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年級學生地理學科讀圖能力的培養

2023-06-04 03:50葉霜潔
江西教育C 2023年5期
關鍵詞:讀圖知識點學科

葉霜潔

摘? ?要:隨著“新高考、新教材”的實施,高一年級的地理教材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教材內容更加突出對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其中,讀圖能力作為高中地理學習的基礎,對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培養高一年級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方法,旨在給廣大一線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讀圖能力? ?讀圖策略?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地理圖像中包含了大量的有效信息,高中地理學習離不開對圖像的分析。高中地理新教材中也設立了“思考”欄目,要求學生隨圖思考、看圖設計,意在引導學生讀圖或對圖像內容做延伸思考,充分挖掘圖中的有效信息。然而,結合往屆高一學生的實際地理學習狀況,讀圖能力一直是他們難以掌握的學習能力,也是教師一直想要突破的教學難點。在本文中,筆者就如何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讀圖能力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培養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重要意義

圖像是地理學科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是傳遞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重要載體。加強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一是可以降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難度,讓一些晦澀難懂的知識描述簡單化,從而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基礎知識,清晰地建構地理知識框架,提升思維能力。二是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圖片、圖表和圖像中包含的信息非常多,勝過教師的千言萬語,能夠優化枯燥的理論教學。三是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隨著“新高考、新教材”的實施,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受到重視,對學生讀圖能力的考核也隨之增加。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讀圖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升讀圖技巧,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二、高一年級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現狀分析

初中地理課本中雖然有大量的圖片來印證知識點,但由于地理不是主要學科,學生在學習中傾向于機械背誦書本中的知識點,導致圖文脫節,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也就不夠深刻。這樣一來,高一學生在地理課堂上就容易出現聽不懂、跟不上、不想學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缺乏讀圖意識。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地理學習中接觸的圖像很少,僅限于教材上的寥寥幾幅。教師為了節約課堂教學時間,一般都直接明了地將圖中信息轉化成文字信息,并沒有正確引導學生讀圖、識圖和判圖,從而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形成良好的讀圖意識。例如,在《疆域》一課的“優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學中,有的教師會簡單地說:“大家看課本第二頁的圖,中國是不是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學生齊聲給出了“是”的答案。這種課堂看起來很和諧,師生互動效果也很好,然而實際上這種簡單的問答無法鍛煉學生的讀圖能力。

二是缺乏讀圖技巧。由于缺乏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在拿到圖像類題目時,不知道如何處理,有的學生甚至會直接跳過配圖。這種時候,學生出錯的概率會增加,這又勢必會導致他們無法對地理學科產生興趣。例如,在《地形與地勢》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根據地形圖找出我國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及三大平原所在的位置,并探索相應地形區的名稱。在這個過程中,看似學生都答對了,然而他們并沒有掌握讀圖技巧,這樣既耗費時間,又效率不高,不利于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三是缺乏讀圖意愿。因為學生缺乏讀圖意識和讀圖技巧,所以他們在日常學習中就無法獲得成就感,一旦碰到復雜的、信息量較多的圖,學生就會產生抗拒心理。即使學生能做到正確讀圖,也只是勉強能弄清楚圖中的基本信息。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中的“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就是一張學生不愿讀的圖,該圖中包含了很多信息——洋流名稱、性質、流向、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等,是高中地理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圖。但在缺乏讀圖意識和讀圖技巧的情況下,學生無法有效、準確地完成圖中信息的識別、獲取、理解與運用,會覺得這個圖很難看懂,讀圖的意愿自然就降低了。

三、高一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方法和策略

一是營造良好的班級讀圖氛圍。高一年級學生入學后,還處在適應新環境的狀態中,受班級氛圍影響特別大。教師可以將高一地理教材中比較重要的圖張貼在教室的顯眼位置,如全球氣候分布圖、全球洋流分布圖、地質年代表等,方便學生隨時查看、隨時記憶,也給學生傳遞出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引起學生的重視,營造良好的班級讀圖氛圍。

二是提高學生的讀圖意識,培養他們良好的讀圖習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讀圖的順序和流程:首先要掌握基本信息,如比例尺、圖例、方向等;然后明確圖中地理事物的分布及變化趨勢等;最后分析圖中信息之間的相互關系。同時,要培養學生“圖不離手”的好習慣,引導學生積極從圖中查找有效信息,促使他們將教材和地圖冊結合起來學習,鍛煉學生圖文結合的能力。

三是加強實踐,促使學生掌握讀圖技巧。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問題,讓學生通過圖像中的信息進行判斷、分析、概括等,掌握不同的讀圖方法。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將不同類型圖像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并在歸納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讀圖的“套路”,把握讀圖的規則,這就相當于將雜亂、零散的信息進行了整理,發現其中內在的聯系。同時,教師應引入專項知識點的突破訓練,引導學生運用自己概括出來的方法和技巧讀圖和解題,將讀圖技巧內化于心。例如,等值線的知識點是高中地理學科的重點內容,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等高線的知識,幫助學生歸納等值線的特征,并在等值線專項突破訓練中進行鞏固訓練。

四是鼓勵學生動手畫圖,彌補認知盲區。在學生掌握讀圖技巧之后,教師還要通過畫圖的方式,讓學生更進一步理解地理知識,強化他們的記憶。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畫“世界洋流分布”的簡圖,在畫圖的過程中,學生會進一步理解洋流的成因、名稱、意義及影響,發現記憶上和理解上的漏洞,找到知識的盲區。有的學生在記憶南印度洋的大洋環流時,只記住了厄加勒斯暖流及其位置,但在畫“世界洋流分布”簡圖時,他們發現在馬達加斯加島的左右兩側分別還有兩支暖流,左側是莫桑比克暖流,右側是馬達加斯加暖流。畫圖過程就是鞏固知識點的過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畫圖,幫助學生掃除知識盲點,提高學習效率。

五是加強社會實踐,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地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將地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地理知識立體化、生活化、實用化。筆者所在的學校去年進行了維修改造,趁此機會,筆者與其他地理教師一起設計了一項進階型實踐作業:畫出教學樓的平面示意圖,并準確、清晰地標注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再畫出學校周邊圖(簡圖),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和評比。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咨詢了學校的教職工,查閱了相關資料,積極性很高,既鍛煉了交流的能力,又加深了對地圖要素的理解,提升了地理學科實踐能力。

總之,在高一年級的地理教學中,讀圖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幫助學生提升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將學生讀圖能力的提高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采取多種方法營造良好的讀圖環境,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最終促進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薛蓮.初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策略[J].天津教育.2021,(26):44-46.

[2]鄭璐.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91):142-144.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三中學)

猜你喜歡
讀圖知識點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超學科”來啦
讀圖
讀圖
讀圖
讀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