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事德育潤童心

2023-07-02 23:08顧蘇皖
教育界·A 2023年15期
關鍵詞:小事德育幼兒園

【摘要】在幼兒園中,德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幼兒德育有別于其他學段的德育,在幼兒園德育中,教師應該從平時的小事入手巧妙教育幼兒,從而培養幼兒積極樂觀的心態,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小事;德育;幼兒;幼兒園

作者簡介:顧蘇皖(1996—),女,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通州幼兒園。

幼兒時期是培養孩子正確觀念的重要時期,幼兒教師要注重對幼兒開展德育。從幼兒進園開始,到幼兒在園中學習與生活,最后到幼兒離園,一天之中各個環節都可以滲透德育。幼兒教師要關注點滴小事,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把握恰當的德育時機,讓良好的道德品質滋潤幼兒的心田[1]。

一、進入校園,打個招呼

打招呼是一種文明禮貌的行為,看似很簡單,但如果師長不對幼兒加以引導,有些幼兒是不會打招呼的,或者雖然有打招呼的意識,但不知道如何得體地打招呼。因此,教師應該教導幼兒入園時要學會和老師、同學打招呼,同時告訴家長注意言傳身教,送孩子來園時主動與別人打招呼,為幼兒樹立良好榜樣[2]。

教師每天站在幼兒園門口,看到幼兒入校,可以用各種方式跟幼兒打招呼—擁抱、擊掌、鞠躬、比心、握手、碰拳,讓幼兒學到各種打招呼的方法。這樣,幼兒就會模仿教師的行為,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和老師、同學打招呼。教師還可以在看似簡單的打招呼行為中觀察、了解幼兒的性格,增進與幼兒的感情。

除了在校門口教幼兒打招呼,教師還要在教學活動中專門幫助幼兒學習這一行為,以讓幼兒更樂于與人打招呼,并從中體驗到與人交往帶來的快樂。比如,在活動“甜甜的招呼”中,教師給幼兒看幼兒園中大家互相打招呼的視頻,并且播放《問好歌》。在音樂的感染下,幼兒聚精會神地觀看視頻,留意別人打招呼時的語言、動作和表情??赐旰?,教師問幼兒:“你們看小朋友在和誰打招呼呀?他們是怎么打招呼的呢?”小朋友說:“他們在和老師打招呼,朝著老師微笑,還揮揮手?!薄坝袀€小朋友對老師說‘早上好,老師也對那個小朋友說了‘早上好,大家都很開心?!苯又?,教師出示幾張圖片,問幼兒:“這幾張圖片中的小朋友都用了什么方式來打招呼呀?”“第一張圖中,他們拉小手了?!薄暗诙垐D中,他們抱抱了?!薄暗谌龔垐D中,……”幼兒根據教師呈現的圖片說出了各種打招呼的方式,意識到打招呼的方式可以是抱一抱,碰一碰,比個愛心等。此外,教師還給幼兒拓展講解其他國家打招呼的方式,讓幼兒開闊眼界。最后,教師安排轉盤游戲,讓幼兒根據自己轉到的打招呼方式進行表演,從而學會各種打招呼的方式。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幼兒知道打招呼是一種文明禮貌的行為,可以讓大家擁有好心情,可以幫助自己交到好朋友,因此在生活中要主動向別人打招呼。

