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eace對碳量子點研究進展的可視化分析

2023-06-22 23:49閤雪晴宋亞星高美美聶鈺湘黃宏妙
現代信息科技 2023年2期
關鍵詞:文獻計量學可視化分析應用

閤雪晴 宋亞星 高美美 聶鈺湘 黃宏妙

摘? 要:通過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檢索2016—2022年碳量子點相關的中文文獻,使用CiteSpace軟件針對碳量子點研究進展進行可視化分析,對碳量子點相關論文的發文量、合作作者、合作機構以及關鍵詞的突現、共現、聚類進行了研究。625篇中文文獻納入研究中,分析發現,作者馬紅燕的發文量最多,16篇;相關文章發表最多的機構是延安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延安市分析技術與檢測重點實驗室,有16篇;文獻關鍵詞主要集中在碳量子點的熒光,表明碳量子點的熒光或為研究熱點。

關鍵詞:碳量子點;文獻計量學;應用;可視化分析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706(2023)02-0107-05

Visual Analysis of Research Progress of Carbon Quantum Dots Based on CiteSpace

XIA Xueqing, SONG Yaxing, GAO Meimei, NIE Yuxiang, HUANG Hongmiao

(College of Pharmacy,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200, China)

Abstract: The CNKI database is used to search Chinese literatures related to carbon quantum dots from 2016 to 2022, and CiteSpace software is used to conduct the visual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arbon quantum dots.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co-authors, cooperative institutions, and keywords emergence, co-occurrence and clustering are studied. The 625 Chinese literatures are included in the research,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of author Ma Hongyan is the most with 16. Yan 'an Key Laboratory of Analytical Technology and Detection,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Yan 'an University, has published the most relevant papers with 16.The keywords in the literature mainly focus on the fluorescence of carbon quantum dots, indicating that the fluorescence of carbon quantum dots may be a research hotspot.

Keywords: carbon quantum dot; bibliometrics; application; visual analysis

0? 引? 言

碳量子點是一種新型[1]的碳納米材料[2],納米材料具有許多的優良性質,在很多應用領域中具有很大的優勢,將碳引入納米材料的應用當中具有很大的價值,可減少碳資源的浪費,對于碳量子點的研究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3],成為碳納米材料的研究熱點。研究發現,碳量子點不僅合成工藝簡單[4],體積小[5],表面易于修飾,還具有熒光性,光穩定性,熱穩定性,化學結構穩定性以及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優異水溶性[6]及低毒性[7]的特點,因此,碳量子點被廣泛應用于生物醫學和其他領域。碳量子點將來源廣的碳資源與性能優良的納米材料結合起來,是納米材料領域里面的一個新突破,成為研究的熱點材料。關于碳量子點的制備,表征,特點及生物應用[8]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有大量關于研究碳量子點的相關論文發表,但是幾乎沒有關于碳量子點研究進展可視化分析研究的文獻。

CiteSpace軟件的可視化分析運用了文獻計量學,以碳量子點相關文獻為研究的資料,用數學和統計學的定量方法,對相關文獻的數量關系、分布規律及文獻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了研究,通過CiteSpace[9]軟件實現了對碳量子點研究進展相關文獻可視化分析。CiteSpace由美國德雷塞爾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華人學者陳超美博士開發,主要用于計量和分析科學文獻數據的信息可視化軟件[10],該軟件可以分析繪制各種研究領域的信息全景,還可以識別某個領域中最關鍵的文獻以及研究熱點和發展方向,目前已在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11]。在這個探索分析中,CiteSpace軟件對碳量子點研究的相關文獻的作者、機構和關鍵詞進行了可視化分析,并繪制可視化分析得出的圖譜。運用CiteSpace軟件可以快速地整理出碳量子點研究的基礎及其發展演化,并且能夠分析碳量子點的研究熱點,還可以預測碳量子點技術未來的前沿方向。

