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教材插圖資源的創意應用策略

2023-06-15 22:49徐萬利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3年4期
關鍵詞:語文教材

徐萬利

[摘 要]學生對教材中的插圖內容比較感興趣。因此,教師引導學生觀看插圖、分析插圖、討論插圖、讀寫插圖、創作插圖,能夠帶來豐富的教學啟動力。面對語文教材中豐富的插圖資源,教師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在識字教學、誦讀引導、互動交流、讀寫操作等環節借助插圖展開教學,以有效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活躍課堂學習氣氛,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語文教材;插圖資源;創意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12-0023-03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豐富的插圖內容,學生對此也是喜聞樂見。教師要重視對插圖的應用,圍繞插圖展開創意設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素材,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磮D識字、借圖講述、觀圖討論、看圖寫話等,都是有效的插圖應用途徑,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運用插圖資源,以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借助插圖識記生字,豐富學生學習體驗

教師借助插圖引導學生展開識字學習,能夠給學生的感官帶來沖擊,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識字效率,還能夠培養學生圖文結合的意識,對促進學生學習意識的形成有積極意義。統編語文教材中有豐富的插圖內容,教師借助教輔材料或者網絡信息渠道,也能收集到很多圖畫資源,這些都屬于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要科學運用插圖資源,讓學生在仔細觀察、分辨的過程中完成識字任務。

教材插圖內容豐富多彩,教師科學運用這些插圖,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啟迪,提升識字教學的效率。如在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燕子》一課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教材插圖,并對照課文內容展開閱讀和思考,圈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學生對插圖比較感興趣,因為插圖中的小燕子呈現出多種姿態,動態感十足,而且課文中的一些生字與插圖形成了對應關聯,如“拂”“掠”“沾”“聚”“集”等都是描述動作的字詞,而且與燕子的形態高度一致。對此,教師要求學生結合插圖進行生字解讀,對燕子的作進行展示。學生進入識字階段,結合插圖對燕子的動作展開形象解讀并通過形體動作進行模仿,對相關的生字進行重點記憶。經過一番努力,學生大多記住了這些描述動作的生字,也在直觀展示的過程中明白了生字的含義。

教師利用教材插圖內容,讓學生結合插圖學習生字,對燕子的動作形態進行直觀解讀,加深了學生對生字的記憶和理解。小燕子的動作很經典,教材插圖上有直觀呈現,教師從這個角度展開引導,讓學生借助肢體動作進行理解和記憶,使學生獲得了鮮活的學習感知與體驗,學習效果十分突出。

二、借助插圖輔助誦讀,增加學生情感體驗

看圖可以識字,也能夠幫助學生理清課文內容和情節,對提升學生的文本誦讀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要注意做好引導和設計,讓學生結合文本內容對插圖進行仔細觀察,從而掌握文本主旨、情感、線索等要素,為有感情地誦讀奠定基礎。教師在學生誦讀過程中,要在誦讀方法和技巧應用方面進行積極探索,給予學生示范操作,通過分析插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話、把握課文內容和作者情感,促使學生建立文本情感基礎,并在反復誦讀體驗中進入文本核心。

學生觀看課文插圖時,需要進行對照閱讀,唯有圖文結合,才能形成最完整的閱讀認知,為順利進入誦讀環節奠定基礎。如在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荷花》這篇課文時,教師先為學生做示范誦讀,讓學生結合文本和插圖內容進行感知與體驗。然后,教師對誦讀方法和技巧進行介紹:“誦讀課文時不僅需要情感飽滿,在語氣、語調、語速等方面做出具體判斷,還要關注節奏、停頓、音變等技巧的運用,這樣才能正確理解文本內涵,讀出感情?!睂W生進入仿讀訓練環節,教師跟進觀察,針對學生仿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矯正學生不正確的誦讀行為。學生誦讀時會存在速度過快的問題,其聲音變化太過機械,教師適時給予矯正,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法展示,能夠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配樂誦讀音頻材料,并通過一些插圖來輔助教學,再在誦讀技巧方面給予學生點撥,讓學生產生更多的學習動力。

