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早期教育素養現狀及其提升策略

2023-07-10 06:23謝文瀾沈紓丹傅奇丹徐憲斌袁靜
中華家教 2023年3期
關鍵詞:評估指標家庭教育

謝文瀾 沈紓丹 傅奇丹 徐憲斌 袁靜

關鍵詞:家庭早期教育 教育素養 評估指標 家庭教育

一、引言

家庭教育是兒童健康成長的起點和基礎,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對于0 ~ 6 歲的兒童來說,他們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家庭。[1]2017 年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解決好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問題”。2021年3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再次明確要求“加強對家庭照護和社區服務的支持指導,增強家庭科學育兒能力”。家長是家庭教育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在家庭教育中起到關鍵作用。[2] 但從當前家庭早期教育現實情況來看,家長在如何為“兒童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鄙线€面臨著較大的挑戰。[3][4] 其中,在推進家庭早期教育過程中,家長需要具備哪些能力素養是擺在家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課題。家長的教育素養是影響家庭教育質量的關鍵[5],對孩子早期認知發展、情緒表現、人格發展、社會行為、學業表現均有重要影響,如Gordo 等人(2020)發現,嬰幼兒期家長在教養過程中對孩子心理狀態識別的能力與孩子情緒調節的能力發展密切相關。[6] 因此,對家長早期教育素養和評價指標的探索,有助于提升家長早期教育素養,并為我國家庭早期教育指導服務精準開展、托育體系和家校社協同育人體系建設以及積極生育政策的可持續、高質量實施奠定基礎。

綜上,本研究嘗試構建家長早期教育素養評價指標體系,并基于此指標對家長早期教育素養現狀進行調查,深入分析家庭早期教育的現狀和問題,科學闡述家庭早期教育理念和行為,為完善相關教育政策和社會支持提供理論依據和數據支持。

二、家長早期教育素養內涵與結構

素養是個體內在穩定、持久的品質,是個體基于完整的人的立場,經過長期、足夠、廣泛的知識、思維訓練形成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7] 家長教育素養是家長從事家庭教育的能力和素質。對于0 ~ 6 歲的兒童來說,教育不僅包含“教”(即教育),還包含“育”(即養育)。原亞蘭(2016)認為0 ~ 3 歲農村家長育兒素養包括育兒專業知識與技能、育兒方式與觀念和心理素養。[8] 王乃正等人(2013)認為學前兒童家長教育能力應包括確定孩子發展方向和目標的能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情緒控制能力、角色承擔能力和學習能力。[9] 王悅(2017)的研究表明,3 ~ 6 歲幼兒家長教育素養結構由教育能力、教育理念、自我教育、文化素養、心理環境和現代教育六個因素構成。[10] 夏月(2019)提出,3 ~ 6 歲兒童家庭教育素養包括父母教育觀念、父母知識素養、父母教育能力和父母反思意識。[11]

綜上,家長早期教育素養指家長在進行早期養育和教育過程中所具備的知識,認知和技能的實踐,態度、動機和價值觀。它的內容結構包括養育、教育知識,技能以及態度價值觀;它的功能結構包括基本素養(即用于應對不同情境的一般素養,如知識、觀念、心理能力等)、情境素養(即在不同情境中具備的特定素養,包括不同教育技能,如溝通能力、引導能力等)等。早期教育素養的作用是幫助個體勝任家長角色,激發教育潛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基于此,通過前期訪談和問卷調查,在知識、技能、態度三要素基礎上提取出適用于家庭早期教育情境的功能結構,包括基本素養(心理素養、教育素養、信息素養、學習素養),以及個體基于基本素養用以應對不同教育情境的教育能力,即覺察能力、溝通能力、引導能力、應對能力?;舅仞B是家長教育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家長提升四種教育能力的基礎支撐,其主要體現為家長心理健康水平、教育水平、信息化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態度和意識。在此基礎上,覺察能力、溝通能力、引導能力和應對能力得以在家庭早期教育情境中發揮有效作用,并持續更新。覺察能力是家長感知自身以及兒童早期發展變化規律和發現家庭教育問題的能力,是開展家庭教育的前提。溝通能力是家長能與孩子、家庭成員以及家庭相關的社會人員進行有效交流以及進行理念、思想、情感等信息交換的能力,是開展家庭教育的手段。引導能力是通過親子陪伴、興趣引導、家風營造等潛移默化的形式影響兒童的能力,是開展家庭教育的方式。應對能力是家長應對消極情緒解決家庭沖突及問題的能力,是開展家庭教育的核心。