1? 研究資料與研究方法

1.1? 數據資料

在CNKI[12]數據平臺上,設置主題為碳量子點,檢索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20日時間段中的相關文獻。由于早期關于碳量子點的探究處于摸索階段,相對而言,近期關于碳量子點的研究是比較豐富全面成熟的,尤其是近五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對碳量子點開展了研究,另一方面,通過查詢,發現國外關于碳量子點的研究文獻是比較多的,但是可以看到許多研究的點與中國是有所重合的,并且這里主要想對中國國內關于碳量子點研究現狀進行一個分析,所以排除了外文文獻,以及中國國內早期關于碳量子點研究的文獻,將納入標準確定為近五年碳量子點的相關研究,共檢索出625篇相關文獻,以Refworks格式導出這625篇文獻,并在CiteSpace軟件中使用格式轉換功能對這625篇文獻進行格式轉換,以備可視化分析利用。

1.2? 研究方法

運用CiteSpace軟件對數搜集到的據進行可視化分析。設置情況:時間分段(time slicing)為2016-2022年,時間切片為1年;依次選擇分析的節點類型(node types)為作者(author)、機構(institution)、關鍵詞(key-words)[13]。具體設定如下:節點為作者:閾值(top Nper slice)是30,無修剪(pru-ning);節點為機構:閾值(top Nper slice)是30,吳修剪(pruning);節點為關鍵詞:閾值(top Nper slice)是30,修剪(pruning)為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設置完各個節點的參數以后,對各個節點依次進行可視化分析展示,碳量子點研究的各種相關知識圖譜生成以后,對各圖譜進行分析。其中,核心作者群與高頻關鍵詞和關鍵詞共現分析圖譜中每一個節點就代表一位作者,作者之間連接的線段代表他們之間的合作關系,合作關系越緊密,線越短;作者發文量越大,節點的字體越大越深;在高頻關鍵詞和關鍵詞共現分析圖譜中中心度在知識結構的演變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心度大于0.1的節點在網絡結構中有重要的位置,反映該研究的熱點方向。關鍵詞聚類分析圖譜可以直觀的顯示出相關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和方向,聚類圖譜的聚類模塊值modularity(Q)和聚類平均輪廓值silhouette(S)這兩個參數值指標,可以反映聚類圖譜的好壞,一般認為Q值和S值都大于0.4時合理,且Q越大越適合聚類,聚類模塊結構顯著,S越大,表示聚集為一類的關鍵詞性質越相似,聚類的可信度就越高。

2? 分析結果

2.1? 文獻基本情況

2.1.1? 文獻發表情況

圖1顯示的是2016年至2022年關于碳量子點的研究文獻在中國知網(CNKI)上的發文趨勢情況。由圖可以看出,關于碳量子點發文量的研究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16—2019年,在這4年內,碳量子點相關研究的發文數量快速遞增,并于2019年發文量達到峰值,發表文章為130篇;第二個階段為2019—2021年發文量呈波動式下降趨勢;第三階段為2021—2022年,年發文量呈現下降趨勢,由于納入的相關文獻截止到2022年3月,所以2022年的發文數量比較少,文獻量相較于2021年有所減少。

2.1.2? 核心作者群

圖2展示的是關于作者群的CiteSpace可視化分析具體情況。統計了研究碳量子點的作者以及各位作者的發文數量,在共現圖譜中出現的作者共有182位,這些作者出現的頻次一共有450次,由圖可以直觀地看出,發文量最多的是馬紅艷、李滿秀、張越誠、任光明、孫雪花、楊亞玲、郝曉亮、田銳,他們關于碳量子點研究的發文量都大于5篇,如表1所示。

2.1.3? 研究機構共現分析

對發文機構的分析如圖3所示。延安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延安市分析技術與檢測重點實驗室為16篇,為發文量最高的研究機構;忻州師范學院化學系次之,發文15篇;遼寧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院位列第三,發文6篇;昆明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和太原理工大學新材料界面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并列第四,發文5篇,如表2所示。

