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教學要凸顯“四性”

2023-06-15 00:13劉海燕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3年4期
關鍵詞:四性多樣性趣味性

劉海燕

[摘 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閱讀教學的目標。教師從閱讀教學需要具備的趣味性、情境性、整合性、多樣性出發,引導學生展開閱讀學習,可以讓閱讀教學更具意義,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趣味性;情境性;整合性;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12-0029-03

閱讀教學中,教師設計趣味性的學習任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習情境的創設,可以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知識的整合,可以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全面了解;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可以豐富學生的認知。這樣開展教學,能夠為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下面筆者主要從閱讀教學需要具備的趣味性、情境性、整合性和多樣性出發,闡述具體的教學措施。

一、趣味性

趣味性學習不光指學習內容有趣,還包括學習形式新穎以及一些可以讓學生興致勃勃地投入學習的活動內容。閱讀教學最忌“格式化”,其中最常見的學習方式是朗讀與表達。教師從朗讀與表達的角度來設計趣味性學習任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顯得更有活力。

1.入情入境朗讀,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結合學生愛表演、好表現的天性,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可以激發其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文本情感的深刻感悟。

如在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一課時,教師讓學生分別飾演青蛙和小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如“青蛙”蹲下,“小鳥”撲閃著翅膀飛來了,“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來呀?”在學生聲情并茂的演繹與朗讀中,文本的趣味性凸顯出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濃了。再如,在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在天晴了的時候》這首現代詩的教學之初,教師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詩歌;接著,教師播放輕音樂,有感情地示范誦讀。聽著教師的范讀,學生朗誦的興趣被激發出來,不由自主地、輕輕地讀了起來。此時,教師順勢給出學習任務:“朗誦詩歌不僅要把詩歌內容讀準確,還要讀出詩歌語言背后蘊含的情感,用入情入境的朗讀來感知詩歌蘊含的節奏美、音韻美、情感美?!苯處熢O計的閱讀任務整合了朗讀與閱讀理解、情感體驗等方面的學習內容,并以朗誦的形式實現了詩歌教學的趣味化。

可見,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課文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字不差地把課文內容讀完,不僅會使課堂教學缺乏生趣,而且會導致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感受不夠深刻。因此,教師要善于根據不同課文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朗讀形式,如配樂讀、分角色表演讀、教師引讀、同桌互讀等。這樣,可以讓本來枯燥的語言文字變得生動有趣起來,使學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讀中,讀出對課文的深刻理解。

2.聲情并茂表達,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生喜歡想象,熱愛表演,每個學生都有成為故事大王的愿望。統編語文教材中選編了不少生動有趣、畫面感極強的故事類文本,教師以講故事、演故事等形式帶領學生學習故事類文本,可以讓學生的閱讀變被動為主動,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以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漏》一文為例,這是一篇情節曲折離奇、極具趣味性的故事,其趣味性主要表現在作者對老虎和賊入木三分的心理活動的描寫方面,以及老虎和賊狼狽不堪的行動描寫方面,讀后令人忍俊不禁。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這個故事講一講,并比一比哪個學生講得最有趣。學生都有好勝心,而講故事比賽成了點燃學生學習熱情的導火索,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還幫助學生內化了文本語言。

統編語文教材非常關注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訓練,從低年級的講故事,到中高年級的復述故事、表演故事等,都表明了編者對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依據文本內容特點,鼓勵學生進行趣味表達,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閱讀帶給自己的無限樂趣。

二、情境性

教師依據閱讀內容的特點,為學生創設適切的學習情境是高效教學的保證。統編語文教材中的學習內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具體的語境有著密切關聯的。教師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創設情境,讓學生結合語境來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提升教學質量。

1.沉入文本情境

閱讀教學中,如果學生不能進入文本語境當中,就很難體會到文本所蘊含的情感。教師依據文本內容特點創設恰當的情境,可以把學生真正帶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

