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養導向:數智化背景下的學習路徑重構

2023-05-30 10:48張嘉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23年1期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

【摘 ?要】從數智化時代教與學面臨的困惑與挑戰出發,探討“學習路徑重構”是達成素養培育的應有之義,呈現區域研究的實然經驗。數智化背景下,學習路徑重構,是學習變革的關鍵。在區域推進智慧教育背景下,以培育學生素養為旨歸的項目化學習為撬動點,以學習者為中心,構建新的學習路徑,設計“前學、共學、延學”的全學程。結合七年級跨學科項目《我為教博代言》,體現素養導向下,基于大數據的支撐,識別學生學習需求,為學生提供多種資源和支持,制定差異化學習方案,實現精準學、個性學、泛在學。

【關鍵詞】學習路徑重構;數智化;素養導向;項目化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03-0070-04

【作者簡介】張嘉,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教師發展中心(江蘇蘇州,215021)教研員,高級教師。

教育信息化已走向3.0時代,其顯著特點在于數智化,即數字化、智能化。教育信息化給教育帶來了一場新的革命,教育的目標、結構、內容、手段和評價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等發生了重大的變革。課程從單一的、固定的、線性的標準化走向非線性、動態、具有靈活可變性的課程體系。個性化學習成為關注的焦點,學習者需要成為積極的參與者與變革的能動者,為自己的學習負責1。本文從數智化時代教與學的挑戰出發,以跨學科項目化學習為例,探討數智化背景下達成素養培育的關鍵,即學習路徑重構,以及如何實現學習路徑重構。

一、 數智化背景下教與學的挑戰

數智化背景下的新型教與學方式層出不窮,如智慧課堂、翻轉課堂、線上學習、混合式學習等。然而,技術的應用是否真正帶來教與學的發生?數智化背景下的教育呈現出三個方面的困惑與挑戰。

一是如何保證精準學。數智化背景下的學習,資源豐富,學法多樣,看似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是否也提高了學習回報率,實現了學生的精準學習呢? 數智化教育是否能夠通過大量數據的匯集、分析,讓學習指導更精準、更有方向,讓學生學得更扎實、更適切,落地核心素養的培育呢?

二是如何突破個性學。大規模的傳統課堂學習,每一位學生學習的路徑和內容都是一致的。在數智化時代,海量教育大數據的應用已經全面展開,信息過載、迷航,是否成為學習者個性化學習的阻礙?數智化背景下的學習是否實現了在傳統課堂中難以企及的教育功能,為每位學生提供個性化資源與教學,使真正的“個性化學習”、“按學生自己的節奏學習”成為可能?

三是如何實現泛在學。數智化背景下,學生根據教師所設計的學習路徑開展學習。這樣的學習是否可以突破時空限制,提供泛在的學習場景、真實有效的師生互動,實現及時的反饋回應,提高學生積極性、效能感,促進學生社會化成長呢?

二、素養導向:數智化背景下的教與學目標

伴隨著2022年新課程方案與新課標的頒布與實施,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變革全面展開。數智化背景下,培育素養導向的人才,“更注重人才的不可被人工智能替代的素養與能力”,更注重人才的多樣性和差異化培養2。這樣的人才培育需求,呼喚著精準的、個性的、互動的學習方式,是從學習目標、結構、內容、手段和評價方面的系統性變革。

研究學生的學習路徑,有助于教師找到相應的教學路徑,從而實施有效的教學,達成核心素養培育的目標。學習路徑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經歷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的有序序列,學習者在經歷該序列的過程中實現基本知識的學習、方法體系的掌握、問題解決與任務的完成,從而提升相應的能力3。在傳統的學習路徑中,學生根據教師統一分配的學習資源,經歷以講授為主的學習活動序列。這樣的學習路徑設計,往往依賴于教師的教學經驗和猜想,缺乏教學精準性,也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需要。而數智化支撐,可以準確識別學生學習需求,根據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生特征(如思維特征、知識水平等),為學生提供多種資源和支持,制定差異化學習方案,形成多個不同的、定制化的學習活動序列。這樣的學習路徑重構讓學生的學習精準化、個性化、泛在化,激發學習興趣,促進素養培育。

