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化學工藝流程題型復習中聚焦學生的核心素養

2023-06-25 07:00陳文珍
名師在線·下旬刊 2023年5期
關鍵詞:復習核心素養

摘 要:化學工藝流程題考查知識點多,學生體驗感差,得分率低。針對此問題,文章對2022年高考全國乙卷工藝流程題加以深入研究,對其設問方式、命題方式等加以探討,希望為學生解答此類題拓寬思路,提高學生高三復習質量,進而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化學工藝流程;復習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15-0008-03

引? 言

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教育評價體系也在不斷革新。高考稟著“一核四層四翼”體系,關注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著力于以社會科技發展、生產生活等具體現實的問題情境為介質,從考查知識轉型為考查能力?!督逃筷P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推進考核內容改革,重于“優化試題呈現方式,

加強對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引導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顯然,高考強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究意識,側重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尤其是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瘜W工藝流程題以生產實際情境為載體,在課程知識框架上,問題形式靈活多樣,設問視角層出不窮,對知識、能力的考查一樣不落。

一、高考工藝流程題的分析

縱觀這幾年高考,工藝流程題是綜合性較強的熱門題型,內容緊跟時代步伐,大多為主觀題形式,分值在14~16分之間。該試題通常由題頭、流程框架、題尾三個部分構成,以元素、操作、條件等為基本要素,綜合考查化學術語、元素物質性質、電化學、氧化還原反應規律、方程式書寫規則、反應速率及影響因素、物質分離提純操作、沉淀溶解平衡移動等相關知識,一方面考查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另一方面考查學生應對問題中的轉化過程、圖像信號、圖表數據等眾多信息加工、處理、分析的能力,還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學科敏感度,以及靈活“抽取”整合相關聯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敢于探索、敢于創新的能力[1]。

由于工藝流程題中涉及的元素種類頗多,甚至有過渡元素,學生總認為這是教材之外的知識,遇到題時無從下手。在高二期末復習中,學生更是直言此類題是最難題型,得分率低。筆者對2022年高考全國化學乙卷26題進行探究,也為即將展開的高三一輪復習提供科學的復習策略。

(一)試題背景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中國成為鉛蓄電池的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這幾年不斷報道出新能源汽車和電動車爆炸事故,將鉛蓄電池產業推向了風口浪尖。與此同時,在鉛蓄電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隱患也同樣不容忽視,環境污染可防、可治、可控,規范廢舊鉛蓄電池回收處理也已被反復呼吁。

貼近生活的問題情境將知識與實際運用高效地整合,學生既熟悉又陌生,是發展和考查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典型形式。因此,本題以“廢舊鉛蓄電池的回收”為介質,并添加Ba、Fe、Al等雜質,要求學生展開一系列科學嚴謹的探索。

(二)試題呈現

廢舊鉛蓄電池的鉛膏中主要含有PbSO4、PbO2、PbO和Pb,還有少量Ba、Fe、Al的鹽或氧化物等。為了保護環境,充分利用鉛資源,人們可通過相關流程(如圖1)實現對鉛的回收。

一些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常數如表1所示:

一定條件下,一些金屬氫氧化物沉淀時的pH如

表2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在“脫硫”中PbSO4轉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釋選Na2CO3的原因________。

(2)在“脫硫”中,加入Na2CO3不能使鉛膏中BaSO4完全轉化,原因是________。

(3)在“酸浸”中,除加入醋酸(HAc),還要加入H2O2。

①能被H2O2氧化的離子是________;

②H2O2促進了金屬Pb在醋酸中轉化為Pb(Ac)2,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③H2O2也能使PbO2轉化為Pb(Ac)2,H2O2的作用是________。

(4)“酸浸”后溶液的pH約為4.9,濾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5)“沉鉛”的濾液中,金屬離子有________。

【答案】(1)①PbSO4(s)+CO32-(aq)= PbCO3(s)+SO42-(aq)

②反應PbSO4(s)+CO32-(aq)=PbCO3(s)+SO42-(aq)的平衡常數K==3.4×105>105,PbSO4可以比較徹底地轉化為PbCO3;

(2)反應BaSO4(s)+CO32-(aq)=BaCO3(s)+SO42-(aq)的

平衡常數K==0.04<<105,反應正向進行的程度有限;

(3)①Fe2+②Pb+H2O2+2HAc=Pb(Ac)2+2H2O③作

還原劑;

(4)Fe(OH)3、Al(OH)3;

(5)Ba2+、Na+。

(三)試題評析

從命題選材上看,該題是廢物的回收利用,具體是以“從廢舊鉛蓄電池的鉛膏中,實現鉛的回收”為試題情境,以“Pb、Ba、Fe、Al的鹽或氧化物等”為知識載體,通過不同梯度的問題設置,層層鋪開,對學生進行考查。從命題設疑角度上看,學生需熟練掌握元素及化合物性質、物質轉化規律、氧化還原反應規律、離子方程式書寫、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及綠色化學等知識。首先,Ba、Fe、Al屬于主族元素,學生比較熟悉。關于Pb,教材只在電化學教學中講解化學電源鉛蓄電池的部分提及,學生會覺得相對陌生,因此在審題時需要及時克服畏難情緒,勇于探究,并按照元素周期律,將碳元素的相關知識遷移至鉛。這考查了學生“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核心素養。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常數和金屬氫氧化物沉淀時的pH兩個表格,通過Ksp定量計算進而加以判斷,要求學生基于數據分析如何“環保除渣”,實現“鉛的回收”,測試學生接受、吸收、整合并創造性加工信息的關鍵能力,考查其“證據推理和模型認知”的核心素養。學生要根據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及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分析鉛膏中各元素在“脫硫”“酸浸”“沉鉛”后最終的存在形式,思考不同物質的轉化條件,這可以測試學生融合所學知識,沉著應對問題,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核心素養。整道題貫穿鉛的轉化及最終回收的過程,引導學生在學以致用的同時,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積極踐行綠色化學觀念,保護環境,高效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該題的題材緊扣社會熱點,問題切入點新穎、思維嚴謹,突出了試題教育意義。

