,讓學生能夠深刻地感受到:勞動是日常學習生活的重要補充,是開拓視野的重要選擇,是創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

(二)實施“課程勞育”,教育學生知勞動

以“勞動態度”“勞動品質”的生成為引導,培育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和熱愛勞動的品質。通過開設選修和必修的系列勞動通識課程,建設專業課程與勞動教育融通的課程勞育,設置勞動教育與思想政治、勞動健康與安全、勞動法律、勞動技巧、勞動創造等課程,協助學生明白:“人在勞動中建構出人與世界對象性的互動關系,通過勞動展現人的本質力量,在對象性交往活動中形成人與人的社會關系,通過勞動體現人的社會存在性?!盵7]開設勞育課程,目的就是為了促使學生接受勞動,認同勞動,重視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并在勞動前后比較中,形成勞動習慣與勞動品質的悄然內化。

(三)實施“專業勞育”,教育學生懂勞動

以“工匠”“匠心”“匠德”為引領,培養學生勞動本領?!皩嵺`出真知”,“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績更重要”。要遵循專業學習與勞動實踐結合原則,將勞動教育融入專業課程學習、實習實訓、專業技能競賽、發明創造中,教會學生從關注產業轉型、技術升級、崗位任務、管理體制、企業文化、規章制度開始,認知勞動本能、勞動對象、勞動工具、勞動方法、勞動組織、勞動要求、勞動成果,養成愛崗敬業、勤勞合作的勞動品德,領會勞動開創未來的本意。

(四)實施“實踐勞育”,教育學生會勞動

以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為引導,使學生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感受奉獻、互助、友愛精神。要遵照“知識本身就是行動的過程和行動的結果”原理[8],結合社會公益活動,運用“一種將有意義的社區服務與學術學習、個人成長和公民責任聯系起來的體驗式教育哲學和教學方法”[9],組織學生投入假期社會實踐、社團活動、勤工助學、志愿服務等社會勞動,以“腳踏實地”“甘于奉獻”的平和心境完成勞動項目,發掘學習、生活、工作之間的相互關聯,堅定自我發展信心,并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豐富人生閱歷,感受社會責任,提升自己素質。

(五)實施“文化勞育”,教育學生愛勞動

以職業目標追求和勞動精神為引領,營造崇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以及勞動最光榮、勞動最美麗、勞動最崇高的濃郁氛圍。組織“勞動大講壇”“大國工匠進校園”“勞動模范進校園”“企業崗位能手進校園”“優秀畢業生進校園”等宣傳活動,以及開展校園勞動與文明宿舍評比、圖書館義工、三下鄉社會實踐、志愿者服務、“勞動之星”“技能之星”評比,并結合本地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利用教學云平臺、微信、QQ、抖音、櫥窗等媒介,讓社會主義價值觀成為學生的人生信條,“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成為學生的職業信仰。

四、結語

職業院校構建勞動教育模式,開展勞動教育實踐,要將勞動目的、方案、情境、組織、實施、步驟、控制、評估整合為一體,緊扣勞動精神培育、勞動技能提升、勞動能力增強三大任務,將勞動元素貫穿于職業教育與學生成長發展始終。同時,需秉持勞動教育是開放的教育,勞動實踐是跨界的鍛煉,勞動教育模式是系統的集合等理念,唯有不斷遞加認知、遞增能力、遞積精神,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勞動的意義,實現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勞育勞動課程
We reap what we sow校園農耕育英才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葉圣陶教育思想下的草編勞育對話教學創新實踐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魔法農學院:立德涵育 建構勞育魔力
新時代大學生勞育培育路徑探究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