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教育融入高職院校專業教學的路徑

2023-06-04 19:39裴勇
知識窗·教師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勞動教育高職教育人才培養

裴勇

摘要:將高職勞動教育融入專業教學,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專業人才培養的內在要求。文章通過分析高職勞動教育的現狀,明確勞動教育融入專業教學的問題,提出面向崗位勞動明確勞動教育的核心目標、立足培養方案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服務行業企業創新勞動教育的實施模式、圍繞培養目標設計符合勞動教育的評價方式等路徑。

關鍵詞:勞動教育;高職教育;人才培養

高職勞動教育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加快完善高職人才培養體系,在專業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方面全面融入勞動教育,實現專業教育與勞動教育的銜接貫通,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勞動意識、工匠精神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國家輸送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高職教育的首要任務。

一、高職勞動教育融入專業教學的必要性

(一)勞動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內在聯系

1.勞動教育的內涵

勞動教育起源于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古代的勞動教育主要是傳遞勞動經驗和勞動技能,近代的勞動教育強調生產、生活知識與技能學習,現代勞動教育則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注重勞動素養培養?!洞笾行W勞動教育指導綱要》對勞動教育的闡述為,發揮育人功能,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活動。因此,勞動教育不僅僅是勞動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勞動素養培養,最終目標是培養具備正確勞動觀、積極勞動精神、基本勞動技能的全面發展的人。

2.職業教育的內涵

職業教育是在社會分工不斷深化、職業領域不斷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目的是滿足個人的就業需求和工作崗位的客觀需要?!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職業教育要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3.兩者的內在聯系

勞動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有關聯。首先,兩者同源,都起源于生產勞動,強調技術技能的實踐性。勞動教育是通過生產、生活實踐培養勞動技能與勞動素養;職業教育強調“做中學”,重視職業技能培養。其次,兩者在內容上有重合。勞動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內容之一,包括勞動和勞動素質方面的教育;職業教育是以職業形式進行的勞動,體現了技術性,內容上包含了勞動教育。兩者在內容上都注重工匠精神、勞動精神的培育。

勞動教育與職業教育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第一,兩者的培養目標不同,勞動教育以培養個體的勞動素養與勞動技能,促進個體全面發展為目標,側重勞動技能培養和勞動價值觀的塑造;職業教育目標是培養具備德技并修的完整的職業人,側重于培養個體某一方面的職業技能;第二,兩者學習內容的廣度與深度不同。勞動教育涉及生產、生活方面的簡單操作與實踐,要求全面、基礎,職業教育則聚集特定領域的技術內容,要求專、精。

(二)勞動教育是高職教育質量提高的必然要求

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谶@一目標,在人才培養體系的制訂和課程體系的設置上,高職院校應注重職業技能的培養。職業技能培養的有效途徑是實踐性教學,所以高職院校要通過實訓、實習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技能。值得注意的是,實習實訓的內在要求是具備勤學苦干、吃苦耐勞的品質,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因此,練就職業技能需要具備勞動精神,學生只有形成正確的勞動觀,才能促進實踐教學順利開展,進而獲得專業技能的提高。

二、高職勞動教育融入專業教學需要探索的問題

(一)高職勞動教育的內容定位與高職教育層次相吻合的問題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按照教育部相關文件要求,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調整了課程設置,加入勞動教育課、勞動周等,但勞動課程的內容比較單一,很多是衛生打掃、垃圾清理等,中小學、本科等不同層次教育的勞動內容類似,沒有考慮到教育層次的差異性,與學生的專業實際也不相符。有的高職院校建立了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但是實際利用率不高,沒有科學的勞動課程建設大綱,勞動教育更多是空洞說教式、口號式的教學,形式大于內容,學生缺乏對勞動價值、勞動精神的認知與體驗,缺乏對勞動成果的尊重,無法領悟勞動創造社會、創造價值的重要意義。

因此,將勞動教育融入專業教育,探索與高職層次教育相吻合的勞動教育內容,是高職院校目前亟須解決的問題。

(二)高職勞動教育的實施過程與高職類型特色相適應的問題

高職勞動教育的實施主要采取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種方式,課堂教學主要是與勞動教育相關的理論課,實踐教學是通過實訓、實習、志愿服務、暑期實踐等途徑融入勞動教育。在勞動教育的實施過程中,部分高職院校還是采用傳統的理論說教式,與所學專業的聯系不夠緊密。筆者發現,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未能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勞動教育方式陳舊,缺乏對互聯網新媒體手段的應用,創新性不足。

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結合專業職業崗位,針對勞動新形態,在專業認知、實訓、實習等不同階段創新教育理念,并運用互聯網新媒體等手段,有機融入勞動價值觀、勞動素養和勞動精神的內容,培養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因此,探索與高職類型相適應的勞動教育實施模式,是高職教育的當務之急。

