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融合視角下高校音樂表演綜合舞臺實踐教學改革策略

2023-06-16 03:56劉長鵬
大觀 2023年4期
關鍵詞:校企融合音樂表演實踐教學

劉長鵬

摘 要:在我國現代教育體系日益完善的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實效性和學生的實踐能力,需要加強音樂表演綜合舞臺實踐教學,從校企融合的角度出發,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表演機會,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诖?,對校企融合視角下高校音樂表演綜合舞臺實踐教學改革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并結合實踐經驗提出一些優化措施。

關鍵詞:校企融合;音樂表演;綜合舞臺;實踐教學

注:本文系2022年西北民族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綜合類高校音樂表演專業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究”(2022XJJG-101)研究成果。

現階段,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主要采用以課堂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但這種模式難以滿足當前社會文化發展對音樂表演專業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對高校音樂表演綜合舞臺實踐教學進行改革,構建全新的校企合作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將教育、學習和表演融為一體,并與區域文化聯動,從而提升音樂表演專業人才的質量。

一、校企融合在高校音樂表演綜合舞臺中的作用

(一)優化音樂表演專業課程體系

當前我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的課程設置以專業核心課程為主,還有一些公共課程和選修課程。然而,音樂表演專業的實訓課程相對較少,給學生留下的選擇空間較小。這種情況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易導致學生與社會、企業之間缺乏充分聯系,嚴重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而采用校企融合模式能夠優化音樂表演專業的課程設置,以當前的市場、企業需求為基礎開展教學,使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就能夠真正支撐起舞臺,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有效措施,能夠充分發揮校企融合模式的優勢,同時最大程度地解決高校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二)促進教師素養水平的提高

學生的專業素質是評價教學成果的基本指標,也能夠體現出教師的教學質量。然而,在當前我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的教師隊伍中存在著年齡分布范圍不夠均衡的問題,這對教師的教學工作交流、教學目標實現等造成了一定影響。為了提升專業知識更新速度、加強音樂表演專業教師隊伍建設,需要重點解決教師隊伍結構性失衡、不同年齡教師對于知識掌握程度不同的問題。同時,需要加強教師對實踐教學的理解,因為部分年輕教師缺乏實踐教學經驗。而采用校企融合模式,可以讓部分年輕教師到企業學習,積累實踐經驗,提升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部分經驗豐富的教師可以在藝術團、音樂培訓班中進行調研,更加全面地掌握學生實際情況,并在教學中進行反饋,從而提升教學質量[1]。

(三)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為了提升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并培養適應社會文化需求的人才,需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綜合實踐舞臺,建立具有良好基礎設施和運行體系的實習基地。然而,當前部分高校的資金較為有限,基本無法獨立建立實習基地。因此,可以采用校企融合的模式,讓企業成為高校學生的實習基地。學生在高校完成基礎課程學習后,可以在企業提供的綜合舞臺進行實踐,以檢驗知識學習效果。這樣有利于學生明確自身學習存在的不足,并調整后續的學習方向。此外,這種模式還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不斷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對學生的后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2]。

二、校企融合視角下高校音樂表演綜合舞臺實踐教學面臨問題

校企融合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模式,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但是部分高校沒有認識到校企融合模式的重要性,在教育理念方面缺乏創新,導致該模式的優勢無法得到充分發揮。校企融合視角下高校音樂表演綜合舞臺實踐教學面臨的問題如下。

(一)教育觀念缺乏創新

在實施校企融合模式時,一些高校只是將學生安排到企業的實習崗位,而沒有對具體的實習內容進行細化,同時對學生的管理缺乏規范性與合理性。高校與企業之間也缺乏深度合作與交流,對于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的綜合舞臺實踐教學方案的設定不夠完善。此外,高校和企業從各自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在合作過程中容易出現沖突問題,難以達成雙贏的目的。因此,校企融合模式的應用,需要對傳統教育理念進行創新。高校需要充分認識到校企融合模式的意義與價值,才能夠充分發揮該模式的作用,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綜合舞臺實踐教學。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還能夠為合作企業提供高素質人才,但是當前許多高校在合作理念、教育理念方面還存在著問題,不利于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3]。

(二)缺乏完善的政策支持

部分高校對于校企融合模式的重視程度不足,缺乏對該模式的政策支持,沒有積極主動地與企業合作,從而導致校企融合處于被動的局面,難以形成有效的合作機制。高校只有主動與企業聯系并合作,才能夠獲得企業的支持,使得企業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綜合舞臺實踐機會,但是一些高校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合作機制建設方面沒有給予相應的政策,使得校企融合模式流于形式,不能充分發揮這一模式的優勢,不利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運行機制不夠完善

當前音樂表演專業的校企合作模式運行機制不夠完善,缺乏深入性合作,通常情況下都是以校方為主導,企業處于被動地位。一些企業與單位只是對高校需要的資金、設備等提供贊助,或對高校的一些音樂表演活動提供支持,在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缺乏主動性,能夠提供的支持較為有限,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效果不足。高校與企業之間溝通不足,也沒有完善的監督機制,導致雙方在利益分配方面存在差異,需要進一步優化和創新校企合作模式運行機制。缺乏完善的運行機制使得校企合作模式無法發揮出真正的優勢,而依靠雙方的信譽度和熟悉度也難以達到平衡的利益分配。因此,需要進一步優化校企合作模式運行機制,使高校與企業建立更加深層次的合作關系,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三、校企融合視角下高校音樂表演綜合舞臺實踐教學改革優化策略

