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英語跨學科作業設計

2023-05-30 23:36王曉燕
教育·教學科研 2023年3期
關鍵詞:跨學科學科作業

王曉燕

2022年版新《義務教育課程方案》中明確指出:“堅持素養導向,體現育人為本,原則上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睘榇?,跨學科作業也進入教育工作者的視野,成為實現跨學科學習、綜合能力提升的一種途徑。作業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對教育教學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重要功能體現為教師檢驗教學的效果、發現和診斷學生學習的問題、調整和改進教學提供依據。課堂教學結束后,學習過程依然在延續,教師通常通過“作業”及時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水平,在跨學科學習中也不例外。

除了傳統學科作業,教師還可以根據單元主題意義及學生實際,設計跨學科作業,跨學科作業有助于突破學生學習的邊界,關注課內與課外、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英語學習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技能解決更多現實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教師應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建立課堂所學和學生生活的關聯,設計多種類型的作業,引導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提升語言和思維能力,發揮學習潛能,促進自主學習。在小學英語學科的跨學科作業設計和實施中,我們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踐,現以牛津上海版英語4B Module 2 Unit3 Home life單元為例,探討對英語學科跨學科作業設計。

一、根據單元主題意義挖掘跨學科內容,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英語課程內容由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要素構成。這六個要素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共同構成核心素養發展的內容基礎。內容的組織以主題為引領,以不同類型的語篇為依托,融入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學習要求,以單元的形式呈現,主題具有連結和統領其他內容要素的作用,為語言學習和課程育人提供語境范疇。

4B Module 2 Unit3 Home life隸屬于“人與自我”主題,圍繞此主題及教材所提供的單元語言內容,在分析了該年級學生的語言基礎及認知能力后,將單元主題意義分解到每一個課時中,具體內容如圖1所示:

根據單元主題home life及各個課時的子主題不難發現,在此單元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其他學科的融入,如第一課時“認識家庭場所,感受溫馨氣息”,需要數學學科有關“平面圖”的相關知識;第三課時“相伴特殊時光,感恩地球家園”需要自然科學環保方面的相關知識。教師在分析此單元語言內容的過程中還發現本單元的核心語言知識(cook dinner,wash hair等)涉及勞動技能的培養。由此可見,只要教師有學科融合的意識,不難發現單元中所蘊含的跨學科內容,教師可根據單元主題意義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同時還可設計學科間相互滲透、交叉開放性或綜合性作業,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學科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根據單元語言內容設計跨學科作業,實現語言的遷移運用

跨學科英語作業基于本學科又主動跨學科,最終回歸英語學科本身,堅守英語學科功能,力求引領學生能根據單元主題意義及運用單元所涉及的語言內容,在真實而富有意義的任務情境中開展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對語言知識及技能的遷移運用。圍繞英語課程內容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等要素,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活動,推動學生核心素養在義務教育全過程中持續發展。表1是我們設計的各個課時具體的跨學科作業內容。

每一個課時主題不同,語言內容不同,所設計的作業涉及不同學科,但是都在引導學生將所學的語言遷移運用到新的情境中,學生在綜合調度各科知識和能力儲備的同時促進自身語用能力的提升。

三、根據學生生活實際設計跨學科作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育的最終指向是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其中的關鍵能力包括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分科的,但是學生的生活是完整不分科的,因此需要構建一個通道,這個通道既要連接各學科知識結構,又能連接學生的現實生活,依托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常見且有意義的真實場景,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的學習任務,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立分科知識、學習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其綜合能力的提升。

為此,在本單元的第五課時(最后一個課時)設計了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關的綜合開放型作業,具體如下:

作業內容:Make a poster My home life and write something about it.(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特性,有的熱愛運動,有的喜愛閱讀,有的倡導節能環保,還有的熱衷旅游,你的家庭呢?請你制作一張海報,并且介紹一下你的家庭生活吧?。ㄒ妶D2)

學生根據學習提示,首先要根據日常對家庭的觀察了解判斷自己家庭的特性,其次選擇合適的思維導圖初步構建My home life的寫作框架,并根據自己家庭的特性完成畫作或者選擇合適的照片粘貼,最后完成小作文的撰寫并與同學及家人交流分享。此綜合開放型作業,圍繞本單元的主題意義,學生通過觀察、感知、思考、交流和展示等活動,將本單元所學習的英語語言知識及所習得的語言技能結合數學、美術等學科,在多感官參與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提升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

四、根據評價育人功能設計跨學科作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通過作業評價及時了解學生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水平,《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到:教師應深入理解作業評價的育人功能,堅持能力為重、素養導向。作業的設計既要有利于學生鞏固語言知識和技能,又要有利于促進學生有效運用策略,增強學習動機。

在本單元學習結束后,我們設計了“我的學習收獲”這一反思性作業,引導學生回顧并思考單元學習過程中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并啟迪學生對今后相關主題的持續性探索,具體如圖3、圖4所示:

作業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此作業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可以用中文、英語兩種語言進行描述,涉及語文學科,在完成此作業的過程中不僅能關注到學生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流暢性,還能了解學生對問題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圍繞home life這一主題所形成的知識結構和價值判斷,更為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對此主題進行持續的探索,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跨學科作業作為作業的一種形式,是對學習資源的一種重新整合,通過淡化學科界限,靈活運用各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整合運用中促進核心素養的提升,為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猜你喜歡
跨學科學科作業
【學科新書導覽】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超學科”來啦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作業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我想要自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