如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聽聽,秋的聲音》一課,為了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秋天獨特的美,教師創設了三個學習情境:一是在課前找秋天,傾聽秋的聲音,課堂上說說自己找到了哪些秋的聲音;二是通讀課文,說說課文中描寫了哪些秋的聲音,想象課文所描寫的秋的畫面;三是細讀課文感受秋天,傾聽秋的聲音,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背誦,并仿照著文本中的形式寫上一兩段話。經過這樣的訓練后,學生不僅感知了秋天的美,聽到了秋的聲音,而且學會了用自己的語言贊美秋天。教師從情境入手,引領學生欣賞語言、感受語言,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深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表達運用,實現了言意兼得。

在《聽聽,秋的聲音》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真正沉入文本情境中,教師先創設生活情境,鼓勵學生在讀中想象,感受文本所描述的畫面情境,再讓學生在仿寫中描述秋天,把文本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在情境描述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提升。

2.聯系生活情境

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閱讀教學中,教師以角色代入的方法,創設恰當的生活情境,把文本情境與生活情境緊密結合在一起,可以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提升閱讀教學質量。

以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肥皂泡》的教學為例,基于文本內容特點,教師設計了三次角色代入學習活動。第一次活動,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制泡泡液與吹泡泡器具,帶著自制的吹泡泡器具進入課堂,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泡泡液和吹泡泡器具是怎樣做出來的、自己用自制的吹泡泡器具吹泡泡時是怎樣的一種體驗與感受。第二次活動,讓學生自由讀課文3~4自然段,教師在大屏幕呈現“和弄、溶化、蘸上、黏稠”等詞語,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第三次活動,讓學生畫出文中精彩的詞句,邊讀邊結合生活想象畫面,感受吹泡泡給作者的童年帶來的快樂。

在這三次學習活動中,教師創設生活情境,采取角色代入的方法,讓學生真正經歷了學習的全過程,引起了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獲得了深刻的學習體驗,為學生今后語言的建構與運用奠定了基礎。

三、整合性

閱讀教學中的整合性主要表現為圍繞同一學習目標,把所學內容有機地融合為一個整體,以及圍繞同一主題,采取多種學習形式將所學內容整合在一起的教學方式。閱讀教學中,教師注重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1.整合學習經驗

閱讀教學中,教師基于學習內容之間的聯系,對學生的學習經驗進行整合,可以豐富學生的認知,提升學生的語言建構能力。

如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獵人海力布》所在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內容,創造性地復述故事”。在此之前,學生已經積累了詳細復述和簡要復述的學習經驗。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從復述入手,讓學生從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和創造性復述等方面,說說每種復述形式的特點是什么。這樣可以將復述的相關知識整合起來,深化學生對復述的理解與認識,使學生形成完整的復述經驗。閱讀教學中,教師注重對學生復述經驗的整合,讓學生對復述的認識經歷由簡單到復雜、由單項到綜合的提升過程,全面提升學生的復述能力。

統編語文教材的復述訓練是從三年級開始的,到了五年級之后,學生或多或少都積累了復述經驗。教師注重對學生復述經驗、操作要領等的整合,可以幫助學生夯實知識基礎,提升復述能力。

2.整合閱讀方法

閱讀教學中,教師以結構化形式來整合文本閱讀中需要用到的閱讀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對所學內容的結構化認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使學生能夠發現語文學習的規律,提升思維能力。

以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蜘蛛開店》的教學為例,每次蜘蛛開店的故事都很相似,主要是以“蜘蛛開什么店—哪位顧客來了—結果怎樣”的結構形式展開。教師可以從相似的結構這個角度展開教學,引導學生發現童話的語言規律。這樣教學,不僅能使學生深入理解故事內容,而且能使學生對故事中隱含的深層次意義有更深刻的認識。又如,在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從培養學生結構化思維的角度出發,讓學生邊讀邊找出這篇文章在結構上的特點,深化學生對童話作品經常用反復性結構組織文本的特點認知,為學生今后運用結構化思維進行閱讀奠定了基礎。

