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漢觸覺形容詞的通感隱喻對比研究

2023-06-04 01:02呂雨楠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英漢對比

呂雨楠

內容摘要:在人類的五大感覺中,觸覺是人類了解和認識世界最基本的感覺之一。本文以通感隱喻為出發點,結合語料庫和詞典,對漢英觸覺形容詞“軟”和“soft”進行對比研究。研究發現,漢語和英語的觸覺形容詞范疇不管是在語義方面,還是在通感隱喻方面有著非常多的共性。軟和“soft”均存在通感隱喻,都可以從觸覺域向味覺域、聽覺域,視覺域以及更換高級的心理域進行投射。但在現代漢語中,出現了和通感隱喻模型不一致的現象:從觸覺域向視覺域投射的現象。但總的來說,共性大于個性,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人類的認知在發展的歷程中思維模式是大致相同的。

關鍵詞:英漢對比 觸覺形容詞 通感隱喻

傳統修辭學認為, 通感 (synaesthesia) 是一種語言修辭技巧。而認知語言學認為, 通感是各種感知之間的連通, 它與生理和認知相關。通感隱喻是隱喻的一種, 通過映射, 即從始源域映射到目標域上來完成。和普通隱喻不同的是, 通感隱喻的始源域和目標域一般為感官域。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來源于各種感覺。在人類的五大感覺中,觸覺是人類了解和認識世界的最基本的感覺之一,通過觸覺人類能夠了解物體的軟硬、溫度等屬性。觸覺作為感覺中最低級的一層, 在通感現象發生時, 更容易向味覺、嗅覺、聽覺、視覺感覺域, 或者更復雜的空間域、心理域等移動。

觸覺類詞匯在人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中使用頻率極高。從數量上看,現代漢語中表觸覺的形容詞占據優勢地位,名詞、動詞則不然。因此,本文選用觸覺形容詞為研究對象,以“軟”“soft” 觸覺形容詞為切入點, 通過對比它們的通感隱喻,探究其通感隱喻的差異和共性,進一步探索語義與人類一般認知能力和方式的關系。

一.文獻綜述

1.通感及其認知機制

通感 (synaesthesia) 又稱通感隱喻 (synaesthetic metaphor) , 指在語言中某一感覺域 (sensory domain) 中的感受可通過另一感覺域的概念來描述(Ullmann 1957:266;Williams 1976)。如:

例1:冷&cold

服務小姐冷冷地告訴她,她的那個劇組天剛亮就退了房走了。

She said in a cold, hard voice.

例1中,冷和cold作形容詞常表示溫度低,屬于溫度域的詞,例句中,“冷”和cold用來表示說話人的說話時態度冷淡,聲音機械,毫無起伏。句中出現了從溫度域(源域)向聽覺域(目標域)的投射,而產生了通感隱喻的現象。

西方語言學界對通感隱喻的關注較早, 而且集中于考察通感映射的方向性。如Ullmann (1957) 發現, 在詩歌語言里通感隱喻呈現出明顯的等級序列, 即觸覺→味覺→嗅覺→聽覺→視覺。針對日常語言, Williams (1976) 考察了英語感覺類形容詞在感覺域內的詞義演變情況, 歸納出了與Ullmann (1957) 的等級序列類似但更細致的通感映射模型。如果一個觸覺詞(touch)發生語義移變,它可能變為味覺詞(taste)、顏色詞(color)或聲音詞(sound),但不能直接變為視覺維度詞(dimension) (如:寬、窄,薄、厚)和嗅覺詞(smell)。

近來年隨著對通感隱喻研究的深入, 越來越多的學者通感隱喻的認知機制做出了不同的解釋。汪少華,徐?。?002)認為通感隱喻中的概念是從可及性較強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較弱的概念,可及性 (accessible) 較強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較弱的概念比從可及性較弱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較強的概念更為自然。彭懿,白解(2008)提出新主張,認為通感隱喻是天賦和體驗,感官之間的相似與差異,以及地域、文化和認知反作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趙青青,黃居仁(2018)總結了現代漢語的通感映射規律,現代漢語的通感隱喻受到感覺體驗性程度和感覺顯著性程度這兩個認知因素的制約。Marina Rakova(2003) 和Jay Seitz(2006)對認知語言學的通感闡釋提出了質疑和反駁, 例如hot的使用并沒有體現通感隱喻,因為它同時包含表示味覺、觸覺等多個基本意義,通感現象的產生是神經聯結的天賦性。楊波,張輝(2007)也對sweet一詞做出相同的解釋。

