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模式的構建

2023-05-31 09:36黃開均
記者觀察·中旬刊 2023年3期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構建多元化

黃開均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傳播手段的多元化,資訊的傳播領域更加廣闊,更能迎合大眾對資訊的需要,各類新聞傳播模式能讓受眾群體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現新聞、了解新聞、傳播新聞。在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必須順應時代潮流,大膽地進行新聞宣傳方式的革新,促進現代化的信息傳播,提高主流新聞媒體的競爭力。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模式;多元化;構建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移動客戶端的發展,新聞的傳播方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智能化、數據化、移動化的特點使新聞具有更大的影響力。在新時代背景下,傳統新聞傳媒必須堅持正確的導向,不斷創新方法和手段,以增強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和導向能力,要把握發展形態的轉變,實現與內容相融合,從而使其成為一種全新的以互聯網為媒介的數字化媒體。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以往的傳播方式,使得傳播速度快、安全性高、覆蓋面廣。在融媒體時代,“云平臺”是一種新型的媒體傳播方式,它使傳統媒體的表達方式更加多樣化,構建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網,使得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早期對傳統媒介的依賴

互聯網剛剛普及階段,傳統媒體對于這種新興事物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也沒有做出很大的改變,僅僅把網絡作為一種媒介來看待。在此期間,報紙的采編、整理、報道等工作流程,仍由傳統媒介承擔。此后不久,我國開始大力發展騰訊、網易、新浪等綜合型網站,但是卻對新聞傳播等進行了嚴格的限制。

迅速發展階段逐漸與傳統媒介分道揚鑣

2003年是我國網絡產業發展的轉折點。從那時起,我國網絡產業正式步入高速發展時期,博客、SNS等一批以關聯為導向的應用程序進入了廣大網民的視線。在這之前,我國的網民數量還很少,特別是在新聞讀者的數量上。從2003年起,網民用戶數量迅速增長,到2022年6月,用戶人數已達10.51億。這一快速的發展趨勢,使得網絡新聞逐漸從傳統媒介中剝離出來,并逐步推動著國內的新聞業走向移動互聯的網絡新聞時代。

網絡融媒體平臺新聞傳播媒介逐漸向用戶轉型

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推動了網絡媒體的進入,到2010年,網絡新聞產業經歷了從“量”向“質”的轉化。在這個時代,更多的人成了新聞傳播的主體,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方式一去不復返了,受眾從最初的被動接收,變成如今的主動接收和傳播。這種傳播模式的改變,突破了傳統媒體在時空上的限制,使得網絡新聞的傳播效率大大提高。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新聞媒體已逐漸進入融媒體傳播領域,如政務新聞平臺、微博、抖音、快手、微信公眾號等。伴隨著新媒體的興起,新聞媒體傳播方式也在健康發展中有序轉變。

新聞深度融入融媒體平臺傳播媒介

在媒體融合時代到來之前,傳統媒介的新聞傳播受到了網絡新聞的沖擊,在受眾上的劣勢,導致它逐漸失去了對媒體的主導作用。媒體融合時代到來之際,傳統媒體開始改變思維方式,將新的融合理念融入網絡新聞的傳播中,使以往的劣勢瞬間轉化為優勢。同時,隨著傳統新聞媒介的不斷介入,網絡新聞的發展逐漸走向了良性、有序的發展狀態,其對社會的影響日益增強,傳統媒體在新聞輿論引導和傳播主流價值方面的作用也在不斷增強。

融媒體視角下,新聞傳播的“即時”而非“及時”,原因在于“即”更能突出其傳播速度。融媒體時代,即時性是其最突出的特征。不只是新聞媒體,其它產業也一樣。以前要看電視或買報紙,都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才能得到消息,現在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端獲取信息。也就是說,如果同一條消息同時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速度較慢的一方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這就意味著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優勝劣汰成為新聞行業的生存法則。

