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從心所欲”到“不逾矩”

2023-06-05 19:52姚翠麗
新閱讀 2023年5期
關鍵詞:許淵沖翻譯

姚翠麗

摘要:“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許淵沖先生在翻譯中所崇尚并踐行的理念。本文以“許淵沖漢譯經典全集”的編輯出版為例,論述責任編輯在書稿編輯過程中如何既尊重譯者的“從心所欲”,即個性化的表達方式與自由灑脫的文字風格,又遵守翻譯原則和出版規范,使之“不逾矩”,從而使書稿質量得到保證和提升。

關鍵詞:許淵沖? “許淵沖漢譯經典全集”? 翻譯“從心所欲”? 編輯“不逾矩”

“許淵沖漢譯經典全集”(第一輯)(共20本,其中“莎士比亞戲劇精選”14本,“王爾德戲劇全集”6本)于2021年3月底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這套叢書出版后深受讀者喜愛,至今已多次重印,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套圖書的成功,除了裝幀精美,還離不開高品質的內容,即譯文的高質量。真正好的譯文,除了譯者的非凡才華和生花妙筆,還需要責任編輯對書稿的準確把握,做到編輯有度——即確定書稿的編輯原則。確定本套叢書譯稿的編輯原則,首先要了解譯者許淵沖先生的翻譯理念。

對“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解讀

許淵沖(1921—2021年)作為翻譯家,不但譯作等身,還形成了自己的翻譯美學理論,其中“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他信守并奉行的翻譯理念。許淵沖在其翻譯的莎劇《夏夜夢》譯后記里提到錢鐘書曾說:“蓋藝之至者,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痹S淵沖說:“‘藝指藝術,我看文學翻譯不是科學,而是藝術,所以也可以應用這句話?!畯男乃褪亲g者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不逾矩即不違反客觀規律。不違反原文的內容,還要盡可能選擇最好的譯文表達方式?!弊x者還可以從“許淵沖漢譯經典全集”每本書的扉頁上看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鈐印文字,這代表了他在翻譯上的藝術追求。

“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最早可以溯源到孔子的《論語·為政》,原文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边@句話流傳很廣,被人們用于不同的領域和場合,可見其內涵之豐富、解讀之多樣。用于翻譯,則看似簡短的一句話,其背后卻有著深厚的翻譯傳統和理論基礎。

羅新璋在《翻譯論集》序言《我國自成體系的翻譯理論》中,對我國近代的翻譯理論做了梳理和闡釋。他說,影響最大的,當推嚴復的“信達雅”。嚴復在為《天演論》寫的《譯例言》中,起句便是“譯事三難信達雅”。后來,林語堂于1932年在《論翻譯》中提出翻譯的三個標準:忠實、通順、美,進一步解釋了嚴復的“信達雅”,并將“雅”凸顯為“美”,尤其強調文藝作品,如詩歌、小說之類,譯文在其必信必達之外,“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傅雷1951年在《〈高老頭〉重譯本序》中提出:“翻譯應當像臨畫一樣,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辈痪杏谧志?,而是提高到藝術的境界,強調譯者的敏悟、修養、見識,把握原文的神韻,表達要傳神,得其韻,追求美之極致,達到一種文字的意趣——這仍然是在肯定“信、達”的前提下將“美”的標準升華到新高度。錢鐘書于1964年在《林紓的翻譯》一文里又提出:“文學翻譯的最高標準是‘化。把作品從一國文字轉變成另一國文字,既不因語文習慣的差異而露出生硬牽強的痕跡,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風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薄盎场笔侵杆囆g上的精妙超凡之境,比“神似”更進一步、更深一層。這里特別強調了文學翻譯,不但提到了不留痕跡的美妙境界,而且也隱含了翻譯的手法在里面——化于無形,美在感受。錢鐘書把文學翻譯的標準與藝術的要求融合在一起,于是就有了他那句著名的話:“蓋藝之至者,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薄@實際上已經超越了文學翻譯的范疇,而進入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境界。

