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音樂教學能力,構建高效音樂課堂

2023-07-02 01:07萬亞
教育界·A 2023年15期
關鍵詞:藝術素養教學能力小學音樂

【摘要】音樂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重視音樂教學。在小學階段,小學音樂教師要構建高效音樂課堂,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使學生深入了解音樂知識,提高藝術鑒賞能力,就要知道音樂課堂應該怎么教,并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藝術素養;課堂教學;教學能力

作者簡介:萬亞(1987—),女,江蘇省如皋市安定小學。

小學音樂教學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使學生在音樂的世界中陶冶情操。為此,小學音樂教師要提高教學能力,積極踐行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探尋有效的教學策略,構建高效音樂課堂。本文從教師自身的教和學兩方面出發,深入分析小學音樂教師如何實現“提高教學能力,構建高效課堂”的目標。

一、教師要提高教的能力

(一)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計劃

教材是教師安排教學計劃的重要依據。音樂教材各個部分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遵循一定的先后順序,音樂教師在進行備課時要翻閱全書,注意知識點之間的銜接,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方案。

例如,小學音樂三到六年級都有關于豎笛練習的課程,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年級學生容易遇到的學習問題,針對學生學習特點進行教學安排。具體而言,對于三年級學生,教師制訂的豎笛練習教學計劃應以基礎理論教學為主,以學生了解基本的豎笛知識為目的;對于四年級學生,教師可以略微提高教學難度,制訂的教學計劃以豎笛演奏方法講解為主;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教師制訂的教學計劃要指向獨立演奏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能用豎笛熟練吹奏多種曲目。

另外,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教師要注意查證一些音樂文化常識,保證教學內容的嚴謹性,避免出現知識性錯誤。同時,教師還要提前進行課堂流程模擬,預想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好預案,以應對課堂上的突發情況。

制訂教學計劃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之一,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前提,音樂教師應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做好教學計劃,不斷提高課堂把控能力。

(二)注重教學全過程引導

教師要擺正自身態度,意識到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明白自己的責任所在,即幫助學生掌握音樂文化知識,培養審美觀念,同時通過音樂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等?;谶@樣的認識,教師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收獲輕松愉悅的音樂學習體驗。

例如,教師在上課之初,要強調課堂紀律—

不要在課堂上大聲喧嘩,要認真聽老師講解,要勇于開口唱歌等。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課堂的重視后,也會更認真地參與課堂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示范與指導演唱、觀察學生表現等方式認真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對學生進行表揚,以維持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比如對表現優秀的學生說“你在音樂學習方面有很高的天賦”,對不敢開口唱歌的學生說“沒關系,不要怕,勇敢進行嘗試,老師相信你一定可以的”,等等。最后教師還要及時布置相應的音樂課后作業。音樂課后作業應該是輕松的,不會讓學生有壓力的,如可以讓學生為父母唱一首歌等。在下節課上課前,教師要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

整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都注重對學生進行指導,表現出認真嚴謹的教學態度,這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學生也逐漸重視音樂課。而教師在認真指導學生的過程中也能加深自己對小學音樂教育的理解,提高教學能力。

(三)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音樂教師需要豐富教學內容,而不是僅教授教材上的內容。比如,教師可以將傳統文化與音樂教學內容相結合。當然在此之前,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內容,挖掘其中的傳統文化要素,尋找結合點,然后再閱讀相關書籍,或觀看相關紀錄片等,了解傳統文化知識,最后將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融入課堂教學中。通過以傳統文化來豐富教學內容,教師既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音樂知識,又能拓寬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1]。

例如,在教學蘇少版小學音樂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鼓樂傳情”時,教師可以融入傳統文化知識?!肮臉穫髑椤眴卧饕榻B與鼓有關的民間音樂,其中有講到非洲鼓及其文化內涵。教師可以引入我國的一些鼓文化以豐富教學內容。如在課程導入階段,教師問學生:“我們能在哪些時候看到鼓?”學生基于生活經驗說在慶祝重要節日、商店開業、運動會開幕式等時候可以看見人們敲鑼打鼓?!肮囊话闶怯脕肀磉_什么情感的呢?”教師追問。學生說鼓一般是用來表達人們的喜悅之情的。接下來,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我國古代的皮鼓、銅鼓等,并給學生講解我國的鼓文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了解到更多關于我國的鼓文化知識。如此一來,這節音樂課的知識就更加豐富充實了。

教材的內容往往是有限的,教師要結合生活實際與學生學習水平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視野。這一過程也有利于鍛煉教師篩選與整合教學資源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四)注重情感體驗

音樂課堂不應該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還應該是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陶冶情操的地方。但一些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僅注重音樂專業知識的講解與歌曲的教唱,而忽略了傳遞音樂中的情感。這樣會使音樂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音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領悟其中的情感[2]。

例如,在教學蘇少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難忘的歌”時,教師可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本單元的歌曲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紅星歌》《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等,這些歌具有濃厚的愛國情感。教師可以一邊演奏一邊唱歌,讓學生進行整體感知。接著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抗日戰爭時期的紀錄片,讓學生對歌曲的創作背景有所了解。等學生明確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后,教師再讓學生富有感情地合唱,在昂揚向上的歌聲中更好地感受愛國情懷。最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享演唱這類歌曲的感受,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音樂課上引導學生體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能夠讓學生對歌曲的內涵產生更深刻的理解。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的過程中,自身的情感也能得以豐富,音樂藝術素養也能得以提升,音樂教學能力也能得以進一步提高。

