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023-06-21 08:49馬靖敏
知識窗·教師版 2023年3期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數學創新能力

馬靖敏

摘要:我國教育正從知識教育轉變為能力教育和素養教育,更加關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高中數學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課程,越來越受到學生和家長的關注。文章從創新能力的概述入手,闡述高中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現狀,并提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數學;創新能力

新課程改革提出的素質教育理念和學科素養培養理念,是優化學科教育的一種措施和意見,目的是強化學科教育本質,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突出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數學教師要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主,整合抽象、分散的知識點,打破枯燥沉悶的學習環境,以靈活、趣味、整體性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獨立思考,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目的。

一、創新能力的概述和意義

(一)概述

在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的背景下,“創新”一詞成為人們廣泛討論的焦點詞匯,也成為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中被廣泛探究的詞匯。創新的概念,基于學科和使用、應用范圍的不同,有著不同的定義。從高中數學學科角度分析,創新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基于教學結構、知識結構創新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為主,促使學生認識知識本質,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不斷探索和獲得新鮮事物,從而將知識遷移到生活中。

(二)意義

創新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意義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使學生獲得自主學習能力,掌握問題分析方法,了解知識結構。第二,提高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學習意識決定了學習行為,而有效的學習行為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增強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三,提高學生的認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經過小學、初中的學習,學生已經積累了許多數學知識,對數學課程有了一定的認知,且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學習思維。但是,高中數學和小學數學、初中數學有著很大不同。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知識更加具體化,高中數學知識則更加抽象,若學生依然用小學和初中的認知學習高中數學課程,難以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創新高中數學教學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將已學知識和未學知識進行關聯,逐步理解數學學習的本質。隨著理解能力的提高,學生會嘗試在生活中應用知識,提高舉一反三的能力,這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現狀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探索的主要方向,這就要求教師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轉變“灌輸式”“機械式 ”教學模式,將創新能力培養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分析當下教學中的不足,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解決現有的問題,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經過調查可知,高中數學教學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教師注重知識教學,忽視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集中精力講解重點和難點內容,很少關注外在環境對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影響,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枯燥、沉悶、壓抑的學習環境,導致學生的思維不活躍,學習效果不佳。

第二,教師只關注學生對內容的理解,重復講解相似的題型,不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和舉一反三能力,影響了學生建立知識間的關聯性系統,也嚴重影響了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發展。

第三,實踐作業質與量失衡,嚴重影響學生知識轉化能力的發展。作業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方式,也是檢驗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渠道。然而,目前學生的作業量繁重,學生只是為了應付檢查而用敷衍的心態完成作業,沒有凸顯作業的價值,也影響了創新意識的形成。

三、高中數學課堂創新能力培養實效性分析

創新作為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教學改革方向,作為教育的最終目的,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受到了廣泛關注,這對推進社會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首先,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課堂教學環境要有開放性特點,教學環境要以引出知識、突出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為主,用問題引導、思維點撥、頭腦風暴、合作探究等方式,將學生引入知識探究的氛圍,這是激發學生興趣、活躍學生思維的基礎和保障。其次,教學內容既要豐富,又要有針對性。創新能力培養主要是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的基礎上,讓學生產生自覺接受新事物的意識,從不斷發展的角度認知世界。

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用更加貼合學生認知的內容,引導學生探究數學本質,并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抽象問題直觀化、具體化,幫助學生逐步從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轉變到主動索取知識的狀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措施

(一)創建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具備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要適當給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詼諧幽默的方式與學生探討問題,或在學生給出意見時,用網絡流行語表示肯定和贊揚,激發課堂活力,實現活躍學生思維的目的。如在講授定理、概念、公式等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留白、補白等方式與學生交流互動,引導學生逐步理解知識的形成與演變。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在有效的互動過程中,深化學生的學習認知。

