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物理學科實施德育的策略

2023-06-14 02:27陳清國
數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8期
關鍵詞:初中物理德育課堂教學

陳清國

【摘要】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各種規律的總結構成了自然科學的體系.初中物理作為學生接觸最早的自然學科,需要以教師的課堂教學為基礎,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層次,通過對學科知識點的有效教學來發展學生的多元化能力.此外,在社會進程中,學生的道德意識的提升也離不開教師的合理引導.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知識的學習要融合更多的德育內涵,在滿足學生認知發展需求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情感發展層次,使德育教育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機整合,在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關鍵詞】初中物理;德育;課堂教學

新課程改革以后的初中學科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核心素養理念的引入提升了課堂教學的綜合性.物理作為自然物理學的組成,日常教學的知識學習固然重要,但是融合在知識體系中的德育內涵需要教師進行深度挖掘,從而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以課堂教學為導向滲透德育文化內涵,做到德育與智育的全面發展,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奠定基礎.

1 物理學科教學和德育滲透的關系

德育是建立在道德層面上的教育影響,學科教育則是體現在學生認知發展基礎上的知識傳遞.素質教育提出了全面發展的理念,在“五育”并舉的教育背景下,學科教學滲透德育教育不僅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更為“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支持[1].學科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傳遞知識、發展能力.但是,學科知識教學如果不注重學生內心情感的建設,將無法提高學生的道德標準.德育教育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在拓寬學生眼界的同時,滿足學生內心的情感需求.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發展學生的德育水平,提高學科教學對學生成長的影響.

2 初中物理教學的德育目標

德育目標的內涵豐富,在實施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樹立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在培養學生堅定意志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勞動理念,并在學習中以積極探究的精神來促進個人創新意識的不斷發展[2].初中物理教學是以知識傳授為主要任務,通過對于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來提高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發展水平,情感目標作為德育目標的延伸,要求教師在完成知識講解以后,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深度挖掘,在滿足學生情感發展需求的同時,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創新教育,使學生能夠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并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發展個人的情感認知,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為物理課堂教學整體實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礎.

3 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意義

縱觀當下,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學生道德情感的發展,將全部精力集中于知識的教學與能力的提升,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發揮不足,在探究問題時缺乏激情,這就使得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受到極大的阻礙.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想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實效性,彰顯物理學科對學生的有效影響,就必須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

3.1 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國家的振興與發展離不開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實施,在學科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不僅能夠使學生樹立起強烈的愛國之心,更能夠為學生個性化心理的養成提供更多的積極影響.在學科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對知識點的有效講解,在滿足學生知識學習需求的同時,提升課堂的德育影響.這樣的教學措施,既能夠確保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實,又為社會經濟的振興與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精神支柱.

3.2 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文明程度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鴻溝在逐漸加大,振興民族的重擔要求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并矯正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不良道德行為,在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德育教育的深化[3].學科教學任務不單是傳授知識,更多的是要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與集體主義精神.物理學科作為一門探究性學科,需要通過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完成學生認知的成長與能力的發展,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以“五育“并舉的理念實施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新時代文化的優越性,在開展物理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在教學中融合更多的德育元素,使學生的德育情感得到發展.

3.3 落實教育方針的需求

在國家教育發展的過程中,教育方針的確定為國民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實施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完成知識的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初級目標,為了落實教育方針,開展學科教學要以學生問題意識、探究能力、創新精神的發展為主要目標.以科學的思維模式去分析日常學習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各種問題,在提升學生知識儲備的同時,以高尚的道德去影響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在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同時,引導學生形成為國、為民、敢于奉獻的高尚個人品德.

4 初中物理學科實施德育教育的策略

4.1 列舉發展成就,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科技的發明與創新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中國古代歷史進程中,多元化的發展內容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四大發明對世界的發展都起到了促進作用.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多個角度講解古代發明對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4].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更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從而萌生起對祖國的強烈熱愛之情,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要,更為學生道德情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例如 在學習“動能和勢能”這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四川大英縣卓筒井(鹽井)的開鑿技術重力勢能的運用,讓學生去感受重力勢能在生活中應用的價值,在感悟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同時,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以及科學技術在人類發展歷史上對人類社會做出的巨大貢獻,使學生能夠萌生物理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滲透德育教育內涵,培養了學生以書本知識解決生活中實踐問題的能力.

4.2 體會實際用途,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發展促進了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形成,物理知識來源于學生的實際生活,日常生活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不能僅停留在課本上,而是要借助學生對知識的運用感受物理學習對現實生活的影響.在物理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能夠依托經驗進行問題的分析,這樣才能展現物理學科的應用價值.

