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糧庫”:糧食增產穩產功能拓展與可能證據

2023-05-17 02:56彭萬勇王剛毅谷繼建
關鍵詞:糧庫耕地糧食

彭萬勇 王剛毅 谷繼建

1. 重慶文理學院,重慶 402160;2. 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3.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重慶 402247

《范子計然》有云:“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睆墓胖两?,糧食問題始終是治國安邦頭等大事,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盡管2022 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 730.6 億斤,糧食產量連續8 年穩定在1.3 萬億斤以上,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格局沒有改變,結構性矛盾剛著手解決,總量不足問題又重新凸顯”[1]。農業生產不合理耕作、非科學添加所導致的耕地地力下降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同時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現象仍屢禁不止,嚴重影響堅守18 億畝耕地紅線目標落實。資源約束趨緊導致的糧食供需結構矛盾揭示出糧食增產穩產根基仍不牢固,糧食安全之弦始終繃緊。

盡管“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是國家糧食生產的主流思想與政策導向,但著眼于未來仍有進一步增量提質空間,尤其在耕地紅線約束極限與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壓力下,如何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始終是一個亟待回應的重大戰略問題。本文通過對既有糧食增產穩產進路及大食物觀的分析,探討糧食供求緊平衡格局下森林“糧庫”多元功能、多重價值平衡開發的必要性及其重構與拓展的策略選擇,希望增進對森林“糧庫”重要論述、“兩山”理論、共同富裕關聯性的理解。

一、糧食增產穩產既有進路:基本主張及評論

糧食增產穩產路徑探索,業界既有進路可以概括為數量型、質量型、制度型三種選擇,協同構建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

(一)“非農化,非糧化”糧食數量安全路徑

糧為政首,地為糧基。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 年8 月,全國耕地面積為19.179 億畝[2],較“二調”數據減少了1.13 億畝,全國耕地數量剛性遞減態勢明顯。糧食數量安全必須以一定耕地面積為基礎,耕地面積持續剛性遞減勢必影響糧食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保護耕地,“耕地不能‘非農化’、糧田不能‘非糧化’”。似乎有一種可能,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應然現象,但針對人多地少國情引致的糧食安全問題,及其疊加的國運民生戰略問題,有學者認為應強化耕地占補平衡,建立耕地“全要素”保護制度[3]。黃祖輝等基于全國耕地基本情況及其“非農化”“非糧化”演變特征,認為既要助力糧農降本增效,也要深挖科技潛力,推動耕地“三位一體”保護[4]。另有學者從“非糧化”法律規制的視角提出應以國家干預理論為核心,以賦權、限權、激勵的設計思路為導向,構建防止“非糧化”的法律制度[5]。羅必良等則認為保障糧食安全有必要進一步改進農業的種植結構與生產布局,發展多樣化、專業化的生產性服務組織[6]。既有研究對糧食數量安全問題予以系統性關照,并漸次從糧食數量戰術問題的關注轉向對糧食安全戰略問題的關注,正致力于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理論構建。

(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糧食質量安全路徑

據《2021 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耕地質量平均等級為4.76 等,其中一至三等、四至六等和七至十等耕地面積分別占耕地總面積的31.24%、46.81%和21.95%[7]。該公報揭示我國耕地以中低等耕地為主(合計68.76%),耕地土壤地力不高。一般而言,糧食質量安全與耕地土壤質量及耕作水平呈正相關,學界關于糧食質量安全路徑的探討更多聚焦于此:一類觀點認為既要高質量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也要因地制宜科學確定土壤治理方案,強化土壤綜合防治能力及體系建設[8-9];另一類觀點側重于耕作技術研究,強調要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重點,廣泛集成、創新保護性耕作技術,構建用地養地相結合的綠色種植制度[10-12]。當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糧食質量安全問題的兩個方面,因此更多研究將兩方面結合起來探討,提出建設針對不同區域和不同耕地質量的保護措施與地力提升技術模式[13],制定農業科技發展長期規劃,形成耕地保護與利用“一張圖”[14]。學者對“兩藏”的詳細分析,整體上有助于糧食增產穩產,但研究進路仍有發展空間,如耕地質量與耕作技術水平同向提升的耦合還有很多內容可供發掘,尤其是全面發展顛覆性農業技術,加強在基礎研究和前沿領域的前瞻性布局,圍繞關鍵核心技術集中資源,加強“兩藏”聯合攻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農地規模經營,服務規模經營”糧食制度安全路徑