三、數智化背景下的學習路徑重構

“學習路徑重構”要與“數智化”高度契合,從課程與資源、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學組織形式、評價方式等進行全面改造與重組,呈現出一種全新的教學實踐樣態。在區域推進智慧教育背景下,課題組構建了跨界教師隊伍,以培育學生素養為旨歸的項目化學習為撬動點,設計“前學、共學、延學”的全學程,構建了新的學習路徑。下面以七年級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我為教博代言》(見圖1)為例,探討如何實現學習路徑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實現精準學、個性學、泛在學(見圖2)。

(一)前學階段

1.自主測:診斷學情

通過智慧平臺,對學生的前測問卷、預習測試等進行數據的收集分析,對學生知識經驗、方法技能、情感態度等可視化表達,從而明確學情、定位問題、了解差異,為學習路徑的重構提供大數據支撐,讓教學指導更精準、更有方向。以《我為教博代言》為例,教師利用平臺,發布前測問卷,收集信息如“對蘇州教育博物館的藏館、藏品了解”“可以用哪些宣傳方式為博物館代言”等,在分析學生數據基礎上,了解學生對博物館的認知、儲備和意愿,選定研究的目標藏館和真實的驅動性問題。

2.獨立學:精準推送

為引導學生能動地自主學習,前學階段針對學生畫像,精準推送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夯實概念、補充知識、提供個性化資源,以滿足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所需。如學習平臺在“自主測評”模塊,學生提交作業后,系統針對答錯的題,調整資源推送給學生進行二次學習,學完再關聯檢測。被推送的資源統一由區域教師針對學科核心素養,結構化、系統化編制。以《我為教博代言》為例,完成“自主測”后,系統會自動給方法掌握不夠的學生推送走訪、調查等方法指導微課。同時,教師通過前學推送蘇州教育博物館館藏相關文字材料和視頻材料等。課前學習、課上研究、先學后教,課堂減負增效,讓學生真正實現自主學習。

(二)共學階段

1.個性探:學會學習

“學會學習”素養涵育,呼喚真實情境下的任務驅動?!皞€性探”學習階段,以驅動性問題為導向,設計結構化的進階任務,利用平臺為學生搭建更精準、更多樣化的學習支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深度學習?;诖髷祿闹?,教師可以有計劃地安排每個學習階段,匹配合適的活動方式,為學生推送與之匹配的資源,引導學生實現選擇性探究。學習者在經歷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更好地沉浸其中,提高學習的參與度與投入度,實現個性化學習258。例如,在《讓“文物”說話》課時中,學生在平板上自由選取“教博VR地圖”了解館藏歷史文化,完成教師布置的共學任務。同時,教師推送不同藏館與藏品的特色簡介,支撐學生多樣化學習興趣與需求。共學活動支持“思維導圖”“任務”“游戲”“討論”等近10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進行個性化探索,形成個性化學習路徑。

2.協同學:社會建構

協同學習是一種互惠學習,是一種社會參與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走向真正的文化適應4。數智化背景下的學習,通過小組學習合作等社會交互方式,開展項目選取、任務分工、合作探究等,進行資料交換和信息互通,實現知識的社會建構。平臺通過高階學的技術支撐,使得協同學習形式更加豐富、互動。例如,在《“慧”作腳本》課時中,教師設計共學任務鏈,學生小組借助平板,學習腳本片段,分析優秀腳本特質,學生發言相互可見,形成思維進階;《“幀”選佳片》課時中,學生利用平臺模擬展示運鏡手法,分析運鏡方法及注意點,運用軟件模擬剪輯??梢暬幕訉W習過程,有助于合作學習、高階學習,實現探究的個性化與成果的多樣化。

