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提升路徑思考

2023-07-10 14:15葉海玲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提升路徑職業學校

葉海玲

摘? 要: 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提升是當前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重點工作。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對強化職業教育人才支撐、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助推職業學校高質量發展、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技能型社會建設等方面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當前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在辦學基本條件、人才支撐能力、產教融合能力、產業支撐能力、服務能力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建議采取推進辦學條件達標工程提高辦學基礎能力、加強專業建設提高專業支撐產業能力、深化“三教”改革提高人才支撐能力、加強載體建設提高產教融合能力、加強科教融匯和社會培訓提高服務能力等途徑以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

關鍵詞: 職業學校; 關鍵辦學能力; 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1-2153(2023)04-0098-05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2022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首次提出了“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這一概念,并明確要求以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為基礎有序有效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切實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適應性和吸引力,并把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作為當前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首要重點工作來抓[1]。

《意見》對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主要體現在:核心課程、優質教材、教師團隊、實踐項目、專業教學資源庫、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技能培訓與社會服務等??梢?,關鍵辦學能力就是支撐和保障職業學校自身建設、激發辦學活力、加強內涵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提高辦學水平、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可歸納概括為辦學基礎能力、人才培養能力、產教融合能力、產業支撐能力、科技與社會服務能力等方面。這些能力對支撐職業學校培養德技并修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助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發揮職業教育獨特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的現實意義

(一)助推職業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以大力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為基礎。但是職業學校的自身辦學基礎、辦學能力、辦學水平、學生培養質量、服務能力等與社會的期望值還有一定的距離,只有進一步改善自身基礎辦學條件,提高產業支撐能力、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能力、人才支撐能力、科技與社會服務能力等關鍵辦學能力,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實現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才能在社會上有作為、有地位,因此提升關鍵辦學能力是職業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提高關鍵辦學能力,已成為職業學校高質量發展的當務之急。

(二)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需要

《意見》將當前我國持續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戰略任務定位為積極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推動形成與市場需求相適應、同產業結構相匹配的現代職業教育結構和區域布局,形成“一體兩翼”改革載體。這一戰略任務賦予了職業教育新使命、新任務、新擔當,省域新模式的探索建設要求在職業學校關鍵能力建設、產教融合、職普融通、投入機制、制度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改革突破,產教聯合體或行業共同體的建設更加需要職業學校的專業布局、結構與市域、行業的產業結構相協調,提高產業支撐能力,同時要深入推進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提升職業學校的產教融合能力[2]。因此,職業學校在專業建設、核心課程、教學創新團隊、教學資源、實訓基地等方面關鍵辦學能力的提升,將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3]。

(三)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需要

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會的教育,其辦學目標除了人才培養還有社會培訓這一服務功能,為不同性格稟賦、不同興趣特長、不同素質潛力、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提供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機會,在推進社會協調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4]。因此,職業學校社會培訓和服務能力這一關鍵辦學能力的提升能夠為不同類型的人員提供更加多樣的接受職業教育的機會,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對縮小城鄉、區域間教育資源差距,促進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助推全面終身學習和技能型社會的形成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當前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存在的薄弱環節

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著力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支持政策,但是由于一直以來職業教育投入相對不足、辦學基礎較為薄弱,而且隨著近幾年高職擴招,以及職業學校辦學規模的增長,導致部分職業學校辦學基本條件沒有達到教育部頒布的標準,存在內涵建設不夠到位、產教融合不夠深化、服務產業轉型升級能力不強等問題,有些學校關鍵辦學能力存在薄弱環節。

(一)辦學基本條件沒有完全達標

根據2022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重點監測指標包括校園占地面積、生均用地面積、校舍建筑面積、生均校舍建筑面積、專任教師數、師生比、儀器設備值、生均儀器設備值、生均圖書等9項,高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重點監測指標包括生師比、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生均教學行政用房面積、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生均圖書等5項?!斗桨浮芬舐殬I學校辦學條件重點監測指標全部達標的學校比例,到2023年底達到80%以上,到2025年底達到90%以上[5]。以上說明目前職業院校在生均占地面積等校園建設、生師比與專任教師數以及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占比等師資隊伍建設、儀器設備等教學實訓設施、圖書配備等方面的辦學基本條件未達標比例較高,不僅影響了職業院校的辦學能力,而且已經影響了職業院校的辦學地位、辦學成效、辦學形象。

