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梭的自然主義思想對我國應試教育的啟示

2023-06-12 21:43康晶晶梁明月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應試教育盧梭

康晶晶 梁明月

內容摘要: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主張教育要順應兒童的本性,讓兒童自然發展,遵循和尊重這些規律而不能與其對抗,他的一些觀點對當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本文通過對盧梭自然主義教育的論述,聯系我國現代應試教育中的弊端,從自然主義思想角度進行剖析,為解決應試教育中的問題以提供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盧梭 自然主義教育 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是一種以應付升學考試為唯一目的,圍繞‘應考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片面的、淘汰式教育”。[1]它是順應時代產生的一種教育模式,但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應試教育也顯露出諸多問題。為了改善應試教育的弊病,學者們努力尋求更加適合我國國情的教育模式,并提出了許多觀點,從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入手則是其中一種觀點。

一.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內涵

教育“歸于自然”是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謂自然,就是遵從事物最根本的特質,也就是說教育要順應大自然的法則,發展人的自然本性。[2]

盧梭認為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是人們接受教育的三種來源。他說:“這種教育,我們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制于事物。我們身體器官和技能的內在發育,是天性的教育;我們通過努力來促成這種發育,是人為的教育;我們由環境經驗所獲得的則是事物的教育?!盵3]他認為自然的教育是絕對不能被人所控制的,事物的教育有些方面可以被人所掌控,而人的教育才是人們可以真正所決定的。因此,以自然教育為核心,把事物的教育和人為的教育緊密連接起來,并且服從于“自然的教育”,實現三者的和諧統一,才能獲得成功的教育。

盧梭的教育思想為18世紀法國的啟蒙運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八麨榉捶饨ㄕ味f社會契約論,為反宗教壓迫而呼吁自然神論,為反傳統文明而否定科學藝術促進道德的進步,為反封建榨取、剝削而指出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私有財產制……至于他反對戕害天性的陳腐教育而高呼自然發展的新教育,乃是他那多方面改造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當然是它的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盵4]自然主義教育的內涵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教育要依從兒童自然本性的發展?!懊恳粋€人的心靈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須按它的形式去指導他?!盵5]自然教育應是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保護兒童善良的天性,尊重個性差異,旨在讓他們能夠自由發展。盧梭反對壓抑兒童天性,反對強迫兒童,反對強制性的灌輸教育,反對嚴苛的管理制度,反對暴力體罰和成人的權威。二是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所謂“自然人”,是指能夠完全自由成長、自力更生、獨立思考、身心和諧發展的人。自然人是盧梭所構想的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道德理想國中具有善良的自然本性的道德公民。[6]

二.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意義

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既是歷史性的,同時又超越了歷史,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具有現實性。[7]。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在當時的歐洲引發了巨大的反響,它不僅深刻地影響了當時的教育理論,而且也為現代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首先,盧梭認為教育要順應人的自然天性,尊重兒童,培養“自然人”?!氨R梭不僅充當了封建教育的爆破手和掘墓人,而且成為資產階級教育的先驅和奠基人”。[8]盧梭并不是提出這一理念的第一人,但他提出了一套較為完整的自然主義教育體系。他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對當時腐朽的封建專制教育帶來了一種重大的變革,它強調以兒童為中心,將學習者置于首位,為當代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和理念。

其次,盧梭強調教育服從自然的法則,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自然規律,讓他們得到自由成長。他的教育觀念將兒童置于教育的核心位置,打破了傳統經院主義教育的陋俗,使兒童從一個被迫接受學習的機器變成主動參與的學習者,學習成為兒童主動參與的事情。此外,盧梭認為,教育應該拋棄枯燥乏味的書本知識,按照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愛好來進行教學,并且教育要順應兒童的自然本性,讓他們自由成長,這一思路為后來建立兒童中心主義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至今,盧梭的一些教育思想仍然為我們當今的幼兒教育和中小學教育帶來了重要的啟發和指導。