(三)高職勞動教育的評價方式與高職培養目標相匹配的問題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都開設了勞動教育課程,但是勞動教育教授什么內容,如何教,如何評價勞動教育是否有效,并沒有統一的標準與要求。勞動教育理論考核大多停留在勞動認知與基本的勞動技能學習上,實踐內容的考核停留在日常勞動、生產勞動、公益勞動等勞動實踐上。勞動教育評價與專業教學存在“兩張皮”的現象,勞動教育評價偏離了高職院校專業勞動技能培養的初衷。

三、高職勞動教育融入專業教學的路徑

(一)面向崗位勞動明確勞動教育的核心目標

勞動教育貫穿大學、中學、小學各學段,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不同階段的勞動教育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不同階段的勞動教育側重點不同,如高職勞動教育側重于勞動創新。時代在發展,技術在不斷更新迭代,新技術催生了新的就業崗位,對高職人才勞動教育要求也提出了新標準、新要求。所以,高職勞動教育目標要與時俱進,以適應時代需求,并突出技術性、職業性,注重在勞動中接觸和接受新技術、新應用。

因此,高職院校應結合高職教育培養技術技能型、服務型人才的目標,確立高職勞動教育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在相應專業崗位領域上,具有誠實勞動意識、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敬業奉獻精神的,掌握系統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能從事專業技術創新勞動的技能型和服務型人才。

(二)立足培養方案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應立足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與專業相融合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改革人才培養方案,考慮區域經濟的發展情況,結合專業特點與學生發展實際,做到科學性、實踐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統一,使學生能順應時代發展,適應社會新變化。筆者認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應包含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勞動教育與專業技能融合的理論課、勞動教育與專業技能融合的實踐課。

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勞動教育的意義和內涵,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從內心尊重勞動者,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勞動教育與專業技能融合的理論課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專業領域中勞動的現狀、內容、特點等,使勞動教育與專業課相互滲透與融合。勞動教育與專業技能融合的實踐課是以專業實習、實訓為載體的勞動實踐課程,讓學生在專業實踐中發揮主觀能動性,能用專業技能創造性地開展生產性、服務性勞動,踐行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提高勞動實踐能力。

(三)服務行業企業創新勞動教育的實施模式

高職院校要通過創新勞動教育實施模式,在專業實踐中踐行勞動教育,服務行業企業。

首先,勞動教育的實施必須有場地與載體。一方面,高職院??梢越⑿葎趧咏逃龑嵺`基地,開展勞動體驗、勞技實訓、創業實踐等實踐活動,培育學生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精神。如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每班一塊責任地”的勞動實踐體驗活動,采取“分地到班、自主經營”的教學模式,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全程參與種植、栽培、養護等生產勞動,產品收獲后自由銷售,收入作為班費,學生可以從中體驗勞動的成就感。另一方面,高職院??梢耘c企業合作,建立校外主題勞動實踐基地,發揮校企協同育人功能,為學生提供企業生產、職業體驗、志愿服務等專業實踐服務。其次,勞動教育的實施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高職院校勞動實踐圍繞專業技能提高展開,通過實習、實訓、暑期實踐等活動,讓學生利用專業技能解決問題,感受勞動的喜悅,鑄牢工匠精神。

(四)圍繞培養目標設計勞動教育的評價方式

高職院校圍繞專業培養目標,設計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能更好推進勞動教育的實施,實現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

第一,體現高職“五育并舉”專業培養目標,構建高職勞動教育評價體系。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在一年級開設勞動專題教育課程,重點考核學生的勞動價值觀與勞動習慣;二年級開設與專業融合的理論課程,重點考核學生的勞動態度與基本的職業勞動技能;三年級開設與專業融合的實踐課程,重點考核學生職業勞動素養與創造性勞動能力。

第二,構建全過程、多維度、多主體考核評價機制,實現增值評價。高職院校為學生建立勞動素養檔案,全過程記錄學生的勞動,考核維度包括勞動教育課程評價、校內勞動周評價、校外實習實訓勞動評價、就業創業勞動評價四個方面。通過個體勞動素養檔案,對學生勞動素養發展變化進行縱向比較,形成個體增值評價,增強勞動教育的成效。

第三,注重評價過程的良性循環,建立全面的反饋機制。勞動教育評價的目的不是需要學生的評價結果,而是通過評價過程促進學生成才。因此,高職院校應堅持“評價—反饋—改進”的評價思路,建立學校、教師、學生三者間暢通的反饋機制,學校、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勞動實踐情況,學生也能順暢地向學校、教師反饋意見,并通過不斷地反饋、改進,提高勞動素養。

參考文獻:

[1]張麗穎,張學軍.高職課堂革命:內涵、動因與策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2).

[2]梁明亮,胡殿宇,蘇東民.高職院?!按箢愓猩?、分類培養”模式下的教育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9(11).

基金項目:2021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雙高計劃背景下勞動教育融入專業教學的策略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21SJA0701;2021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項課題“‘人工智能+視域下高職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與課程教學能力的融合研究”,項目編號:622。

(作者單位: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猜你喜歡
勞動教育高職教育人才培養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