二、教學啟示

(一)夯實基礎,構建“模型認知”

縱然高考年份不同、試卷不同,也會出現別出心裁的出題視角,但這一定是基于核心化學知識演變而來的,可以“進化”,但不可能“變異”,如多年來全國卷中的工藝流程題。無論哪個版本的教材,無論知識的編排前后,高中化學知識體系框架都是相對固定的,故反思命題的原則,不論考題如何變化,它的內核一定是高中化學最核心的知識[2]。

在一輪復習中,學生往往重刷題,輕閱讀。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回歸教材,著眼對教材的全面理解,幫助學生落實學科基礎知識,形成扎實的知識體系框架。在工藝流程題的復習中,教師要認真解讀教材中的相應內容,如“氯堿工業”“工業上利用黃鐵礦FeS2制取硫酸”“工業制HNO3”“工業上制純堿”“從工業廢水中回收FeSO4和Cu”“從海水中提取Mg”“從海水中提取Br2”“海帶中I2的提取”等。雖然高考工藝流程題一般不會取材于教材,但可以教材為基石,盡可能創設真實的工業情境,為學生構建“題型模型認知”和“原理模型認知”?!邦}型模型認知”是指常見工藝流程題的題型,有物質的制備及分離提純、廢物的回收利用等;“原理模型認知”是指這類題常規的解題策略,如原料的預處理、常用的控制中心反應的條件、核心反應方程式的書寫、產品分離提純的常見方法及可能涉及的計算等。

(二)注重學生化學學科關鍵能力的培養

隨著核心素養的提出,關鍵能力的培養成為學生發展的重點考查方向。工藝流程題涵蓋多方面的核心知識,綜合性強,考查能力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具體的學情,創設素材情境,引導學生在陌生的情境中利用自身的必備知識解決問題。以蘇教版化學反應原理專題3“溶液中的離子反應”的專題作業第4題:“若在空氣中加熱MgCl2·6H2O,生成的是Mg(OH)Cl或MgO,寫出相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例,在掌握專題知識點后,學生了解的知識有:在空氣中加熱MgCl2·6H2O,Mg2+會發生完全水解生成Mg(OH)2,而在HCl氣體氛圍中加熱則可得無水MgCl2,電解無水MgCl2生成Mg和Cl2。但題目告知生成的是堿式氯化鎂或氧化鎂,學生便會產生認知沖突。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反應物和生成物,結合反應物的性質,推理可能發生的過程,依據化學反應原理及守恒規律寫出相應的方程式。學生經過思考討論,得出MgCl2·6H2O在空氣中加熱,Mg2+完全水解生成Mg(OH)2,Mg(OH)2加熱分解生成MgO,Cl-結合H2O剩下的H+生成HCl,同時還有部分Mg(OH)2與HCl不完全中和生成Mg(OH)Cl。最后,學生根據原子守恒規律寫出MgCl2·6H2O(加熱)=HCl+MgO+Mg(OH)Cl+5H2O。從這道課后題可以看出,隨著知識框架的不斷完善,題目的綜合性、復雜性和靈活性也有所提高,對思維能力要求逐漸提升,教師必須注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全面、綜合的分析和思考,讓學生學會運用化學思維,把握問題中的核心要素,使之轉化為已學的化學問題,最后通過學科思維推理,在各個條件之間建立聯系,從而解決問題。這種能力的培養需要落實在教學的點滴中。高三復習中的題型綜合性更強,因此關鍵能力的培養更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春風化雨”般的引導。

(三)關注對學生必備品格和正確價值觀念的塑造

在高三復習中,教師應關注社會熱點中的化學問題,如高科技新材料的開發、大氣污染與防治、水污染與防治、諾貝爾獎相關成果等,多角度挖掘試題題材,精心設計問題,不斷提高學生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及學以致用的能力。

化學工藝流程題完美地將化學教育與科技發展、工業生產、生活融為一體,實現了化學知識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用化學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在理解流程題時,學生需要通過嚴謹求實的分析推導思路,在積累解題方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能力,形成敢于探索、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意識,同時在分析反應原理、方案評價中建立對可持續發展的化學認識,培養綠色化學觀念,對與化學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做出合理的判斷,這凸顯了化學學科的育人價值。

結? 語

綜上所述,全國卷的工藝流程題考查的不只是學生的知識儲備,更注重對學生關鍵能力的考查。呈現方式不斷優化的考題,要求一線教師避免“滿堂灌”教學模式,不斷探索“核心素養”背景下行之有效的備考策略,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高效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中國高考報告學術委員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解讀[M].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2021.

過文學,丁百林.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考化工流程題分析及思考[J].江西化工,2021(6):108-110.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州市長樂區教育科學研究2021年度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教學策略研究”(立項編號:CL2021KT04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陳文珍(1984.3-),女,福建福州人,

任教于福建省長樂第一中學,一級教師,曾在“2011年福建省高中化學新課程實驗教學觀摩比賽”中榮獲二等獎,先后被評為“2011—2012學年校先進教育工作者”“2020—2021學年校先進教育工作者”“2020—2021學年長樂一中優秀班主任”。

猜你喜歡
復習核心素養
多元比較,有效開展第二輪生物復習
加強數學思想滲透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論高中生如何通過正確的預習、復習學好語文
對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的建議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