三.我國應試教育的問題

應試教育是順應時代發展而產生的,從某種程度來說它是科舉制的延續和轉型。應試教育是我國人才選拔的主要途徑,但當前我國應試教育存在諸多問題的。

1.學業負擔過重,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應試教育下,成績是評價學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指標,學校過度重視學生的成績,這種做法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極大的焦慮,從而使他們對考試的認知變得不正確,加重了他們的心理負擔。并且在應試教育模式下,超前教育已成為教師和家長的首選,但這種教育方式卻嚴重違背了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學生成為知識的儲存器,加重了學習負擔,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超前教育完全無視了學制存在的意義,一個國家的學制是經過多次教育改革確定下來的,是符合學生的成長規律,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由于超前教育盲目追求教學進度,知識點只能講到表面,導致學生對所學知識吃不透、嚼不爛,對課程內容一知半解。在超前教育模式下,學生們厭學和焦慮情緒逐步加深,致使學習狀態消極,學習效率低下,心理負擔嚴重加深,喪失對學習的信心,更有甚者產生抑郁傾向。例如:山東淄博桓臺第一中學,新任校長一上臺就頒布了“高一學完高中所有課程,其時間復習”這樣的制度,由于趕進度,教師授課內容沒辦法深入,而學生跟不上進度,學習效率低,成績變差,老師和學生們怨聲載道,最終該校校長以停止處理,這種教育制度嚴重違反了教學規律,因此,教育應要“順木之無以致其性”。

2.教育內容單一,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我國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9]然而,在應試教育下的指揮棒下,教師過分關注學生的智力發展,忽略了其他領域的成長。教師根據考試大綱決定學生所學的知識內容,大綱考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忽視了學生其他方面的學習和其他能力的發展,學生沒有得到整體發展,學生不是全面發展的人。

應試教育下,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忽視了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養成。在學校,與成績相比德育處于困境之中,然而北宋時期司馬光說過:“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自古以來,國之亂成,家長敗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10]一個有才之人,若沒有德,則其才便會變成萬惡之源,德育對個人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它將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道德素質、正確倫理觀念,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社會觀念。二是忽視了體育育人的價值。通過體育鍛煉,學生可以加強體質,提升心理,鍛煉意志力,對他們的成長必不可少。但在應試教育下,體育教學的時間都用來學習書本知識,這非但不利于孩子的全面發展,還會致使他們對讀書缺乏積極感和興趣。三是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們只把注意力放在學習知識上,而忽略了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重要性。四是學生的學習來源局限在書本,學生的知識面窄,導致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

3.忽視個體差異性,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

由于遺傳素質的差異、周圍環境和教育因素的差異,不同個體同一方面的發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具有差異性,例如:面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有些學生能夠提出多種解決方案,而有些學生只能從一個角度思考問題,提出一種解決方案。因此,教師不應以同一套標準評價學生,因為過于強調整齊劃一的教育,令學生的個性、創造力和想象力等的發展遭遇巨大阻礙。

應試教育下,忽視學生身心發展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采用統一的評價方式,不同層次的學生希望得到老師對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評價,然而在教育評價中,教師未從學生的差異性出發,而是對所有學生使用相同的評價標準,采用這種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因此相當于沒有評價,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二是為了提高升學率,教師更加重視名列前茅的學生,成績差的學生常常得不到重視,教師沒有做到一視同仁。例如:班級座位分配時,成績優秀的學生坐在前面,老師上課提問和課后偏科輔導也都傾向于成績優秀的學生,而成績差的學生未獲得老師的公平對待,長此以往喪失對學習的興趣。

四.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對我國當代教育的啟示

應試教育曾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培養出大批優秀人才。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它也暴露出很多問題。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培養的是自然人,我國教育最終想培養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其實二者的本質是一致的,都是培養全面而獨立的人,只是因為所處時代不同,面對的教育對象和教育內容有差別。[11]面對應試教育出現的問題,“素質教育”應運而生,并提出教育應培養什么樣的人和如何培養人兩個根本問題。

