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研究

2023-05-30 10:48王慧
時代商家 2023年16期
關鍵詞:深化改革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

王慧

摘要:本文針對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進行研究,闡述了其背景,并且提出目標以及指出機遇,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措施,通過研究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效果、實現提質增效以及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

引言

國有企業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市場經濟發展的支柱,也是我國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對于國家實現現代化建設目標以及構建和諧社會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國有企業在新時代背景下需要通過深化改革工作,進一步提升經營管理效率和質量,確保自身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的背景

2013年11月,黨中央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文件中明確規定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1]。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提升國有企業市場競爭力,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尤其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各級政府正在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工作,并且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之后,國務院在2015年印發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文件中明確提出了分類分層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要求,并且要求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國有企業需要盡快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2]。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需要通過深化改革工作普及現代企業制度,并且進一步完善組織架構和治理結構,從而優化企業經濟布局,為國有企業發展注入活力。2017年,黨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將國有企業培養成為具備較強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之后更是在2020年6月通過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并且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具體方案,要求國有企業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以市場經濟改革為方向,采用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方式開展改革工作,實現提質增效的目標。

如今我國改革工作已經進入深水區,大部分的改革工作已經完成,但是國有企業改革工作方面還有一些細節問題沒有完成。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國有企業改革涉及中國基本經濟制度和市場制度的深層結構,也涉及公有制和市場化經濟的結合以及很多方面的內容。在改革方面沒有可以直接借鑒的典型案例,只能通過不斷摸索探尋最佳方案。此外,國有企業改革工作關系到國有企業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以及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成敗,因此國有企業改革工作需要慎重。

二、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目標

從現實角度分析,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目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紤]到國有企業是市場經濟的關鍵組成部分,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國有企業需要通過改革工作達到做強做優做大的目標,解決國有企業存在的管理機制不完善、管理效率低等問題。新時期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工作正是為了進一步激發國有企業發展活力,確保國有企業能夠發揮自身優勢,帶動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發展,這也是黨中央對國企改革保持高度重視的原因。自從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國企改革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議,也發表了系列講話,這些講話成為國有企業開展改革工作的指導思想,尤其是“1+N”系列文件的出臺以及“十項改革試點”工作的普及,標志著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工作的整體框架已經初步形成,這些文件為改革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使得國有企業可以在短時間內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趨勢,并且承擔起自身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其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支持。中國人民要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經過“兩個一百年”的努力,最終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目標,并且在提升國家發展水平的同時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實現了國家富強、人民富足的發展目標??紤]到國有企業是市場經濟發展的主體,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國有企業需要通過改革發展理念、優化整體布局、不斷深化改革等方式展現出自身在建設偉大中國夢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承擔起新時代賦予的職責和使命。

三、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實現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的機遇

(一)經濟新常態推動國有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我國如今已經調整經濟發展的速度,由高速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并且通過轉變和創新經濟發展的方式優化市場經濟結構。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背景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效果的重要手段[3]。所謂的供給側是指從土地、資本、勞動、技術等生產要素的供給與配置入手研究和分析經濟問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以改革投資、消費、出口的需求思路等手段將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調整為優化要素配置。而且從實際效果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以為國有企業提供更長久的發展動力。由于國有企業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先行者,以經濟發展新常態為契機,通過提質增效、優化結構等方式拉動經濟增長,進一步促進市場經濟體制轉型。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國有企業轉型升級

自從十八大之后,黨中央對于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因此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呈現全面提速的狀態[4]。國有企業具備強大的自身優勢,例如實力雄厚、管理規范、品牌信譽度高等,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國有企業在管理方面不如普通企業靈活,而且對于市場缺乏足夠的洞察力和敏銳性,使國有企業在市場中存在一定的競爭劣勢。為此,黨中央要求國有企業積極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便于國有企業利用混合所有制改革彌補自身不足,而且積極學習普通企業的優勢,通過相互融合為國有企業注入新的發展活力。尤其是在十九大之后,黨中央提倡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利用混合所有制經濟將自身培養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此,國有企業通過改制上市進一步優化自身的產業結構,形成更為科學合理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在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加入,成功實現自身轉型升級。

