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有效應用策略研究

2023-06-15 21:29李萬紅
學周刊 2023年19期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應用策略

李萬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廣,讀寫能力已成為語文學科素養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閱讀與寫作教學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交際能力、審美鑒賞能力等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一線中學語文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讀寫結合”資源,根據閱讀材料的適用條件找到讀寫結合點,不斷豐富教學形式和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以期對優化初中語文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讀寫結合;初中語文課堂;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9-007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9.025

閱讀與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中兩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閱讀代表“輸入”,寫作代表“輸出”,只有將二者結合,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才能完成一個從了解、認知、理解到內化、應用的閉環。然而,當前不少教師未將二者合一,也未在閱讀和寫作技巧方面給予學生科學的指導,在讀寫教學環節中還存在諸多困惑及問題?;诖?,怎樣提升讀寫結合的教學效率,成為值得每一位語文教師和研究者探討的課題。

一、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課堂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讀寫結合訓練被嚴重忽視

由于課堂只有45分鐘左右的時間,很多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以指導學生閱讀為主,很少讓學生去寫。他們認為,寫作能力是一種慢功夫,不能一蹴而就,在課堂上練習純粹是浪費時間。這部分教師忽略了只“讀”不“寫”很容易導致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浮于表面,出現思維定式,也間接地導致學生的寫作水平停滯不前。而有一部分語文教師認為寫作習慣是需要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培養的,寫作水平和學生平常的基礎知識積累和閱讀量有很大的關系,這種現狀要想通過“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來得到改善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在常規的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以閱讀分析為主,看似課堂信息量大,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十分緊湊,學生也將閱讀與寫作方面的筆記記得密密麻麻,但實際上都是教師的自說自唱,學生的寫作能力未得到系統化的訓練。

(二)讀寫結合教學形式和手段單一

眾所周知,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方式有很多,既有仿寫遷移、創新改寫、縮寫擴寫,還有巧補留白、寫個人體驗或感悟等。但經過筆者的調查和訪談發現,大部分教師都習慣于在教學中使用仿寫遷移和寫個人心得感悟,對其他教學形式應用極少。在給學生布置隨堂練習和課后作業時,教師也習慣于讓學生仿照課文的主題、結構、敘述角度、故事情節等進行寫作,或者直接讓學生寫一篇學習心得或讀后感。由此可以看出,當前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形式單一,無法達到促進學生寫作能力階梯式上升的目的。對部分教師的“讀寫結合”教學手段進行調查得出結論:絕大多數教師只是對課本或閱讀材料中的內容進行口頭講解,或結合課文的框架結構將教學內容做成PPT,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讀寫結合”教學手段依舊是傳統的講授法。

(三)“讀寫結合”教學中學生的情感體驗、生活體驗被忽視

一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寫作即生活”,其中的“生活”正指的是“生活體驗”“情感體驗”。然而通過調查發現,不少教師忽略了這一點,盡管他們對學生進行“讀寫結合”訓練時會圍繞社會熱點和時事熱點,然而無論是閱讀材料的選擇還是寫作要求、寫作范圍等都完全按照命題的套路走,充滿了應試色彩。在閱讀方面,由于課本上的內容很少被作為考點或原題出現在試卷上,教師會漸漸忽視課本內文章的閱讀分析,而是布置大量的閱讀題,從中總結出考點以及答題套路,這會直接導致學生在做題時不去深入思考、分析題意,直接按照教師教的思路答題。而寫作方面,教師平常不重視讓學生洞悉生活,書寫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而是將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讓學生背金句、經典段落、格式、人物素材等方面。表面上看起來學生的語文分數和答題技巧都還不錯,當需要用所學知識表達個人觀點、看法或進行即興演講時,不少學生竟然呆若木雞,無法將“讀寫結合”的學習進行下去。

(四)“讀寫結合”教學評價模糊單一

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學評價是最能反映出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環節,也是檢測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是否合理的試金石。有針對性的教學評價不僅可以幫學生查漏補缺,還能為教師優化教學思路提供依據??墒峭ㄟ^調查發現,由于初中語文課時緊張,而教學任務又十分繁重,加之“讀寫結合”教學評價比單一的閱讀教學評價或寫作教學評價要困難得多,以至于面對課堂中的“讀寫結合”訓練教師只能對其中幾個學生的練習進行指導和評價。這種指導評價不夠深刻和細致,有的教師甚至在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后不去評價。一部分教師盡管會在課后布置“讀寫結合”作業,但通常只用分數或類似于“甲、乙、丙、丁”這類分級的方式進行教學評價。如此籠統而又模糊的評價方式導致學生不明白自身在閱讀和寫作方面存在的不足,也令教學評價失去了意義。