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促進現代化教學模式的發展,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設備創建有真實感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更好地思考、探究。如在講授“概率”時,教師可以選擇生活中人們買彩票的情節設計相關問題,用學科知識特點強化學生的理解和運用。這樣的方式可以解決教學資源不足、教學與生活脫離的問題,逐步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二)多學科融合,培養學生問題分析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關鍵是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擁有正確的問題分析思維。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教啟發學生分析思路,而不是將問題解決方式直接告訴學生。另外,傳統的數學問題分析中,教師總是將問題分析的重點集中在問題解決方面,大部分學生照搬模仿,甚至在遇到相同問題時,不加思考便直接書寫過程,導致錯誤百出。因此,在以創新能力培養為主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問題分析的傳統教學方式,借助其他學科的特征,采用畫圖、數形結合等方法展現數學問題的分析過程。

如在講授“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時,教師可以多列舉一些數列,通過圖像展示相關問題,教師畫出問題思考的框架圖,并通過交流引導學生自己補充,幫助學生梳理問題。又如在講授“點斜式直線方程”中的y-y1=k(x-x1)時,教師可以用數形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回憶這個方程的斜率是什么?具體范圍是多少?如果斜率一定,會出現怎樣的情況?教師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幫助學生找到解題的突破口。

從學生的分析過程和解題結果,教師便可以知道學生的分析思路是什么,能夠較快發現學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存在的疏漏,以及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最后解決存在的問題,這對培養學生理性分析思維、創新思維有著重要作用。

(三)以合作探究培養學生概括和總結應用能力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通過外部環境干預,還可以通過多樣的學習方式來實現。學生知識的積累、認知能力的提高,除了要依靠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之外,還要從不同的問題中積累經驗,產生新觀點。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讓學生在集思廣益、頭腦風暴中,對知識形成新的思考和認知,產生獨具特色的個人見解。

如關于“兩角差的余弦公式”,教材中給出了幾何分析方法,即利用單位圓中的三角函數線作出輔助線,構建一個直角三角形,以此解決問題。這種方式不但復雜,而且解題思路和解題過程較為煩瑣,學生很難理解。

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做以下嘗試:首先,課前引導學生探究出解題思路,再進行補充修正。如教師可以提問:“通過課本提示,我們知道cos45°等于多少,也知道cos30°等于多少,那么根據已知的信息,我們能否得到cos15°等于多少呢?”其次,提示學生利用三角板等工具進行探究,并嘗試寫出解題過程。教師還可以選出優秀的探究成果,與學生共同分析,順勢提出新的問題:“能否將特殊角推廣到任意角α、β?”此時,學生會立即得到新的解題思路。根據學生新提出的解題思路,教師再重復以上教學步驟,直到引導學生把三角函數值與它們的正弦線、余弦線聯系起來,并最終找到簡潔、快速、正確的解題方法。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思考、動手、分析等能力,還幫助學生建立起數形結合的思維,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布置多樣化作業,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能力

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如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能力。要想培養學生的舉一反三能力,教師應合理運用逆向思維方法。逆向思維方法是指采用與傳統單項思維截然不同的思維和學習方式,從相對對立、完全相反的層面去看待和分析問題,這種教學思維看似無效,卻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是培養學生新思考方式的有效方法。

如在講授完課本例題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對立、反向應用等角度創建多樣化的數學問題,引發學生從不同維度、前后關聯、內外一致等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尋求新的解題思路。在布置以檢驗為目的的創新數學作業過程中,教師需要秉持實用、適用原則,從實踐性角度設計作業,站在生活視角將數學知識與數學問題關聯起來,并考慮知識學習的目的和適用范圍,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優化課堂作業布置,發揮作業的檢驗目的。同時,作業的完成形式不能拘泥于書面提交,教師可以通過線上提交、視頻圖像結合、自主表達等方式,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使用能力,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創新能力是學生必須具備的關鍵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教學改革的重要目的。教師應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摒棄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探究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洪凡.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方法[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1(1).

[2]陳亞軍.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策略分析[J].華夏教師,2018(34).

[3]楊長春,姜傳偉.淺論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5).

(作者單位:吉林省白城市第四中學)

猜你喜歡
新課程改革高中數學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推進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活動組織研究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