可見,許淵沖“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翻譯理念,是在中國傳統翻譯理論的基礎上形成的?!靶胚_雅”是這個理論體系的基石和底座,適用于普遍的翻譯領域→“忠實、通順、美”是對“信達雅”的進一步解釋,并且向文學翻譯方向生發→“傳神”則已經是將文學與繪畫融合,又向著文藝的方向進了一步→“化境”則不僅將翻譯的美學追求推向了極致,還啟發了翻譯方法和文藝美學思想,后來的翻譯理論全都是在“信達雅”這塊基石上的建設與拔升,而“美”則是這座金字塔的頂尖,是對文學翻譯和文藝之美的最高追求。許淵沖正是吸納了中國傳統譯論之精華,將之與錢鐘書對文藝的主張相結合,從而形成了自己所尊奉的翻譯準則。即:文學翻譯是一種藝術創造的行為,譯者為了達到美的最高境界,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聽從靈感的引導,不拘一格;同時,又因為翻譯是從一種文字向另一種文字的轉換,必須忠實于原文的意思與風格,至少要做到“必信”與“必達”,即“不逾矩”。

“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分前后兩個層面意義,“不逾矩”本身就隱含著“逾矩”的可能性,“從心所欲”無論是心態還是行為都極易導致“逾矩”的結果,可以認為先圣在說“從心所欲,不逾矩”時,本身就蘊含了一種智慧、張力和預見性。既想“從心所欲”,又要做到“不逾矩”,這是一個難度極高的操作,對執行者的修養和功力都是個考驗。對譯者來說,翻譯中既要做到“從心所欲”地揮灑才情,又要“不逾矩”——忠實于原文,不跑得太遠,也非易事。越是技藝高超、注重美的譯者,越有可能“逾矩”,責任編輯的工作就是輔助譯者做好高難度動作下的“保護”工作,守住譯文的“信”和出版規范,使之“不逾矩”。

編輯原則

“許淵沖漢譯經典全集”的高品質正是從譯者的“從心所欲”,到編輯使其“不逾矩”的一個動態的合作過程。編輯秉持的原則是:譯者的“從心所欲”,但凡是有益于追求和提升譯文之美、又不脫離原文之意的,都予以尊重;如果是遠離“信”、破壞“達”,不符合原文意思和出版規范的,即是“逾矩”的,則加以合理干預。

對有益的“從心所欲”予以尊重?!霸S淵沖漢譯經典全集”并非嚴格比照英文原文逐字逐句翻譯,也非完全遵從原文語法解構,用詞不拘泥于詞典釋義,可看到譯者“從心所欲”的主觀能動性發揮。譬如,用詞上經常會跳出習語的固定搭配,而使用自造的詞。像“起早貪晚”(起早貪黑)、“刀光血影”(刀光劍影)、“雷鳴電馳”(雷鳴電閃)、“心力勞瘁”(心力交瘁),這類用詞雖然不合習語的固定搭配,卻沒有偏離原文,不能算錯;從表達效果上看,有的更加口語化,更符合人物身份,更加靈活生動,還偶有文字游戲的意趣,還有一類作者自創卻有特別用意的詞,雖不符合常規搭配,也要保留。如《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三幕第三場中,羅密歐對奶媽說:“……我親蜜的新人對我們親蜜的感情說了什么?”這句話里的“親蜜”就不可以按照詞典規定的固定搭配改成“親密”,因為這個詞包含了“親愛甜蜜”之意,是譯者有意為之。有些看似用錯的詞,恰恰體現了譯者的古文字修養。如《安東尼與克柳葩》第一幕第一場中,馬克·安東尼的部將菲羅說:“……瞧,他們來了。仔細看看,你就可以看出這世上的三大擎天柱里面,有一根不再頂天立地,變成跟風流娘兒說說笑笑的人物了?!边@里的“娘兒”也不可以改成“娘們”,因為在中國古籍當中,“娘兒”并不鮮見,大約為“小娘子”之意,對應的英文是“strumpet”(意為“娼妓”“妓女”),此處譯者用“娘兒”恰好表達了說話人既愛憐又輕薄之意,倒是別有意味。在譯文表達上有時會比原文更多渲染、不乏夸張,甚至有添加。如《李爾王》中這一句英文:“Crack nature's moulds,all germens spill at once/That make ingrateful man!”譯成“砸爛砸碎大自然鑄造的忘恩負義的人型吧!”,一個“crack”就翻譯成了“砸爛砸碎”,顯然譯者做了添加和渲染,就是為了讓語氣更加強烈。再對比一下朱生豪的譯文,我們就能更明顯地感受到:“打碎造物的模型,不要讓一顆忘恩負義的種子遺留在世上!”不過呢,許淵沖這種看似“從心所欲”的處理方法,相比之下使得情感的表達力更強了,將李爾的悲憤之情宣泄得更加有力。所以說,這類“從心所欲”是無害的,甚至是更好地理解和表達了原文字面下強烈的情緒。

