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激發學生深層次興趣的理論與實踐探究

2023-07-02 01:07丁佐飛
教育界·A 2023年15期
關鍵詞:短跑初中體育核心素養

【摘要】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激發學生的深層次興趣,就可以有效驅動學生學習體育。實踐表明,在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深層次興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深層次興趣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時間的積累,依托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體育實踐。文章基于初中體育教學,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出發,提出激發初中生對于體育學科的深層次興趣的相關舉措。

【關鍵詞】初中體育;深層次興趣;核心素養;短跑

作者簡介:丁佐飛(1983—),男,江蘇省如皋市吳窯鎮吳窯初級中學。

一、研究概述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需要以興趣作為支撐與引領,體育學科也不例外。相較于文化課而言,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似乎更加明顯。但是對于體育教師而言,這樣的經驗性認識又是不夠的。換句話說,當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發現學生對體育課感興趣時,體育教師有必要思考這種興趣是淺層的還是深層的。如果是前者,則說明教師所提供的體育教學只能滿足學生的直覺需要,而未能讓學生的體育學習產生可持續動力;如果是后者,則說明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對體育的深層次興趣,這種興趣就可以有效驅動學生持續進行體育鍛煉。

那如何判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是淺層次的還是深層次的呢?方法很簡單,如果學生只是喜歡體育課這個時間段,而在體育課上并不樂意參與體育活動,就是淺層次的興趣。此時,體育課只是滿足了學生放松自己、釋放學習壓力的需求,并沒有成為驅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內在動力。相應的,如果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對教師所布置的每一項體育活動都有參與的動力,都能夠帶著研究的態度去學習,都能夠為自己設計較高的體能與技能訓練目標,那么這樣的興趣就是深層次興趣。

很顯然,后者才是每一個體育教師應當努力的方向。也就是說,真正有效的體育教學必須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尤其是要關注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只有基于這一出發點,才可能激活學生的深層次體育學習興趣。對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并在此基礎上通過研究體育學基本理論,在日常體育教學中融入多元元素,加強肌肉力量訓練和技能訓練等方式,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1]。

本文結合具體的實踐案例,從理論與實踐兩個角度談談如何激發初中生對體育學科的深層次興趣。

二、興趣對初中生體育學習影響的理論解析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睆膶W習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興趣作為非智力因素,既可以激發學生產生學習動機,也可以讓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動機。相較于文化課的學習來說,體育學習的內容主要是體能與技能的訓練,所要解決的問題往往是在體能與技能訓練過程中形成的挑戰,以及常態化堅持等問題。而要化解這些問題,直面這些挑戰,興趣是第一要素。

如上所指,深層次興趣是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內在動力,對深層次興趣的解析越準確,則教師對興趣如何影響初中生體育學習的內在機制的理解就越準確。研究表明,在體育教學研究中,關注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新穎性、注意需求、探索意圖、即時愉悅和感知差距等元素,可以幫助教師正向預測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傮w而言,新穎性、感知差距和探索意圖,是青少年體育深層次興趣的直接來源,而即時愉悅則是初中生情境興趣的直接來源[2]。

具體而言,在體育學習中遇到挑戰時,首先要付出的是體力,其次則是腦力?;怏w育學習的難題,其實并不比解決文化課難題的困難要小,簡單如體能提升,就不是只靠重復訓練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要講究科學訓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深層次的學習興趣,學生就不可能產生持續的解決問題的內在動力—此處,解決問題貴在“持續”。跟文化課中的解題不同的是,文化課中的解題往往發生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而體育問題的解決通常需要長時間的重復訓練與積累(體育問題解決的科學性往往會被體能的付出所遮蓋),需要的是毅力。毅力并不會憑空產生,除了要咬牙堅持訓練,更需要深層次的興趣。這種興趣指向體育學習的原動力,其能夠讓學生在相對枯燥的重復訓練中產生持續解決問題的動力,這是深層次興趣相較于淺層次興趣的最大區別。

可以確認的是,對于學生的體育學習來說,深層次興趣不是表現在學生上體育課時的興高采烈上,而是表現在遇到困境時不選擇回避而選擇面對,并且能夠基于自身的體育運動經驗不斷探索,或是以向他人求教等方式解決問題等方面上。這種不止于釋放自身學習壓力,而更深入地指向體能與技能的提升,指向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不竭動力,才是真正的深層次興趣。

三、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深層次興趣

在以往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通常所采用的是“行政班+選項”的教學方式,其好處在于可以統一教學內容,讓體育教學的最基本目標得以達成,同時也讓學生得到發展自身體育特長的空間。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學思路,無論是對學生體育興趣、體育態度、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來說,還是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運動技能的訓練來說,都有較顯著的促進作用,因此其成為初中體育教學的應然教學組織形式[3]。這里來看兩個具體的例子。

短跑是初中體育教學的必修內容,也是很多地方體育中考的必選科目,當然也是不少學生心頭的“噩夢”。有經驗的體育教師都知道,當在課堂上組織學生短跑之時,就是學生的體育興趣急劇衰退的時候—很顯然,學生的深層次興趣還未被激發。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對短跑產生深層次的興趣呢?讓學生產生成就動機是一個重要的途徑。教師可以確定兩個重點:一是幫助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動機;二是幫助學生形成成就動機。

解決問題的動機很簡單—如何讓自己跑得更快?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回答這一問題的答案不外乎兩個:技巧不足或體能不夠。很顯然,掌握技巧和增強體能難以一蹴而就。在“如何讓自己跑得更快”的驅動之下,這一問題就巧妙地轉化為了學生的研究動機。筆者指出:如果有一種方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同學們愿不愿意嘗試呢?