2.2? 研究熱點分析

2.2.1? 關鍵詞共現分析

圖4顯示的是關于高頻關鍵詞和關鍵詞共現分析都關鍵詞共現圖譜。圖譜中的共現關鍵詞有146個,頻次一共是1 161,有18個關鍵詞在關于碳量子點研究領域的發文量大于10篇,如表3所示,碳量子點、熒光[14]、熒光探針、熒光猝滅[15]、光催化[16]是頻次排在前5的關鍵詞。在分析圖譜中顯示,具有較高中心性的關鍵詞依次為碳量子點(0.94)、熒光探針(0.46)、熒光(0.32)、熒光猝滅(0.28)、氮摻雜碳量子點(0.18)??梢娞剂孔狱c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碳量子點、熒光、熒光探針、熒光猝滅、雜原子摻雜[17]等領域。

2.2.2? 關鍵詞聚類分析

146個主要中文關鍵詞的自動聚類情況如圖5所示,得到了碳量子點研究中文文獻關鍵詞的聚類網絡,共有9個聚類模塊,圖譜的Q值為0.616,聚類非常顯著;S值為0.612 3,聚類信度較高,各聚類模塊中含有的關鍵詞歸納情況以及各研究主題的總結情況如表4所示。關鍵詞聚類圖譜顯示了多個聚類的重疊,這表示該部分聚類結構明顯,聚類效果比較好。由圖5可見#2、#3、#5均為碳量子點的應用研究,#6、#7均為碳量子點作用機制的探究。

2.2.3? 關鍵詞突現分析

圖6顯示了由CiteSpace軟件探測碳量子點相關文獻關鍵詞得到的25個突現詞,其中光催化劑、Cu2+、制備、可見光、生物成像[18]、應用、光致發光性能[19]、熒光特性、熒光猝滅法、生物質焦油是突現度排在前10的關鍵詞。

3? 討論與展望

近年來,關于碳量子點的研究日益豐富,各研究者從不同的方面對碳量子點進行探究并總結發文。本研究對中藥碳量子點近5年的研究進行文獻計量及可視化分析,梳理了碳量子點研究領域的知識結構及發展歷程,挖掘研究熱點和前沿,可為碳量子點后續研究方向提供參考依據,以促進對它深入研究,更好地發揮它的應用價值。該領域的研究存在以下特點。

3.1? 文獻基本情況討論

學術領域中文獻的數量是反映該領域發展規律的重要指標,年發文量是可以體現學科或主題發展趨勢的重要內容,了解年發文量有利于研究者對該學科或主題進行回顧性分析和未來展望。CiteSpace軟件分析顯示2016—2022年關于碳量子點研究的發文量總體看來是穩定增長的,發文量最高的年份有130篇,由此可以看出學者們在不斷地挖掘關于碳量子點的應用價值。接著依次對核心作者群、研究機構進行了分析。對核心作者群進行分析,不同的線條顏色表示了不同年份的作者發文情況,深藍色線條網絡部分顯示的是2016年發文的作者,湖藍色、翠綠色、綠色、嫩綠色、黃色線條網絡部分分別顯示的是2017、2018、2019、2020、2021年發文的作者,各顏色線條網絡顯示同年份發文作者之間的合作聯系比較密切,但不同年分的發文作者之間聯系不大,說明不同階段對碳量子點的研究側重點不一,而每個階段的研究者之間對于對方研究方面的討論合作不多,未來關于碳量子點的研究,可以嘗試與之前對碳量子點的各方面研究的學者進行探討合作學習。關于研究機構的分析,可以看到關于碳量子點的研究機構還是比較多的,尤其是各類學校,這個情況說明了目前碳量子點研究領域的主力是各醫學類高校,并且這些高校已經有了一些學術成果,但各機構之間的合作比較少,而且各機構對于碳量子點的研究側重點也不盡相同,未來要是可以在不同機構取得一定的合作,那么不同機構對碳量子點的研究優勢可能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3.2? 研究熱點討論

