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物流暢通國內大循環研究

2023-05-28 20:10程子龍
商場現代化 2023年6期
關鍵詞:現代物流數字技術

程子龍

摘 要:現代物流連接著生產端與供給端,是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穩定運行的重要一環?;跀底旨夹g快速發展與國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費需求的增長使得現代物流所面臨的壓力也隨之提高。將建設健全現代物流作為基礎支撐環節,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利用現有優勢、彌補發展短板、挖掘未來潛力為暢通國內大循環提供保障。

關鍵詞:現代物流;數字技術;國內大循環

一、引言

2019年我國人均國民收入突破1萬美元,在我國邁進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的同時也擁有著全球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所謂暢通國內大循環,是指通過我國所具有的國內需求市場強大國內大循環?,F代物流作為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戰略布局下需要著重重視的一個領域,2020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300.1萬億元,同時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例為14.7%。

結合新興技術促進傳統物流加速向現代物流轉型,通過現代物流業促進零售模式發展,提升消費結構、消費模式轉型升級,更好地發揮消費在國民經濟中壓艙石的作用,促進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暢通國內大循環提供強有力支撐?!笆奈濉睍r期是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建立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時期,隨著數字技術快速提高、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穩步提升,現代物流對暢通國內大循環的促進作用需要進一步研究。

二、現代物流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影響

1.物流業在國民經濟運行中愈發重要

物流業連接著生產端與消費端,是供給端的重要一環,是連接社會經濟正常運轉中最基礎、最關鍵的行業之一。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與居民收入的提高,推動居民消費大幅增長的同時,也使得消費者在通過更便利的消費方式消費時縮小了對于商品等待時間的可接受程度,物流業受到了嚴峻挑戰。為應對物流任務的大幅增加導致物流業面臨的艱巨任務,物流業積極與新興技術相融合,融入大數據、衛星定位等技術,向現代物流轉型升級。消費市場對于生鮮類產品的消費需求逐年提高,2018年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規模為2103.2億元,相比于2013年的130億元實現了迅速提升,同時消費者對于生鮮類商品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作為現代物流重要組成部分的冷鏈物流與物流倉儲在新的消費模式與數字技術發展過程中就承擔著更加重要的任務。

建設健全現代流通體系,有利于打通“大動脈”、暢通國內大循環。線上零售業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快遞業務量由2011年的36.73億件增加到2020年的833.6億件。面對物流交易量的大幅增長,物流業在電子信息產業高速發展階段面臨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社會物流總額與社會物流總收入均在逐年提高,總體態勢呈增長趨勢(表1)?,F代物流業的發展與完善,能夠促進國內大循環的暢通。

2.物流業運轉不暢阻礙國內大循環

從總體看,社會物流總額和總費用逐年增長,屢創新高,但目前我國物流業仍存在著制約社會物流運轉的問題,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雖近些年降低了,但仍處于比重較高的情況,反映出我國物流業仍處于粗放型發展階段?,F代物流與供應鏈對傳統產業的改造主要是通過產業融合的方式,但我國物流業與各產業特別是制造業的融合在廣度與深度上存在著巨大差距。隨著國家加大對物流業的投資力度,我國物流業硬實力得到了有力增強,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物流軟實力仍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從我國現有流通基礎設施建設角度看,流通基礎設施薄弱對我國物流產業在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形成了制約,并限制了流通效率的提高。

三、現代物流暢通國內大循環的可行性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攻關時期,也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時期。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全球經濟持續低迷,逆全球化與西方各國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加之中美貿易摩擦,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蔓延,更加劇了全球貿易市場的不確定性。面對如此局面,對我國而言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數字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進程加快,我國已經具備了能夠實現暢通國內大循環的條件。

1.“互聯網+”戰略穩步推進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與“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這體現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將持續推動“互聯網+”戰略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順應數字經濟浪潮,融入“互聯網+”戰略,推陳出新創新發展新模式。例如物流產業,積極融入數字技術,相繼推出了無人分揀、物流信息實時更新等方式,又推出了“0”接觸配送的新型配送方式。數字政務平臺所上線的功能也在不斷增加,提高了政務處理效率,減少了因信息不暢所導致的政務處理困難,提高了便民程度(表2)。