2.感官詞

國內外語言學界對于感覺類詞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視覺(陳佳,2003, 緱瑞隆2003)、味覺(莫麗紅.白解紅,2015, Pham Manh Hung,2017,楊波,張輝,2007),對聽覺和嗅覺(楊曉,2016, 緱瑞隆,2003)的研究較少。在對觸覺的研究中(羅一麗,張輝,覃修桂. 2018, 劉業信, 2006, 宋蕓,2013), 漢英觸覺詞語義對比研究的研究對象主要是觸覺形容詞的溫度域語義場,個別研究會涉及觸壓域語義場,均不涉及觸覺范疇名詞和動詞。

觸覺詞漢外對比的研究成果可以說是觸覺詞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最常見的是漢英對比(文 陽,2013, 劉業信, 2006 )的成果,通過漢英觸覺詞的認知語義的對比發現異同。但是大多數研究只基于詞典,沒有使用語料庫,不夠系統和全面。

二.語料

本文的詞典選用《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八版)《柯林斯高階英漢雙解學習詞典》《英漢大詞典》和《有道詞典》(網絡)。

本文的漢語語料主要來源是北京大學漢語語言研究中心(簡稱 CCL),英語語料主要來源是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簡稱 COCA)。本文所有語料都標明出處,另外為了行文簡潔明了,部分語料稍作刪節。

三.分析

1.“軟”的通感隱喻

人們在觸摸到某一易形變的物體之后,體驗到了一種獨特的觸感以后,形成了“軟”這一概念?!拔矬w內部的組織疏松,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變形狀”位于所有義項之首。這是對于物體物理屬性的客觀描述,也是人最基本的觸覺感受,被人們所廣泛使用,最具有典型性,為基本義。在對語料庫和詞典的檢索中,總共發現4種不同的通感隱喻現象。

(1)觸覺域→味覺域

例2:或言此泉甘軟,男女飲之則淫?!短綇V記》

例3:天寒地凍之際,世界軟飲料“巨無霸”可口可樂公司已在策劃今后對中國市場的戰略戰術了?!妒袌鰣蟆?994

“水”用“軟”來形容,并非指水的觸感是柔軟的。例2中,“軟”用來形容泉水甘甜,好入口。例3中的軟飲料是指酒精含量低于0.5%(質量比) 的天然的或人工配制的飲料。但是在CCL語料庫中并沒有找到“軟飲料”的古代漢語用例?!败涳嬃稀笔歉鶕皊oft drink”仿譯而來?!败洝狈懂牭脑屯ǔ>邆涞氖俏矬w內部分子排列不緊密,硬度低的特點。引申到“軟水”(soft water)中的礦物質含量低或者含量為零的特點。再進一步引申到“軟飲料”中,指其酒精含量低或為零?!败洝睆囊环N觸覺感受,變成一種味覺感受。

(2)觸覺域→聽覺域

例4:十娘抱持公子于懷間,軟言撫慰道:……——《讀者》合訂本

例5:黃秋生:差不多了,沒力氣了。搖滾需要很多力氣的,唱那些流行軟軟的愛情歌我又不想?!遏斣ビ屑s》

例6:她用軟軟的南方普通話開了頭,接下來就會改作上海話?!秷罂x》

“軟”的原型外延具有柔軟,給人以舒適感這一特點。例4和例6中的“話”都屬于人的功能,講話溫和,令人聽起來舒服,不會受到刺激。例5中,愛情歌通常是舒緩的,聽起來非常柔和,給人舒適的感覺。隱喻產生的基礎是相似性,即某特征為始源域和目標域共享。因此基于“舒適感”這一相似性,“軟”的外延從觸覺域投射到了聽覺域。

(3)觸覺域→視覺域

例7:那個月牙清亮而溫柔,把一些軟光兒輕輕送到柳枝上?!独仙岫唐?/p>

例8:軟光——攝影術語 (漫散射性質的光)

例9:胖妞怎么穿?軟粉紅色連衣裙更有活力!