例如 在學習完“杠桿”的知識以后,教師要讓學生歸納學習杠桿的主要目的,杠桿作為一種簡單的機械,其價值在于節省人的力氣,提高工作的效率.為此,教師可以引入《天工開物》中舂米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古代勞動人民對杠桿的運用,讓學生能將問題的認知與生活進行聯系.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知識的遷移,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在拓展學生探究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探究意識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奠定基礎.

4.3 解釋物理現象,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

解釋物理現象并運用所學內容進行分析的分析闡釋,不僅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發展,也是強化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物理現象的產生對于人的影響存在著多變性.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具有兩面性,德育內容滲透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物理知識,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知識對社會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使學生能夠以積極向上的“三觀”完成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道德發展水平,以高尚的道德標準要求個人的學習行為和思想發展動向,為今后學生的成長奠定扎實的基礎[5].

例如 在學習“噪聲的危害和控制”這一節課內容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對“噪聲”的定義進行明確,即便是優美動聽的旋律如果出現在不合時宜的場所也是噪聲.任何事物都有其使用的范圍,在學習“電流熱效應”時,我們生活中要有利用電流熱效應的裝置,也有防止電流熱效應的裝置.這就要針對不同的情境進行具體的分析,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辯證的思維,對學生明辨是非能力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幫助,使學生能夠明確“孰可為,孰不可為”,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德育觀念的同時,提高學生辯證思維的發展水平.

4.4 針對現實問題,強化學生的品德教育

解決實際問題,加強知識的遷移與運用是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時效性的有效策略,物理學習需要結合實際問題的講解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在日常教學中,由于初中生思想發展不夠成熟,在開展課堂教學或者參與集體活動的過程中他們往往會出現“自我中心”的思想傾向,這樣的思想不利于學生道德水平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良好人際關系的發展.作為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以實際問題為基礎進行知識的學習,并從中挖掘德育內涵,使學生的思想受到洗滌,從而強化學生的德育品質.

例如 在學習“磁現象 磁場”這一節課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以磁體為例進行問題的類比,在觀察磁體吸引鐵粉的過程中,思考磁體吸引鐵粉能夠引起哪些思考?從知識角度和情感角度進行分析,使學生感受到只要你有足夠強大的人格魅力,任何人都會主動靠近你,這樣使學生能夠從最樸素的規律進行對人生哲理的感知,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也提升了德育教育的影響性.

4.5 品讀感人事跡,砥礪學生的勤學意志

物理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借助對科學家的介紹來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道德目標,在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涌現出的科學家是我們追求的榜樣,科學的發展與進步是人類認知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科學技術的進步包含著科學家的辛勞與汗水,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與不斷探索的精神都是當下道德教育中的寶貴資源.

例如 在學習“磁現象 磁場”這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沈括的生平事跡,讓學生感受偉大科學家的高尚品格對今天個人發展的影響;在學習“小孔成像”、“平面鏡成像”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墨子.在閱讀《墨經》的過程中去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以及為了實現目標堅持不懈的良好品格.這些內容都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素材,既能引導學生有效參與學習,又為學生道德品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教師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勇于探索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5 結語

德育教育是當下學校教育中最容易忽視的教育環節,由于德育教育無法進行學業評價,而是一種隱性教育,存在于學生的思想意識領域中,所以學校與教師對其的關注力不夠.走進21世紀,國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社會科技日新月異,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融合德育教育不僅是對課堂教學工作的創新,也是彰顯學生主體性,滿足學生成長需求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作為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中情感目標的達成,以學生情感的發展激勵行為的變化,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影響,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思想意識領域的教育提供更多的幫助.此外,教師要深挖德育內涵,使學生接受多元的情感教育,在提高學生道德水平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彭延兵,齊麗麗.基于“項目化”的農村初中物理教育探索——評《課堂突圍:一所農村中學的課改探索》[J].中國農業氣象,2022,43(11):954.

[2]張羽燕,張興龍.初中物理教育教學方法芻議——從2022年北京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物理試題出發[J].華夏教師,2022(28):71-72.

[3]顧炳峰.單元視域下初中物理項目型探究教學策略——以“電路連接的基本方式”為例[J].物理教師,2022,43(09):50-52+55.

[4]郭觀彬.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與優化研究——評《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透視與導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42(23):65.

[5]吳建桂.優化多媒體優勢促進探究式實驗——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模式研究[J].亞太教育,2022(13):120-122.

猜你喜歡
初中物理德育課堂教學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