2.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助推國內大循環

從流通產業增加值看,2020年中國傳統流通業增加值15.32萬億元,占GDP的15.1%。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數由2011年的125223家增加至2020年的276499家,流通主體從業人數不斷增長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從業人數從2011年的901.1萬人增長到2020年的1235萬人,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數與從業人數都呈不斷增長趨勢。2020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至為42466.3億元,增長1.4%。4G普及與5G商用進程加快,為物流產業新商業模式提供了方向。首先,移動互聯網絡以及智能設備的普及,為現代物流發展提供了基礎。其次,物流APP可以更加直接地拉近消費者與物流企業距離,消費者可以通過物流APP追蹤自己所購、所寄、將收的物品,同時也可以通過物流APP了解派送人員的一些信息,便于及時與派送員溝通交流,且可以通過物流APP選擇寄送與退換貨。物流企業派送員也可以通過物流APP了解自己所負責片區貨物的基本情況提高了企業運營效率,節約了運營成本。物流數字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倉儲對客戶需求的響應速度得到大幅提高,減少了中間環節。

四、現代物流暢通國內大循環的路徑

1.現代物流暢通農業內循環

首先,加強農業農村新基建建設。做好農產品購買者與生產者之間的銜接,利用現代物流企業在新興數字技術方面的優勢,提高對于農業農村新基建建設參與度,增強農產品在生產、流通、消費之間的聯系。其次,對于農產品所具有的生鮮特質,使得在運輸過程中既要有一定的生鮮保障措施又要有更高效的調配提高運輸效率。需要加快建設與完善冷鏈物流運輸與儲存的相關設施,降低農業生鮮產品在運輸環節中的損耗,提高生鮮產品在運輸過程中保有更高的品質。推進農產品物流向數字化、智能化、共享化轉型,需要構建現代化的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通過建設現代化的物流轉運中心減少運輸中間環節,提高農產品運轉效率。對于同類型商品指定統一標準,統一管理、儲存與配送,采取劃分區域管理,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生鮮產品附加值。同時還需做好售后服務,對消費者所反饋的問題及時解決,所提出的建議與意見及時記錄回復,提高消費者購物滿意度,增強用戶黏度。最后,促進農業區域協調發展。發展新興農業產業,針對東、中、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條件不同的原因,需要協調東、中、西部地區農業發展,著重提升中、西部地區農業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豐富農產品消費市場,增強農業競爭力。推進省、市、縣域間的經濟交流,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穩定重要農產品供給,促進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提高特色農產品附加值,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2.以經濟暢通為目標建設現代物流暢通內循環

零售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擁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20年我國全年GDP突破100萬億元,意味著我國擁有著巨大的消費潛力有待挖掘。我國最終消費率和居民消費率近些年有了穩步發展的態勢,但目前仍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亟需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提高消費質量,促進消費升級,進而促進經濟內循環暢通。這就需要建設能夠滿足零售業發展、提高零售業效率的現代物流為零售業發展提供支撐,促進零售業內循環。

首先,提高現代物流服務質量。零售業與物流業之間有著緊密聯系,伴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零售業和物流業和數字技術的融合逐步深入。融合了數字技術的零售業,需要現代物流突破一些阻礙其更好的服務零售業的問題。一是完善現代物流基礎設施建設?,F代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使得現代物流降成本、提高效率舉步維艱,阻礙著零售業與現代物流之間更好的對接。因此要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并改進基礎設施的運營方式,從而降低現代物流運營成本。積極發展深度融合以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的現代物流,建設有助于增強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信息溝通、有助于企業縮短流通時間、提高物流運轉效率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既提高消費者滿意度、增強消費體驗感,又提高了倉儲利用率與降低流通成本,從而在提高消費者黏性的同時也提升了企業活力與競爭力。二是保障現代物流安全運轉。數字技術在零售業與物流業之間更廣泛、更深層次應用的同時,也存在著大數據安全儲存問題。倘若大數據被少數群體所掌握甚至被用于違法用途造成信息泄露等問題,將對數據的安全造成極大損失,阻礙零售業與現代物流發展。因此政府需設立專門的部門,通過借助大數據的技術手段,為現代物流與零售業運轉中的消費者和物流信息等大數據提供安全保障。三是提高現代物流信息化水平。零售業的快速發展,需要信息化水平更高的現代物流提供支持。政府應加大對現代物流信息系統的扶持力度,建立多種財政保障機制,將發展現代物流作為政府重點扶持項目。加快傳統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的轉型與升級,提高現代物流企業信息化水平,保障現代物流對零售業的支撐與促進作用。深化我國物流領域管理體制改革,放寬市場準入,通過對物流行業進行資源整合,減少物流企業之間因市場競爭造成的損失,提高現代物流整體競爭力,并積極與新型數字技術更深度融合,創新現代物流運作管理模式。

