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新時代鄉村振興效果的實踐路徑

2023-05-30 18:50劉宇豪
國際公關 2023年3期
關鍵詞:鄉村振興新時代

摘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向著共同富裕目標邁進的應有之義,是穩定國家安全和促進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鄉村振興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就要保證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主體地位。為解決鄉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本文的建議是:以文化復興賦能鄉村振興、以政策傾斜吸引人才回流,從而為實現新時代鄉村振興找到路徑指引。

關鍵詞:新時代;鄉村振興;路徑指引

“善為國者,必先富民?!弊鳛槭澜缟献畲蟮纳鐣髁x國家,我國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全體人民的殷切期盼,更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本質要求。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编l村振興已成為新時代全面推進“三農” 工作、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戰略任務。自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學界一直把鄉村振興作為一個熱點話題來研究。李裕瑞(2022)認為,應從改善農村的人居環境出發,通過改善農村居民的居住生活條件等硬性基礎設施下手,推動農村的現代化發展,從而助力鄉村振興;[1]曹立(2021)認為,應借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文化創新角度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在廣大鄉村中形成一種良好的鄉風,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從而實現鄉村振興。[2]總之,大多研究鄉村振興的文章只注重從單方面進行探討,而筆者認為,只有找到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有效銜接點,才能更好實現鄉村振興。

一、邏輯呈現:實現鄉村振興的理論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鄉村振興的論述

在馬克思的著作中關于城市和鄉村協同發展的內容有很多,足見馬克思十分重視農村問題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地位。馬克思認為:“按照國民經濟學原理,土地所有者與社會的繁榮有利害關系?!?隨著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發展,“城市已經表明了人口、生產工具、資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這個事實;而在鄉村則是完全相反的情況:隔絕和分散。城鄉之間的對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圍內才能存在?!盵3]馬克思同時看到城鄉之間的對立正是由于資本家對鄉村生產者即農民殘酷的剝削和壓榨,這是導致城鄉對立的根本原因,只有緩和城鄉對立的階級矛盾,農村才能真正得到發展。因此,只有最終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才能促進鄉村農業的發展,破解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對立,實現鄉村的快速發展。

(二)習近平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

黨的根基和血脈在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黨的性質、宗旨、初心使命?!敖骄褪侨嗣?,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盵4]要穩住民心就離不開鄉村振興,“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三農” 問題是事關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村發展模式高質量轉變是做好“三農” 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我們要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夯實農業、農村的現代化程度,守住中國人的糧食底線?!薄皬氖澜绨倌晡从兄笞兙挚?,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5]。鄉村振興作為共同富裕的關鍵一環,找到鄉村振興的突破口,才能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把握好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的有效銜接,對新時代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現實困境:實現鄉村振興的問題分析

文豐安(2022)著眼于從新型城鄉關系的構建問題出發,深度剖析了城鄉發展存在差距的原因,他認為:“城鄉差距一來源于城鄉融合發展實施效果不理想;二來源于城鄉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三來源于農村的產業發展落后?!盵6]洪名勇、張安琪(2022)從農民的視角出發探究了實現鄉村振興的困境,認為:“農業發展天然具有一種財富積累的劣勢、鄉村的社會化治理的有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客觀因素,以及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盵7]因此,應正視新時代鄉村發展中因產業單一、體制機制不完善制約鄉村發展的困境。

(一)鄉村發展“內生”動力不足

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幸福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作為傳統意義上的農業大國,農民的主體地位并沒有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進行而發生變化。所以解決好農業農村問題,迫切需要實現鄉村振興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長期以來,農村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性也決定了各地農村在新時代鄉村振興中鄉村發展的不同步性。以東部發達地區的農村為例,其農村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遠高于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且東部發達地區農村的現代化發展程度、城鄉接合發展水平也遙遙領先于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如何將鄉村發展與城鎮發展更好對接起來,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是新時代農村發展的困境。一方面,農村地區由于發展落后、支柱性產業不足、收入低等原因,導致鄉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嚴重;另一方面,長期以來,農村干部“老齡化” 程度明顯,對鄉村的治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而鄉村管理模式理應借鑒城市街道、社區等的管理辦法,細化鄉村治理,以鄉村治理模式的改變來整治鄉村風氣,從而激發出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二)鄉村發展“自我主體性”缺失

從國家發改委2022年公布的數據來看,2021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了64.72%,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達到了46.7%。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快速增長的城鎮化率的背后是鄉村發展的困難之處。在城鄉高速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部分企業的轉移下鄉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發展中存在的實質性問題。收入低、機會少等客觀因素仍促使著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遠離家鄉。以縣域范圍為例,縣域周邊農村村民農閑時間需通過進城務工或從事其他行業勞作來滿足其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國農村在政策扶持下雖出現了部分新興產業,如以光伏發電為代表的科技產業、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為代表的電商產業等,但依舊不能滿足農村發展需求。高度城鎮化率給鄉村發展帶來的巨大沖擊力,讓鄉村在現代化發展中漸漸迷失。人才、科學技術等關鍵技術的匱乏讓鄉村的發展只能在慢車道上艱難前行。而只有進行科學的城鄉融合,借助城市力量來發展鄉村,才能真正推動鄉村擺脫傳統產業束縛,走上以工促農的康莊大道。