3.共展評:多元反饋

學習成果的交流是及時反饋與評價中不能忽視的一環,重構的學習路徑,應讓學生成果展評實時、互動、多元。通過平臺的實時展示統計功能,教師可以把小組任務成果推屏與所有同學分享,并實時反饋與評價,呈現結果分析,實現成果的及時分享與思維碰撞。例如,在《我為教博代言》中,利用平臺圖片收集、實時投屏、作業上傳等功能,學生可以分享博物館走訪方案、文案撰寫初稿、后期制作片段、發布會策劃方案等;利用平臺投票功能,小組確定研究場館、藏品、投票最佳方案、投票成果發布方式等。人網融合的課堂,實時反饋,多元呈現,促進了學生做中學、用中學。

(三)延學階段

1.泛在學:無界學習

數智化時代,學習者的素養建構,突破了空間、時間限制。重構的學習路徑,融合線上線下、校內校外,使得項目化學習課時突破了時空。延學環節“泛在學”讓學習與成長走向無界。在平臺支撐下,學習者可以作為學習主題的發起者,通過查閱資料、發布主題構建“學習圈”,組織圈內的成員進行線上研討、線下交流,實現多途徑問題解決。在《我為教博代言》項目中,學生通過5G網絡,實現與博物館線上互聯,實現跨校區遠程互動,實現線上成果展示;學生經歷博物館走訪、代言后,將作品上傳平臺“學習圈”分享,滿足了學生的成長需求和社會需求,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

2.動態測:動態監控

項目化學習的設計注重教學評一致,實現“教什么”與“怎么教”的統一、目標與手段的統一、過程與結果的統一。在平臺加持下,學習者全學程數據被收集,實現對學習者的實時反饋與評價,實現對學習路徑的動態監測與調控,有利于下一輪全學程學習。例如,《我為教博代言》入項課,學生完成博物館參觀走訪后,根據延學指導資源,分析受眾對于博物館宣傳方式的需求,明確下一課時研究問題,進入新一學程學習,形成螺旋閉環。同時,課上呈現的各類成果展示,如研究計劃、收集的資料、成果匯報等,都可以自動保存到每位學生的課程學習中,留存Word、PPT、圖片、視頻等各類過程性數據記錄,實現了動態跟蹤與評價。

四、成效與展望

(一)素養增量

在數智化賦能下,設計以終為始的全學程,構建新型的學習路徑,符合學生興趣和素養發展。同時,結合可利用的校園、地域以及社會資源,為學生創設富有趣味、真實的任務情境,使學生在課堂實踐中“高效”,在課后實踐時“輕負”。我們通過平臺進行學生素養的前后測試,從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進行考察,學生的素養增量、達優率、某個能力點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升。另外一個《打造校史館》項目,從前后測可見,學生的薄弱素養點,科學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梢?,在數智化賦能下,項目化學習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薄弱素養都有了提升。

(二)后期展望

未來,課題組將繼續從以下三個方面做深入研究。一是進一步加強學習路徑重構的理論攻堅,研究如何精準刻畫學習者畫像,如何精準推送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材料,如何優化學習支架提供最佳學習方法和建議,如何加強師生互動、線上線下靈活切換等。二是進一步加強學習路徑重構的實踐研究,教師要突破傳統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反復實踐,研究反思。三是深化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提升師生應用素養,促進學習方式深度變革。

【參考文獻】

[1]陳思穎.教學在場: 數智化背景下的教師專業聯結[J].教師教育研究,2021,33(6):59.

[2]唐燁偉. 基于學習者畫像建模的個性化學習路徑規劃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9,40(10):57.

[3]李怡明.論信息時代大規模課堂中精準教學的實現[J].中國教育學刊,2021(11):17.

[4]鐘啟泉.課堂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55-56.

猜你喜歡
項目化學習
項目化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項目化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項目化學習,讓“口語交際”煥發活力
項目化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策略研究
初中美術項目化學習初探
以培養學生STEM素養為目標的項目化學習設計
STEM教育視野下信息技術學科項目化活動設計與思考
數學“項目化學習”與“STEAM教育”的深度融合
以項目化學習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實踐教學策略研究
當項目化學習遇見STEAM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