關鍵詞可以直觀地反映出研究的重點,是文章主題的高度概括和濃縮。本研究中,由關鍵詞共現分析可得熒光、熒光探針是目前關于碳量子點研究的熱點。碳量子點、熒光[20]、熒光探針[21]、熒光猝滅、光催化等是本研究中的高頻關鍵詞。頻次較高的關鍵詞還有生物成像、制備、檢測等。此外聚類分析顯示碳量子點的應用和制備是主要的研究方面。突現詞是指在短時間內出現頻率驟增的關鍵詞,突現率則是指在短時間內出現頻率驟增的強度,突現詞和突現率可以變現研究前沿的發展趨勢,關鍵詞突現能進一步揭示碳量子點研究的前沿變化及熱點轉移,還可以直觀地展示研究前沿之間的演進路徑和交互關系,統計顯示近年國內學者主要側重碳量子點的制備、表征、特點及其應用研究,提示碳量子點結合技術,預測靶向治療可能是未來研究的重點。本文基于CiteSpace對CNKI中文數據庫中碳量子點領域相關文獻進行了可視化分析,雖然統計的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觀性,且可視化圖像一般為二維圖像,想要了解更完整的信息有待更深入的研究,但CiteSpace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會不斷向前發展,而關于碳量子點的研究分析會越來越精細,關于它的研究方向及熱點會越來越清晰。

3.3? 展望

關于碳量子點的研究及分析,可以看到碳量子點具有許多傳統醫藥材料所不具備的優點,比如它的制備簡潔易得,還有它本身所具有的熒光性、低毒性、高生物相容性等特點,可以嘗試與傳統藥物結合,尤其是與傳統的中醫藥的結合,可以更有效更好的發揮它的作用,尤其是它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價值,比如生物成像、藥物[22]及其他成分或離子的檢測、藥物負載[23],甚至可以挖掘它本身的抗菌[24]抗炎[25]抗腫瘤[26]活性作用。而這個CiteSpace 5.6.R5軟件就對碳量子點未來的研究趨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 結? 論

本文運用了CiteSpace軟件的文獻計量學方法,對中國知網數據庫中關于碳量子點這一主題研究的相關文獻進行了系統分析,通過知識圖譜的形式展現了關于碳量子點領域核心作者、機構合作以及研究熱點概況,得出基于碳量子點熒光及醫學應用可作為未來研究的重點,并對其在生物醫學上的研究進行了展望。對碳量子點的應用價值進行更全面系統地挖掘,對于碳量子點關于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趙玉升,侯婷婷,趙金莉,等.以機油為分散劑高溫熱解人發合成新型碳點及其生物效應研究 [J].中草藥,2020,51(14):3663-3669.

[2] 周莉佳,韓冰,夏世豪,等.基于黃連的熒光碳點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J].廣東化工,2021,48(16):61-62+76.

[3] 李紅霞,王興域,關鳳,等.碳量子點槲皮素復合物的制備及其抑菌性能研究 [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51(5):70-73.

[4] 王坤杰,高翔,李紅霞,李明亮,張德懿,崔錦峰.碳量子點熒光技術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4):67-70.

[5] 徐韶梅.新型熒光碳量子點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生物傳感和細胞成像中的應用 [D].吉林:吉林大學,2021.

[6] 史家英,段倩倩,張博葉,等.pH響應的碳量子點負載抑制劑體系構建及應用 [J].微納電子技術,2021,58(8):669-675.

[7] 鄭梅霞,林麗萍,劉波,等.刺托竹蓀菌蓋碳量子點的制備及其抑菌性研究 [J].福建農業學報,2019,34(4):438-442.

