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幼兒參與墻面環境創設的問題與策略

2023-07-02 23:08蔣晨靜
教育界·A 2023年15期
關鍵詞:問題幼兒策略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充分發揮墻飾的教育價值,激發、支持和引導幼兒與環境相互作用,使幼兒主動獲取有益的知識經驗。教師應重視引導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觀察發現,幼兒參與墻面環境創設的積極性很高,但他們實際參與其中的機會比較少,參與類型也較為單一。如何讓幼兒真正做環境的主人,引導他們從墻面環境創設中獲取積極的影響是重中之重。

【關鍵詞】幼兒;墻面環境創設;問題;策略

作者簡介:蔣晨靜(1992—),女,江蘇省昆山市張浦鎮周巷幼兒園。

在幼兒園里,幼兒所能接觸到的資源都有可能成為教育機會。班級環境創設原本只是起到簡單的美化班級的作用,通常是教師根據自己的想法獨自完成。隨著幼兒教育理念的發展,班級環境創設從以教師為主轉變為以幼兒為中心,墻面環境創設的教育價值日益得到重視。

一、墻面環境創設的意義

墻面環境是一種無聲的教材,它蘊含著豐富的教育信息,能夠促進幼兒觀察、表達與認知。墻面環境也是一張班級的名片,體現著班級的特色。好的墻面環境不僅能給人一種愉悅感,還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比如,幼兒會仔細觀察生活區墻面上的“七步洗手法”圖片,并嘗試跟著步驟認真洗手;在美工區,幼兒會認真欣賞墻面上所張貼的美術作品,學習繪畫技巧??梢?,當幼兒圍繞著墻面上的內容展開討論和學習時,墻面環境創設的教育意義就會得以體現。

二、幼兒參與墻面環境創設的現狀

(一)幼兒參與墻面環境創設的積極性高

幼兒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視與關心,當幼兒園教室的墻面上有幼兒的作品時,他們往往會樂于跟同伴分享。由此可見,很多幼兒都期待能夠獲得自我展示的機會。當他們的作品被張貼在墻面上進行展示時,他們會很開心、自豪。有的幼兒還會回家和自己的父母分享這份開心。

(二)幼兒參與墻面環境創設的機會較少

在實際的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中,部分教師較為注重墻面的美觀,以成人的審美角度去評判幼兒的作品,認為如果讓幼兒參與墻面環境創設會影響其整體的美觀性,于是常常會選擇獨自完成環境創設;有的教師為了避免麻煩,減少時間成本,忽略幼兒的參與,自己動手包辦墻面環境創設;還有的教師只是將幼兒曾經的繪畫作品或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完成的作業直接展示在墻面上,這種方法雖然省時省力,卻忽略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

(三)墻面環境創設更新不及時

有些教師在進行墻面環境創設時習慣在學期初投入大量的精力,之后便不會跟隨主題或季節重新更換墻面內容了。墻面內容長期相同,缺乏新鮮感和趣味性,容易使幼兒產生審美疲勞,而且很多作品經過一個學期的沉淀也會褪色、變舊,影響美觀。一個學期有多個教學主題,一成不變的墻面內容也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四)忽視墻面環境創設的教育功能

部分教師在布置墻面時,往往把美觀放在第一位,注重墻面環境整體的呈現效果,而忽視了墻面環境創設的教育功能。這樣的墻面環境創設最后雖然很好看,但卻并沒有什么實際的教育意義。教師的忽略,讓墻面環境創設失去了應有的教育價值。

(五)墻面環境創設內容與幼兒年齡、水平不符

部分教師在進行墻面環境創設時,沒有考慮到墻面環境創設內容是否與幼兒的年齡、水平和能力等相符,創設的墻面內容高于或低于的認知能力,對于幼兒來說過于復雜或簡單,不利于幼兒認知的發展。

三、幼兒參與墻面環境創設的策略

(一)教師方面

1.轉變思想觀念,發揮幼兒主觀能動性

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正確認識墻面環境創設對于幼兒的教育意義,真正地引導幼兒參與墻面環境創設。教師作為幼兒生活、學習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他們的教育觀、兒童觀和發展觀直接影響著幼兒參與墻面環境創設的形式、密度和程度[1]。部分教師在創設墻面環境時往往更重視最后的結果而忽略了過程,其實過程才是最主要的。幼兒會在活動過程中學會觀察、操作、合作和思考等。因此,教師要努力轉變自身的觀念,積極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讓幼兒參與到墻面環境創設的全過程中。

