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家庭勞動教育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價值意蘊與路徑探析

2023-05-30 05:45支敏孫晶
中華家教 2023年1期
關鍵詞:大學生思政教育價值意蘊

支敏?孫晶

摘要:家庭是進行勞動教育的重要場域,家庭勞動教育是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具體路徑之一。家庭勞動教育重視的勞動認知、情感、能力等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全面的人”的目標具有內在關聯性。具體而言,一方面,家庭可以為實現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質教育提供教育實踐場域;另一方面,家庭勞動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可以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開展家庭勞動教育、樹立勞動教育觀念、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形成家庭文化自信、培養社會責任意識,對于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具有建設意義。

關鍵詞:家庭勞動教育 大學生思政教育 價值意蘊 路徑

作者簡介:支 敏/貴州師范大學教務處處長,教授(貴陽 550001)

孫 晶/貴州師范大學教務處講師,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廈門 361005)

勞動教育是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樹立正確的勞動態度、通過日常生活培養勞動習慣和技能的教育活動[1]。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這是勞動教育首次被納入黨的代表大會報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深切的現實價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兑庖姟访鞔_指出,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增強社會責任感[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注重理論學習,而且要加強實踐教育。因此,勞動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實踐指向上存在內在關聯性。這種關聯性表現為通過開展勞動教育,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培育積極的勞動精神、養成良好的勞動品質和習慣[4],以提升學生勞動素養的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5]。

在勞動教育的眾多形式和內容之中,家庭勞動教育對于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重視家庭教育已經逐漸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例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有許多重要論述,“好的家風引領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風敗壞社會風氣……”“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6]。另一方面,家庭勞動教育的現狀卻不盡如人意。大學生群體暴露出許多家庭勞動教育的問題。許多大學生異地求學、遠離家鄉,地理位置上的分離客觀上阻礙了家庭勞動教育的開展。因此,大學生的家庭勞動教育通常不如中小學生開展得有效、深入。此外,在中國傳統家庭教育觀念的影響下,許多家長將勞動教育狹隘地理解為體力勞動,認為培養孩子上大學的目的就是學習專業知識,以便更好地求職和工作。因此,往往不重視對學生勞動素養的培養。以上因素客觀上阻礙了以家庭勞動教育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路徑。因此,基于家庭勞動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關聯性,通過利用家庭教育資源開展家庭勞動活動等方式,提升大學生勞動素養,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具有強烈的時代意義和理論價值。