最低收購價、產糧大縣獎勵、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及高標準農田建設形成了多維立體糧食支持政策體系,有力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此外,以“規模經營”為主線梳理國家糧食支持政策脈絡,亦可清晰呈現制度迭代關系。國際經驗表明,農地流轉集中及其規?;洜I是國際農業發展的基本趨勢,因此促進農地流轉集中以推進農業規模經營,已成為中國農業政策重要內容[15]。從《農村土地承包法》首次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上升為法律,到201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再到2021 年農業農村部修訂出臺《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黨的二十大進一步提出“鼓勵依法自愿有償轉讓”,放活土地經營權貫穿端穩端牢中國人飯碗始終,頂層設計成效顯著:截至2021 年底,全國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已超過5.55億畝[16]。誠然,推進農地流轉意義重大,但農地流轉的“差序格局”可能持續加大“非糧化”壓力[17],同時既有農業規模經濟研究普遍忽視了農業分工問題[15],進而糧食領域確保農業經濟增長的決定力量有待進一步探究,由此,基于規模經濟理論的糧食增產穩產研究逐漸導向“服務規模經營”。實踐中,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社會化服務被提至全新高度,不僅中央一號文件連年對此有新表述新部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2 年)》也對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及其體系建設作了詳細安排,2021年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明確提出“……健全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提出發展社會化服務。以此觀之,糧食生產頂層設計的戰略思路正在或已然從以土地流轉為主要抓手的土地規模經營,轉向以強化社會化服務為重點的服務規模經營,糧食增產穩產制度迭代明顯。

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我國糧食增產穩產形成了“數量—質量—政策”研究及實踐框架,對構建高水平糧食安全保障體系意義重大。但由于糧食供求結構緊平衡的格局尚未取得實質性改變,加之資源約束趨緊、種糧效益不高、“糧財倒掛”乃至國際地緣政治沖突引發的糧食安全隱患等問題疊加影響,糧食增產穩產仍然是一個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戰略問題,因此需要及時開展反思性研究與開拓性探索,在更多樣化的糧食增產穩產路徑探索中持續深化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相關認識。

二、從糧食到食物:一個未來糧食安全圖景

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頭等大事,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也只有守住這條底線,中國式農業現代化才會有堅實的根基和強大的產業推進力。

(一)糧食安全:增長的極限與可能的選擇

2009 年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糧食質量安全被定義為,“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通過物質、社會和經濟手段獲得充足、安全和有營養的食物,滿足膳食需要和食物偏好,過上積極和健康的生活”[18]。但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及世界糧食計劃署等組織聯合發布的《2022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受饑餓影響的人數已達8.28億人,較2020年增加約4 600萬人[19]。這表明,全世界實現2030年消除饑餓的目標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盡管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八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但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導致的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加之國民對“吃得好”需求升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風險,尤其在糧食生產供給存在關鍵技術受制約和種業“卡脖子”、耕地數量緊缺和質量降低、水資源短缺和利用低效等短板和弱項[3]疊加影響下,如何用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資源,繼續“養活”并創造性“養好”全世界近1/5 的人口,決定了我國糧食供求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诖?,積極應對從“吃飽”到“吃好”消費需求轉型升級,既要挖掘并釋放耕地潛在生產能力,更要調查、收集、集成大食物獲取資源,尤其面向非耕地空間資源拓展,將動物蛋白、熱量生產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如面積幾近耕地面積兩倍的森林資源,即具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空間:一方面可以利用現有森林資源全方位、多途徑開發森林綠色食物資源和食物品種,滿足居民膳食消費轉型升級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結合本地資源特色與目標市場需求,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助推鄉村振興、創新驅動、區域協調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實施。