2.加大幼兒參與墻面環境創設的力度,豐富參與方式

目前,幼兒參與墻面環境創設的方式單一,多為教師布置任務給幼兒,幼兒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要求去完成,幼兒沒有自主選擇的機會。幼兒是墻面環境創設的主體,教師需要聽取幼兒的想法,并在創設過程中適時進行引導,鼓勵幼兒大膽思考。為此,教師需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去吸引幼兒參與墻面環境創設。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出發,如讓幼兒參與到整個墻面的風格、色調、材料的選擇,內容的選擇,作品的選擇等過程,尊重幼兒的選擇和想法,與幼兒一起探討最優選擇,并與幼兒共同布置墻面。每個墻面環境都有一個主題,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根據主題積極動腦想象,與同伴討論怎么布置,需要哪些材料,還可以組織幼兒自己搜集材料,等材料搜集完成后,教師再協助幼兒共同布置墻面。這樣的墻面環境創設過程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引導,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多方面、全方位的參與,幼兒的積極性將會更高。

3.營造愉快的環境創設氛圍,以鼓勵為主

幼兒獲得經驗的主要途徑是學習。因此,在開展墻面環境創設活動時,教師需要營造輕松、愉快的創設氛圍,多站在幼兒的角度鼓勵幼兒,對于幼兒不切實際的想象不隨意評判,做到不否定、多鼓勵,進而使幼兒通過參與墻面環境創設活動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同時,教師也應該積極促進幼兒的無意識學習,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熏陶,吸收、獲取知識。另外,幼兒在創設墻面環境時難免會出錯,教師應該允許幼兒出錯,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兒,如果幼兒出錯了則應該肯定幼兒的付出,委婉提出幼兒在哪方面還可以更加完美,鼓勵幼兒繼續參與活動,而不是一味地責罰與批評幼兒,這樣容易打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4.及時更新墻面內容

要想讓墻面真正地服務于幼兒,墻面的框架就需要做到及時進行更換,最好是一學期更換一次,如有損壞,需及時修補。根據主題內容和季節變化,墻面內容也需要定期更新。如美工區墻面主要展示幼兒的作品,教師需定期更換幼兒的作品,讓每位幼兒的作品都能有機會上墻,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建構區可以展示一些關于搭建技巧的圖片,當大多數幼兒都已經掌握某項技能了,就可以將該技能的相關照片更換成更有難度的技能圖片。如此,墻面就變成了一面會“動”的墻,幼兒也能夠對此持續保持新鮮感。

5.墻面環境創設需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墻面環境創設內容選擇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過于復雜。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應遵循幼兒的認知發展規律。墻面的布置不僅僅是平面的,還可以是立體的。如在科學區,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將樹枝、貝殼、彩紙、松果、紐扣和毛線等觸覺不同的低結構材料布置在墻上,做成觸摸墻,又立體、又好玩;在閱讀區,可以利用紙盒制作出不同的故事盒子放置在墻上,當然,這個故事盒子應可以移動,以方便幼兒拿??;除了幼兒的作品、照片,教師還可以在墻面添加板塊,讓幼兒將自己遇到的事情或問題畫下來,尋求同伴的幫助,這也是一種互動式的墻面環境創設。

(二)幼兒園方面

1.定期組織教師展開針對性的探討,吸取經驗

幼兒園可以定期組織教師交流討論關于如何讓幼兒更好地參與墻面環境創設的討論活動,鼓勵教師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也可以說說自己在墻面環境創設實踐中出現過哪些問題,自己又是怎么解決的,給予其他教師經驗,避免其他教師再犯同樣的錯誤。每個教師的想法不同,遇到的問題也不同,這種交流討論活動可以幫助教師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通過聽取別的教師的意見、建議及經驗,嘗試轉換另一種思路,可能會收獲不同的結果。這樣的互動模式可以讓教師發表自己的感想,集眾家之所長,以更好地引導幼兒參與班級墻面的創設,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2.在幼兒園內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幼兒放松身心

