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 體育”背景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

2023-07-07 12:41王曉涵
拳擊與格斗·上半月 2023年5期
關鍵詞:體育教育教學改革互聯網

王曉涵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與各行各業中的融合也在不斷加強,互聯網信息技術對人們的工作、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盎ヂ摼W+”成為互聯網信息支持下連接傳統行業與網絡技術的重要形態,能夠促進傳統行業的現代化發展和進步。在“互聯網+”基礎上衍生出的社會經濟形態也在不斷創新?!盎ヂ摼W+”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全新的機會,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聯網+”的基本含義,以及“互聯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強調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必要性,從改革措施以及注意事項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以期能夠為“互聯網+”教育工作的推進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 ;體育教育;大學;體育;教學改革

互聯網對于社會的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甚至影響著各個行業的未來走向。高校教育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在不斷調整,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需要緊跟時代發展,不斷進行改變和優化,以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優秀人才。人們需要客觀地認識“互聯網+”在高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除了要在各類專業教學中融入“互聯網+”技術之外,也應重視“互聯網+”與體育教育教學工作之間的串聯和發展,共同努力促進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順利推進。

1 “ 互聯網+”對高校體育教學所起到的作用

“互聯網+”指的是通過互聯網技術的實踐應用,分析互聯網的技術優勢,不斷進行創新,從而發展出的一種全新社會形態?!盎ヂ摼W+”的融入,對各行業的發展均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加強了傳統行業之間的融會貫通,為各類行業的發展拓寬了道路。傳統體育教學工作在與“互聯網+”融合的過程中,實現了對傳統體育教學時間以及空間模式的創新,豐富了教育教學資源的供應,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舒適的思考學習氛圍,從而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提升,推動學生以及教師的共同發展與進步。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開展中,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較為陳舊,主要是以傳授動作技能為主,且教育教學工作會受時間以及空間因素影響,導致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有效提高。隨著“互聯網+”模式的不斷推進,對于此類限制突破了對體育教學課程體系、規模以及影響力的擴大,均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促進了教育工作的開放化、多元化、全面化發展。同時,有利于線上教育渠道的拓寬以及模式的調整。通過線上線下教學管理工作的配合,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自主進行對各類知識的理解以及練習,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有幫助,能夠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交流形式。作為高校教學工作者,需要明確認識“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于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影響,“互聯網+”體育教育模式也應不斷創新,積極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革和完善,加強對優秀人才的培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發揮出高等人才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2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2.1 互聯網時代要求體育教學進行變革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傳統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較大沖擊,如何將互聯網相關技術應用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是高校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ヂ摼W時代下成長起來的高校學生,對互聯網相關元素有著較強的敏感性,也具備較強的互聯網思維。作為高校體育教學工作者,應該認識這一基礎特征,面對全新的學生團體進行新型教育教學工作的優化,不斷對教學方案進行改變和調整,以滿足新時期高校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需求。

2.2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難以滿足高校學生的需求

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新時代的需求,教學課程設計也未有明顯新意,內容較為枯燥,教學方案也比較陳舊。學生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的認可度不高,學習積極性較差,經常有體育不好的學生逃避體測、體育課等。高校體育教學應積極進行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的創新,對傳統的教學思路進行調整,為學生創設更為新穎生動的教學環境,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有部分高校在設置體育課程時,并未根據學生的年齡以及興趣愛好進行教育學內容的調整,加上師資力量不足,導致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學習的認可度不高,喜愛程度不夠。另外,部分高校在體育課程相關考核工作開展方面也過于死板,未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體育考核標準的調整,導致體育教學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3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3.1 構建體育教學信息化平臺

高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應緊跟時代發展,積極推進教學改革,重視“互聯網+”發展給教學工作帶來的益處以及弊端,認識“互聯網+”體育教育的作用以及價值,在實際教學改革以及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時,能根據“互聯網+”體育教育工作需求,進行信息化平臺的健全和完善,根據實際教學要求進行線上教學管理模式的優化,提高線上線下教學效率。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提升教學靈活性,實現高校體育教育的全面化、多元化發展。認識“互聯網+”的推廣意義及實施價值,將其與高校體育教學實際工作進行充分的融合,最終提升高校體育教學效果。

在基礎建設方面,體育教學信息化平臺對于高校體育教育的改革發展價值是非常巨大的,通過建設信息平臺,能夠豐富高校體育教學內容,便于傳遞校園體育資訊;通過線上平臺進行相關體育知識的教學和實踐操作展示,可為不同專業以及年級學生設置課外體育鍛煉簽到程序以及記錄模塊,調動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同時可將校內有關體育活動的社團管理工作融入其中,并做好對校園內所有體育場館用地的預約管理,不斷豐富信息化管理平臺內容,加強學生對于該平臺的依賴性,從而通過平臺中各類體育鍛煉相關信息的傳播,提升高校學生對于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的認可以及配合度,進而實現多元化、靈活化體育教育教學環境的創設。信息管理平臺在高校體育教育改革中的應用,能夠有效規避傳統體育教學管理以及教學活動應用方面的問題,能夠避免傳統體育教學中場地管理難度大、安排存在沖突等情況。信息平臺可直接對學校內各類體育教學相關教室或場地的應用以及預約情況進行展示,能夠幫助各個專業以及院系體育教師及時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規劃以及調整,對于教學效率的提高以及教學效果的提升均有幫助。