1.充分尊重學生,培養“獨立”的人

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研究的全部意義在于對教育與人的發展問題的追問和求索之中。[12]當今社會復雜多變,要完全成為真正獨立自主的人是難以實現的。但是,我們可以使用盧梭“自然人”的某些做法,將其應用到素質教育中,以培養在一些方面“獨立”的人。在教育中培養獨立思考的人,學生不是被動的學習者,不是只聽老師的講解,而是要主動思考、善于探索,做一個主動的學習者。在教育中強調獨立平等,意味著教師和學生受教育權應當是平等的,教師和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能夠相互討論、提出疑問,并共同尋求解決方案。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教師也能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

2.關注學生差異,培養個性發展

盧梭特別關注學生的差異性,他認為兒童發展特點在不同年齡階段是不同的,主張教育內容與教育方法應該按照兒童的身心發展水平、自然進程和接受能力來確定,他反對脫離兒童實際,不顧兒童的認知能力,完全按照教育者成人化的觀點和意志,實施強迫性的超前教育。[13]首先,在教學態度上,教師要公平地對待每位學生,這是進行因材施教的前提。其次,在教學評價中,教師應采用多種方式評價學生,而不是僅僅依靠一種統一的標準。這樣做既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又能較好地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因此,教師應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幫助學生成為獨特的人。

3.實施自由教育,尊重學生的自然天性

針對封建教育對兒童自由發展的束縛,盧梭堅持要求教育必須遵循兒童的天性,尊重兒童的自由,這樣才能使兒童獲得充分自由的活動時間和教育機會。[14]綜觀教育現狀,“應試”成了教育的目的,追求高分成了確定教育與管理方法的唯一依據,抹殺了孩子的自然天性,更不顧孩子的自由發展與創造力的培養。教育改革,重在遵循學生身心自由發展的規律,尊重學生的自然天性,讓學生能夠自由發展,使每一位兒童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理想設計未來。[15]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擺脫巨大的學習壓力,還能順應自然,實現個性化發展。

4.適應社會需求,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盧梭強調自然人的全面發展,他認為體育和智育是緊密結合的,而且勞動在人的體育、意志和理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盧梭在書中寫到,“成為一個有體力的人,他不久就會成為一個有理性的人”。[16]2同時他認為“勞動是社會的人不可豁免的責任,任何一個公民,無論他是貧是富,是強是弱,只要他不干活,就是一個流氓?!盵17]70當前,我國的教育政策意在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在實踐過程中,教育外部是素質教育,本質卻依舊是應試教育。因此,全面落實教育方針,解決傳統教育中的問題,已成為教改的重要任務,必須加以重視和解決。而盧梭的教育思想為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夏榮.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J].濟寧師范??茖W校學報,2005(03):77-78.

[2][16][17](法)盧梭.愛彌兒[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3]嚴久.著眼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關于研究性學習的若干問題[J].全球教育展望,2001(02):9-15+49.

[4][8]趙祥麟,外國教育評傳: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5]盧梭.愛彌兒[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朱娟.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及其現實意義[J].菏澤師范??茖W校學報,2004(1):90-92.

[7][12]劉黎明.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意義追尋[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8]趙祥麟,外國教育評傳: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9]袁仕勛,吳永忠主編,楊鑫等.教育學新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

[10]李全德.《資治通鑒》史話[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9.

[11]杜瑞,肖灑.論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8):40-41.

[12]劉黎明.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意義追尋[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13]龔燕,張明志,陳娟.我國現階段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路徑的選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6(24):22-25.

[14][15]劉婷.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對現代教育的啟示[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29(07):106-108.

本文系寧波大學2021年課程思政一流課程《小學班級管理和少先隊活動組織》(031X14A)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通訊作者:梁明月)

猜你喜歡
應試教育盧梭
與盧梭的獅子相遇
跟著盧梭去看原始派
盧梭的思想實踐及其爭論
有關中國教育命題的證偽
盧梭《社會契約論》中的自由思想
萊辛對民族戲劇的認識與盧梭的內在關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