教育專家克納森指出,焦慮或放松的心情會在情感的過濾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感覺舒適、心情放松的時候,幼兒的學習創造思維會比感到壓力很大的時候效果要好得多。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更能發散自己的思維,而壓抑的環境則會抑制他們的思想。如果幼兒園能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幼兒感到輕松,則更容易使幼兒接收到好的信息,展開天馬行空的想象,更好地參與到環境創設中。幼兒園可以在墻面、家具和玩具等方面使用明亮、柔和的顏色,如粉色、綠色、藍色等,營造溫馨、愉悅的氛圍;同時還可以在園內布置一些幼兒感興趣的圖片或造型,如動物、卡通人物等。幼兒園還可以創設親子閱讀、親子互動及親子游玩的空間,將幼兒的家“搬”到幼兒園??吹绞煜さ募胰?,幼兒的身心會更為放松,這有利于發展他們的創造思維。

(三)家庭方面

1.開展家園共育,了解幼兒真實水平

家庭是幼兒園的合作伙伴,也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園開展家園合作共育,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時候,幼兒在幼兒園里和在家里是兩種不一樣的狀態。幼兒園有眾多幼兒,教師不能兼顧所有幼兒的發展,而通過與家長合作,教師便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兒在家的各方面的表現,以及幼兒的能力水平和興趣愛好,并根據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為其提供合適的參與墻面環境創設的方式,照顧到每個幼兒的不同,讓每名幼兒都有參與墻面環境創設的機會。

2.開展親子活動,發揮家長的資源優勢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的原則,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备餍懈鳂I的家長、各有特長的家長,是一種隱性資源。無論是墻面環境創設材料的搜集,還是某方面技藝的學習,教師都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其中,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如從事快遞行業的家長可為幼兒園提供各種大小不一的紙箱用于墻飾的制作;若某位家長手工很厲害,擅長剪紙、手工制作,當幼兒園需要創設新年主題的主題墻時,教師便可以邀請這位家長教授幼兒如何剪簡單的窗花;教師還可以組織家長與幼兒一同撿樹葉,制作樹葉貼畫,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四、墻面環境創設需要注意的原則

(一)審美性原則

在進行墻面環境創設時,要注重整個墻面的構圖,以及顏色和大小的布局,要讓人看上去有賞心悅目的感覺。

(二)多樣性原則

墻面環境創設的內容應豐富多彩、多種多樣,材料的選擇也應該多樣化。例如美工區的墻面環境創設可以選擇一些自然材料,如石頭、貝殼、樹枝、毛線和夾子等,也可以選擇一些廢舊材料,如廢舊紙箱、飲料瓶、易拉罐等,進行廢物再利用。這樣既能給幼兒新鮮感,又能讓幼兒了解到墻面環境創設的材料可以多種多樣,廢舊材料也能發揮大用處,從而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

(三)參與性原則

墻面環境創設不僅僅需要教師的布置,幼兒的參與更為重要。只有幼兒真正地參與到墻面環境創設中,他們才能進行觀察、構思和操作。這個過程不僅能夠提升幼兒的動手能力,也能讓幼兒在與教師一起進行墻面環境創設的過程中產生歸屬感,使幼兒的身心得到愉悅,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

(四)內容的發展性原則

墻面環境創設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根據教育的主題和幼兒的發展水平進行更換。墻面環境的創設是一個發展的、動態的過程,其內容需要隨著幼兒的發展水平、教育主題、季節的變化等靈活改變,以傳遞給幼兒當前所需要的信息。

(五)完整和諧性原則

整個班級的墻面創設應該色調統一、風格一致,各版塊的墻面構架需有聯系性。墻面內容不宜過滿也不宜過于空曠。整個墻面應給人一種舒服、溫暖的感覺。

結語

教育環境是“潛移默化的教育與教育品味的體現,在塑造教育環境時,不能只追求一種高效應的顯色,更要體現內在品質的秀色”[2]。墻面環境的創設可以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好奇心,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等,還可以培養教師與幼兒的親密關系,同時還能通過引導幼兒使用廢舊材料培養幼兒的環保理念。幼兒參與墻面環境創設需要教師、幼兒園和家長三個方面的配合,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推進幼兒的發展。瑞吉歐認為,墻壁是會“說話”的。因此,教師要重視發揮墻面的教育價值,讓墻面也成為“教育者”,促進幼兒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雪英.淺談環境創設中的兒童參與[J].早期教育,2002(2):36.

[2]楊文.當前幼兒園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1(7):64-66.

猜你喜歡
問題幼兒策略
從“要遵守”到“我來管”——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讓幼兒的每一天充滿陽光——論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和培養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