閱讀教學中,教師以結構化視角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還有許多,如相同的敘述結構、相近的表達方式等,都可以幫助學生打開閱讀的通道。通過整合閱讀方法,促使學生形成結構化認知,提升閱讀能力。

四、多樣性

多樣性的學習資源是豐富閱讀教學的必要支撐,它可以填補學生的生活經歷,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言語表達,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對小學生來說,由于其閱歷淺,閱讀經驗不足,運用知識的能力有限,給學習帶來很大困難。教師依據教學需要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路徑,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1.大量學習資源,豐富學生認知

不同的學習資源功能指向不同,閱讀教學達成的目標也有明顯差異。一般來說,學習資源主要包括語言積累類、示范方法類、思維觸發類、背景補充類、激發情感類等。教師依據閱讀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學習資源,可以豐富學生的認知,實現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提升。

如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紙的發明》一課,教師可以選擇多種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不同功能的學習支撐。一是呈現“造紙術發明之前、西漢時代、東漢時代、后來”不同時代人們記錄文字的方式,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了解古代記錄文字的方式主要有哪些。二是提供一些龜甲、獸骨、青銅器、竹片、木片、帛、麻等圖片資料,讓學生對這些記錄文字的載體有一個更為直觀的認識。三是羅列每種文字記錄方式的優缺點,讓學生對比閱讀,并說說蔡倫改進的造紙術能夠繼承下來的原因是什么。在教師提供的豐富學習資源的作用下,學生對造紙術為什么能夠成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以及造紙術的發明對社會的進步與文化的發展所承載的意義有了更為深刻的感受和體會。

豐富的學習資源對優化學生的閱讀具有重要作用。在《紙的發明》的教學中,教師結合文本內容特點,從文字到圖片,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學習資源。這樣,學生對文本的認知就不再是一片空白,而是在豐富的學習資源的作用下,眼界更為開闊,對古代人們記錄文字的方式有了更加直觀、全面的了解,獲得了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2.反復運用資源,建構學習經驗

閱讀教學中,多樣性學習資源對實現教學目標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學習資源最忌濫用,教師依據文本內容特點選擇幾種最為適合的學習資源即可,而注重對同一學習資源的深度開發,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為深入。

如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動物王國開大會》一課時,教師依據故事特點,提取狗熊發布通知的所有內容并反復呈現,為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提供方法支撐。首先,教師反復呈現學習材料,讓學生對狗熊每次發布通知的內容有個直觀的了解。其次,教師采用階梯式呈現的形式,引導學生梳理出把通知內容說完整的標準是什么,即要把通知大家開會的時間、地點、人物說清楚。最后,讓學生借助學習材料把故事內容講一講。有了學習材料這個支架,學生就可以把動物王國召開大會的故事內容講得更加清楚、更有條理。這樣反復、合理地呈現材料,不僅不會讓學生感到乏味,反而會讓學生對通知的感受一次比一次深刻,實現了閱讀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在《動物王國開大會》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反復呈現文本中的通知內容,使學生對如何把話說清楚、說完整的感受更加深刻??梢?,在閱讀教學中,即使是同一種學習資源,注重對其進行深挖和利用,也能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從學習興趣以及文本內容特點出發,引導學生展開閱讀學習,可以讓閱讀課堂趣味盎然,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質量的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 郭麗征.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教師博覽,2021(21):39-40.

[2] 楊緩.略讀有道:談小學語文略讀課教學策略[J].求知導刊,2021(30):69-70.

[3] 沈斐.小學語文說明文閱讀教學中“真實情境”創設[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21(Z2):50-51.

(責編 劉宇帆)

猜你喜歡
四性多樣性趣味性
“揪”出音樂教學的趣味性
人大工作要體現“四性”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謝的生物合成機制
舞蹈表演的表現形式多樣性研究
把握民生新聞趣味性的幾點思考
新材料作文有效教學應把握四性
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
“五統”、“四性”是怎樣提出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