一、以家庭勞動教育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價值意蘊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家庭與社會的參與。家庭勞動教育作為勞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場所。家庭勞動教育通過“家庭”環境資源,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家庭勞動活動,使大學生親身感受,直觀地影響大學生對勞動素養的認識、對勞動技能的習得以及對勞動情感的認同。通過家庭勞動教育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共筑家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格局,對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家庭勞動教育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盵7]家庭勞動教育是勞動教育主體(通常是家長)有意識、有目的、有規劃地對孩子的勞動知識、技能和價值觀進行培養和塑造的過程[8]。大學生的家庭勞動教育主要集中在寒暑假以及平時與家庭成員的溝通交流中,通過直接參與家庭勞動以及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可以形成富有成效的家庭勞動教育,進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參照《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的勞動教育主要內容,家庭勞動教育內容可以包括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中的知識、技能與價值觀。家庭勞動教育中的日常生活勞動可以視為大學生在家庭中的日常勞動,立足于個人生活事務的處理,以及生活能力和衛生習慣的養成。當今大學生時常以“躺平”的狀態填滿寒暑假生活,存在“熬夜”“懶惰”等不良習慣,家庭成為大學生的“舒適區”。家長作為家庭勞動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應利用與大學生朝夕相處的機會開展勞動教育內容,幫助大學生養成科學、規律的作息習慣,進而提升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家庭勞動教育中的生產性勞動是引導大學生體驗勞動過程、掌握相關技術的勞動。家庭為大學生開展生產性勞動提供了實踐機會,如家用電器的維修、家務活動的管理等,家長可以適當“放手”,讓大學生積極感受勞動過程的快樂。家庭服務性勞動是在家長的帶領或指導下,通過家庭資源或社會資源,引導大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服務他人或社會,樹立服務的意識,增強實踐的技能。家庭勞動教育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科學有效的家庭勞動教育不僅可以提升大學生的勞動能力,而且能夠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彌補家庭教育“缺失”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二)家庭勞動教育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家庭是大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勞動教育在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過程中更具有直接性。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認知目標方面。家庭勞動教育通過家庭成員的相互影響,可以直接提高大學生的認知能力。大學生職業選擇或創業選擇是其實現職業理想、連通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橋梁,家庭中父母的職業背景、文化水平等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職業認知。李穎等人的研究發現,父母是對大學生職業選擇影響最大的群體,家庭平均收入高的學生在選擇工作時更多考慮個人成就感;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在孩子的養育教育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孩子特長的挖掘和培養[9]。開展必要的家庭勞動教育,帶領大學生體驗父母的職業,引導其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二是在情感目標方面。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道德養成的起點[10]。家庭教育的情感目標是通過家教、家風教育,將家庭美德內化為大學生的思想和情感,進一步幫助其形成對社會、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家庭勞動的分工、社會角色的不同以及家長的勞動觀念等,都會在無形中影響大學生對勞動教育的思考。大學生在參與家庭勞動的實踐過程中,通過交換立場、轉換角色可以充分感受父母的養育之恩、長輩的關愛之情,在與家庭成員間的交流互動中,提高精神境界、提升勞動素養,實現自我的全面發展。再者,不同家庭間的家風家教,可以在大學生之間的交流中發揮正向作用,實現以家風促校風,以校風促社會良好風尚的良性循環。三是在能力目標方面。家庭勞動是青年學子可體驗的較為直觀的勞動形式,內容具有生產性和創新性。在家庭勞動教育過程中,家長更多地表現為“輔助”作用。當大學生深入參加家庭勞動教育后,其參與勞動的主觀意識和創造意識會進一步增強,素質能力進而也會得到提升。

(三)家庭勞動教育可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縱深推進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人。進入信息化時代,家庭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也隨著家長文化水平的提升而改進[11]。家庭勞動教育有效擴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和空間。一方面,家庭勞動教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陣,在影響大學生思想品格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家長以身示范即是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方式;另一方面,家庭勞動教育作為大學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中間環節,可以在最大效度內對大學生進行指導與教育。受我國生育政策影響,大學生的家庭逐漸由獨生子女家庭轉向多子女家庭。家庭成員的增加,為家長開展家庭勞動教育帶來了不小的挑戰與機遇。家庭勞動教育緊密圍繞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在“衣、食、住、行、管”等基本家庭活動中開展。具體而言,大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媒介,如平板、手機、電腦等工具,通過自行查閱、設計、管理的方式,提高生活能力,擺脫父母“大包大攬”的現狀,培養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相較于以往父母“包辦”的家庭生活方式,新時代大學生的家庭勞動教育應鼓勵孩子獨立承擔一些力所能及且在學校教育中無法實現的活動事項,如制訂家庭周末計劃、維修簡單的家用電器,通過具體的家務勞動增強“主人意識”,提升責任感,提升勞動素養。

(四)家庭勞動教育是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樹立系統觀、整體觀和全局觀,聚合各種類型的教育資源。[12]家庭勞動教育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在開展形式與路徑上存在差異,但其一致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家庭勞動教育可以通過家庭成員的言傳身教、家務活動的規劃設計、社區活動的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的初步嘗試等方式開展。家庭成員是大學生在家庭場域下的學習榜樣,家庭成員的優秀事跡可以促進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家務活動是開展家庭勞動教育的重要形式,家長通過讓大學生參與其中,既能夠提升大學生的勞動能力,又能夠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質;家庭勞動教育是教育活動的一種形式,通過家庭的自我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可以提升學習型家庭的組織創建,推動社區教育發展[13],進而引導大學生通過家庭走向社區實踐平臺。大學生通過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思想道德宣講活動等,可以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家庭勞動教育中的社會實踐指家長有意識地帶領大學生進入社會實踐場域開展活動,并關注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感受,幫助他們形成與家人的良好互動,增進家庭和睦關系,提升社會實踐中的認知、能力和情感。