三、有效對策:探索實現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

霍軍亮、吳春梅(2018)從農村基層黨建問題入手考究了與鄉村振興二者的銜接性問題并指出了改進方向,即“優化組織建構、夯實經濟基礎、厚植文化基礎、凝聚社會基礎”[8]。呂賓(2019)從文化振興視域探究了鄉村振興的重塑之舉,具體觀點是:“新時代鄉村振興重塑面臨的內生困境主要有:價值困境、現狀困境、主體困境、治理困境?!盵9]丁春福、姜雨晴(2022)以大學生返鄉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為主題,探究了培育新型農民的現實問題,發現其中存在諸多困境。例如,“政策實施上的難度、大學生是否具備成為職業農民的難度及大學生作為新型職業農民的輿論環境?!盵10]基于以上論述,本文給出的對策是:以加強新時代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引導鄉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吸引高素質大學生回歸鄉村參與建設及加強黨在農村治理中的領導地位為抓手,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找到了路徑指引。

(一)以文化復興賦能鄉村振興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共同富裕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崇高追求,從頂層設計上就決定了共同富裕的發展方向,即實現鄉村振興。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鄉土情結,鄉村承載著游子對家鄉濃厚的精神寄托。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重視鄉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他指出:“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盵11]因此,在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建設中,重視鄉村精神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而新時代的鄉村振興必定是以文化復興作為基礎的振興,在創建新時代鄉村精神文化的過程中,要注重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二者之間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一種新時代鄉村人民普遍認同的鄉土文化,并以此作為鄉村精神文化的根基來解決新型的、現代化的農業發展體系與我國現有農民群體知識文化水平相對匱乏之間的矛盾。要想富先立志,正所謂人無精神不立,沒有富裕的內生動力就不會有富裕的外在實現基礎,只有讓共同富裕的思想以滴水之勢“漫灌” 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中去,在村民中形成一種普遍的共識,才能從根本上筑牢共同富裕的思想根基。從而讓廣大農民將長期以來形成的“靠天吃飯” 的小農意識轉變到新時代全面實行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上來,廣泛、充分地發揮和調動全體農民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同時,應注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主流價值觀引領鄉村道德文化建設,提高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質,在村落之間形成一種和諧的社會關系,形成鄉村獨特的村規民約。從而為深入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以政策傾斜吸引人才回流

人才是一個國家發展興旺的第一支撐,只有吸引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回到鄉村,才能深入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互聯網農業等一系列現代化農業產業。2021年1月,國家鄉村振興局掛牌成立,鄉村振興局的成立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一步。鄉村振興局的存在將有效阻止貧困現象的發生及預防已脫貧地區的返貧,其對鄉村地區政策和鄉村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具有巨大的幫扶作用。近年來,隨著“考公熱” 的日趨盛行,國家鄉村振興局的各級機關為大學畢業生提供了施展才干的廣闊舞臺。大學生返鄉創業、返鄉成為駐村第一書記,深入實地解決農村貧困問題的事例屢見不鮮。習近平總書記曾號召廣大青年應志存高遠,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干出一番不平凡的成就。大學生返鄉成為新型的、職業化的農民不僅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更是新時代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實現農村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及提升鄉村振興活力的需要。然而,仍廣泛存在部分大學生群體對返鄉創業意愿不足的問題,其原因主要有:基層崗位較少,選擇性不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基礎性民生保障不力;編制落實、工資水平及未來發展前景不明朗等。因此,政府應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政策傾斜力度,改變傳統的、落后的吸引人才返鄉創業的模式,讓更多的鄉鎮企業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加大對返鄉創業大學生的社會保障力度,讓大學生群體真正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愛。同時,完善對創業失敗大學生的相關補助措施,鼓勵大學生多創業、敢于創業。各級部門應加強溝通協作,切實保障大學生群體的公平權利。以深層次體制機制改革來改變辦事難的問題,為大學生返鄉創業“開綠燈”、不涉阻。深入實施人才回流政策,不僅是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更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需要。

四、總結

站在兩個百年歷史交匯點,在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的充分顯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車輪滾滾向前,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如期實現。

參考文獻:

[1] 李裕瑞,曹麗哲,王鵬艷,等.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振興[J].自然資源學報,2022,37(1):96-109.

[2] 曹立,石以濤.鄉村文化振興內涵及其價值探析[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1(6):111-118.

[3]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7-2(001).

[5]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22.

[6] 文豐安.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背景下的新型城鄉關系構建:意義、困境及紓解[J].理論學刊,2022,(3):133-140.

[7] 洪名勇,張安琪.農民視角下的鄉村振興:選擇、困境與策略[J/OL].農業經濟問題:1-9[2022-11-28].

[8] 霍軍亮,吳春梅.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困境與出路[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8+152.

[9] 呂賓.鄉村振興視域下鄉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與路徑[J].求實,2019,(2):97-108+112.

[10] 丁春福,姜雨晴.鄉村振興視域下促進大學生成為新型職業農民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22,(7):117-119.

[11] 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12-30(001).

基金項目: 2022年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漢繡藝術與校園文化融合發展模式研究”(項目編號:HXJD2022A04)。

作者簡介: 劉宇豪,男,漢族,安徽亳州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猜你喜歡
鄉村振興新時代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