本研究嘗試在此基礎上對0 ~ 6 歲兒童家長早期教育素養進行評估,并提出對策建議。

三、研究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為寧波市0 ~ 6 歲兒童家長,調查樣本通過分別對寧波市10 個區縣(海曙區、江北區、北侖區、鎮海區、鄞州區、奉化區、余姚市、慈溪市、寧??h、象山縣)以及高新區、杭州灣隨機取樣獲得。調查方式為線上平臺問卷發放與回收。

研究共收回問卷9 096 份,其中家長角色為母親、父親的有效問卷共9 020 份。家長平均年齡為34.25±4.89 歲。母親7 376 人,占81.77%;父親1 644 人,占18.23%。家長學歷大部分在本(專)科以上,為6 549 人,占比72.61%。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月收入總和的平均)6 500 元以上的有4 931 人,占比54.67%。城市家長5 270 人,占比58.43%;農村家長3 750 人,占比41.57%。樣本基本信息見表1。

(二)調研工具

一是一般資料調查表,主要用于采集調查對象的年齡、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地區等信息。二是自編《家長早期教育素養調查問卷》,通過對寧波市10 個區縣以及高新區、杭州灣進行隨機抽樣訪談,根據家長早期教育素養結構構建問卷,該問卷由5 位教育學、心理學專家論證,內容包括基本素養、覺察能力、溝通能力、引導能力、應對能力五個維度。采用Likert 5點記分,其中1 分代表很不符合,5 分代表很符合。每個維度單獨計分,維度得分越高,代表該維度能力越強。該調查問卷在前期研究中隨機抽取626 位家長填寫初測問卷,經分析,前27% 和后27% 兩組被試在各項目得分上差異顯著,經探索性因素分析,保留39 道題目,項目荷載值在0.40 ~ 0.77,KMO 值為0.98,巴特利特球形檢驗p<0.001。隨后隨機抽取520 位家長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為:χ2/df = 4.18, TLI= 0.85, CFI= 0.86, RMSEA = 0.08, SRMR = 0.04。本研究中該量表總維度Cronbachs α 系數為0.98,各維度Cronbachs α 系數分別為0.94、0.96、0.96、0.96、0.94,問卷信效度良好。

(三)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 25.0 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均值± 標準差進行描述統計,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探究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采用方差分析探索各變量之間的差異。

四、研究結果

(一)家長早期教育素養現狀

在獲得各維度均值后,將其與問卷條目的中位數“3”進行單樣本t 檢驗,發現各維度素養水平均高于量表中位數。覺察能力和溝通能力得分最高,隨后是引導能力、應對能力和基本素養,具體見表2。

(二) 年齡、社會經濟地位(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與家長早期教育素養的關系

采用皮爾遜相關分析對年齡與家長早期教育素養(基本素養、覺察能力、溝通能力、引導能力)的關系進行探索發現,年齡與教育素養得分呈負相關,即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長五個方面的教育素養得分降低(r=-0.07, -0.05, -0.05, -0.05, -0.05,ps<0.001)。采用方差分析,探索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家長在教育素養上的差異,結果發現均差異顯著[ 月收入F(4, 9019)=118.10, 90.73, 85.95,85.88, 75.16,ps<0.001;受教育程度F(4, 9019)=146.40,93.26, 89.90, 92.58, 60.28, ps<0.001]。進一步采用事后檢驗(Bonferroni 校正)發現,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個體,其教育素養得分越高,具體見表3、表4。

(三)地區對家長早期教育素養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地區對早期教育素養有顯著影響,城市家長五個方面教育素養顯著高于農村家長,具體見表5。

(四)家庭結構(獨生子女/ 非獨生子女家庭)對早期教育素養的影響

獨生子女家長在基本素養、覺察能力、溝通能力、引導能力上均高于非獨生子女家長,在應對能力上無顯著差異,具體見表6。

(五)家長角色對早期教育素養的影響

家長角色對早期教育素養影響顯著,母親在覺察能力和溝通能力上顯著高于父親,在基本素養、引導能力、應對能力上沒有顯著差異,具體見表7。

五、討論與建議

當代家長在早期教育、養育上的需求和困境已與過去不同,對家長素養的重視與培育,能更好幫助其適應新的教養生態環境中的“家長”角色要求。本次調研發現,家長早期教育素養各維度得分均高于量表中位數,且覺察能力和溝通能力得分最高,但基本素養得分相對較低。家長年齡越高,早期教育素養得分越低;家長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越高,早期教育素養得分越高。城市家長在五種教育素養上得分均高于農村家長。除去應對能力,獨生子女家長在其他維度上得分高于非獨生子女家長。母親在覺察能力和溝通能力上得分均高于父親。綜上可見,不同維度早期教育素養之間發展不平衡,且受到年齡、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地區、家庭結構、家長角色等因素的影響。