二、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課堂應用中存在問題的成因

(一)應試教育的影響

寫作需要長期積累、長期閱讀來蓄力,不可能經過一兩次訓練就能做到“下筆如有神”。但在應試教育體制下,不少教師習慣于“走捷徑”,即給學生一些模板去套用,類似于開頭寫什么、段與段之間如何銜接、結尾怎么寫,這讓很多學生放棄閱讀,直接用一些自己認為好的話去套用。這盡管能讓學生的作文乍一看也許能得到不錯的分數,但卻禁錮了學生的想象力、閱讀理解能力以及洞悉生活、抒發個人情感的能力,與我們國家長期倡導的素質教育背道而馳。

(二)教師未深入研究“讀寫結合”的指導方法

盡管大部分的教師對“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是非常認同的,也承認運用多種教學形式和手段的重要性,可是部分教師卻沒有根據不同文章的性質尋找讀與寫的結合點,也不會在課堂教學中大膽嘗試補白、改寫等其他教學形式并通過實驗證明哪種教學形式和手段最為有效。在日常教學中,新媒體備受廣大初中語文教師的青睞,他們會用多媒體來呈現相關知識或布置作業,但由于教學手段缺乏創新,語文課堂依舊是“教師為嘉賓、學生為觀眾”,唯一的區別只是黑板被換成了電子顯示屏而已。并且,在“讀寫結合”指導方法方面,部分教師極少去研究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完課文后能深入掌握文章的結構、語言、中心思想,并且能模仿文中的表達方式、語體等表達出個人的思想或情感,從而導致整個學期的課程結束了學生對有些課文還沒有讀懂,更別說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創意寫作了。因此,廣大教師應提高自身的教學研究意識,在讀寫結合方面大膽思考、研究、實踐。

(三)學生缺乏良好的讀寫習慣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能否養成良好的“讀寫結合”學習習慣直接決定了其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能否獲得長足的發展。對學生讀寫習慣的培養亦是初中學生語文閱讀和寫作學習內驅力的培養。如果一個學生十分優秀卻未能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那么隨著語文知識難度的增加,其學習效率依然會下降。因此,培養初中學生的讀寫習慣對于其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初中階段的學生很容易受到手機游戲、網絡視頻、電視節目等誘惑,不僅會占據他們大量的時間,還會消磨學生的斗志和意志力,讓他們越來越抗拒深度思考。如果語文教師能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讀寫習慣,以學促教,那么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將會事半功倍。

三、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應用的策略

(一)增強學生對字詞句段的整體感知,以讀促寫

首先,教師要帶領學生品味閱讀材料中作者的用字用詞之妙。中國文字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因此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挖掘文章中獨特的詞句,引導學生細心揣摩作者的用詞之妙,并對一些有代表性的用詞方法進行提煉,增強學生的詞匯量以及文字敏感度。另外,教師應多舉一些相關案例,促使學生在閱讀和寫作學習中活學活用,進而為自己的作文添彩。

其次,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語篇分析。選入課本中的閱讀材料要么是膾炙人口的名篇,要么是能引領時代思潮且文質皆美的經典著作,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高效閱讀,自主分析語篇的結構、主題、角度、表達方式、中心思想等,那么學生的漢語言功底就會實現從遣詞造句到謀篇布局的飛躍,面對寫作之路上的諸多難題自然會無所畏懼。

最后,教師應采用單元整體教學法,將零散的“讀寫結合”教學內容系統化、整體化,由此提升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將原文作為一個主題或者話題,讓學生自主仿寫、縮寫、擴寫,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實現學以致用。