學生紛紛表示愿意嘗試,但是這個時候的興趣還只是淺層興趣。要將這種淺層次的興趣轉化為深層次興趣,需要的是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付出與收獲。實際上,“如何讓自己跑得更快”本質上就是科學訓練,在引導學生訓練的過程中,重復性越低、趣味性越強、成就性越高,訓練的效果就越好。

考慮到初中生的認知特點,筆者采用了自主探索的方式來鼓勵和引導學生訓練。有學生在與同伴合作訓練時,采用負重跑的方式,即相互合作的兩人逐漸增加負重,再觀察短跑的成績;也有學生為了訓練自己短跑的步幅與頻率,嘗試先從原地跑入手,發現可以通過提高擺手頻率來提高提腿頻率,這對于初中生而言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通過這些方式,學生取得了新的成績,從而提升了跑步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反過來驅動學生形成深層次的體育學習興趣。

再如,對于長跑這一訓練項目,學生則更是談之色變。要想讓學生對長跑產生深層次的興趣,挑戰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要讓學生克服短時間之內生理上面臨的體力挑戰,這也是深層次興趣形成的關鍵。這里可以從內外兩個角度入手來激發學生的淺層次興趣,再努力將淺層興趣轉化為深層次的興趣。

對此筆者的嘗試是,首先與學生共同探討:長跑中最大的挑戰在哪里?這個問題能夠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因為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他們只知道長跑的挑戰性很大,卻說不出長跑最大的挑戰性在哪里。雖然學生都有切身體驗,但他們卻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教師指出,最大的挑戰出現在長跑一圈半(以400米標準跑道為基礎)以后。

筆者進一步追問:“為什么在一圈半之后開始出現挑戰呢?”學生回答:“因為這個時候感覺到力氣已經用盡?!惫P者繼續追問:“為什么這個時候力氣就用盡了呢?”不少學生通過思考之后會得出“力量分配不均”等答案,當然也有學生說耐力不夠,有時候跑了一圈就感覺很累了……

當學生的答案指向耐力和力量分配之時,問題解決的關鍵就來了:學生自然會思考如何增強耐力,如何科學地進行力量分配。之后,筆者的指導就指向:要增強耐力,只有進行耐力訓練;要科學地分配力量,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跑起來,訓練如何科學地在長跑的前半程、后半程以及沖刺的時候分配力量。

當學生認識到耐力的提升建立在一定量的訓練基礎之上,他們就會通過切實訓練來提升耐力;同樣的,要科學分配力量,就必須讓自己通過實踐得出真知。此時,學生的分析會指向同一個落腳點,那就是長跑訓練的關鍵就是長跑。

這一認知的形成不同于教師的強制性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分析得到結論之后,往往愿意付諸行動去獲得進步。由此可見,讓學生產生持續性的深層次興趣,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放大學生的成就感,通過成就感來驅動興趣的養成。事實證明,通過這樣的努力,學生對于長跑的深層次興趣就會慢慢養成。

四、初中生體育運動與興趣之間的相互作用

通過以上的理論分析以及案例解釋,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面臨的挑戰,除體能訓練外,還包括技能訓練。前者是指向體力的,后者是指向思維的,這種思維與體力同時存在的挑戰,使學生在形成深層次體育學習興趣的時候,面臨更大的困難。

很顯然,要培養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深層次興趣,僅靠教師的口頭教育是不夠的,空洞的鼓勵與“心靈雞湯”,很難幫助學生取得實質性的效果。要培養學生的深層次興趣,最終的落腳點還是要回到體育運動本身,只有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感受到樂趣,獲得成就感,用興趣來驅動學生的體育運動,這種興趣才能慢慢發展為深層次的興趣。從這個角度來看,體育運動與深層次興趣的養成是相輔相成的。

可以認為,體育學習的深層次興趣,在學生的體育項目偏愛與鍛煉行為之間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其中,體育項目偏愛既直接對鍛煉行為產生影響,又通過體育學習興趣對鍛煉行為產生影響[4]。深刻認識到這些影響,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于體育學科的深層次興趣。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認識到,當下的教學趨勢是核心素養的發展,體育學科也不例外,而核心素養的發展顯然離不開興趣的驅動。所以,在落實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努力讓體育學習興趣成為指引核心素養落實的動力。學生有了這一動力,教師就可以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方式(比如開展體育游戲)有效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進而增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運動能力[5]。

當學生養成主動進行體育鍛煉與訓練的意識之后,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就會生根發芽,這個時候如果有力的推動力以及評價機制能夠跟上,那么學生從淺層次興趣向深層次興趣轉化的路途,就會變得更加順暢。

總而言之,體育教學必須重視學生深層次興趣的激發與培養,用深層次興趣來點燃學生的體育運動火花,從而培養其體育運動意識,提升其體育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博.麥克樂的體育教育主張及其在中國的體育實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21,33(5):570-574,580.

[2]林加彬,柴嬌.青少年體育課堂情境興趣的產生機制及階段差異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1,44(10):33-48.

[3]肖建忠,李華.初中體育“行政班+選項”教學的理論依據與實踐效果[J].體育學刊,2018,25(1):110-112.

[4]林加彬,柴嬌.體育項目偏愛對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體育學習興趣的中介作用[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9,36(5):631-636.

[5]蘇曉明.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6(增刊1):75-76,79.

猜你喜歡
短跑初中體育核心素養
初中體育學習方法指導
短跑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研究
如何在初中體育中有效開展健美操教學
中學體育先學后教模式探討
籃球教學中三步上籃教學方法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