(三)利用新發展理念培育現代化國有企業

黨中央要求國有企業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中堅持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原則,將自身轉變成為現代化國有企業。為此,國有企業需要抓住改革發展的良好機遇,通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并且借助市場化改革將自己打造成為技術發展的行業龍頭。在協調發展方面,國有企業需要明確協調與發展的關系,并且將協調發展運用到國有企業改革的過程中,通過協調改革發展的步伐和進度,發揮自身優勢并且解決改革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國有企業能夠發揮出自身潛力,促進市場經濟發展。尤其是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中,國有企業需要把握時機開展國際化經營,并且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將自身優勢擴大到其他領域,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大市場培育我國現代化國有企業。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國有企業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真正做到為人民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四、促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

(一)開展深化改革提質增效的所有制改革工作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質增效的重要改革內容之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離不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支持。從現實效果來看,國有企業改革工作的效果取決于改革實踐過程中所有制改革的既定方向是否準確。因此對于[HJ2.9mm]國有企業所有制改革工作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態度,而是需要根據國有企業改革的要求和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例如,根據不同國有企業的功能、類別,按照不同的標準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確保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順利完成。為此,國務院于2015年發布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文件中詳細說明國有企業按照性質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為公益類和商業類。公益類國有企業從性質上看屬于公共服務范疇,應當采用國家獨資的所有制形式。而商業類國有企業可以分為自然壟斷領域和競爭領域的企業類型,這部分企業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點。對于自然壟斷領域的國有企業需要保證由國家控股,在國家控股的前提下引入更多的社會資本,通過這種方式為國有企業多元化發展提供支持;針對競爭領域的國有企業需要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多元化社會資本,避免出現“一股獨大”的現象,通過各方主體合作形成共贏局面。

(二)優化體系建設,提升創新能力

為了實現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的目標,國企需要發揮出自身的優勢,通過提升自身綜合管理能力以及市場競爭力的方式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不斷完善國有資本管理體制,從而推動國有資產做大做強。為此,國有企業需要深化國有經濟布局以及結構調整,圍繞高質量和現代化開展相關改革工作,確保國有企業改革與經濟環境變化相協調,并且可以貫徹落實國家戰略要求,做到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國有企業進一步優化經濟布局、調整組織架構,實現企業戰略性重組,并且利用建立長效機制的方式有效提升國有企業的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為此,國有企業需要按照資產同質、經營同類、產業關聯的原則進一步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根據區域產業發展特點和國有企業的發展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改革措施,確保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重要領域集中,形成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確保我國國有企業可以向高層次發展。在此基礎上,國有企業需要通過資源整合形成資源合力,并且利用創新突破技術性限制,補齊技術短板,從而提升自身抗沖擊能力。

(三)深化經營管理改革,提升國企發展活力

首先,國有企業需要加快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的發展進程。具體來說,國有企業需要遵循市場化經營管理原則,進一步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并且通過技術創新突破企業之間的壁壘。在此基礎上,國有企業需要利用內部機制改革和組織結構優化整合業務、人員、資產、資本等要素,配合完善的改革措施充分激發國有企業發展活力,從而使國有企業成為一個獨立市場主體,充分展現出自身的發展優勢。

其次,國有企業需要加快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在這方面,國有企業需要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的原則,確立自身市場主體地位,并且保證完整的法人財產權和自主經營權。為此,各級政府需要明確國有企業調整國有資本配置的主動權,并且鼓勵國有企業建立完善的資本進入和退出機制,通過市場監管促使國有企業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尤其是對于競爭領域的國有企業,政府可以考慮放開經營限制,給予企業自主進入和快速退出的權力,并且鼓勵企業以價值管理為導向實現資本資源的自主配置。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為了進一步深化改革實現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的目的,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為此,國有企業需要積極響應國家方針政策要求,明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目標以及改革發展的機遇,通過開展深化改革提質增效的所有制改革工作以及優化體系建設、提升創新能力、深化經營管理改革、提升國企發展活力等方式,為國有企業順利完成改革活動奠定基礎,進一步發揮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優勢,為我國開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和保障,便于我國實現市場經濟改革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包煒杰.新時代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三個基本問題——兼論對馬克思主義所有制理論的創新發展[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1(04):47-57.

[2]常旭婧.?習近平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論述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20.

[3]黃速建,肖紅軍,王欣.競爭中性視域下的國有企業改革[J].中國工業經濟,2019(06):22-40.

[4]戚聿東,張任之.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如何再出發?——基于整體設計與路徑協調的視角[J].管理世界,2019,35(03):17-30.

猜你喜歡
深化改革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
經濟新常態及深化改革淺析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煙葉生產模式的實踐應用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實現“從身份到契約”的轉變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新形勢下基層國土資源工作提質增效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