二、以家庭勞動教育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講話中指出,“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時代感和吸引力,從而春風化雨、入腦入心”[14]。家庭成員作為大學生親密的關系群體,在長期形成的家教家風中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建設等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深入挖掘家庭勞動教育的開展內容、探索家庭勞動教育的開展形式,以家庭勞動教育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至關重要。

(一)遵循勞動教育規律,開展家庭勞動教育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家庭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15]。家庭勞動教育要注重學生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實踐機會,學生參加家務勞動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況要按年度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梢?,家庭勞動教育已被提升至重要的地位,需要每一個家庭重視,更需要家長們提升認識。

遵循勞動教育規律,需要結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開展家庭勞動教育。首先,提升家長對家庭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家庭勞動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漸生效的教育活動,家長們要善于在不同學段不同家庭活動中挖掘、融匯勞動教育內容。其次,提升大學生對家庭勞動的參與度,引導其在實踐中體悟勞動過程,激發勞動思考,提升勞動素養。最后,加大家庭對學校教育的參與度,家長主動關心大學生的在校教育情況,關注其學業進展,讓家庭融入學校教育,激發家長對大學生所學所獲的思考,從而有針對性地設計家庭勞動教育內容。

(二)拓展勞動教育內容,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涵

家庭勞動教育在實踐過程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但相較于高考以前家庭對學生學習的關注,家庭勞動的內容往往被忽略。進入大學以后,大學生的衣、食、住、行、管成為個人獨立生活的基本能力。家庭勞動教育已不局限于簡單的日常生活,家庭勞動教育內容的拓展,不僅可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而且能夠提高大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

除衣、食、住、行、管等基本家庭勞動內容外,家長更需要注重培養大學生關注家庭日常生活、注重時間管理、財務管理等基本生活技能。同時,關注家庭成員的變化、社區的變化、社會的變化、國家發展的變化等,從“家庭—社區—社會—國家”的不同視角,引導其積極思考,反思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比如,家長通過開展“家庭時光穿梭”活動,介紹自己的職業經歷、家庭的組建與發展歷史等,讓大學生感受到勞動的辛苦、快樂與收獲,激發尊重家長、感恩家長的情感,樹立樂于為家人、為他人服務的勞動觀念,形成家庭責任感。

(三)通過家庭交往平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在大學初始階段,家庭成為大學生與社會連接的紐帶,一方面可以增進大學生與長輩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家庭與外界的聯系溝通,形成以家庭為單位的社會交往平臺。交往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家教家風、言談舉止等,也成為開展家庭教育的豐富素材,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

在家長的陪同下,大學生在與人交往時可以更加自如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家長應加強親屬、朋友之間的走動交流,讓大學生深刻領悟勞動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同家庭之間的人際交往,不但能夠讓大學生感受到不同職業分工,而且能夠拉近親朋之間的距離,增進親密關系,增強大學生的勞動自覺。最為重要的是,大學生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需要注重語言表達、觀察能力、隨機應變等技巧的使用,全面提升個人綜合素質。

(四)樹立家庭榜樣示范,形成家庭文化自信

“身教重于言教”,我國歷來注重家庭榜樣教育。家庭榜樣的本質是一種家庭精神的文化力量,此時的“家庭榜樣”主要指存在血緣關系或走動非常密切的人??v觀家庭榜樣成就的取得,無不與自我辛勤勞動、不懈堅持、敢于創新等優秀品質息息相關??梢哉f,家庭榜樣的優秀事跡正是一個個鮮活的勞動教育實例,家長可通過樹立家庭榜樣示范,豐富思政教育開展路徑,建立家庭文化自信。

積極的家庭榜樣可以起到較好的帶頭示范作用,通過身邊人的具體事件,與大學生形成一致的共情場域,幫助大學生在榜樣的行為中找到催人奮進的經驗,凝練出獨特且富含價值意義的家教風格與特點,激發其內生力,形成對家庭榜樣人物的崇拜情感。在家庭成員時間便利的條件下,邀請大學生參與觀摩活動或體驗活動,讓勞動事跡在實踐體驗中得以升華,有效形塑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五)參與社會服務活動,培養社會責任意識