教師要求學生結合插圖進行仿讀訓練,對作者的情感進行深度發掘,為誦讀奠定了情感基調。特別是配樂誦讀音頻的引入,配合上插圖信息,給學生提供了誦讀感知和體驗的機會。學生在誦讀中存在的問題比較集中,教師通過多重示范展示和解讀,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這對快速提升學生的誦讀品質有積極作用。

三、借助插圖組織討論,幫助學生啟動思維

插圖是文本內容的重要補充,信息極為豐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時,要關注一些細節信息,并組織學生展開學習討論,使學生順利進入文本核心。借助插圖展開集體討論,教師需要設置一些思考問題,讓學生結合文本閱讀,對問題展開深入分析,在廣泛討論的基礎上建立學科認知基礎。插圖屬于直觀信息,而問題帶有抽象性,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插圖和文本內容展開討論,讓學生在深度研討中形成學習能力。

插圖資源的合理應用,能夠產生豐富的教學調度力量。教師借助插圖組織學生展開閱讀討論,能夠形成更多閱讀思考的契機,讓學生產生主動閱讀的動力。如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這篇課文時,教師先對文本內容展開細致解讀,再引導學生梳理故事情節。為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教師要求學生看課文插圖,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學生有閱讀積累,平時對這個故事也有所耳聞,自然能夠順利講述故事內容。于是,教師發起討論:“《守株待兔》這個故事諷刺了一些人的刻板做法,通過你的觀察,你認為守株待兔的人是蠢笨還是思想呆板?”學生開始思考問題,很快就給出自己的觀點,因為觀點有碰撞,課堂討論氣氛逐漸形成。教師借助網絡搜集一些圖片并展示出來,要求學生先觀察圖片,然后展開互動討論。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則參與到學生的對話交流中。這樣,學生在觀察、思考、辯論、總結的過程中獲得了豐富的學習信息,其閱讀學習思維得到了有效歷練。教師沒有對問題的答案給出最后的判斷,而是對學生的深度思考和獨特見解給予更多的鼓勵與肯定,有效延伸了學生的思維。

教師借助網絡搜集圖片內容,目的是給學生提供觀察的機會,使學生對文本故事有深刻的理解。教師又給出話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并參與到互動交流中,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學習啟動力。課堂辯論是個性化觀點大碰撞的過程,學生在辯論過程中逐漸達成一些共識,這是最有價值的學習。教師再對學生的個性化闡釋給予激勵性評價,有效激活了學生的學習思維。

四、借助插圖設計讀寫,促進學生認知內化

借助插圖設計讀寫任務,這是比較常見的看圖寫話訓練方式。教師要進行創新設計,通過對插圖內容展開整合處理,形成豐富的寫話契機,使學生順利進入讀寫環節,有效提升讀寫品質。插圖中蘊含著豐富的讀寫內容,教師給予針對性引導,鼓勵學生展開思考和發掘,能夠生成更多的讀寫訓練點。讀寫屬于閱讀內化手段,借助插圖設計讀寫任務,其教學調度的作用更為鮮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其中,其訓練效果也會更為突出。

讀寫訓練與插圖結合,這是比較直觀的教學設計。如果教師能夠設計一些看圖寫話的訓練內容,學生的反應會更為強烈,其助學作用也會更為突出。如在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趙州橋》這篇課文時,教師先組織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并對課文插圖展開仔細觀察,形成整體閱讀認知。然后,教師跟進設計讀寫學習任務:“這篇課文有一幅照片插圖,對趙州橋進行了直觀展示,圖文對照,我們對趙州橋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學習課文的介紹方法,對其他橋梁做推介?!苯處熾S即打開多媒體,展示一組橋梁的圖片,要求學生從中選擇一幅圖展開觀察和思考,模仿文本的寫法,寫一篇介紹橋梁的文章。學生深入閱讀課文后,對趙州橋的特點有了清晰的認識,在進入讀寫環節后,開始對照片展開細致觀察。教師適時給予提示,給學生提供更多觀察學習的機會。在介紹橋梁的特點時,教師跟進指導,要求學生借助一些說明方法,如列數字、分類別、打比方等,來凸顯橋梁的特點。在課堂展示環節,教師對學生的讀寫情況進行總結,挑選比較優秀的讀寫作品組織學生開展自評和互評,從而增強了課堂互動學習效果。