(二)重新認識“糧食”:基于大食物觀的反思

歷史上,先秦將糧食劃分為稻、黍、稷、麥、菽“五谷”,1994 年后我國把糧食分為小麥、大米、玉米、大豆及其他五大類。據《現代漢語詞典》釋義,“糧食”乃供食用的谷物、豆類和薯類統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對“糧食”的定義包括麥類、稻谷、粗糧三大類谷物,因此狹義的“糧食”單指禾本科作物種子,廣義的“糧食”還包括馬鈴薯等植物可供食用的根或莖。其實,基于“大食物觀”視角,無論“糧食”的定義還是其分類,均可歸屬狹義范疇,更廣義的“糧食”應該向森林要食物,向草原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設施農業要食物。

2022 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就樹立大食物觀作了全面系統的論述,指出要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要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豐富食物品種,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大食物觀拓展了傳統的糧食邊界,也拓展了糧食生產的資源邊界:一方面,樹立大食物觀,既要統籌規劃人體必需的碳水化合物、油脂和蛋白質等主要營養素的生產供給,在美味多元、安全優質、營養健康等層面不斷滿足國民膳食消費需求,同時也要改變過往“以糧為綱”的觀念,統籌兼顧生態文明、鄉村振興、糧食安全,在更可持續發展層面夯實國家發展基礎;另一方面,要從供需精準度更高層面及資源渠道更廣維度全面把握糧食安全。其新內涵有三:一是對象從“糧食”拓展到“食物”;二是生產資源從耕地拓展到全方位、多途徑的食物資源;三是關注領域從側重生產環節到注重“科研—投入—生產—流通—消費”全產業鏈食品安全[20]。

應當看到,在全球糧食安全形勢嚴峻及我國糧食供求結構緊平衡格局尚未取得實質性改變情況下,“大食物觀”既順應了人民群眾對食物需求的變化趨勢,更好地滿足了其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拓展了傳統糧食邊界、開闊了糧食安全問題解決思路,因此大食物觀是對現有糧食安全內容的豐富與更新,不僅體現了經濟社會的進步,也為糧食安全的公共政策提供了更大的空間[21],對糧食生產轉型提出了新要求:一是保障目標上,要從聚焦單一的“保數量”向突出多元的“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保熱量”“保蛋白”拓展;二是保障范圍上,要從重點?!懊状印毕虮!安嘶@子”“油瓶子”“肉盤子”“奶箱子”“果盒子”“糖罐子”拓展;三是保障資源上,要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從傳統農作物和禽畜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3]。

三、森林“糧庫”:糧食增產穩產的“第四條道路”

中國地域廣闊、地形復雜多樣、生物多樣性豐富,境內森林、草原、濕地等自然形態眾多,然而全國耕地面積卻僅占國土總面積的12.5%,耕地資源的有限性為糧食增產穩產帶來了困難,但若基于大食物觀及自然資源多功能性的視角,似乎又不乏糧食增產穩產的“第四條道路”。

(一)森林“糧庫”重要論述:內涵及外延

森林具有提供林產品、涵養水源、土壤保持、氣體調節、凈化環境、養分循環、娛樂文化和維持生物多樣性等生態系統功能和生態經濟價值。早在1989 年寧德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提出了“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論述,構建起了森林“四庫”重要論述的雛形。2022 年3 月30 日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習近平總書記首次系統提出森林“四庫”重要論述,形成了對林業綜合發展理論與實踐的科學總結,進一步完整闡述和發展了“兩山”理論,構建起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兩山”理論—習近平森林“四庫”重要論述理論體系,為學界深耕林業生態文明理論,重構林業價值體系指明了方向。習近平森林“四庫”之“糧庫”重大論述,是習近平總書記多年來對“農業—林業”綜合發展理論與實踐的科學總結,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具體體現。習近平森林“糧庫”重要論述從新時代、新征程全方位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的高度,深刻闡釋了在更高基點上實現糧食增產穩產新突破的目標任務、實踐要求,對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