(一)準確識別家長早期教育素養存在問題

橫向比較發現,相比于其他四種教育素養,家長基本素養還有待提升。第一,基本素養往往是許多家庭開展早期教育的基礎,尤其是心理素養。在兒童0 ~ 6 歲期間,家庭矛盾和沖突最為頻繁,家長調節好自身心態,以積極的態度應對養育、教育孩子時遇到的問題尤為重要,而該素養也是其他素養的基礎。第二,對早期兒童心理、生理發展知識的了解,可以有效緩解家長養育孩子的焦慮和困惑。家長應遵循嬰幼兒成長特點和規律,促進孩子身體、心理、社會性等的全面發展。第三,提高家長信息素養,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賦能家庭教育,提升家長的養育、教育核心能力。第四,培養家長終身學習的理念,現代化社會對家長教育素養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不斷更新養育和教育的知識,提升自己的心理素養、教育素養、信息素養,是家長個人以及家庭適應現代社會價值取向、思想觀念、行為模式的重要方式。另外,該橫向比較也從側面反映出家長在家庭教育實踐中的欠缺,進而提示亟須構建家庭早期教育支持體系。

(二)系統構建家長早期教育素養支持體系

家長早期教育素養的提升,不僅要依靠家長自身的力量,還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共同發力,多方聯動,構建共育共贏的支持體系。具體來看,一是加強政策引導和法律支持。2022 年4 月,全國婦聯、教育部等11 個部門印發的《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21—2025 年)》提出,到2025 年“覆蓋城鄉、公平優質、均衡發展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機制更加健全”。2019 年修訂的《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成為全國各級各類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和家庭教育指導者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重要依據。2021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提出“各級人民政府指導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多部門聯動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為家庭教育提供社會支持。二是鼓勵婦幼保健機構、幼兒園、托育機構面向社區和家庭開展兒童早期發展指導,通過現場咨詢、播放宣傳片、家長課堂等形式,為家長提供嬰幼兒養育、教育指導。三是推動社區建設專門提供家庭養育小組活動的嬰幼兒家庭養育驛站,配置養育小組活動玩(教)具,培訓師資,開展相關教育活動。推進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建立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和實訓基地,推動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科醫療、預防接種、兒童保健及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醫、防、護”整合型兒童健康服務發展,為嬰幼兒家庭提供養育指導。

(三)精準提升家長早期教育素養指導服務

調研結果發現,不同年齡、收入、受教育程度、地區、家庭結構、家庭角色的家長在早期教育核心素養上存在差異。這提示家長對家庭早期教育指導有著不同層次的需求。一是融合運用家庭教育大數據,推動資源融通共享、落地應用,拓展家園、家校、家社共育的數字化服務渠道,為新婚夫妻、孕期夫妻、嬰幼兒家長等提供便捷、個性化的指導服務。二是搭建融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家庭教育指導平臺,有針對性地服務不同年齡、收入、受教育程度、地區家長的差異化需求。三是探索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均衡發展機制,構建覆蓋城鄉、公益普惠的家庭早期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推動家庭教育優質資源向家庭教育工作薄弱地區傾斜,開展家庭早期教育指導服務幫扶行動。四是推動發展個案面詢、團體輔導、危機干預等個性化、精準化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關注多孩家庭家長需求(如將混齡教育思想融入多孩家庭早期教育指導中)。重視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大力宣傳父母共育的撫養模式,鼓勵父親從養家者向養育者的角色轉變,提高父母間的相互支持,形成較高的養育一致性,幫助父親在正確認識父親角色和職能的基礎上,建構父親角色,增強角色代入感。

綜上,家長早期教育素養指標體系構建,有助于對家長早期教育能力進行數字刻畫,幫助相關政府部門、研究者全面、客觀了解家庭早期教育發展現狀,為推進全域家長教育素養培育機制和評價機制建設,提升家庭教育質量,促進家校合作,完善教育政策提供依據和參考。

猜你喜歡
評估指標家庭教育
我國職業足球俱樂部商譽價值評估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探析檔案安全風險評估中的元評估
以評估指標為依據,構建教學質量標準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見
論猶太人的金錢觀教育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企業高層次人才評估指標機制研究
行業型高校就業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