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寫一體化”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2023-06-26 19:08康芳艷
學周刊 2023年20期
關鍵詞:讀寫一體化高中語文教學有效運用

康芳艷

摘 要:“讀寫一體化”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讀寫一體化,不僅可以發揮語文閱讀和寫作的相互促進作用,也能調動學生的讀寫聯動意識,同步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和寫作質量。本文主要采用學情調查法和實驗教學研究法,分析“讀寫一體化”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意義,從四個方面論述讀寫一體化模式具體的運用策略,旨在為廣大教師高效落實語文教改目標提供有力支持。

關鍵詞:“讀寫一體化”模式;高中語文教學;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20-013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0.043

閱讀和寫作在高中語文教學體系中存在密切聯系,二者相互促進、互為犄角。閱讀是學生寫作素材和經驗的主要來源,寫作是強化學生語言構建和運用能力的主要途徑。將“讀寫一體化”模式引入高中語文教學,能夠使閱讀和寫作兩大板塊的結合更加緊密,提升學生語文思維品質。為此,教師應當明晰“讀寫一體化”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意義,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借助閱讀向學生滲透寫作技巧,依托寫作驅動學生自主閱讀,從而增強學生讀寫綜合運用素質。下面筆者就對此目標展開教學芻議。

一、“讀寫一體化”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意義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讀寫一體化”模式,主要是指語文閱讀和寫作相互融合的教學方式。從本質上來說,閱讀和寫作相當于語文課程中的輸入和輸出環節,學生通過閱讀獲取語言知識和寫作技巧,繼而在寫作中展示閱讀經驗、傳遞思想情感,閱讀和寫作教學的結合效果直接關系到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整體的發展質量。通過分析語文學情和廣泛的理論實踐研究,筆者將“讀寫一體化”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意義總結整理為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有助于擴展學生的語言素材儲備。高中階段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一定的語言知識儲備,但是對于日益擴大的寫作語言需求來講,學生現有語言量仍舊需要進一步擴充。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一體化模式,最突出的意義就是有助于擴展學生的語言素材儲備。閱讀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充裕的感性語言材料,還能使學生接觸到創新的思想和寫作手法,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發揮閱讀資源優勢,引導學生品析閱讀文本語言風格和寫作特點,積累優質美文中的博聞強識和點金佳句,這些都能開闊學生的寫作思路和視野,解決學生作文中語言貧乏、缺少亮點等問題。

第二,有助于增強學生語感和語言構建運用能力。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培養學生語感和語言構建運用能力是教師的緊要任務。部分學生的語感偏弱,難以有效把握語句在文章語境中的真實含義,在這種條件下,學生寫作運用就會遭遇阻力,出現寫作表達邏輯混亂、語意不清等不良問題。將讀寫一體化模式引入高中語文教學,對增強學生語感和語言構建運用能力很有幫助,如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結合文本內容創設情境,針對文本中陌生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引導學生聯系情境和文章上下文來解析,學生透徹理解文意和寫作特點后,教師再開展仿寫、續寫、擴寫等閱讀練筆活動,這樣學生就能順利從閱讀理解遷移到寫作運用。

第三,有助于培植學生的語文讀寫聯動意識。語文閱讀和寫作是一個不可割裂的整體,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應用讀寫一體化模式,不僅能夠體現讀寫的整體性,最關鍵的是有助于培植學生的讀寫聯動意識,如學生在寫作中思路閉塞時,教師可以根據文題甄選課內外范文供學生參考,重點引導學生解構范文的謀篇布局和寫作表現手法,繼而啟發學生聯系自身的生活經驗,產生個性化的寫作構思和創造,這樣學生不僅作文質量得以提升,還能形成良好的自主閱讀和讀寫聯動意識。

二、“讀寫一體化”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

(一)立足閱讀課程積累寫作素材,構筑讀寫一體化基礎

前文筆者談及,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一體化模式,能夠擴展學生語言素材儲備,教師想要將這一優勢最大化,立足閱讀課程引導學生賞析、積累文本語言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應該明確學生寫作語言匱乏、辭采不足等問題,加強在文本閱讀中帶領學生品析詞、句、段,幫助學生透徹領會文本語句的含義,同時指導學生分類積累優質的語言材料,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在閱讀中汲取寫作養料的習慣,從而構筑堅實的讀寫一體化基礎。具體教學策略如下:

第一,創設閱讀情境,促進學生吃透文本語言的含義。教師在基于讀寫一體化模式引導學生積累閱讀語言時,必須先確保學生充分理解文章語言的含義。在這一步,筆者建議教師采用情境創設法,如在課文閱讀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合作泛讀課文,將存在理解困難的詞、句、段初步勾畫出來,各組學生反饋語言難點后,教師根據文章描寫的內容,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相應的情境資料,若文章是描繪景物的,教師就展示景物圖片或短視頻,若文章是演講文或報告文,教師就出示相關的歷史背景資料,情境創設完成后,教師再將教學重點回扣到學生不理解的詞句段上,向學生發問:“同學們,結合多媒體情境資料,大家是否能對文章語言所表達的含義產生更深刻的感知?請大家繼續分組解析和交流?!睂W生合作解析期間,教師巡堂傾聽,針對各組學生的語言難點合理設問引導。比如某組學生對文章中描寫風景的語言理解不透徹,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多媒體圖片和視頻呈現的風景場面,并提出問題:“作者描寫風景的順序是怎樣的?一共描寫了幾種景物?每種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學生分析并回答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體會課文語句的表達作用,包括生動形象、立體傳神、有聲有色、增加氣勢等,這樣在多媒體閱讀情境的驅動下,學生對文本語言的含義和表達作用就了然于心,為有效積累寫作語言素材做好鋪墊[1]。

第二,指導分類積累,促進學生養成自覺摘記的習慣。學生在閱讀中吃透文章語言含義后,教師應該跟進指導學生分類積累語言素材,向學生滲透分類積累的科學方法。在具體教學操作上,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筆記中,按照閱讀文本的題材,對語言素材進行分類,包括記敘文、寫景狀物文、說明文、散文、詩歌、小說、戲劇等,每大類還可以細化為若干小項。如積累記敘文語言素材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分類積累記敘文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環境描寫等語句,并從旁批注語句的表達作用。在每節語文閱讀課上,教師都根據以上方法帶領學生分類摘記有價值的文本語句,這樣學生就能逐漸積小流和跬步,建立龐大的語言素材庫,達到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目的[2]。

(二)加強分析閱讀文本寫作特點,傳授讀寫一體化技巧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讀寫一體化模式,積累閱讀語言材料只是基礎工作。部分學生寫作時經常出現作文缺乏條理性,邏輯、線索不清晰等情況,這些都是學生對文章寫作特點把握不到位,謀篇布局能力薄弱的表現。為此,教師還應該加強引導學生分析閱讀文本的寫作特點,從閱讀文本的段落功能、結構、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角度,深入剖析文本的寫作特點,從而提高學生的謀篇布局和構思、表達能力,實現讀寫一體化技巧的有效傳授。具體教學策略如下:

第一,從閱讀文本的段落結構和功能分析寫作特點。在這一步,教師應該先讓學生合作閱讀、初步感知文章、劃出段落并概括段意,學生完成自主閱讀并反饋文章主要內容后,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通過閱讀大家認為課文段落屬于哪種結構類型?”教師提供幾個選項,包括總分式、對比式、并列式、遞進式等,學生判斷并正確作答后,教師再帶領學生逐一分析各段落的功能。如在分析文章的首段和尾段功能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找出文本首尾段中的中心句、過渡句、照應句,引導學生發現文章首段總起下文,尾段總結全文、深化主題,首尾段相互呼應等功能;在分析文章中間段落功能時,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判斷段落類型,包括敘述性、議論性、描寫性、抒情性等類型,若是敘述性段落,教師再點撥學生從敘述的時間先后、地點轉換、事件的發展過程、人物情緒的起伏等角度分析,明確中間段落交代事實、使文章結構緊湊、塑造人物形象等功能。這樣學生就能理解閱讀文本的結構類型和寫作特點,寫作文時對結構的布設也會更加合理[3]。

第二,從閱讀文本的修辭、表現手法分析寫作特點。在這一步,教師應該加強引導學生解讀閱讀文本中運用的修辭和表現手法,深化學生對寫作特點和技巧的掌握。如閱讀文本中出現比喻、擬人、反問等修辭手法,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合作找出修辭句,然后啟發學生結合文章描寫的事物,分析修辭句的表達效用。拿比喻句來說,教師可以提問:“這個句子中將什么比作什么?重點突出事物的哪些特點?作者這樣表達有何妙處?”學生討論并回答后,就能領會比喻句生動形象的表達效用,以及文章用詞準確、富有感染力等寫作特點,促進學生在作文中的精當表達。