(二)人才培養水平有待進一步加強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據《2022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顯示,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為職業院校畢業生,可見職業院校已經成為服務實體經濟的“生力軍”[6]。職業教育作為與產業聯系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型,為國家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實體經濟、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與質量強國,正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當前有些職業學校的培養方案、課程設置過于陳舊,教學內容與新產業、新技術、新專業脫節,中高職一體化的銜接機制沒有很好形成,職普協調發展、相互融通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還不夠健全,因材施教、可供學生多次選擇與多樣成才的培養模式不夠完善,學生的素質、知識和能力,包括實踐能力、技術技能水平等還未完全跟上產業發展需要,導致畢業生就業能力不足。據《2022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統計,2021屆高職院校學生畢業半年后的畢業去向落實率為89.2%,較2020屆下降1.2個百分點,穩就業任務更加艱巨[6]。

(三)產教融合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有別于其他教育的最明顯的類型特征。當前,盡管頂崗實習、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現代產業學院、產學研聯盟、職教集團等合作風起云涌,共建專業課程、共建共享實踐基地、共建專兼結合的“雙師”團隊等不斷深入,但校企合作平臺還不夠多,合作的成效還不夠明顯,合作的有效機制沒有完全形成,尤其中職更是由于受絕大多數學生升學的影響,據《2022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統計,2021年,中職畢業生升學總數超180萬人,升學比例達55.9%[6],升學比例過高導致職業學校校企合作難以為繼,職業教育支撐行業企業人才需求的作用難以發揮。

(四)產業支撐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

有些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專業結構布局與區域產業的匹配度還不夠高。隨著新產業、新技術、新專業的不斷變化,職業學校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不夠健全,導致支撐區域產業發展的能力不足。另外隨著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長,一方面,職業學校人才培養供給不足,另一方面,有些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不能很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導致培養的人才支撐能力不強。同時,隨著人工智能及數字化轉型發展,職業院校的教師在教育教學上仍存在著不適應,一是教師專業能力不適應產業升級的需要,二是教師的教學能力不適應教學形態的變化以及學生多途徑獲取知識的變化形勢[7],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業教育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五)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雙重屬性,在范疇上是高等教育,在類別上是職業教育。長期以來,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功能發揮比較好,但科研功能較弱,導致職業教育科教融匯程度較低、科技研發與科技服務能力不足、科研成果轉化不強、社會培訓不廣、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科技和社會服務能力還不夠高。此外,高等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企業走出去的能力還不夠強,“絲路學院”“魯班工坊”等國際教育平臺打造不夠多,即使建立了但運行成效不夠明顯,尤其前幾年受疫情影響更甚,職業院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提升路徑的思考

(一)推進辦學條件達標工程,提高辦學基礎能力

要全面貫徹實施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實施方案》通知要求,進一步優化結構、提質擴容,加快提升職業教育辦學地位和社會聲譽。一是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產業布局需求,推動普職協調發展,整合優化職業學校布局,統籌區域職業教育資源,滿足區域學位需求。二是政府等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包括生均撥款和經費補助、專項支持等,加強職業學?;A設施等辦學基本條件建設,按照達標要求落實好校舍、教室和實驗實訓室等標準化建設。三是要加強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加強集實習實訓、社會培訓、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水平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提升開展實踐教學和社會培訓的辦學條件。四是加快專任教師、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使生師比達標,夯實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

(二)加強專業建設,提高專業支撐產業能力

職業教育是與產業發展聯系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別,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最具特色的類型特征,也是提高產業轉型升級能力的最有效途徑。當前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精神,首先強化政府統籌作用,健全學校專業動態調整機制,裁減“老舊”“重復”專業,建設新興專業,進一步優化專業結構,促進專業結構與當地產業布局緊密銜接,提高專業對接產業、支撐產業發展的能力。二是實施國家、省“雙高計劃”建設,打造和建設一批契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的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強化專業群支撐產業群的能力。三是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專業規劃與建設、課程設置、教材開發、教學設計、教學實施、質量評價、科學研究、技術服務、科技成果轉化以及技術技能創新平臺、實習實訓基地、實踐項目、“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要積極與企業、行業等建立合作機制,加強內涵建設,提高與區域產業發展相適應的支撐能力。四是積極做好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提高畢業生當地就業率,提高職業學校對區域的人才支撐能力。