其次,創新現代物流發展?,F代物流促進零售業進一步發展,需要不斷提高自身實力,以創新為關鍵點提高物流業現代化水平。一是進行技術創新。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加快了數字經濟發展進程。如何能夠將數字技術與物流業深度融合,需要根據雙方各自所具有的特點進行技術創新,使得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技術能夠與物流更有效融合,提高物流現代化水平,推動現代物流發展。二是實現管理與制度創新。建立健全相關機制。對管理與制度環節,根據新變化、新特征進行創新,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最后,培育現代物流人才?,F代物流需要結合數字技術,對數字技術廣泛運用,僅僅依靠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以實現物流現代化,需要專業的人才資源。構建現代物流體系需要專業的管理和技術人才,亟需建立健全物流人才培養體系?,F代物流企業應大力引進現代物流方面專業技術人才,建立能夠與現代物流相匹配的現代物流專業運行團隊?,F代物流業的發展離不開擁有專業現代物流技能的管理和技術人才,需要一批專業人才促進現代物流發展,為暢通經濟內循環助力。

參考文獻:

[1]李震,昌忠澤,戴偉.雙循環相互促進:理論邏輯、戰略重點與政策取向[J].上海經濟研究,2021(4):16-27.

[2]范欣,蔡孟玉.“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內在邏輯與實現路徑[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19-29+171.

[3]郭晴.“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現實邏輯與實現路徑[J].求索,2020(6):100-107.

[4]楊中楷,高繼平,梁永霞.構建科技創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J].中國科學院院刊,2021,36(5):544-551.

[5]丁俊發.打造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流通體系[J].物流研究,2021(4):1-2.

[6]劉瑞,戴偉,李震.降低流通成本 暢通國民經濟循環[J].上海經濟研究,2021(2):25-35.

[7]魏婕,任保平.新發展階段國內外雙循環互動模式的構建策略[J].改革,2021(6):72-82.

[8]師應來,周麗敏.“雙循環”的理論邏輯、發展進程與現實思考[J].統計與決策,2021,37(10):151-154.

[9]王微,劉濤.以強大國內市場促進國內大循環的思路與舉措[J].改革,2020(9):5-14.

[10]黃群慧,余泳澤,張松林.互聯網發展與制造業生產率提升:內在機制與中國經驗[J].中國工業經濟,2019(8):5-23.

[11]榮晨,盛朝迅,易宇,靳晨鑫.國內大循環的突出堵點和應對舉措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21(1):5-18+78.

[12]李玉琪.共享經濟理念下智慧物流發展的動力及模式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21(8):91-94.

[13]王帥,林坦.智慧物流發展的動因、架構和建議[J].中國流通經濟,2019,33(1):35-42.

[14]張建軍,趙啟蘭.新零售驅動下流通供應鏈商業模式轉型升級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8(11):5-15.

[15]龐雪平,鄧玲.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創新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8(7):152-154.

[16]張曉芹.面向新零售的即時物流:內涵、模式與發展路徑[J].當代經濟管理,2019,41(8):21-26.

[17]張建軍,趙啟蘭.面向新零售的全渠道供應鏈整合與優化——基于服務主導邏輯視角[J].當代經濟管理,2019,41(4):23-29.

[18]魏瑋,張兵.供給側改革對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影響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42(1):68-75.

[19]藍海濤,周振.我國“互聯網+農村經濟”發展現狀與政策建議[J].宏觀經濟管理,2018(7):31-38+65.

[20]蒙天成,周利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現代流通體系發展態勢與高質量推進策略[J].國際貿易,2021(8):46-53.

猜你喜歡
現代物流數字技術
數字化技術在高校博物館中的應用
舞蹈創作技術的運用與研究
淺析產業化模式對中國動畫發展的重要性
大數據對現代物流發展的參考意義
試論我國推進托盤標準化的措施
基于真實運營的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實訓中心建設
數字媒體藝術在虛擬展示空間中的應用探究
數字技術在工業電氣自動化中的研究應用
工業自動化中數字技術創新應用
發達國家現代物流發展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