例10:那里是清一色的黃皮膚、黑頭發,那甜甜裊裊的鄉音,媚媚軟軟的山水,親切撩人?!度嗣袢請蟆?000年

例11:水是軟水,風起微瀾,月來滿地,日來不醒?!讹L聲》麥家

上述提到“軟”具有給人舒適感的外延意義,例7、8、9同樣基于“舒適感”這一相似性,“軟”的外延從觸覺域投射到了視覺域。如例2中的軟光有光質柔和,陰影淺淡,投影虛松的特點,在視覺上營造出輕柔,虛幻的氛圍。作為“軟”的客體外延,其特點為受外力容易產生形變。例4中, “媚媚軟軟的山水”指山川起伏,湖水在風的作用下不再平靜,而是泛起微瀾(同例11),因此,基于“容易改變”這一相似性,“軟”從觸覺域投射到了視覺域。從這一點上看,現代漢語形容詞的通感映射既并不完全符合Williams (1976) 歸納的映射模型(該模型認為觸覺域無法投射到視覺域),因為例10中對山川的描寫很明顯是從視覺維度上的形狀描寫。但這一現象恰恰印證了趙青青(2018)提出的現代漢語通感隱喻的映射模型中出現的由觸覺域向視覺域的映射。

(4)觸覺域→心理域

例12:他為人老實,性子軟,孤身一人,她說啥他聽啥,她能當家,這是四——《迎春花》馮德英

例13:他慢慢地回轉身,看著哭得癱軟的妻子,他的心軟了,他有負于妻!——《作家文摘》

例14:伍老板在家耳根子軟,看我媽的眼色?!兑粋€女人的史詩》嚴歌苓

例12、13、14同樣基于“軟”容易改變的相似性,從觸覺域投射到了心理域。例12中“性子軟”指性格懦弱,不堅定,沒主見。而例13中的“心軟”并非心的質地是軟的,而是說人的情感柔軟容易被外界事物感動而心生同情。同樣,例14的“耳根子軟”指的是人的性格懦弱,沒有主見,意志不堅定,只會一味聽從他人?!靶摹焙汀岸印倍际侨说钠鞴?,但在這里卻指代的是人,出現了用部分代整體的轉喻,所以在例13,14的通感中,轉喻和隱喻是同時存在的。

2.“soft”的通感隱喻

“soft”范疇原型義項為“changing shape easily when pressed; not stiff or firm”,“soft”詞義的擴展是基于不同認知域之間的投射而完成的。在對語料庫和詞典的檢索中,總共發現種不同的通感隱喻現象。

(1)觸覺域→味覺域

例15:It is a human fight to smell fresh air, have a clean home, eat healthy food, drink soft water.——An Islamic Perspective on Environment Literacy 2009

例16:A single sugar-containing soft drink per day tacked on 1 pound every four years. ——Science News 2011

當“soft”的外延為固體物時,通常會有硬度較低的特點。知道可溶性鈣、鎂化合物這些礦物質具備“hard”特點,含礦物質的水被為“hard water”,而不含或較少含礦物質的水則自然而然被認為是“soft”的,再進一步引申到“soft drink”中,指其酒精含量低或為零。當凸顯“硬度低”這一物理屬性時,“軟”從觸覺域投射到了味覺域。

(2)觸覺域→聽覺域

例17:when the noise was all but deafening, she heard a soft birdcall behind her. ——Merchant Emperor 2014

例18:"I'm through now, " she said in a soft voice. ——Kiss Girl 1995

當隱喻凸顯原型“柔軟、柔和”這一屬性時, “soft”基于聽覺層面。例17和18中的birdcall(鳥叫聲)和voice(人發出的聲音)都具有柔和的特點,給人以舒適感,基于這個相似性,soft出現了從觸覺域到聽覺域的投射。