教師設計讀寫任務,借助多媒體搜集與課文相關的橋梁圖片,給學生提供更多觀察的機會,確保了讀寫訓練的順利展開。學生結合課內學習實踐,對課外圖片展開觀察分析。教師則跟進指導,組織學生進行展示和評價,給學生提供相互學習的機會。將插圖引入讀寫訓練中,能夠產生豐富的學習激發動力,學生在自評時能夠客觀看待自己的表現,說明這樣的教學設計是比較有效的,能夠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

五、借助插圖展開鑒賞,推動學生語感形成

教材中的插圖是閱讀學習的重要資源。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時,要發揮圖文結合的作用,讓學生結合插圖對文本的相關內容展開思考,這樣能使學生形成完整的認知。特別是語言鑒賞環節,教師有意識地開展插圖觀察活動,引導學生對插圖進行分析解讀,能夠促進學生語言鑒賞認知的形成。語言鑒賞是學生內化文本知識的重要方式,但學生往往只會從修辭的角度展開思考,這是比較單一的鑒賞行為。教師借助插圖,引導學生從直觀的圖片中尋找文本語言運用的亮點,能使學生形成有質感的鑒賞認知。

學生對直觀的圖形都比較感興趣。教師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先建立色彩、形狀的印象,再圖文結合對文本內容展開深入分析,這樣能使學生對文本語言形成有形感知。如在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海底世界》這篇課文時,教師先讓學生觀看文中的插圖,然后結合文本信息進行解讀:“這篇課文中有一幅海底世界的插圖,仔細觀察這幅插圖,看看有哪些海底生物?它們具有怎樣的形狀、顏色,以及運動狀態?”學生開始觀察插圖,并閱讀文本中的相關內容,對海底生物形成了直觀認知。在觀察討論環節,教師讓學生說說海底生物的特點,并找出文中描寫精彩的語句,說說文本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學生開始研究課文中一些典型的語言描寫,從不同角度展開鑒賞探索。如文中有個句子:“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還有的好像在打鼾……”學生大多會從排比句運用的角度進行語言賞析。對此,教師給予提醒:“這里運用了哪些典型詞語對海底世界展開了形象的描繪?”學生很快就找到“嗡嗡”“啾啾”“汪汪”等疊詞,從這個角度展開具體分析,將語言鑒賞活動順利推進。教師對學生的鑒賞情況進行總結與評價,鼓勵學生從更多的角度展開觀察和思考,學生都能夠積極給予回饋,嘗試從不同角度展開鑒賞操作。教師又從網絡上下載一些海底世界的圖片信息,引導學生觀看并展開進一步思考,將語言鑒賞學習推向了高潮。

教師利用課文插圖觀察引導學生展開語言鑒賞學習,給學生帶來學習觸動和啟迪。文本插圖雖然不多,卻能夠對學生形成感官沖擊,教師巧妙設計,從不同角度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打開思維,使學生在思維碰撞中形成鑒賞認知,從而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小學生對語言鑒賞還存在一些認知偏差,教師要注意引導,讓學生從典型詞語、句式特點、主旨情感、描寫方法、色彩特點等角度展開思考和分析,使學生自然形成語言鑒賞認知,提升語言感知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對教材插圖展開創意應用,能夠給學生帶來多種感官的沖擊,其助學效果十分突出。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教師利用教材插圖展開教學調度,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借助插圖識字,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增強其對生字詞的記憶效果;借助插圖展開誦讀訓練,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借助插圖設計讀寫活動,能夠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促進其認知內化;借助插圖展開鑒賞學習,能夠促進學生的語感形成。教師正視插圖的助學作用,合理運用插圖資源組織教學,能夠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 李春燕.小學語文教材中插圖資源的巧妙運用[J].天津教育,2021(11):98-99.

[2] 丁雪萍.巧借插圖,優化課堂教學:淺談部編版小學語文高年級課文插圖教學資源的有效運用[J].教師,2020(36):25-26.

[3] 薛建龍.讓插圖為低年級語文課堂注入新鮮活力[J].小學教學研究,2019(26):42-44.

(責編 劉宇帆)

猜你喜歡
語文教材
論語文教材中古典詩文吟誦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材共有課文的詞語編排情況考察
在語文教學中尋找德育教育的契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