(二)找準讀寫結合點,豐富讀寫結合的教學形式和手段

從此前的教師訪談和調查中可以了解到,最常用的“讀寫結合”教學形式是仿寫遷移以及心得感悟,其背后的原因是教師未根據不同的文章特點找到對應的讀寫結合點。筆者認為,對于《濟南的冬天》《白楊禮贊》《蘇州園林》等散文可以用仿寫遷移的教學形式。由于老舍的《濟南的冬天》的語言十分有特色,且用了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語言風格平淡中蘊含神奇,因此在學習了這篇課文之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讀寫結合”的訓練題目,要求學生借鑒本文的寫法來寫一寫“我的家鄉”或“我最熟悉的一個地方”。而《記承天寺夜游》《關雎》等文本節選自宋詞、詩經,屬于文言文,再用仿寫遷移這種形式開展讀寫結合教學就不合適了,會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學習壓力,因此可用創新改寫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訓練。筆者認為可讓學生展開想象,將其翻譯為符合原意并且文字優美的白話文,這就相當于改了語體以及文體。相信通過這類改寫,學生對文章內容和思想的把握將會更加深入。

在教學手段方面,除了正確使用新媒體進行“讀寫結合”教學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導學案,采用學案導學的方式設計教學過程。導學案的優勢在于其根據課文內容編制,能在“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高效導入相關背景材料,并能從實際教學情況出發為學生制訂一套自主閱讀和寫作的學習活動方案。通過導學案,教師能很快看出自己的教學思路是否科學、合理。在對導學案進行設計時,既要設計預習字詞、了解背景等一類的基礎性練習題,又要設計一些能夠幫助學生把握結構、品味語句的探究性題目。

(三)通過文本解讀和閱讀指導深化學生情感體驗

一方面,在文本解讀中挖掘深層情感。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停留在對閱讀材料表層情感進行歸納、概括層面,應由表及里,引導學生挖掘與體悟閱讀材料的中心思想及其所蘊藏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這可以有效改善傳統讀寫結合教學學生情感體驗缺失的問題。另一方面,要在閱讀指導中深化學生感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在預習、復習、設置思考題、編寫閱讀提綱、師生互動等環節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指導,可以指導他們略讀、細讀,也可以指導其邊讀邊思,還可以指導其朗讀、默讀,引導學生養成誦讀課內課外經典句子、段落的習慣以及積累素材、記批注的習慣。此外,教師還應指導學生總結閱讀規律、方法,最終培養其一隅三反、觸類旁通的能力。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

第一種評價方式應是學生自評。自評指的是學生自己檢查和修改自己的寫作練習。在進行自評時,教師應當將一套評價標準交給學生。評價標準應包括這三個方面:一是標點符號的使用是否正確,字詞的用法是否規范;二是語句是否通順,是否存在病句;三是文體、選材立意是否符合寫作要求。等到學生自評結束后,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去總結寫作練習中存在的不足。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如果教師能多引導學生自評,培養其檢查和修改自己作品的習慣,那么一定能有效彌補當前“讀寫結合”評價方式單一的問題。

第二種有效的教學評價方式應該是學生互評?;ピu,即學生之間相互檢查和評改作業。首先,教師應將評改的標準以及方法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拿到其他人的作文后第一時間去檢查其書寫是否正確、用詞是否規范、是否存在語句不通順問題、邏輯是否合理等。其中用到的方法應包含怎樣做批注、怎樣修改、怎樣寫評語。最后,教師應要求學生總結出其他同學作文的優點和不足,從而給出合理化的建議。

在自評和互評環節結束后,教師應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紤]到時間關系,教師可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請每一位小組推薦一篇作文或者隨機從小組中抽出一個學生的作文來進行評價。需注意的是,選出的作文不一定是優秀的,但應具有典型性,這樣當教師指出一個學生作文中的不足,其他同學就會對照檢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當然,教師還可以定期進行優秀作文的評改示范,這樣才能為全班學生樹立學習榜樣。

四、結語

實踐表明,閱讀與寫作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看,都是一種全面夯實學生文字功底、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路徑。因此,一線初中語文教師有完善和傳承它的責任。教師應從增強學生對字詞句段的整體感知、不斷更新教學形式和手段、深化學生情感體驗、優化教學評價方式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文學鑒賞、謀篇布局、創意寫作等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楊曉霞.初中語文教學讀寫結合模式的創設分析[J].山西教育(教學),2022(10).

[2] 陳鳳.細讀與品讀共舞,閱讀與寫作齊飛——試論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22(9).

[3] 王小強.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智力,2022(24).

[責任編輯 胡雅君]

猜你喜歡
初中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應用策略
結合實踐再探指導寫作之最佳策略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