(3)觸覺域→視覺域

例19:...and Leah and Mamma had both noticed the light was too soft and misty because of it.——Covenant 2002

例20:The thick carpet was a soft pink, not a color or a pile that would be the first choice of most men. ——Return to Umbria: a Rick Montoya Italian Mystery 2017

“soft”形容實體物具有觸覺上的舒適性,柔軟引申到視覺上的舒適性。例19中用soft形容光線的柔和,例20中的“pink(粉色)”是顏色,顏色是附著于物體之上。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一種對光的視覺效應。同樣,soft pink形容一種淡淡的粉色,給人舒適的感覺?;凇笆孢m性”這一外延意義,“soft”由觸覺域投射到了視覺域。

(4)觸覺域→心理域

例21:“Now don't you go gettin soft and emotional on me.”——Ebony 1997

例22:A talented team that was sometimes soft and always streaky. ——Houston 2004

例23:One man, 40-something, stood up and said, " I'm a soft man. I was raised by women. ——Just Men Being 1990

作為客體物的范疇原型外延,通常具有“柔軟,受外力容易產生形變”這一特點。例21指的是人內心柔軟,心地善良。同時基于“柔軟,不堅固”這一相似性,例23指的是懦弱的男子。物體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變形狀,說明該物體可能在受力后是有伸縮余地的。例22中表示一個聰明的團隊有時是能屈能伸的,以此來形容一種良好的團隊品質和精神。所以基于“柔軟,不堅固,有伸縮余地”的相似性, soft從觸覺域向心理域投射。

“soft”范疇和漢語“軟”范疇的范疇原型基本相同,均為“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變形”。因而,英語和漢語中,“soft”和“軟”范疇原型的外延幾乎都是對應重合的。它們的隱喻投射存在極大共性,均可以從觸覺域向味覺域,聽覺域,視覺域及更高級的心理域投射,但都沒有出現向嗅覺域的投射?!皊oft”和“軟”的外延,均從最初的固體物發展到了主體,都從最初通過摸得到的具體感受,發展到了需要用心體驗的抽象感覺。值得注意的是,現代漢語中的“軟”從出現從觸覺域向視覺域的投射,這顯然與傳統的通感隱喻映射模型不符。那么,在漢語中,是否存在其他觸覺形容詞能向嗅覺域進行投射?它們的投射方向是單向的還是雙向的?本文只針對一組觸覺形容詞進行探究,篇幅有限,上述問題亟待研究。

參考文獻

[1]陳佳.英漢視覺常規隱喻比較[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01):20-22+27.

[2]Pham Manh Hung(范孟雄).漢越基本味覺詞隱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7.

[3]緱瑞隆.漢語感覺范疇隱喻系統[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5).

[4]劉業信.“軟”“硬”兼談——“hard”與“soft”詞義探微[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S2):99-101.

[5]羅一麗,張輝,覃修桂.通感隱喻的概念整合分析——《唐詩三百首》中通感隱喻的個案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8(04):13-18+98.

[6]莫麗紅.白解紅.英語基本味覺詞“sweet”一詞多義的認知識解[J].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8(05):135-139.

[7]彭懿,白解紅.通感認知新論[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01):14-17.

[8]宋蕓.認知視角下英漢 soft/軟的語義拓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9]汪少華, 徐健.通感與概念隱喻[J].外語學刊,2002(03):91-94+112.

[10]楊波,張輝.跨感官感知與通感形容詞研究[J].外語教學,2007,(01):16-21.

[11]楊曉.英漢嗅覺形容詞對比研究[D].湖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12]張輝,楊波.隱喻和轉喻的區分:研究現狀和分歧[J].外國語文,2009,25(01):81-88.

[13]趙青青,黃居仁. 現代漢語通感隱喻的映射模型與制約機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8,(01):44-55.

(作者單位:寧波大學)

猜你喜歡
英漢對比
基于最簡方案的英漢雙賓語結構的研究
英漢名詞動用分類方法探究
試論英漢詞匯對比分析對漢語國際教育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