因此,新聞從業人員首先要有一個穩定的獲得第一手信息的渠道,還要將這些信息第一時間進行高品質的編輯,并將其上傳到不同的平臺。只有時刻保持高度的緊迫感,才能讓自己具備長期競爭力。主流媒介在原有的優勢之上,加入了一種全新的傳播模式,即數字報紙、數字雜志、視頻新聞等,數字電視機等為使用者提供信息等服務的終端,經由網絡的方式滲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新的主流媒介的誕生與發展,標志著一個時代的信息技術發生了變化,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利益。

多元化的傳播媒介,使新聞傳播手段更加多樣化

在融媒體時代,資訊科技的多元化讓使用者的各種需求得以最大程度的滿足。多元化的資訊科技,通過多種媒介實現信息傳遞,使不同地域、不同層次的民眾在同一時刻獲得新聞資訊。當前主流新媒介傳播平臺,如微信平臺、微博、抖音等成為主導新媒體傳播平臺,將各種突發新聞在第一時間傳播出來,讓社會大眾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的新聞消息。另外,人們已經習慣了用手機看新聞,看到自己喜歡的新聞,就會轉發,讓自己成為新聞傳播鏈中的一個節點。這是一項新技術的突破,也是新聞業的一大發展方向??傊?,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種新型的傳播方式,使得新聞傳播速度更快、更方便、更真實,更貼近生活,更易于被社會大眾所接受。

融媒體技術使新聞傳播方式發生的改變

新媒體在新聞傳播方式上進行了創新,挖掘出了更多有價值、有內涵、有吸引力的新聞。手機APP也會根據點擊率、收視率和評論數量,對新聞進行重新分類,準確地分析用戶的需求,使受眾群體能夠自由地選取自己關注的新聞、引起興趣和話題??梢?,新聞傳播方式的創新,逐步朝著基于受眾偏好類型的精確推送發展。

比如,新媒體平臺利用虛擬技術再現新聞事件,通過新聞畫面的再現,增強了受眾的視覺體驗,使受眾對新聞的前因后果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因此,虛擬技術在今后的新聞傳播中也將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不僅滿足了大眾對新聞的形式、內容的需要,同時也順應了民眾的實際需要,為廣大受眾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間。

融媒體已成為主流媒體輿論的主要傳播平臺

隨著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再到融媒體的轉變,新聞傳播步入一種嶄新的媒介環境。新聞傳播的價值,不僅在于其及時、準確,更在于其所傳遞的信息對社會輿論的正確導向。所以,在新聞傳播中,要真正做到關心民生、關心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并強化對各類新聞熱點的報道,對整個社會進行規范的價值引導。新興的主流媒介傳播速度快,各種形式的真實報道不斷出現在各大新聞客戶端、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臺上,由于傳播速度快、傳播面廣、交互性強,在新聞報道中起到了傳統媒體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海量的信息需求系統

在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具有巨大的發展機會,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由于新聞傳播的信息量更多、范圍更廣,信息覆蓋面也前所未有的廣闊,傳統新聞傳播方式已經滿足不了受眾需求。在傳統媒體中,新聞從業人員采集和編輯的信息量很少,只要維持正常運作,而在融媒體時代,信息的采集、編輯、推送都非常重要,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會導致信息傳播效率的下降。新聞從業人員如果不能及時掌握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方式,就算是把新聞強行推送到網絡上,也不會獲得廣大網民的關注。因此,新聞媒體必須抓住機遇,做好充足的準備,建立起一套系統化的網絡新聞傳播制度,使之與融媒體時代相適應,才能在浩瀚的互聯網上占有一席之地。

對虛假、低俗的新聞進行系統性篩選

互聯網的海量信息中,也充斥著虛假、低俗的信息。究其原因,是由于現在在網絡上發布信息的門檻極低,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社交平臺,發布帶有主觀色彩的信息。新聞媒體只有建立起一套規范的、系統的體系,才能讓更多的人注意到這一點,當人們相信官方、相信權威的時候,那些散布虛假信息的網站就會慢慢地失去人們的關注。同時,媒體的收發終端也是阻止虛假新聞傳播的一個關鍵環節,因此必須構建一個新聞篩選體系,審查人員必須對每個新聞稿件進行仔細的審查。通過對這一問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全新的新聞溝通方式已經形成,這是一個非常緊迫的任務,需要大家齊心協力,讓這個新的工作模式得以運行。