(三)深化“三教”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課程建設能力是職業學校最基本的關鍵辦學能力,是加強專業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而師資是開展教育教學的重要主體和提升關鍵辦學能力的保障。一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師隊伍的培養培訓、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設、教師企業實踐及深化新時代教師教學評價改革等途徑,培養造就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二是要推進教材改革,建設適應產業發展需求、適合學習革命的活頁式教材、工作手冊式教材、新形態教材、云教材等,打造一批優質教材,提高教材建設水平。三是要加強核心課程建設,適應新時代、新產業、新技術、新職業、新專業、新標準要求,加快推進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改革,更加注重分類教學、因材施教,讓不同稟賦和具有不同需求的學生能夠多次選擇、多樣化成才;建立健全學?! 獓胰壘吩诰€課程建設機制,提升教師數字素養,加強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建設,按照“課程有思政、教學有資源、授課有平臺、過程有痕跡、數據有分析、學習有成效”等要求,有效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進智慧教育。四是要加強內涵建設,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強化人才支撐。

(四)加強載體建設,提高產教融合能力

職業學校要全面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加強產教融合載體和平臺建設,打造各類聯合體或共同體,提高產教融合能力。一是要面向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政府、行業、科研院所、上下游龍頭企業共建一批市域產教聯合體或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8],將職業教育辦學下沉到縣域、產業園區,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對區域產業的支撐能力。二是要加強與產教融合型企業的合作,全面推廣“中高職學校+企業”的一體化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三是要加強現代產業學院、職教集團、產學研聯盟等產教融合平臺的建設,增強職業學校人才培養對當地就業率的貢獻度。四是要對接最新產業發展趨勢,建設一批集教學、實習實訓、真實生產、科研和技術服務、社會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或區域開放型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加強科教融匯平臺建設。五是要鼓勵教師加強企業實踐鍛煉,積極參與企業科技研發,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科技服務產業的能力和水平。

(五)加強科教融匯和社會培訓,提高服務能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科教融匯是科技與教育的融合和匯聚,對提高職業教育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職業學校要將科技創新融入職業教育的各個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和科研素養,同時將科技研發和科技服務融入教師成長全過程,通過選派教師訪工或下企業掛職鍛煉,促進教師開展各類科技創新、技術改革,提高科技開發和實踐能力。此外,面向全社會開展大規模、高質量的就業與創業培訓,建設全民終身學習體系和技能型社會,這既是職業學校的法定職責,也是提升其關鍵辦學能力的重要路徑,因此,一方面,職業學校要加強優質專業、課程資源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國家智慧教學平臺等開展在線教學,為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和技能型社會建設提供先進的智慧教育,另一方面,職業學校要根據新產業、新職業、新技術、新崗位的發展趨勢,面向農村、企業、社區等社會人員,廣泛開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培養和技術技能培訓,以提高職業學校服務學習型社會和技能型社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新華社.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EB/OL]. (2022-12-21)[2023-03-20]. https://www.tech.net.cn/news/show-98743.html.

[2] 天目新聞. “一體、兩翼、五重點” 職業教育將迎來這些重大改革舉措[EB/OL]. (2022-12-27)[2023-05-16].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2/55031/mtbd/202212/t20221227_1036614.html.

[3] 孫其軍,陳延良,毛宏芳. 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 全面服務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筆談之一)[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2):10-19.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2012—2022年)[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5]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 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22-11-16)[2023-04-2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2211/t20221116_99339

3.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6] 翟帆. 《2022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發布 職業教育進入提質培優增值賦能快車道[N]. 中國教育報,2023-04-18(5).

[7] 《2022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指出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面臨三重挑戰[N]. 中國教育報,2023-04-18(5).

[8] 本刊編輯部. 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 不斷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專訪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1):8-13.

On the Connotation and Measures of Improving the Essential School-running Competences for Vocational Schools

YE Hailing

(Ningbo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Ningbo 315100, China)

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ssential school-running competences in vocational school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work in th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mproving the essential school-running competences of vocational schools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strengthening the personnel support for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deepen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boos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schools, serving the lifelong learning of the entire peopl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skill-based society. At present, vocational schools have some weaknesses on basic conditions for running schools, personnel support competence, vocational education being integrated into industrial production, support from industries and the social serving competence. It is suggested in the paper to improve the essential school-running competences of vocational schools by promoting “the standard project of running a school” to improve the basic ability of running school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support-industry ability,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ree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personnel support ability, developing the carrier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ncreasing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and social training to improve the serving ability.

Keywords: vocational schools; the essential school-running competence; measures

(責任編輯:姜聰瑞)

猜你喜歡
提升路徑職業學校
搭建高效的勞動就業教育平臺提升就業管理水平
試論當代大學教師文化素養及路徑提升
民辦高校大學生學習勝任力提升路徑研究
檔案管理在職業學校評估中的作用
探討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感的路徑
關于電氣自動化專業課程改革及教學方法探討
談職高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朗讀指導
讓管理更有效
職業學校課堂教學管理中的疏與堵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價值與功能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