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以來我國女子家庭教育的多樣屬性

2023-05-30 05:45王立剛
中華家教 2023年1期
關鍵詞:女兒家庭教育

摘要:近代以來,“女子無才便是德”成為關于古代女子教育的一種刻板印象。實際上,中國古代女子的家庭教育是豐富多樣的。自唐代之后,敦煌文獻以及詩詞、小說等文獻中保存了更為具體的女子家庭教育內容。不同家庭的女子既要面對“重男輕女”的氛圍,又享受“千金小姐”的優待。從更為詳細的古代文獻中可以看到,自唐宋至明清時期,大部分家庭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普遍會為家中的女孩子提供基本的教育。

關鍵詞:女子教育 家庭教育 才 德

作者簡介:王立剛/北京師范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講師(北京 100875)

一直以來,性別差異與性別平等問題都是教育活動中的重要話題。即使在今天的家庭中,家長在潛意識里對男孩、女孩多多少少會有來自傳統習俗、刻板印象的差異化對待。教育活動天然具有個體化屬性,要尊重每個受教育者的個性特點、個體需要。教育活動差別化是教育個性化帶來的必然結果,但也總是與教育的不平等密切相關。自古以來,家庭教育對男孩、女孩的差異化是如何體現的呢,女子在家庭教育中是否能得到基本尊重呢?唐代以來的教育史料中保存了古代家庭教育的一些細節,從這些細節中可以看到自唐代以來女子在家庭教育中的基本情景,這對于改變今人對古代女子教育方面的刻板印象會有一些幫助。

一、對古代女子教育的刻板印象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國古代只有男孩才上學讀書,女孩在小時候是不上學、不讀書、不接受教育的。也有人認為,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有知識的女孩甚至會受到歧視。這一“刻板印象”的影響一直持續到當代,很多人將“女子無才便是德”作為古代女子不接受教育的證據使用,作為“負面典型”來批判,而且認為中國古代人普遍是這樣認識的。

實際上,“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是從近代才開始流傳開來的。如清末民初時期,上海出版的《時事新報》中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此中國千余年之陋習也。近已漸知其非。而提倡女學,力矯其弊者,亦繼起紛紛矣?!盵1]雖然這里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是“千年陋習”,但這句話并沒有上千年歷史,而只有幾百年的歷史。從近代時期的話語來看,當時的中國面臨著國家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機,諸多領域都出現了深刻反思,對自身文化傳統的批評成為當時的社會思潮。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最早出自明代陳繼儒(1558—1639)編寫的《安得長者言》,書中大部分是社會規訓、人生智慧類的“語錄”,相當于今天的格言警句匯編,其中有一條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實際上,這句話在明清時期只是一句有點“俏皮話”性質的俗語,雖然作者是以男子、女子為例來說明“才”與“德”的關系,但主要目的是說明“德”要先于“才”。如果從功利的角度,用現代話語來翻譯,這句話包含了這樣的邏輯:對于一家公司來說,良好的信譽(“德”)就是市場價值(“才”)。有時候,不那么急切地關注市場價值(“無才”)才能獲得良好的信譽(“德”)。在明清時期的語言環境下,作者表達的是這種意思。

實際上,在中國過去大部分歷史時期內,女子并沒有被刻意提出“不接受教育”的要求,不接受教育對于女子來說也并不真的就是一種美德?!芭訜o才便是德”這句話在古代便受到一些人的反對,比如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蓋前人憤激之詞,與男子因官得禍,遂以讀書作宦為畏途,遺言戒子孫,使之勿讀書、勿作宦者等也。此皆見噎廢食之說,究竟書可竟棄,仕可盡廢乎?吾謂才德二字,原不相妨。有才之女,未必人人敗行;貪淫之婦,何嘗歷歷知書?但須為之夫者,既有憐才之心,兼有馭才之術耳!”[2]

即使在大量文獻反復強調“女子無才”的明清時期,真實的情況也遠不像一般人理解的那樣,不是女子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便不再讀書了,而是反過來,只要有機會就會去讀書??梢哉f,在任何一個正常的時代,無論男子還是女子,有機會讀書便努力讀書,這才是正常的情況,也是真實的情況。