(三)依托閱讀課程設計隨堂練筆,強化讀寫一體化能力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一體化模式,引導學生從閱讀向寫作遷移是第一位的。寫作是學生展示閱讀經驗的主要出口,教師應該依托閱讀課程設計多樣化的隨堂練筆活動,包括仿寫、擴寫、續寫、寫讀后感等,激發學生對閱讀收獲的寫作運用動機和創造思維,從而強化學生讀寫一體化能力,具體教學策略如下:

第一,依托閱讀課程設計仿寫訓練。仿寫有助于學生對閱讀經驗含英咀華,還能啟發學生的個性化寫作思維。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將閱讀文本優質段落作為學生的仿寫藍本。如結束一篇寫景散文閱讀后,教師可呈現文章中經典的景物描寫段落,同時引出仿寫訓練活動。教師需要提醒學生重點仿原文的寫作手法,具體的構思、語言要融合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學生完成仿寫后,教師可組織學生分組交換品讀仿寫作品,互相吸取靈感和寫作經驗,從而切實提高學生讀寫一體化能力[4]。

第二,依托閱讀課程設計擴寫訓練。擴寫是學生在充分理解閱讀文本基礎上的二次創作,能夠有效鍛煉學生寫作的發散思維和邏輯思維。如在某記敘文閱讀教學中,作者通過環境描寫烘托人物的情感和心境,教師就可以趁機發布隨堂擴寫任務。學生投入擴寫訓練后,教師可以點撥學生結合記敘文的前后情節、周圍環境特點、人物性格等,對文章人物進行心理描寫創作,在擴寫內容中表達出人物的想法和情緒起伏。在學生完成擴寫后的互動評價環節,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重點評價同伴的擴寫內容是否合乎全文邏輯、人物的心理語言是否契合人物形象和環境以及擴寫的語言風格和原文是否一致等,這樣學生就能明確擴寫中的不足并加以改進,達到強化學生讀寫一體化能力的目標。

(四)教學巧用范文參考,培養讀寫一體化意識

語文閱讀和寫作之間是相互融通的,閱讀能夠促進寫作,寫作也能反向驅動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讀寫一體化模式時,還可以從寫作課程切入,加強利用范文給學生做寫作參考,引導學生在范文中吸取靈感,快速構建自己的作文框架,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質效,培養學生自主開展課外閱讀以及讀寫一體化意識。具體教學策略如下:

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用范文時,應該根據作文的體裁和寫作要求,為學生甄選具有參考價值的課外范文。如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經常遭遇難點,教師在出示議論材料和作文要求后,可以在互聯網文庫中收集2~3篇相關話題的議論文范文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合作閱讀范文,找出范文中的論點、論點提出方式、論據、論證以及運用的論證方法,隨后再讓學生判斷每篇范文屬于立論文還是駁論文,劃出范文中引論、本論和結論三部分,這樣通過參考范文,學生就總體掌握議論文寫作的要素、分類和基本結構。接下來,教師發動學生正式開展寫作,指導學生借鑒范文中運用的論證方法,包括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歸謬法等,注意在引論部分提出明確的中心論點,在本論部分加強問題分析,在結論部分重申論點、解決問題,并在文章中合理應用證明材料和論據,從而在范文閱讀的帶動下,助力學生寫出語言準確、邏輯嚴謹的議論文,增強讀寫一體化模式運用實效[5]。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一體化”模式,不但有助于擴展學生的語言素材儲備,也能顯著增強學生語感和語言構建運用能力,還可以培植學生的語文讀寫聯動意識。教師應該立足閱讀課程,引導學生品析語言、積累寫作素材,加強指導學生分析閱讀文本的寫作特點,依托閱讀課程設計隨堂練筆活動,在寫作教學中巧用范文參考,從而使學生習得閱讀和寫作融會貫通的技巧和能力,發揮讀寫一體化模式的教學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景昌.“讀寫一體化”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華夏教師,2022(12):50.

[2] 張翰程.論“讀寫一體化”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2022(3):147.

[3] 劉譯澤.“讀寫一體化”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教育觀察,2021(43):93.

[4] 杜崢仁.“讀寫一體化”模式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高考,2021(29):71.

[5] 宋現梅.淺談如何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運用讀寫一體化模式[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4):89.

[責任編輯 張宏麗]

猜你喜歡
讀寫一體化高中語文教學有效運用
探究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情境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中的有效運用
關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解析與研究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輸出驅動假設在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