二、教師要不斷學習

(一)參與教學比賽

教師具備較強的專業素養,才能保證課堂得以高效進行。而教師要檢驗自身的專業素養,可以參與教學比賽[3]。通過教學比賽,教師還能發現自己教學上的問題,從而及時“補短板”。

例如,筆者所在學校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基本素養,開展了“共研‘新課標”小學音樂專場比賽活動,通過以賽促研的方式,讓教師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能力。比賽分線上和線下兩個部分。其中,線上為知識競賽,線下為情境演繹。在情境演繹比賽中,教師要隨機抽取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教學,在幾分鐘之內,教師要保證教學過程流暢,并突出教學的亮點。比賽結束后,評委進行打分,教師進行互評。

在這樣的教學比賽中,教師要提前準備教學內容,安排教學計劃,要集中精力應對比賽,要進行總結反思等,從而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二)參與培訓講座

音樂是一門豐富的藝術學科,音樂教師要想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閱讀相關書籍,還需要聽一些專家的課。一些學校會邀請相關專家來學校做講座,以提高教師的藝術素養。還有一些學校會請專門從事音樂藝術表演活動的演員到學校給教師演講,拓寬教師的文化視野[4]。如果學校有這些條件,音樂教師要積極參加,利用這些機會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例如,筆者所在學校邀請了相關專家來開音樂教學的講座。專家先是聽了一節我校音樂教師的公開課,接著進行了詳細的點評,讓音樂教師受益匪淺。如專家提到的“要通過新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多角度了解專業知識”“要根據學生的差異化反饋予以針對性教學”“要從傳統的‘知識本位轉向‘學生本位”“要基于大單元設計理念將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連接起來”等觀點,讓本校音樂教師不僅對新課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還產生了自己的教學思考。

通過參與相關音樂教學講座,教師可以了解到自己平時可能沒留意的知識,學到更多教學方法,還可以與專家面對面交流自己的教學困惑,聽取專家的建議,從而掌握更多駕馭課堂的技巧。

(三)參加經驗交流活動

學校常常會召開一些教學經驗交流活動,讓教研員或擁有各種專長的教師分享自己的課堂教學經驗,從而使教師集百家之長,產生深刻的教學思考,以在后續的課堂教學中進行應用和創新。音樂教師要積極參加此類經驗交流活動,走出自己的教學舒適圈,去和其他教師深入交流,碰撞思維火花,激發教學智慧。當然,受工作時間等諸多要素的影響,學校舉辦的經驗交流活動是比較有限的。因此,如果有條件,音樂教師可以自行組成學習小組,并適時定期開展公開課活動。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公開課,這里說的公開課主要是糾錯而不是展示,憑借彼此間的糾錯,教師能夠更好地解決如何引入教材中的樂曲,如何讓學生與音樂產生共鳴等教學問題。

例如,筆者所在學校的音樂教師組成音樂教學組,并舉辦公開課經驗交流活動。講課教師以蘇少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詩韻悠悠”的教學為示范,在教學《游子吟》時,該教師給學生展示了沙畫視頻,提醒學生注意看視頻,從“臨行密密縫”的細節中感受媽媽的愛,接著進一步引導學生用歌聲訴說自己對媽媽的愛。公開課結束后,音樂組教師進行了充分的討論,深刻指出本課存在的不足之處。如有的教師表示雖然授課教師的落腳點在于歌曲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深刻領悟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但是從“詩韻悠悠”這個單元的情境來看,其教學過程中缺少了“從詩文中獲取意蘊”的環節,使得整節課缺少“詩味”。還有的教師表示,本單元的音樂不僅要引導學生讀懂詩里的情感,還要巧妙實施德育,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使課程內涵更深刻。聽課教師紛紛發表意見,從糾錯的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議,不僅能幫助授課教師完善課堂,也能讓自己的教學能力有所提高。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一些音樂教師只顧上好自己的課,不注意與其他教師交流,這樣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也就難以提高教學能力。其實,音樂教師之間應該多交流,多反思不足,這樣才能把音樂課上得更有趣、更生動。

結語

總之,作為一門藝術性、生活性較強的課程,小學音樂課對學生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小學音樂教師不僅要給學生講好音樂專業知識,教學生唱好歌曲,還要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要做到這些,小學音樂教師就要在教學工作和日常學習中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在教學工作中,制訂好教學計劃,做好教學引導,豐富教學內容,注重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感受音樂學習的魅力;在日常學習中,通過積極參加教學比賽、培訓講座、經驗交流活動等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開闊視野,全方位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從而給學生帶來高效的小學音樂課堂。

【參考文獻】

[1]杜陸偉.讓心靈與美共棲: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吉林教育,2017(31):113.

[2]李陳靚.藝術素養提升之戲曲音樂教學之路[J].黃河之聲,2020(3):100.

[3]李晶晶.培養音樂興趣提升藝術素養[J].情感讀本,2020(11):2.

[4]金晶.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藝術素養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1(3):56-57.

猜你喜歡
藝術素養教學能力小學音樂
高校聲樂教學模式之管窺
淺析高校服裝表演專業學生必備的藝術素養及其培養方式
分析素描訓練與大學生藝術素養的養成
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對策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與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