社會服務活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實踐平臺,是一項具有多重意義的教育活動。學校組織的社會服務活動具有集體性、強制性的顯著特點。家庭可依托各類社會實踐資源,如科創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科技館、展覽館、博物館、敬老院等綜合實踐基地,開展家庭社會服務,讓學生在勞動場所中接觸勞動人民,感受勞動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例如,家長可利用清明節、老年節、春節等節日,和大學生一起從家庭視角體驗勞動的快樂。通過以家庭為單位參加志愿公益服務活動,如家庭主題沙龍、最美家庭、書香家庭等,帶領大學生走進社會,體驗勞動價值,提升勞動能力。

三、結語

家庭勞動教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深遠,關乎學生終身發展。教育行政部門在出臺勞動教育配套文件的過程中,需明確家庭開展勞動教育的意義,將家庭勞動教育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路徑;鼓勵家庭、學校、社會以不同的方式構建學生學習和實踐勞動的場所,強化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宣講活動,設立特色活動品牌,邀請模范家庭走進校園進行宣講,形成家校共育的工作機制??傮w來說,以家庭勞動教育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構建家校育人模式,開展家庭勞動教育,可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為直接有效的實施路徑,進而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育人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辭海網絡版.勞動教育[EB/OL].(2023-01-25)[2023-02-23].https://www.cihai.com.cn/baike/detail/72/5435862?q=勞動教育.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0-25)[2023-02-03].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共中央 國務院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EB/OL].(2004-10-15)[2023-01-25].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tnull_3939.html.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EB/OL].(2020-07-09)[2023-02-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5] 檀傳寶.勞動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認識勞動教育概念的基本內涵與基本特征[J].中國教育學刊, 2019(02)82-84.

[6] 新華社.習近平談家庭、家風[EB/OL].(2022-02-01)[2022-11-13].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995512547975760072&item_id=2995512547975760072&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644827771453&showmenu=false&ref_read_id=b643d90b-f6e0-4012-affa-42967e5d141e_1668389364491&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7]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習近平出席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EB/OL].(2016-12-12)[2023-02-03].http://www.gov.cn/xinwen/2016-12/12/content_5147050.htm.

[8] 何睿,班建武.新時代家庭勞動教育的基本形態[J].中華家教,2021(02),78-83.

[9] 李穎,王文杰.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現狀及其培育——基于北京地區5所高校大學生的調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02):118-121.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EB/OL].(2019-10-27)[2023-02-03].http://www.gov.cn/zhengce/2019-10/27/content_5445556.htm.

[11] 成尚榮.《家庭教育促進法》中“促進”的深意[J].中小學管理,2021(12):57.

[12] 陳勇,陳蕾,陳旻.立德樹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04): 9-14.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意見[EB/OL].(2016-07-08)[2023-02-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cxsh/201607/t20160725_272872.html.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立德樹人,為民族復興提供人才支撐——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重要講話[EB/OL].(2016-12-09)[2023-02-03].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1612/t20161209_291329.html.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EB/OL].(2020-03-02)[2023-02-03].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03/t20200326_435127.html.

Exploring the Value Implications and Pathways of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Civic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Family Labor Education

ZHI Min SUN Jing

Abstract: Family is an important field for labor education, and family labor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specific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thinking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ognition, emotion and ability of labor that are emphasized in family labor education are intrinsically related to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a well-rounded person”. Specifically, on the one hand, the family provides a field of practice for imparting ideal beliefs through education, patriotic education, civic moral education and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family labor education can enrich the connotations of students thinking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rrying out family labor education,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labor education, improving interpersonal skills, form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families and cultivat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are of constructive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Family Labor Education; Civic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Value Implications; Pathways

(責任編輯:李育倩)

猜你喜歡
大學生思政教育價值意蘊
新時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
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意蘊
社交媒體時代大學生先進典型培育的價值意蘊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價值意蘊與模式建構
當前我國民歌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價值意蘊析論
善用社交網絡媒體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水平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
讀懂名師
長征時期黨堅持群眾路線的價值意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