從教育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在唐宋時期,中國人對于兒童“才”“德”的認知出現了一些轉變。唐代之前,中國的歷史文獻中有很多關于“神童”的記載,一些兒童在很小的年齡就可以讀書、認字、寫文章,這被作為“正面典型”加以宣傳。自宋代之后,作為“正面典型”的“神童”現象便慢慢消失了。這可能是因為,在唐宋時期,我國形成了一種反對“早慧”的教育思潮,即兒童的過早發展、過于聰明都不是好現象,在教育活動中是不可取的。

唐代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寫過這樣的話:兒三歲以上,十歲以下,觀其性氣高下,即可知其夭壽。兒小時識悟通敏過人者多夭,則項托、顏回之流是也。小兒骨法成就威儀,回轉遲舒,稍費人精神雕琢者壽。其預知人意,回旋敏速者亦夭,則楊修、孔融之徒是也。[3]

小時候,孩子們對大人的話不是太懂,教育起來很困難,這是自然現象,這樣的孩子壽命會長。過度聰明的人,長大了會變成“項托、顏回之流”。項托即項橐,傳說項橐小時候十分聰明,可是很早就去世了。顏回是孔子十分喜歡的學生,在《淮南子》《列子》《論衡》等文獻中都提到“顏淵早夭”。在儒家文化中,項橐、顏回都代表了正面積極的價值觀,而從醫學的角度看,項橐、顏回則是負面典型。

小時候,孩子們的身體還沒有發育好,各項動作沒有那么靈敏,這是正?,F象。越是教育起來困難的孩子,將來的發展潛力越大,過度聰明的人,反而可能會像楊修、孔融,很容易招來殺身之禍。明清時期,我國有一本名叫《相兒經》的書,其中一些內容的產生時間可能早于明清時期。從其中一些內容也能看到中國人對兒童的看法,比如其中提到:“早坐、早行、早齒、早話,皆惡性,非佳人?!币簿褪钦f,兒童發育是有自然規律的,坐立行走,以及說話,都不是越早越好,甚至說越早越壞,因為過早必然是違背發育規律的,是有害于兒童將來的成長的。[4]古代生產力落后,醫療條件不夠好,很多孩子會夭折,在所有夭折的因素中,小時候過早發育可能是其中一種。

當反對“早慧”、反對“兒童過于聰明”的思潮影響到女子教育時,便出現了以“無才”為追求的極端說法。

二、唐代以來家庭生活中的女兒

自唐代以來,古代詩詞、小說、墓志銘、筆記、文集,以及敦煌文獻等歷史資料中保存了不少關于女子家庭教育的歷史記錄,反映了中國古代女子家庭教育的多樣性。通過這些記錄可以了解到更為具體、更為“立體化”的古代女子家庭教育情況。在古代家庭生活中,有的女孩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氛圍中,這只是中國文化的一面;另一面,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未出嫁的女兒被稱為“千金小姐”?!扒Ы稹笔菬o價之寶。許多女孩都曾在父母溫暖的懷抱中長大,這是中國家庭文化中對女孩子充滿溫情的一面。

舉例來說,唐玄宗天寶七年(748年)前后,47歲的詩人李白在當時的金陵(今南京)工作,他的妻子和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在當時的兗州(今山東濟寧)家里。兒子稍微大一點,名伯禽;女兒稍微小一點,名平陽。有一年春天,他寫了一首詩《寄東魯二稚子》作為家書,表達對兩個孩子的思念。在這首詩中,大詩人李白不再是那個醉心山水、嗜酒如命的詩仙,而是化身為一個普通的父親。李白在外工作,女兒成了“留守兒童”。在這首詩中,先提到女兒,接下來才提到兒子。李白說:“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崩畎子梦膶W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女兒的想念,明明是他很牽掛女兒,詩中寫的卻是“女兒看不到我,應該會哭的”。這是一位父親對女兒的牽掛,他在詩歌中把女兒放在兒子前邊,并沒有任何“重男輕女”的色彩。

中國古代生產力不發達,醫療條件落后,導致一些兒童早逝,今天能看到一部分唐代父母為孩子寫下的墓志銘?!短齐]西李氏女十七娘墓志銘》是隴西李氏家族的一位父親為自己的女兒李第娘寫的墓志銘。李第娘之父姓李,母親姓邢,出生后,她的父親在全國很多地方工作。不過,跟李白不一樣的是,這位父親不管走到哪里都帶著他的女兒李第娘。墓志銘的原文如下:

汝名第娘,即余之元女。所生邢氏,入吾家卅年,恭盡勤敬,終始如一。享年廿四,大中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終于東都政平坊路家宅中院,其年十二月廿七日,祔葬于河南縣龍門鄉孫村親妹之塋,從權也。

余大和八年登春官第,其冬生汝,故以第字之。

生未數月,余入京從職,俄佐華州,未幾復佐廣州。

四年還京,又徙襄陽。

住四年,左官衛佐分司,后授萬年尉,復參宣武軍。二年府罷,歸洛陽。

自汝襁褓,迨至成長,廿年間,吾南北宦游,綿歷萬里,辛勤道路,羈苦兩京,必自攜持,未嘗一日離間。[5]

李第娘一家住在東都洛陽政平坊陸家宅院的中院。她去世時年僅24歲,因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只好先安葬于河南縣龍門鄉孫村姑姑家的祖墳中。李第娘的父親在她出生這年考中了進士,于是名字中便有“第”字。之后,這位父親到各地做官,先在華州,后到南方的廣州,又回到京城,之后又到襄陽,又到京城,再到萬年縣、宣武軍、東都洛陽,來來去去,工作的地方有七八個,往來上萬里地,經常在全國各地長途跋涉,也在東西兩都城間來回出差辦事,工作謀生。不管走到哪里,這位父親都一直努力把女兒帶在身邊,足見對女兒的疼愛。

明代有一對夫妻,名為葉紹袁(夫)、沈宜修(妻),兩人都很有才氣,他們曾編寫了文集《午夢堂全集》,其中提到自己的女兒葉小鸞:“兒鬒發素額,修眉玉頰,丹唇皓齒,端鼻媚靨,明眸善睞,秀色可餐,無妖艷之態,無脂粉之氣。比梅花,覺梅花太瘦;比海棠,覺海棠少清,故名為豐麗,實是逸韻風生,若謂有韻致人。不免輕佻,則又端嚴莊靚??傊醴蛉肆窒轮L,顧家婦閨房之秀,兼有之耳?!盵6]從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到,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總是最好看的,在古代也是一樣。

具體來說,“千金小姐”的“千金”是如何體現的呢?清代小說《紅樓夢》中提到了幾次賈府一家人吃飯的場景,其中有一次是這樣描述的:

賈珠之妻李氏捧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

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熙鳳忙拉了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讓。

賈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們不在這里吃飯。你是客,原應如此坐的?!摈煊穹礁媪俗?。

賈母命王夫人坐了。

迎春姊妹三個告了座,方上來。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邊丫鬟執著拂塵、漱盂、巾帕。李、鳳二人立于案旁布讓。[7]

在今天一般人的印象里,一個傳統的大家族中,賈寶玉的兄嫂在家中同輩之間自然是屬于年齡比較大的人,在吃飯的時候,兄嫂們坐的位置應該高于他們的小姑子們,但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

在賈府吃飯的時候,作為長輩的家母左右兩側各有四個位置,其中左側第一個位置坐的是林黛玉,因為她是客人,同時是未出嫁的女兒,坐的位置離賈母最近。右側的第一個位置坐的是此時年齡最大的未出嫁女兒迎春。然后,黛玉旁邊第二位是探春,迎春旁邊第二位是惜春。此時,太太們在做什么?李氏負責盛飯,王熙鳳負責放筷子,王夫人負責送湯。一開始她們則是連坐都不坐,是站著的。

在賈府這樣的大家族中,這種座次并不是一種臨時性、禮貌性的安排,而是一種固定的規矩。當然,盛飯、安放筷子不算什么重活,并不是說太太們總是要忙于伺候人,而是說,從這個細節中可以看到,在中國社會的日常生活中,未出嫁的女兒在家庭生活中有很高的地位。不管是在富人的家庭中還是窮人的家庭中,未出嫁的女兒都會得到父母的疼愛。

從上述文獻中可以看到,自唐代至明清時期,在各個階層的家庭中,女兒都是父母的掌中之寶。這既是一種人之常情,也是一種常見的家庭倫理氛圍,既體現在家庭禮儀的細節中,也體現在父母的話語世界中。