[8] 陳一,朱雪兒,周沁雨,等.碳點的合成、光學性能及生物應用 [J].汕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36(3):3-26+2.

[9] 李紅霞.國內外元認知的知識圖譜分析 [D].太原:山西醫科大學,2021.

[10] 盧紅錚.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基于CiteSpace的可視化分析及臨床特點分析 [D].太原:山西醫科大學,2021.

[11] 劉焱.基于Citespace的中醫藥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科學計量學研究 [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20.

[12] 林遠茂.基于CiteSpace和數據挖掘的炙甘草湯當代醫案研究 [D].南寧:廣西中醫藥大學,2021.

[13] 石方園.基于CiteSpace針刺治療肱骨外上髁炎的知識圖譜分析 [D].沈陽:遼寧中醫藥大學,2021.

[14] 張濤,郭一民,李卓揚,等.碳量子點誘導人體肝癌細胞凋亡的研究 [J].鄭州大學學報:工學版,2020,41(5):1-7.

[15] 毛惠會,湛志華,周國華,等.熒光碳量子點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J].發光學報,2021,42(8):1245-1256.

[16] 白亞星,趙潤澤,黃宏霞,等.油菜秸稈基碳量子點敏化P25光催化性能研究 [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20,40(6):19-23.

[17] 蔡茸,張靜靜,徐麗霞,等.新型鈰摻雜碳量子點的構建及其對乳腺癌細胞的殺傷作用 [J].江蘇大學學報:醫學版,2020,30(3):198-202.

[18] 趙沛,曹娟娟,張琴,等.基于碳量子點的綠色合成及生物成像研究進展 [J].分析試驗室,2022,41(7):861-868.

[19] 張喜武,田瑩瑩,李秋晗,等.基于“適應原樣”作用的人參碳量子點膠體對小鼠抑瘤作用研究和抗COVID-19臨床應用 [J].中醫藥學報,2020,48(8):8-12.

[20] 李萍.茶葉為碳源水熱法合成碳量子點及其應用研究 [J].化工新型材料,2021,49(9):230-233+239.

[21] 王靖原,張越誠,馬紅燕,等.紅棗碳量子點“關-開”型熒光探針檢測蘆丁的研究 [J].發光學報,2018,39(4):600-607.

[22] 楊春艷,達瓦,靳貴林,等.藍色熒光碳量子點的制備應用于石菖蒲中有效成分細辛醚的檢測 [J].西藏科技,2021(8):10-13.

[23] 李陽,朱建華,侍慧慧,等.載阿霉素碳量子點納米粒的制備及其對人肺癌細胞A549的體外抗腫瘤作用研究 [J].腫瘤藥學,2018,8(6):851-855.

[24] 趙艷.碳量子點的抑菌性能研究 [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8(4):50-54.

[25] 徐曉薇.基于二氧化硅納米粒子的載藥/基因復合物促骨再生作用的研究 [D].長春:吉林大學,2015.

[26] 黃倩倩,鮑倩倩,吳成圓,等.藤黃碳量子點的制備、表征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 [J].中南藥學,2021,19(4):604-610.

作者簡介:閤雪晴(1997.12—),女,漢族,湖北隨州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中藥化學成分研究與應用;通訊作者:黃宏妙(1980.10—),女,廣西博白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藥化學成分及中藥納米制劑研究。

收稿日期:2022-09-19

基金項目:廣西區自然基金面上項目(2019

GXNSFAA185053);廣西中醫藥大學科研課題面上項目(2019MS004,2019MS004);廣西中醫藥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開放課題(2019XK130);廣西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桂學位〔2021〕6號)

猜你喜歡
文獻計量學可視化分析應用
《廣西民族研究》創辦30年來刊發文章的回顧與展望
我國職業教育師資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中文圖書評價體系研究
聲波吹灰技術在SCR中的應用研究
可視化分析技術在網絡輿情研究中的應用
國內外政府信息公開研究的脈絡、流派與趨勢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