為社會大眾提供服務,保證新聞真實性

無論是融媒體傳播平臺還是傳統新聞傳播媒介,都應堅持新聞傳播的真實性原則。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傳媒產業在商業化傳媒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在經營上面臨巨大的壓力,一些傳媒平臺過于強調經濟效益,忽略了新聞的社會效益,他們為了增加點擊率,不根據實際狀況如實、穩妥地把信息傳遞給大眾,以此吸引大眾眼球。而且,新聞編輯記者在報道前必須仔細核實客觀的情況,才能保證其真實性。所以,要設定一個有效的監管體制,務必確保新聞講事實、講正義。

整合各類媒體,優化新聞閱讀方式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多種便利的閱讀方式為受眾群體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當前社會生活壓力大、工作節奏快,很多受眾很難抽出時間看長篇的新聞報道,這種閱讀方式的革新,要求融媒體記者在新聞傳播的內容和方法上進行最優化,將單一的新聞閱讀方式轉變為多元化的閱讀方式。

在融媒體時代,受眾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訂閱新聞資訊,這要求新聞媒體根據受眾的喜好來制作內容,讓受眾在短時間內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新聞。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大量新媒體平臺應運而生,大眾對新聞信息的獲取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主流新聞媒體,不少自媒體將精彩的、有吸引力的視頻上傳到了社交媒體平臺上,在網上進行有效的宣傳,傳播效果和點擊率遠超傳統主流新聞媒體。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互融合的今天,融媒體記者必須更加靈活地轉換思路,并在新聞報道中加入融媒體的傳播模式,對具有話題性的新聞進行追蹤,充分利用新聞的閱讀價值,提升公眾的關注程度。在新媒介環境下,新聞報道應當注重正面的信息,在網絡平臺上更多地宣傳和引導社會輿論。這種新的主流媒體的新聞傳播價值,將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更多的正面影響。

加快媒體融合,推動傳統新聞發展

在融媒體時代,新媒介環境對新聞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介的傳播方式使傳統的新聞報道方式發生了變化,其傳播途徑更加多樣化、覆蓋面更廣、影響更大。立足新時代新發展階段,如何將傳統的新聞與新媒介技術相結合,加快媒介融合的進程,是實現主流新聞媒體融合的關鍵。所以要實現新媒體的整合與轉換,不僅要轉變觀念,更要加強從業者對新媒體的培訓與學習,全面掌握傳媒產業的發展狀況及新媒體技術特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媒介融合的生命力,推動傳統媒介向融媒體傳播的方向發展。

增強主體性,形成新的主流傳播媒介

與傳統媒體如報紙、廣播、電視等媒介相比,融媒體傳播平臺具有更快速的傳播、更豐富的表現形式,增強了新聞業的時效性和個性化,傳播方式多種多樣,受眾廣泛。特別是各類社會化媒體,從最初的單純滿足人們的信息交流需要,到如今已逐步發展為主要的新聞傳播平臺,其原有的作用與潛在價值也在不斷地被激活。融媒體時代下,新聞工作者唯有不斷守正創新,以適應社會受眾對新聞資訊日益增長的需求。

在融媒體化的今天,每個人都可以是新聞信息的發布者與傳播者,但隨著新媒介的迅猛發展,“人人都是新聞人”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因此,新的傳播媒體必須時刻保持和強化新聞內容的生產與傳播途徑的監管,促使其自覺自律,為新聞傳播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李麗.移動互聯網新聞客戶端輿論傳播研究[J].編輯學刊,2019(02):117-120.

[2]丁師菡.新媒體時代互聯網新聞終端的前景[J].新聞戰線,2021(04):177-178.

[3]陳艷紅.互聯網新聞傳播中的輿論引導研究[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9(S1):1-4.

猜你喜歡
融媒體時代構建多元化
德國:加快推進能源多元化
滿足多元化、高品質出行
融媒體時代如何培養記者的創新意識
融媒體時代,廣播如何挖掘音樂節的聲音價值
融媒體時代電視畫面的剪輯研究
融媒體時代三網融合下電視新聞網建設的思考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柔性制造系統多元化實踐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