三、唐代以來家庭教育中的女子

中國古代的女子有沒有接受家庭教育呢?在中國古代的大部分時期內,能夠上學讀書的男孩和女孩都很少。如果某個家庭有條件支持家里的孩子上學,那么一般來說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上學讀書,男女之間的差別并不大。

仍舉小說《紅樓夢》為例?!都t樓夢》第三回中,林黛玉初到賈府,第一天晚上,她與賈母聊天,就提到了讀書,賈母先問林黛玉讀什么書,林黛玉說:“只念了《四書》?!绷主煊裼謫枺骸版⒚脗冏x何書?”賈母謙虛地說:“讀的是什么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p>

在林黛玉第一次來到賈府的當天,賈母說:“請姑娘們來。今日遠客才來,可以不必上學去了?!笨梢?,平時賈府中的姊妹們每天都去上學,她們是在本家族開設的學校中接受教育。賈府家族事務的管理人王熙鳳見到林黛玉后,問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這就像今天人們看到親戚家的小女孩可能會問“上幾年級了?”一樣。

此外,賈母說的家族中的女孩子只是“認得兩個字”,這顯然是謙虛的說法。且不要說賈府的女孩子大部分都有優秀的文學藝術造詣,即使賈母本人,文化水平也十分了得。在《紅樓夢》第四十回中,有一次家族聚會,玩“牙牌令詞”,擔任“荷官”的人念出隨機拿到的“牙牌”,另一個人要馬上根據“牙牌”中的字說出一句詩詞或者俗語。來看賈母跟丫鬟鴛鴦對答:

鴛鴦道:左邊是張“天”。賈母道:“頭上有青天?!?/p>

鴛鴦道:“當中是個‘五與六?!辟Z母道:“六橋梅花香徹骨?!?/p>

鴛鴦道:“剩得一張‘六與幺?!辟Z母道:“一輪紅日出云霄?!?/p>

鴛鴦道:“湊成便是個‘蓬頭鬼?!辟Z母道:“這鬼抱住鐘馗腿?!盵8]

很顯然,一個人只有在小時候經過系統完整的教育,才能達到這樣的文化水平。

小說《紅樓夢》所述的內容并不是某一個具體家族的歷史,是虛構的,不過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大家族女孩接受教育的一些基本“模式”。

古代女子在受教育權中處于弱勢,這就像古代窮人在受教育權中處于弱勢一樣。這當然是由于古代社會兩性關系中,女子處于弱勢,因此受教育權也受到影響。再加上古代社會沒有義務教育體系,全社會接受教育的人占比不高,女子接受教育的比例就更低了。

正因如此,在一般人印象中,古代女子是不接受教育的,不過每個朝代好像又出現不少“才女”。在教育是稀缺品的時期,接受教育的人自然都是有讀書天賦的人。即使一個人出生在貴族家庭,如果沒有讀書的天賦,也不會有接受系統教育的機會,所以古代很多“地主”是沒有文化,甚至是不識字的。這是古代社會的基本狀況。

當然,這并不是說大部分人都不想接受教育。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只要有接受教育的可能,他們都會盡自己的努力去抓住機會。每個家庭也都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讓孩子接受正式的教育。

中國古代有很多關于女子教育的文獻,自唐代以后,我國民間也流傳著一些專門針對女子家庭教育特定場景的文本。比如法國國家圖書館保存的我國敦煌文獻《崔氏夫人訓女文》。其中所述場景是一位母親在女兒出嫁時說的話,原文是以韻文形式呈現的:“吾今勸汝不須哭,三日拜堂還得歸。教汝前頭行婦禮,但依吾語莫相違。好事惡事如不見,莫作本意在家時。在家作女慣嬌憐,今作他婦信前緣。欲語三思然后出,第一少語莫多言。路上逢人須斂手,尊卑回避莫湯前。外言莫向家中說,家語莫向外人傳……若能一一依吾語,何得翁婆不愛憐。故留此法相教示,千古萬秋共流傳?!边@篇文獻名為《崔氏夫人訓女文》,實際上主要因為“崔”是當時社會地位最高的大家族之一,并不真是由某位崔姓夫人所寫。