當前,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格局沒有改變。如何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基礎,把國人飯碗端穩端牢,習近平總書記曾作出重要指示,“必須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要著力解決農業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重點從農產品結構、抗風險能力、農業現代化水平上發力”[22]。其中,如何立足國內資源?如何確保糧食產能增產穩產?如何構建多元化農產品結構?如何增強抗風險能力以夯實糧食安全之基?成為實現“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目標任務必須解決的重大戰略問題。毫無疑問,習近平森林“糧庫”重要論述的提出,精準回答了上述問題,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既是深入推進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根本遵循,更借此賦予了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的根本效能。其作用有三方面:一是有助于擴大食物來源,破解食物供需緊平衡。大食物觀下,森林“糧庫”使食物生產資源從單一耕地向全方位拓展,2.2億公頃森林資源極大地拓寬了人民群眾食物消費多元化實現的迂回空間,構建起“宜林則林”食物開發體系,以及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森林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森林“糧庫”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如林下木本糧油產業經濟體系的建設、林下養殖采集加工體系的健全、森林食品綠色供應鏈的完善等。二是有助于調整食物生產結構,增強多元化需求供給能力。2020 年全國農業總產值為71 748.2 億元,林業總產值為5 961.6 億元,雖然森林面積為耕地面積的1.8 倍,但農業總產值卻是林業總產值的12 倍,農業與林業生產結構不合理性突出。大食物觀下,調整農業與林業內部各生產部門的組成及其相互關系,最大可能平衡糧食生產“資源面積”與“資源產值”,可以扭轉“以糧為綱”的食物生產結構,賦予森林(林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大功能,建立健全大國綠色糧倉,全面提升國家食物供給能力。三是有助于豐富食物多樣性,增強食物抗風險能力。在谷物糧食產品之外,森林“糧庫”不僅能提供豐富的木本食物(如板栗、茅栗、榛子、櫟類果實),還能供給各類木本油料(如油茶、元寶楓、核桃、油橄欖、山桐子)。這些森林食物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可以滿足身體碳水化合物(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需要,是膳食消費更科學營養的有力支撐。目前我國森林中僅木本植物就有8 000多種,全國以森林種植、養殖、采集等為主的林下經濟年產值已超過9 000 億元[23]。因此,科學地向森林要食物,包括木本糧油、森林藥材、森林藥食植物、森林蔬菜、森林微生物、木本堅果、木本香料等在內的食用林產品,將極大地豐富國民食譜,改善膳食結構、促進營養均衡,提高生活水平。

(二)森林“糧庫”功能拓展:從木質林產品到非木質生態食物

我國木材產業發展歷史悠久,歷來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但森林資源有限及正確處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關系的內在要求,表明木質林產品是一種典型的森林資源約束型產品,過度開發會影響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物種的多樣性,甚至給氣候環境帶來負面影響。由此可見,轉型森林資源開發利用方式急迫且意義重大,生產實踐中協調開發森林資源生產功能、休閑娛樂功能、生態系統功能深刻影響著產業發展,森林資源開發正在從單一木質林產品開發向木質林產品與非木質林產品協同多維開發轉型。其中,2021 年我國木材產量為11 589 萬立方米,而同期全國各類經濟林產品年總產量超過2 億噸,較2020 年1.99 億噸產量顯著增加。進一步的森林資源非木質林產品開發已在康養旅游、生態涵養、食物開發等多領域同步推進,森林“糧庫”就是非木質生態林產品森林食物獲取的功能集合。

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再到“吃出健康”,伴隨國民膳食消費結構的變化,在森林資源從木質林產品向非木質林產品轉型過程中,森林“糧庫”功能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并正在經歷從弱到強的跨越,以及從突破到跨越的迭代升級,這些無不是森林“糧庫”對國家糧食數量、質量及營養安全保障功能的拓展。

1.基于“吃得飽”的糧食數量安全保障功能拓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 390億斤,全國居民人均糧食(原糧)消費量為141.2千克[24],全國人口141 212萬人,全國全年口糧消費總量為3 987.5 億斤,再加上飼料、工業、種子用糧需求,2020 年糧食緊平衡問題突出,2021、2022年全國糧食緊平衡格局并未得以實質性改變,即便我國糧食產量連續八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緊平衡可能依舊是一個長期的存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2—2031)》預測,未來十年我國糧食緊平衡狀態依然存在,但將有所緩解。