在數據管理方面,還能夠實現對學生體育課程相關成績的統計及查詢,學生可自主查詢以往體育成績,明確自身薄弱之處。同時,教師也能夠通過該平臺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進行實時了解、監督以及評價,能夠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加強體育教育信息管理平臺建設,能有效提高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效率,基礎平臺管理措施的優化,還能夠進一步促進高校體育教學工作質量的提高。

3.2 利用互聯網優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當代高校學生身處網絡高速發展的時代,與傳統高校學生相比,對于網絡的關注更為密切,對于網絡環境的依賴性也更強。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工作應該認識到這一特點,應用網絡平臺,不斷進行體育課程的優化??赏ㄟ^網絡平臺進行最喜愛課程的投票選擇,根據學生的實際投票結果,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以及教育教學目標,對教學課程進行合理調整。同時可通過線上平臺對學生的體育課程參與度進行了解,還可通過網絡平臺對各類體育教學課程內容進行記錄以及存儲,讓學生通過觀看平臺上視頻對課程內容進行課后的復習以及練習。

3.3 創新課程設計,關注學生的興趣

高校在設計體育教學課程時,應根據學生的需求不斷進行優化和創新,豐富教學內容、課程內容,避免課程設計的單一性,應根據學生的興趣以及各類體育活動的特點,進行多樣化教學模式的設計,避免學生在體育課程學習時感覺枯燥無趣。在各類體育課程考核時也應對時間以及考核標準進行靈活調整。比如,可通過“三自主”選課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大的課程選擇空間。學生可自主進行課程項目、任課教師以及上課時間的挑選,以此來進一步調動參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3.4 運用好虛擬現實技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將虛擬現實技術運用到大學體育教學工作中,應根據社會發展、學生個體特征以及學習進度進行適當調整,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高校在規劃體育課程內容時,應對其進行適當的豐富和擴充,引進多種體育活動以及競賽模式,在豐富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從而促進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4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應注意的問題

4.1 改革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并不單單是為了確保學生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之中,完成相關考核要求,而是為了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的優良品格,使其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應明確其改革目的,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最終目標。豐富多樣的課程設計以及配套的考核制度為學生體育習慣的培養以及身體素質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高校應不斷充實體育師資力量,配備先進的網絡設備。高校以及教師等各方面力量應共同配合,為學生營造舒適健康的體育運動氛圍,促進學生終身體育運動習慣的養成。

4.2 既要重視“互聯網+ 教育”,也要重視線下授課

“互聯網+ 教育”是教育的大趨勢,給高校體育教學帶來很多便利之處,但是也要注意網絡是把雙刃劍,同樣也有弊端。在改革中要明白現實教學也非常重要,高校利用獎勵機制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高校教師要始終注重教學的質量提高。同時,高校要明確現實授課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地位,在教學中以現實授課為主、網絡授課為輔。這是由體育教學的獨特性決定的,體育教學以實踐或技能教學為主,而非理論教學占主導地位。

“互聯網+ 體育教育”是未來體育教學工作發展的重要方向,互聯網給高校體育教學提供了諸多發展契機。但是網絡有利也有弊,部分高校在“互聯網+”技術引入時對課程的改革較為片面。高校教師要重視線下授課,不能因為“互聯網+”技術的引入而忽略線下授課,需要明確線下授課的主體地位,應是通過“互聯網+”技術輔助提高現實授課質量,而不是因為“互聯網+”技術的引進,便忽視線下授課。

5 結語

綜上可知,“互聯網+ 體育教育”的融合發展,為高校體育教學工作內容的豐富以及模式的創新和優化帶來了重要的技術支持,能夠有效調動高校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促進高校體育教育效率和質量的提高。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管理者,應積極認識到“互聯網+”技術引進的重要性,進行教學工作的改革和創新,從而穩步推進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潔瓊. 互聯網背景下慕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評《“互聯網+ 教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創新思路研究》[J]. 中國科技論文,2022,17(9):1065-1066.

[2] 劉治國.“互聯網+ 教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創新思維探究:評《互聯網視域下體育教學體系建設》[J].中國科技論文,2022,17(5):590.

[3] 白琨.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創新實踐:評《“互聯網+ 教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創新思路研究》[J]. 中國科技論文,2022,17(1):132.

猜你喜歡
體育教育教學改革互聯網
小學體育教學中審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武術普修課教學現狀及改革設想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探尋體育教育的精神內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