在這篇文獻的最后還附有“白侍郎贊”,原文為:“崔氏善女,萬古傳名。細而察之,實亦周備。養育之法,方擬事人。若乏禮儀,過在父母?!睂嶋H上,所謂“白侍郎贊”類似于今天的“推薦語”?!鞍资汤伞奔窗拙右?,是當時的名人。這篇“白侍郎贊”并不是白居易所寫,只是假托白居易的評價作為一種宣傳,是一種“廣告語”?!鞍资汤伞闭f:“崔氏家族的女子教育全國知名,內容周全,方法得當。如果做不好,那就是父母的責任了?!痹谶@篇文獻的最后還寫有“上都李家印,崔夫人壹本”?!吧隙祭罴摇笨赡苁沁@篇文獻的發行者。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這篇《崔氏夫人訓女文》是當時流傳比較廣泛的文獻。從其他一些敦煌文獻中也可以看到,我國唐宋時期基層社會的女子普遍是讀書識字的。從一些由女性寫的書信可以看出,唐宋時期很多生活在敦煌一帶普通家庭的女子,文字表達能力并不差,一些村落中的女性甚至組織了詩社。[9]

流傳廣泛的家庭教育文獻的存在說明當時的家庭對女子教育是十分重視的。唐代的《投荒雜錄》中說:“嶺南無問貧富之家,教女不以針縷績紡為功,但躬庖廚,勤刀機而已?!?[10]“刀機”即紡織技術,這是當時家庭經濟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家庭貧富,女孩子們都會多多少少學習一點技能。反映宋代歷史的《宋稗類鈔》甚至提到了這樣的情況,當時“兩浙中下戶,重女輕男,隨女兒資質,教以藝術”。這里的“藝術”不是指今天的文學藝術,而是指生活的手藝和實用技術。在宋代,城市經濟發達,服務業繁榮,女性有天然的優勢,所以“中下戶”,也就是底層百姓中自然會出現“重女輕男”的局面。

在每個歷史時期都有女子接受教育,有的家庭甚至才女輩出。從歷史文獻中可以看出,擁有良好教育的女子必然擁有一個尊重知識、尊重文化的家庭,她們受到家庭文化氛圍的影響,也變得有知識、有文化。

北宋時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有個弟弟叫曾布。曾布后來曾擔任宰相,他的妻弟魏泰寫過一部文學理論著作《臨漢隱居詩話》,其中提到:近世婦人多能詩,往往有臻古人者。王荊公家能詩者最眾。張奎妻長安縣君,荊公之妹也,佳句為最:“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眳前渤制夼钊R縣君,荊公之女也,有句云:“西風不入小窗紗,秋意應憐我憶家。極目江山千萬恨,依前和淚看黃花?!眲⑻毂F?,平甫女也,句有“不緣燕子穿簾幕,春去春來那得知?!鼻G公妻吳國夫人亦能文,嘗有小詞《約諸親游西池》,有“待得明年重把酒。攜手。那知無雨又無風?!苯悦摓⒖上仓湟?。[11]

有的女孩天資聰穎,她們出生在讀書人的家庭,潛移默化中就學會了知識,接受了教育。在明末清初,浙江有一位秀才名叫毛先舒,他雖然只是一名秀才,可在本地算是著名的讀書人。毛先舒有個女兒,名叫毛媞,字安芳,據毛先舒說:“余好詩,媞十馀歲,即從余問詩,余麾之曰:‘此非汝事。媞退,仍竊取古詩觀之” 。[12]由于毛先舒愛好寫詩歌,他的女兒在認字之后,也開始學習,雖然毛先舒表示反對,不過在潛移默化中,毛媞也有了很好的文學水平。后來,毛媞嫁給本縣的一名秀才徐鄴,他們夫妻二人還共同創作了詩集。清代中期,安徽有一位秀才名叫楊芳燦,出身本地普通家庭。楊芳燦有一個女兒名叫楊蕓。楊蕓“幼承庭訓,博學工詩,兼善填詞,得元人旨趣”。[13]今天仍能看到楊蕓創作的詩詞《定風波·梁溪詩冢圖》:畫里家山碧一痕。亭亭瘦影遠連云。萬點落花紅似雨。香土。此間真合葬詩魂。從這樣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楊蕓的文化水平很高。清代中期的乾隆年間,江蘇有一位秀才,他的女兒名叫端淑卿,從小就跟著父親閱讀《詩經》等書。端淑卿長大后,她的詩歌被本地文學界公認為頗有唐代詩人風范。后來,端淑卿嫁給一名在丹湖縣(今屬江蘇南京)做教育官員的芮姓人為妻,一直活到90多歲。[14]