當前,隨著城鎮化的加速推進,我國耕地資源約束加劇,如何基于有限耕地切實保障14 億人口糧絕對安全,一方面需要繼續深挖19 億畝耕地產能,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另一方面更需要從單一耕地資源向全域國土資源拓展要糧食。這其中,大力發展森林“糧庫”,向森林要食物是破解糧食緊平衡格局、保障國人始終“吃得飽”的一個重要抓手。森林是“糧庫”,不僅能提供山野菜、木本油料、林果、林飲、香料等眾多食物,而且保障了農田免受風蝕沙埋、改善農田小氣候,確保糧食增產穩產。據《全國林下經濟發展指南(2021—2030 年)》數據顯示,截至2019 年底,全國林下經濟經營和利用面積達6億畝,林下經濟總產值達9 563億元,并提出到2030年林下經濟經營和利用林地總面積達到7 億畝,實現林下經濟總產值1.3 萬億元,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達到1 000家[25]。森林“糧庫”糧食數量保障功能可見一斑??梢灶A見,隨著科學、立體、綜合、多維地向森林要食物技術及模式集成創新,森林“糧庫”對食物數量安全的保障和調控能力將得到前所未有的開發,始終端穩端牢中國人飯碗的能力將更強大與可持續。

2.基于“吃得好”的糧食質量安全保障功能拓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食物消費結構經歷了由植物纖維消費為主向動物蛋白質與脂肪及高級植物纖維兼重的升級,居民消費需求也從數量滿足向質量兼顧轉變[26],農產品消費需求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快速轉變,顯示出需求側對優質農產品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顯著增多[27],表征出人們膳食消費對“吃得好”的關注成為主流趨勢。其中谷物消費下降,肉類水產蔬菜消費的增長尤為明顯,如2013—2020 年全國居民人均糧食消費量從148.7 千克下降到141.2 千克,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費量從12 千克下降到9.8 千克,同期人均水產品消費量從10.4 千克增長到13.9 千克,蔬菜及食用菌消費量從97.5 千克增長到103.7 千克[24]??梢?,在中國人食物消費結構升級和消費方式深刻轉變背景下,如何確保人民群眾膳食消費“吃得好”,以及如何保障人民群眾食物消費“吃得好”可持續,無疑又是一個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戰略問題。

森林每公頃面積上的生物總產量可達100~400 噸干重,約為農田或草本植物群落的20~100倍[28],森林中多種多樣的木本植物蘊藏著豐富的食物來源,其不僅可以守住“米袋子”,更可以協調保障“菜籃子”“油瓶子”“肉盤子”“奶箱子”“果盒子”“糖罐子”,森林“糧庫”保障“吃得好”亦優勢突出。一方面,森林“糧庫”食物的多樣性和豐富性能最大程度滿足人民群眾對“吃得好”的需求變化,尤其在人們膳食結構主食越來越不“主”、副食越來越不“副”趨勢下更具靶向精準的張力;另一方面,森林“糧庫”食物質量安全資源承載力強。我國現有林地42.6 億畝,森林面積33 億畝,其中生態公益林18.6 億畝,商品林14.4 億畝,豐富的林地資源為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不僅林糧、林菌、林藥、林菜、林果、林下養殖等森林食品開發利用空間巨大,構筑了人民群眾“吃得好”天然保障,而且具有強大的糧食質量安全資源承載力,顯著增強了對“吃得好”的可持續彈力支持,更拓展了森林“糧庫”糧食質量安全保障功能。

3.基于“吃出健康”的食物營養保障功能拓展?!俺缘蔑枴毕M趨勢下,我國居民膳食結構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吃得好”消費趨勢下,居民膳食消費以畜肉類和油脂消費為主,從“吃得飽”到“吃得好”,膳食消費由植物性纖維類食物轉向肉禽類油脂性食物,膳食消費逐漸“富營養化”,其結果導致居民面臨突出的營養問題:一是不健康生活方式普遍存在,二是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慢性病患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29]?;诖?,食物保障如何賦予人們營養攝取均衡性?“吃出健康”在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下如何實現?又是國家糧食安全問題面臨的新挑戰。