“許淵沖漢譯經典全集”中這看似“從心所欲”的表達和處理方式比較常見,多屬譯者為了審美上的追求而有意為之,并沒有脫離和歪曲原文之意,相反,還提升了譯文的表達效果。編輯沒有對此進行干預、妄加修改,從而很好地保護了譯文鮮活而富有個性的語言特色、自由灑脫的文風、奔放流淌的氣勢、充沛飽滿的感情。資深出版人汪家明對許譯莎劇評價到:“……見到許淵沖先生翻譯的莎士比亞,十分驚喜。其中有一些劇作是近百歲時所譯,老人家早已脫離了那些斤斤計較的語句雕琢,全憑所感,既朗朗上口,又有骨有肉,渾然一體,進入自由之境,如同鋼琴演奏高手,完全不顧及鍵盤和手指的技巧,任意揮灑,直通心意?!边@番評價也代表了普通讀者在閱讀中對譯文的審美體驗。

對“從心所欲”審慎處理?!霸S淵沖漢譯經典全集”中所表現出的“從心所欲”,還體現在譯名的翻譯上。

首先是書名,如《如愿》(《皆大歡喜》)、《弄假成真》(《無事生非》)、《夏夜夢》(《仲夏夜之夢》)、《有情無情》(《愛的徒勞》)、《風暴》(《暴風雨》)、《馬克白》(《麥克白》)等,這些書名讓熟悉莎劇的讀者感到陌生和困惑,責編也有同樣的不適。這些譯名并不值得鼓勵,然而譯者在相關譯作的譯后記里寫明了理由。如《有情無情》的書名,譯者在本書的譯后記里寫道:“劇本講的是四個多情才子向四位‘道是無情卻有情的佳人求婚的故事,佳人要才子一年后再談婚事,所以這恐怕不能算‘愛的徒勞,因此改為現在的譯名?!薄断囊箟簟返淖g名,譯者也在譯后記里做了解釋:“《圖說莎士比亞戲劇》第234頁上說:‘《仲夏夜之夢》中的魔法、詼諧、音樂和美景堪為莎劇之最,令人目不暇接。劇名所指的仲夏節是伊麗莎白時期英國人狂歡的時節。但是劇中寫的卻是五月一日前的四天,不能算是‘仲夏,而法文譯本已把‘仲字刪掉,所以這個中譯本也就只譯成《夏夜夢》了?!庇纱丝梢?,譯者對書名是經過認真考慮的,體現了他自己的理解和審美堅持。

其次是人物的譯名,也令人感到不習慣,如Cleopatra譯成“克柳葩”(克莉奧佩特拉),Hamlet譯成“哈夢萊”(哈姆萊特),Gertrude譯成“葛露德”(格特魯德),Ophelia譯成“莪菲莉”(奧菲莉婭),Macbeth譯成“馬克白”(麥克白)。這些譯名,既不符合姓名譯名手冊的規范,也非約定俗成。這樣“從心所欲”地給人物起名字,真的是令人困惑。然而,責編發現,譯者在書中人物譯名上是自成體系的,且頗有特色。在進一步與譯者探討這個問題后,謎團得解:許淵沖在譯名翻譯上有自己的審美原則,就是能用三個字的,絕不用四個字或者更多,他認為超過三個字的名字念起來拖沓,不美。所以,像“哈夢萊”“克柳葩”這樣的譯名,也是譯者出于美學追求的一種刻意為之。而且,20本書里幾乎所有的譯名都是按照這一原則翻譯的,既自成體系又改之不盡。所以,像這種情況,不宜硬改。編輯的原則是接受現狀,各自統一。

對“逾矩”之處的整理與規范。一是正式審稿前對書稿的整理?!霸S淵沖漢譯經典全集”(第一輯)的書稿交來時是最初始的狀態。有22個劇本(出版時合成20本書),其中一部分是打印出來的紙稿,上面有譯者親自修訂的筆跡,譯者的筆跡很重要,審稿編加工作一定是以此為底稿。這一部分紙稿,字的行距較密,字體是老式電腦的輸入法,有一兩本書稿里面的中文句號全都是實心點——這是因為譯者年事已高,電腦錄入失誤導致。另一部分書稿是電子文件,絕大多數劇本都是每一幕存成一個文件,每個劇本會有四幕到五幕,也就會有四到五個文件。責編首先要做的是把這些連綴整合,統一調整字體和行距,然后打印出來,備審稿用。