二、一起分享,交個朋友

有些幼兒不懂得什么是分享,常常以自我為中心,這樣一來他們就很難交到朋友,不利于社會性發展。而在幼兒園中,幼兒要適應集體生活,就要學會分享,學會交朋友。

例如,在“學會分享”教學活動中,教師讓幼兒把從家中帶過來的玩具拿到桌面上,有的幼兒忘記帶過來了,有的幼兒則多帶了幾個玩具。教師觀察幼兒,看到沒帶玩具的幼兒坐在座位上無所事事,而帶了玩具的幼兒玩膩了自己的玩具后就左顧右盼,看其他人的玩具,并且表現出興趣濃厚的樣子。這時,教師說道:“有的小朋友沒有帶玩具來好無聊啊,如果大家能一起分享玩具,一起玩,那么一定很有趣?!庇械挠變郝牭浇處熯@么說,就離開座位,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沒有帶玩具的同伴,很快他們就開心地玩在了一起。教師對分享玩具的幼兒進行了表揚。其他幼兒看到后,有的也開始分享自己的玩具,有的則在猶豫。教師順勢上前對猶豫的幼兒說道:“老師也沒有帶玩具來,你愿意和老師分享嗎?”幼兒立即開心地回答:“好呀,我愿意的?!睅追昼姾?,教師說:“我們和那個小朋友一起玩好不好?”從而引導這名小朋友再次分享自己的玩具。在這樣寬松自由的分享氛圍下,越來越多的幼兒分享自己的玩具,游戲現場也越來越熱鬧,幼兒發現原來和別人分享玩具會更加快樂。通過分享玩具,幼兒也很快就交到了朋友,感受到了有朋友的快樂。就這樣,在教師積極的引導下,幼兒在游戲中擁有了分享的意識,愿意與他人分享,并學會與他人交朋友。

分享是一件小事,但其中也有德育的價值。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幼兒學會分享,讓幼兒體會到分享的快樂,學會主動分享,在分享中交到朋友,為社會性發展打下基礎。

三、遵守規則,和諧相處

規則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園中,教師要注意從小事中引導幼兒了解規則、遵守規則。對于幼兒出現的破壞規則的行為,教師要及時糾正,讓幼兒意識到不遵守規則會帶來不良的后果。當然,教師也要表揚遵守規則的幼兒,讓幼兒體會到遵守規則的愉悅感。

例如,在“丟手絹”活動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滲透規則教育。教師先給幼兒講解游戲規則:大家在草地上圍成一圈坐下,其中一個小朋友繞著圈小跑,隨機將手絹放到某個小朋友的身后;被放手絹的小朋友要馬上拿起手絹去追丟手絹的小朋友,追上此輪游戲就結束,追不上就要表演一個小節目。開始游戲的時候,每個小朋友都遵守游戲規則,但幾輪游戲之后場面就有點混亂了,有的小朋友逐漸不按規則丟手絹, 本該表演節目的小朋友也開始找借口推脫。這樣游戲就沒辦法進行了,更糟糕的是,有的幼兒通過這個游戲學會了找借口。于是,教師立馬叫停,并借此機會教導幼兒要遵守規則,告訴幼兒:即使是一個小游戲,如果參與的人都沒有規則意識,那么它也無法進行下去;我們現在沒有規則意識, 以后做其他的事情也會習慣不遵守規則;如果人人都不遵守規則,我們的生活就會陷入混亂。幼兒意識到不遵守規則的嚴重性后,教師對幼兒說:“我們現在再來一次,一定要堅持遵守規則,好不好?”于是,幼兒繼續按照規則玩丟手絹,教師也認真參與其中。輪到教師表演節目時,教師也認真表演,給幼兒做好榜樣。這期間,如果有幼兒開始出現破壞規則的行為,教師要馬上指出,以讓幼兒形成遵守規則的習慣。當幼兒按照游戲規則順利做完了今天的游戲后,教師要表揚幼兒,讓幼兒體會到遵守規則的成就感。

此外,有時幼兒在無意中破壞了規則而不自知,這就需要教師提醒。因此教師可以給幼兒看一些不遵守規則的視頻,讓幼兒觀看后說出視頻中破壞規則的行為及其可能出現的不良影響。這樣一來,幼兒就能在發現他人沒有遵守規則的同時進行自我反思,從而約束自身行為,樹立規則意識,并自覺在生活與學習中遵守規則,逐漸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

四、珍惜糧食,拒絕浪費

有些幼兒在用餐時會出現浪費的現象,因此,教師應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德育,教導幼兒珍惜糧食,拒絕浪費[3]。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吃飯的情境模擬活動,讓幼兒模擬生活中的一些用餐片段。在活動中,有的幼兒一勺一勺地舀起飯菜吃,不掉飯,也不剩飯;有的幼兒掉了一桌的飯菜,最后碗里的飯還吃不完。情境模擬結束后,教師讓其他幼兒評價哪名幼兒的表現是好的,哪名幼兒的表現是不好的。接著,教師可以給珍惜糧食的幼兒獎勵一張小貼紙,表揚其行為;告訴浪費糧食的幼兒等下次表現好了才能夠獲得貼紙。就這樣,幼兒意識到了節約糧食的行為才是好的,吃飯時應該適度取餐,不掉飯,把飯吃完。