“吃出健康”,首要條件是食物數量及類型豐富多樣,其次是食物內含人體必需營養物質均衡全面,投影到糧食生產實踐中就必須協同守好“米袋子”“菜籃子”“油瓶子”“肉盤子”“奶箱子”“果盒子”“糖罐子”等。以目前糧食緊平衡格局觀之,有限的耕地難以持續保障14億中國人食物營養均衡轉型升級需求,向森林要食物成為糧食增產穩產應然之舉。森林“糧庫”從耕地到林地,實現了糧食生產獲取從耕地資源到森林資源國土空間面積的拓展,其倍數級賦予了糧食增產穩產資源稟賦,突破了耕地紅線增長極限;更進一步地,森林“糧庫”從單一木質林產品到多元非木質生態林產品的拓展,不僅增加了食物數量,更重要的是豐富了食物品種及品類,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食物生態價值,在食物營養健康均衡可持續緯度上夯實了糧食安全根基。2020 年我國森林食品中的干果類產品供給量占我國糧食總量的1.87%,木本糧油類的供給量是油料產量的2.38%,各類經濟林產品總量約19 970.12 萬噸[30],這些食物豐富的淀粉、單糖、低聚糖、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能滿足人體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需要,森林“糧庫”為人們食物來源多樣化及膳食營養均衡提供了重要保障,構建了膳食營養均衡“吃出健康”根基。

四、糧食增產穩產“第四條道路”:可能證據的辨析

一方面,人多地少的國情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警醒我們必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另一方面,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必須是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拓展,表征為既要著眼于“地、技、利、義”[31]攻堅克難協調發展,也要著眼于整個國土資源向山水林田湖草沙拓展,構建與市場與消費需求相適應,同資源與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中國式糧食安全根基,形成更加多元化的食物獲取途徑。本文將向森林要食物的可能模式稱之為森林“糧庫”,是不同于“數量型”“質量型”“制度型”糧食增產穩產路徑的“第四條道路”。其基本特征就是通過大食物觀融入、森林功能拓展、現代生產要素與組織方式引入,從而做到青山常在永續利用、糧食滿倉永續發展。三個事實及其動向決定了向森林要食物,大力發展森林“糧庫”道路的必然性及可能性。

(一)膳食耕地足跡重要變化與可能空間

歷史經驗表明,人們食物需求總量的增加及其消費結構的變化,會給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帶來壓力,膳食與耕地資源之間存在相關關系。膳食耕地足跡是一種描述人們膳食結構中各類食物在生產過程中所占用耕地面積的方法,借助膳食耕地足跡可清晰揭示人們膳食消費與耕地資源情況關系。余慧容、杜鵬飛基于膳食營養分析、耕地足跡方法研究表明,2030 年中高能理想膳食模型的耕地需求量將超過現在的12 493.4 億平方米(18.74 億畝),高能量理想膳食模型的耕地需求量將超過中國現有耕地面積(19.179億畝)(見表1)[32]。

表1 城鄉居民膳食變遷趨勢及其對耕地的影響

此外,辛良杰等將居民消耗的主要食品轉化為原糧測算結果揭示了2030年糧食安全隱憂:2030年居民人均糧食需求總量為554.1千克,國民糧食總消耗量為79 953 萬噸[33]。應當看到,如果2030年糧食產量繼續恒定在2022 年68 653 萬噸水平,2030 年中國糧食供需緊平衡恐將更為緊張,尤其隨著人們膳食消費需求的升級,2030 年后人們膳食能量需求將進一步提高,高能量食物數量的增加,與之對應的耕地需求數量也將進一步增加,如何解決耕地增長極限到了關鍵時期。因此,大力發展森林“糧庫”向森林要食物,將食物來源渠道從耕地資源向森林資源拓展,根源于國家糧食安全保障的需要。