可見,自唐宋時期至明清時期,在我國古代大多數歷史時期中,女孩子并不都是被“重男輕女”的認識剝奪了受教育權,也是能夠獲得基本家庭教育的。雖然不同家庭的文化氛圍不同,但父母都在為子女提供與自己家庭情況契合的家庭教育。有的家庭文化程度較低,父母提供的教育便指向生活實踐;有的家庭文化程度較高,父母提供的教育也更專業。

四、余論

時代的變遷總會帶來文化上的差異。對于今天的人來說,回頭看古人的生活與教育,生產力發展水平高低是造成古與今之間諸多差異的重要源頭,對本文所涉及的主題也有重要影響。本文涉及的文獻大多為唐代之后的,這主要是因為在這之前的歷史距今過于久遠,有關家庭的文獻散佚過多,很少有反映女子家庭教育細節的內容。唐末之前,我國還沒有印刷術;漢代之前,我國還沒有紙張,文獻的保存和傳播明顯受到生產力條件的制約。

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隨著工業革命的不斷深入,勞動技術變得更加重要,社會生產需要通過專門的教育來進行,這樣才能參加更有專業性的勞動,于是世界各國陸續建立起義務教育制度,受教育權開始成為一種基本的公民權利。這也是生產力進步帶來的巨大社會變革。相比之下,古代社會義務教育沒有普及,生產力相對落后,只有讓更多的人直接參與農業生產,才能保證溫飽。即使在明清時期我國最發達的江浙地區,普通民眾的識字率也是很有限的??梢哉f,古代男女兒童接受教育的比例都不太高,女子相對來說更低。

不過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不管身處什么樣的時代,身處什么樣的生產力發展水平,身處什么樣的社會階層,在家庭生活中,盡量讓孩子接受教育,這是大部分父母的基本想法。生活在工業化時期的后人應該結合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來分析女子的教育,不必將一些極端的說法和案例拿來苛責古人,而應該看到歷史的豐富性,注意到家庭教育中的溫情。如此,才能從更客觀的視角不斷汲取前人的智慧,并用于推動未來的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 磊(筆名).教育小言[N].時事新報,1914-7-29(12).

[2] 李漁.閑情偶寄·聲容部·習技第四[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3] 孫思邈.千金要方·少小嬰孺方[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4] 陳夢雷,蔣廷錫校訂.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匯編人事典第三十一卷 [M].北京:中華書局、巴蜀書社, 1985:46651.

[5] 周紹良,趙超.唐代墓志匯編(續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013.

[6] 葉紹袁.午夢堂全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8:201.

[7] 曹雪芹.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46.

[8] 曹雪芹.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332-333.

[9] 孫浩宇.敦煌女性詞新論[J].社會科學戰線,2021(11): 187-194.

[10]《太平廣記》卷四百三十八,轉引自王曉民.宋代肉食品消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11]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六十[M].清乾隆刻本:268.

[12]惲珠.國朝閨秀正始集[M].清道光十一年(1831)紅香館刻本,卷四:8b.

[13]惲珠.國朝閨秀正始集[M].清道光十一年(1831)紅香館刻本,卷十九:5a.

[14]鐘惺.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卷三十第339冊·名媛詩歸[M].濟南:齊魯書社,1997:344.

Diverse Attributes of Girls? Family Educ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Tang Dynasty

WANG Ligang

Abstract: In modern times, the stereotype that “a womans lack of talent is her virtue” is sometimes superimposed o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of women in ancient times. In reality, the family education of women in ancient China was characterized by a rich diversity; specific references to womens family education have been preserved in Dunhuang documents, poems and novels from the Tang Dynasty the present. Women in different families were subjected to a ‘patriarchal atmospher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enjoying the privileges of being a ‘golden girl. The more detailed ancient texts show that from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o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 was common for most families to provide a basic education for the girls in their families when they were able to do so.

Keywords: Womens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Talent; Virtue

(責任編輯:李 一)

猜你喜歡
女兒家庭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大三的女兒
海的女兒
家庭“煮”夫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戀練有詞
富養女兒先富養自己
尋找最美家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