當然,珍惜糧食的教育也需要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因為幼兒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4]。因此,教師可以告訴家長在家中要以身作則,勤儉節約,讓幼兒學習。教師還讓家長平時積極督促幼兒珍惜糧食、拒絕浪費,拍下幼兒規范用餐的照片發給自己,和自己交流幼兒的情況。教師再在課堂上展示這些照片,表揚珍惜糧食的幼兒,從而幫助幼兒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珍惜糧食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實際的行動更為重要[5],因此教師應幫助幼兒將珍惜糧食的意識轉化為行動,在生活中處處踐行珍惜糧食的美德。

五、整理物品,培養習慣

幼兒雖然年紀小,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勞動能力。家長應該重視幼兒的勞動教育,在平時的生活中引導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有些家長溺愛幼兒,擔心幼兒在勞動中受到傷害,因此總是幫幼兒做很多事情,讓幼兒形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幼兒教師承擔著幫助幼兒養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責任,在幼兒園中,應該通過多種方式指導幼兒做一些事情,比如離園之前自覺整理自己的物品。同時,教師要告訴家長在家中也要言傳身教,指導幼兒整理物品,從而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逐漸培養幼兒的責任感。

比如,幼兒喜歡觀察周圍的環境,那么教師可充分利用圖片提醒幼兒整理物品。教師可以準備若干個整理筐放置在幼兒園相應的角落里,并在整理筐的顯眼處貼上相關物品的圖片,如玩具、衣物、文具等圖片,這樣幼兒就知道哪個筐應該放哪些物品。教師要經常提醒幼兒用完物品就及時放到整理筐中,并注意檢查幼兒是否放置準確,幫助幼兒養成整理物品的習慣。在幼兒整理的過程中,教師可播放舒緩的音樂,讓幼兒以愉悅的心情參與勞動,享受勞動的樂趣。教師還可以拍下物品擺放整齊的圖片給幼兒看,告訴幼兒這些是他們的勞動成果,并加以表揚,讓幼兒體會到整理物品的成就感。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比賽的方法來激發幼兒整理物品的動力。如開展親子游戲,邀請家長到幼兒園中與幼兒一起組成小組,參與物品整理比拼。各小組依次進行衣物整理、廚具收納、玩具歸類等比賽,在比賽過程中,家長要注意手把手教幼兒做,而不能包辦代替。比賽結束后,教師請各小組互評,評比出“最佳搭檔組”“最快整理組”“最佳整理組”等,以激勵幼兒不斷提高整理物品的能力。

這樣的整理勞動能讓幼兒學到各種整理的方法,體會到勞動的快樂,還能樹立起小主人意識,知道要主動作為,讓身邊的環境變得干凈整潔,從而逐漸增強責任意識。同時,幼兒在與家長合作整理物品以爭取勝利的過程中也能逐漸產生團隊合作意識,知道如何分工協作以完成目標。另外,家長在這個過程中也會發現自己孩子的勞動能力,知道其實很多事可以交給孩子獨立完成。

結語

幼兒是祖國的希望與未來,幼兒教師要注重對幼兒進行德育。針對幼兒的德育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在幼兒園里,點滴小事中都可以滲透德育。教師要通過一件件小事對幼兒進行德育,讓幼兒學會文明禮儀,知道分享和交朋友,遵守規則,勤儉節約,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等,從而使幼兒的心靈得到美好品德的浸潤。

【參考文獻】

[1]柳仲珂,岳家銳.德育之花:在生態體驗中綻放[J].課程教育研究,2015(19):72-73.

[2]朱志娟.讓“德育之花”在幼兒園完美綻放[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9(2):120-121.

[3]黃錦芬,老樂思.寓德育于游戲活動之中:幼兒園德育游園會初探[J].幼兒教育,1991(10):11-13.

[4]陶繼新.教育要堅持做正確的小事:山東省樂陵市實驗小學德育工作亮點采擷[J].人民教育,2021(15/16):107-109.

[5]王元.在小事中促成長,于細微處共育人:新生輔導員德育工作的實踐淺談[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5):89-90.

猜你喜歡
小事德育幼兒園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我愛幼兒園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歡樂的幼兒園
關于快樂這件小事
每一件小事都又煩又重要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愛“上”幼兒園
小事不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