(二)森林“糧庫”資源稟賦考察

我國現有林地42.6 億畝,森林面積33 億畝,豐富的林地資源為森林“糧庫”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同時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孕育了種類繁多的生物資源,這為向森林要食物夯實了物質基礎。據統計,森林“糧庫”語境下,我國森林糧食資源有500余種,其中有木本100 多種,具體可分為淀粉類、糖料類、蛋白質類,如板栗、葛根、柿子、棗樹、腰果、馬尾松等。森林蔬菜資源有700 余種,分屬63科,最常見的有192種,其中草本蔬菜植物有110種,如魚腥草、馬齒莧等;藤本蔬菜植物有12 種,如野豌豆;木本蔬菜植物有70 種,如香椿、刺槐。此外,黑木耳、雞腿菇、羊肚菇、猴頭菇、松乳菇等80 余種食用菌不僅味美,有的還具有治病防病保健功效。森林飲料資源有100余種,如花類飲料植物金銀花、杭菊;果類飲料植物咖啡、羅漢果;葉類飲料植物茶樹、絞股藍;根莖類飲料植物甘草、牛奶樹等。但目前除茶葉、咖啡等少數資源已被開發利用外,大量飲料資源尚未開發利用,其資源價值巨大。森林藥材植物資源有5 136 種,如板藍根、白芍、知母、三七、益母草。另有林棲藥用野生動物資源532種,豐富且具有道地性的中藥材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醫,成為千百年來守護炎黃兒女健康的瑰寶。森林蜜源資源有9 857 種,分屬110 科394 屬,諸如刺槐、元寶楓、白牛槭、糖槭,其中近100種蜜源植物知名度較高,糖槭、白牛槭、色木槭原汁含糖為3.4%~7.2%,爬墻虎原汁含糖甚至高達8.5%~10.4%,而且多是易被人體直接吸收的果糖、葡萄糖、甘露糖。森林油料植物資源有400 余種,含油率均在15%以上,其中有80 余種含油率在50%以上(如油茶、油桐、油橄欖、核桃),尤其紅松籽仁出油率高達70.84%,富含人體所需的脂肪酸(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維生素B1、B2、維生素E 等。森林香料資源有400 余種,主要集中在蕓香科、八角科、樟科、木蘭等科,如根莖類香料姜、菖蒲;莖葉類香料月桂、五味子;花類香料桂花、菊花;果實類香料花椒、檸檬;種子類香料八角、茴香;樹皮類香料桂皮等。此外,還有較高飼用價值的針葉喬木6 科30 屬200 余種,闊葉喬木僅楊柳科就有100 種以上,可供飼用的竹類植物約19 屬41種,灌木類僅錦雞兒屬就有72種。木質藤本飼用資源也較豐富,如野兔、昆蟲等森林肉食資源(見圖1)[34-37]。

圖1 森林“糧庫”資源

我國廣袤的森林蘊藏著種類繁多的蔬菜、糧食、油料、水果、飲料、藥材、蜂品、香料、堅果、肉類、茶葉等森林食物資源,在數量豐富度及種類多樣性兩個層面賦予了森林“糧庫”開發基礎,是為糧食供求緊平衡格局破題的重要路徑。同時鑒于森林食物來源的原生態、無污染特點,森林食物健康、安全特性尤為顯著,其所能給予人們的膳食消費對美好生活需要功能同樣明顯,因此森林食物備受消費者青睞,甚至成為健康營養膳食消費新潮流。綜上,豐富多樣的食物資源不僅賦予了森林“糧庫”巨大可開發經濟價值,森林“糧庫”功能拓展更具政治、經濟、社會多重價值,切實保障了國家糧食數量安全、質量安全、營養安全。

(三)森林“糧庫”面積與產值的雙量齊增:以林下經濟為例

毋庸置疑,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需要擴大糧食生產源頭,其中多渠道利用森林資源,多途徑開發森林食物資源,及至科學合理布局森林木質與非木質產業結構,有助于全方位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豐富的森林“糧庫”資源稟賦創造了巨大的產量和價值,不僅拓寬了農副產品來源,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而且對全方位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依據自然生態環境資源稟賦,在山林地區發展的林下經濟是森林“糧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全國林下經濟發展指南(2021—2030 年)》,截至2019 年底,全國林下經濟經營和利用林地面積達6億畝,林下經濟總產值達9 563 億元。一方面,林下經濟助力脫貧增收成效顯著,已經成為林農發家致富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林下經濟已然成為森林“糧庫”功能開發支柱產業,并隨著“向森林要食物”實踐的推進,林下經濟具有的“糧庫”功能,及其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的地域性、系統性、持續性、多樣性和不可替代性特點將得到進一步彰顯。