二是“逾矩”之處要予以規范?!坝饩亍敝幱腥缦聨最悾孩僮g名不一致。這個問題在譯稿中出現的頻率很高,隨處可見譯者的“從心所欲”。如《理想丈夫》中“diamond brooch”出現了多個譯法,有“鉆石裝飾品”“鉆石項鏈”“蛇形項鏈”“蛇形胸針”等,而其實都是指的同一件飾物?!墩J真最重要》里有一個人物叫“Bunbury”,譯文中出現了多個譯名,有“埋醉漢”“買醉漢”“買醉鬼”“班不理”等,經常會有三到五個不同的譯名?;蚴峭蝗嗣幌雽懭?,就只用名字的第一個字代替,責編需要對照原文選定一個對的,或者用得相對多的、符合讀者閱讀習慣的來統一。編輯的做法是附一張人物名稱替換表,全書指定位置按此替換。②筆誤較多。有的筆誤可根據發音或者由上下文推理而猜到,但是會有個別筆誤像天書一樣難解。③甩譯、漏譯、錯行。甩譯確實屬于“從心所欲”的做法了,如《有情無情》第四幕第二場的前半部分,譯者在譯文中擴注:“此處約50行省略未譯?!睂τ谶@種情況,責編配合做了面末譯注。漏譯、錯行應該不屬于主觀上的“從心所欲”,而是心態上稍微放松就可能會出現的情況。這在戲劇作品中比較常見,尤其是涉及多個人物,甲乙丙丁多人對話,幾輪對話下來,譯者會看錯行,也會導致漏譯。④對原文的誤讀。這種誤讀是真正的“逾矩”之筆,因為會損害忠實,即“信”,所以必須合理干預。

本著尊重原著、對讀者負責、尊重譯者、改必有據、重要修改要經譯者確認的編輯原則,責編把所有需要溝通的問題匯總,整理成一個陳述詳細的文件,將問題提交給譯者,逐一解決。這個與譯者溝通的過程非常重要,不僅解決了初審發現的書稿問題,還加深了責編與譯者的相互了解和信任,這對后期進一步提升書稿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結語

從“從心所欲”到“不逾矩”,在翻譯出版領域,通常體現為譯者與編輯兩個方面努力的結果。首先,是譯者的自覺意識,許淵沖是一位傳統翻譯理論的自覺繼承者,他把“從心所欲不逾矩”奉為自己在翻譯實踐中遵循的理念,這種“從心所欲”,在追求和創造譯文之美的方面,是有益的,會提升作品的美學價值,即使在有些方面看似“出格”或者“過分”,只要沒有偏離原意,責編都予以尊重。從這個意義上說,不干預、不硬改本身就是對書稿質量負責。對于“從心所欲”導致的“逾矩”,責編必須加以干預,要按照出版規范,有針對性地將問題妥善解決?!霸S淵沖漢譯經典全集”出版的成功,體現了從“從心所欲”到“不逾矩”的實現過程,也是責編對譯者從理解到溝通再到輔助完善書稿的過程。

作者單位:商務印書館

參考文獻

[1]羅新璋,陳應年.翻譯論集(修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

[2]胡婷婷.許淵沖文學翻譯理論探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3-01-30.

[3]付穎玥.引進版圖書的翻譯問題和質量提升策略——基于譯者與編輯的協同[J].傳播與版權,編輯出版,2023(4):17-19.

[4]荊江,馮小桐.盡我所能,得我所好:探索解決世界問題的中國之“道”——許淵沖先生訪談錄[J].翻譯界,2022(2):147-156.

[5]羅敏.翻譯本體框架下的原、譯文本中的美之制衡——許淵沖文學翻譯理論之我見[J].山海經,2015(18):35-36.

猜你喜歡
許淵沖翻譯
元 日
詩譯英法唯一人:許淵沖
摔得挺美
“第三屆許淵沖翻譯大賽”英譯漢原文
淺析跨文化交際
商務英語翻譯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及其應用
小議翻譯活動中的等值理論
折桂令·客窗清明
許淵沖“三美論”在其英譯作品《西廂記》中的體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