從校企的視角來看,校企融合模式對于高校音樂表演專業教學具有促進作用,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所在。因此,需要加強校企融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綜合舞臺實踐機會,以提升人才培養效果,確保音樂表演專業的教學模式能夠滿足社會文化發展和企業實際需求。然而,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前校企融合模式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對音樂表演人才培養造成一定不利影響。因此,本文結合相關實踐經驗,總結了多項科學有效的教學改革優化策略。

(一)加強專業建設

音樂表演專業的人才培養,主要是為了適應社會文化發展需求,滿足企業對于音樂表演人才的需求,所以在校企融合模式下,加強專業建設對于音樂表演人才培養具有重要影響。按照當前社會文化發展對于音樂表演人才的需求來看,高校與企業需要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確保其符合藝術行業的發展需要,使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在藝術行業中發揮自身的優勢。高??梢云刚埰髽I優秀員工,使其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專業能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來開展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學生綜合素養與音樂表演能力的培養,同時做好市場調研工作,把握市場發展方向與趨勢,從而對音樂表演人才專業培養模式進行動態化調整,確保學生所學習的內容符合市場發展方向,提升學生畢業后的市場競爭優勢。高校還需要構建音樂表演專業委員會,根據專家的建議確定專業建設方向,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促進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從而為社會和企業培養更多具有良好實踐能力的音樂表演人才。

(二)完善實踐型音樂教學體系

針對當前部分高校音樂表演專業在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需要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對其進行解決,確保學生能夠將音樂表演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幫助學生今后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實現職業規劃目標。因此,在校企融合視角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需要完善實踐型音樂教學體系,為學生音樂表演實踐能力的提升提供綜合舞臺。要想提高音樂表演實踐能力,學生不僅需要在學校中學習,還需要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因此,需要充分發揮企業的作用,結合音樂表演專業的特點,為學生在企業中安排對應的崗位,提供對學生音樂表演實踐能力的指導,并創設良好條件來提高學生的音樂表演實踐能力。這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表演實踐能力,充分發揮校企融合育人模式的優勢,同時這也是提高高校音樂表演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這樣不但能使學生利用企業的綜合舞臺檢驗所學習的音樂表演理論知識,有利于高校對教學方向進行調整,還能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將來的工作崗位[4]。

(三)加強保障機制建設

為了確保校企融合模式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需要構建完善的保障機制,以確保高校與企業能夠深度合作,構建良好的合作關系,并不斷提升合作深度,從而為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支持。首先,相關部門需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加強對校企融合的監督與引導,鼓勵高校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并為其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構建良好的就業教育文化,從而提升高校與企業的社會形象。其次,當高校與企業合作出現沖突或問題時,雙方需要加強交流與協商,共同解決沖突問題,以確保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的實踐學習不受到影響。雙方應通過深入交流和商討,制定相應對策,確保校企融合模式的價值能夠長期保持,并減輕雙方承擔的壓力。最后,高校與企業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協商制定相應的保障機制,以保障自身的基本權益,并為學生的實踐學習提供充分保障。這樣可以防止高校與企業在合作過程中出現問題導致學生實踐學習受到影響。需要對保障機制進行不斷完善,從而提升高校與企業合作的穩定性,同時提高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的科學性。企業可以為高校學生提供良好的綜合舞臺實踐機會,而高??梢詾槠髽I提供音樂表演專業的高素質人才,二者合作可實現雙贏[5]。

(四)提升校企合作深度

當前,部分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深度不足,導致校企合作變成一種形式化的教學模式。企業僅僅為學生提供一個簡單的實習崗位,并沒有對其進行充分的培訓,而高校也沒有做好學生管理,導致二者的整體合作深度不足,這嚴重影響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首先,高校需要加強對學生參與企業實踐的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細則和制度,建立獎懲并舉的管理機制,對學生參與企業實訓的過程和成果進行考核,并將其與學分掛鉤,從而對學生起到良好的約束作用,確保學生在企業提供的綜合舞臺中更好地學習。其次,企業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指導,做好對學生的培訓工作,確保他們能夠在企業實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從而彌補高校課堂教學的不足,全面提升音樂表演專業的教學質量。例如,企業工作人員可以為學生提供專業的音樂表演實踐經驗分享、音樂表演實踐要點教學,確保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的音樂表演理論知識,并提高學生將這些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這是音樂表演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加強校企合作,能夠為學生在企業中的實踐學習提供充分保障,充分發揮校企融合模式的優勢。

綜上所述,本文簡要闡述了校企融合模式在高校音樂表演綜合舞臺中的作用,并分析了校企融合視角下高校音樂表演綜合舞臺實踐教學面臨問題,最后提出并總結了多項科學有效的教學改革優化策略,希望可以對高校音樂表演專業教學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不斷提升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促進音樂表演專業人才的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銳.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21(10):73-74.

[2]高偉.“專創融合”教學改革實踐的價值、要點與路徑:以“音樂表演專業”為例[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21(1):13-18.

[3]邢慜.高校音樂表演綜合舞臺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藝術研究,2021(5):135-137.

[4]王家偉.新文科視域下高校音樂表演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2):97-100.

[5]盛霞,陳昌文,王家偉.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音樂表演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索:以安徽省為例[J].戲劇之家,2021(28):171-172.

作者單位:

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

猜你喜歡
校企融合音樂表演實踐教學
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淺析
音樂表演心理素質的培養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職模具專業課程體系重構與實踐
第二課堂建設有效推進職校學生職業素養提升
優秀的音樂表演具備的幾大特點
論血型對音樂表演的影響
論音樂表演創造的美學原則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