綜合《中國統計年鑒》《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統計年鑒》《全國林下經濟發展指南(2021—2030 年)》及國家林業與草原局網站數據,截至2013 年底全國經濟林種植面積為5.6 億畝,2019 年達到6 億畝,2021年為6.23億畝,并計劃到2025年增長至6.5億畝,2030年達到7億畝,其保障國家糧油安全、服務國家戰略能力呈持續增強態勢。此外,2012—2021 年林下經濟產值數據更直觀揭示了其“糧庫”功能潛質和巨大的發展空間(見圖2)。

圖2 2012—2021年林下經濟產業產值

從“糧食緊平衡長期存在”到“森林食物資源天賦異稟”再到“林下經濟可圈可點”,一條清晰的脈絡表明:森林“糧庫”應時應需而生且食物功能拓展大有可為,不僅對于國家糧食數量安全,而且對于國家糧食質量安全的保障力可能更為突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全方位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大力發展森林“糧庫”則是根基的根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內,糧食生產既要深挖19 億畝耕地的食物供給潛能,更要以產業生態化及生態產業化科學向森林要食物,中國人的飯碗才會在多渠道、多元化食物拓展中端得更穩、更牢。

五、結論

歷史經驗表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民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從中長期來看,深耕現有耕地面積,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格局似乎難以改變。如何突破土地資源約束全方位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需要著眼全域國土資源開發糧食增產穩產功能,需要跳出“一畝三分地”而“宜林則林,宜糧則糧”。森林是巨大的人類食物寶庫,自古就賦予了人類發展所需的食物來源,因此無論是基于糧食緊平衡的考量,還是基于豐富膳食結構均衡營養供給的視角,開發森林“糧庫”功能價值均意義重大。森林“糧庫”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森林“四庫”重要論述的一個方面,以之為指導大力發展森林“糧庫”有助于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食物品種多樣、來源廣泛、生產持續、供需平衡,讓食物供給量更足、質更優、結構更佳,在更高層面更廣維度全方位多途徑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永續端穩端牢端好中國人飯碗。

基于森林食物資源功能的多元性、種類的多樣性、可獲得的持續性,及其營養富含的全面性,森林“糧庫”巨大的發展空間,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內涵。開發森林“糧庫”功能價值、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既要保障可獲得食物的數量安全與質量安全,更要確保森林食物獲得的可持續性,因此科學向森林要食物不是簡單的戰術問題,而是更高層次的戰略問題,做到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具體而言既要革新食物觀念認知,也要采用技術模式集成創新,更要培養人才推廣技術,還要政策引導與市場培育多措并舉:一是培育科學認知,要建立基于大食物觀的森林“糧庫”國民“食育”教育體系,樹立正確營養觀,學習健康飲食知識,提升食物選擇能力,養成健康飲食行為,同時有效引導科學向森林要食物認知,深度踐行“兩山”理論。二是深耕技術研發,要構建基于生態文明思想的森林“糧庫”良種良法良技開發體系,既要發展森林“糧庫”顛覆性農業技術,也要加強向森林要食物在基礎研究和前沿領域的前瞻性布局,更要圍繞森林“綠色糧倉”關鍵核心技術集中資源,加強聯合攻關。三是健全頂層設計,要編制森林“糧庫”發展規劃并制定完善的激勵政策,出臺森林“糧庫”支持政策,明確合理的森林“糧庫”目標,制定森林“糧庫”增產穩產時間表,并對其發展路徑作出具體安排。四是激發市場活力,運用市場運行機制、區域合作機制、協調約束機制、聯動治理機制,構建中國式農業現代化與國家糧食安全耦合的森林“糧庫”發展戰略體系,尤其要延伸森林食品產業鏈及相關產業協同發展,形成森林“糧庫”上中下游產業的聯動效應。五是著力人才培養與技術推廣,要加強森林“糧庫”功能開發各領域人才培養與實用技術推廣,尤其要在林農高職院校建立健全人才培養體系,培育并引導一大批職業林農服務森林“糧庫”功能開發,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林業技術推廣體系,提高林農對森林“糧庫”的認知水平及生產實踐技能。

猜你喜歡
糧庫耕地糧食
自然資源部:加強黑土耕地保護
我國將加快制定耕地保護法
珍惜糧食
保護耕地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新增200億元列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支出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糧庫竣工
糧庫里的機器人
我的糧食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