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進階·反思:小學科學論證能力培養策略

2023-07-10 06:32吳國忠
教學月刊·小學綜合 2023年6期
關鍵詞:科學概念思維品質小學科學

吳國忠

【摘? ?要】科學論證能夠深化科學概念的建構,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茖W教學中,教師應“構建理解支架 ,初步展開論證;構建進階支架,引領論證過程;構建反思支架,提升論證能力”,以此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有效提升學生的論證能力和思維品質。

【關鍵詞】小學科學;科學論證能力;科學概念;思維品質

2011年,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編寫并發布了《K-12科學教育框架:實踐、跨學科概念、學科核心思想》,該科學教育框架提出了八個主要的科學實踐活動?!盎谡摀M行論證”作為八個主要的科學實踐活動之一,強調了科學論證的重要性??茖W論證是當由證據推論產生的科學主張受到質疑時,能利用一定的依據做出合理辯護的行為??茖W論證能夠深化科學概念的建構,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在實際的教學中,一些教師缺乏培養學生論證能力的意識,學生缺少充分表達的機會。當實驗結果與預設結論不一致時,為了能順利得出正確的科學結論,部分教師往往會忽視學生提出的“主張”,使學生失去論證的機會。顯然,這樣的教學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在科學教學中,如何設計與開展課堂論證活動,打造師生互動的課堂?

一、構建理解支架,初步展開論證

(一)調研前概念,探尋論證起點

課前,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認識客觀事物的生活經驗,即前概念。為了使教學更具針對性,教師采用以下三種調研方式了解不同學生的前概念。第一種方式即線上問卷調查。教學前,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興趣和困難,為后續開展論證活動提供依據。第二種方式即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訪談調查,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需求,為開展差異化論證提供參考。第三種方式即通過作業、課堂自測了解學生對知識、方法等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控教學進度和教學方式。

【案例1】

教學教科版《科學》二年級下冊“磁鐵”單元第3課《磁鐵的兩極》前,教師設計、運用線上問卷調查,對“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磁力大小是否相同”的學生認知情況進行調研。結果顯示:認為條形磁鐵一側磁力大,另一側磁力小的學生約占53.3%;認為一側磁力大,另一側磁力小,中間磁力最小的學生約占20%;認為兩端磁力大,中間磁力小的學生約占16.7%;認為從兩端到中間磁力逐漸減小,中間磁力最小的學生約占10%。結果表明,學生對“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磁力大小是否相同”有一定認識,但不夠充分。因此,在課堂上,教師須對這部分的內容進行重點講解。

(二)創設有效情境,促使論證發生

Duschl與Osborne認為,學生開展論證時,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情境”。在有效的情境中,討論主題的答案不唯一,可能存在多種解釋。教師創設的有效情境常見的有以下三類:第一類為家庭生活情境;第二類為校園生活情境;第三類為情感需求情境。創設有效的情境,能夠喚醒學生已有的科學概念和前概念,讓學生通過實踐、論證等形式對已有的科學概念進行鞏固,對錯誤和片面的前概念進行修正和完善,從而促進學生對課堂科學概念的理解。

【案例2】

在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電”單元第8課《模擬安裝照明電路》一課的教學中,教師以增加樓道照明亮度為情境,讓學生運用“電”單元的相關知識,設計兩個開關控制兩盞燈。課堂上,教師呈現了兩種電路連接方案(如圖1)。

教師通過創設校園生活情境,提出學習任務,讓學生探討上面兩種電路連接方案,哪一種能解決樓道照明亮度的問題。學生不斷探究實踐,在組內和班級內對兩種電路連接方案進行論證,在真實情境中辨析不同連接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在此過程中,學生進一步鞏固了串聯、并聯電路的相關科學概念。

二、構建進階支架,引領論證過程

(一)優化活動設計,凸顯論證進階

科學教學中,了解學生論證能力的發展水平及論證能力培養的基本路徑,對促進學生科學概念理解和論證能力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借鑒Gotwals等人的實踐能力分層研究,將學生的論證能力水平分為三個層級,并對學生論證能力發展水平進階表現進行梳理,如圖2所示。實踐證明,在教學中設計不同層級的進階活動,是開展論證活動的有效策略。

【案例3】

教學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聲音”單元第2課《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時,教師根據學生論證能力發展水平進階表現,設計了三個不同層級的論證活動(如圖3)?;顒右弧把芯肯鹌そ?、鋼尺發聲和不發聲時的不同”為初級論證水平,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發現物體發聲與振動有關;活動二“研究其他物體發聲時是否也在振動”為中級論證水平,側重于發展學生基于證據進行推理的能力,旨在幫助學生從“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這一經驗層級進階到關聯層級,讓學生學習論證技能;活動三“探討發聲物體是否都會振動”為高級論證水平,旨在讓學生從“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這一關聯層級進階到系統層級,由此逐步建構科學概念。

(二)借助關鍵提問,引領論證過程

論證過程就是學生表達理由、確認主張、區分主張和反駁主張的過程。關鍵提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重點和難點而提出的系列關鍵問題。設計關鍵提問有助于學生聚焦探究目標,利用已有的知識體系,關注證據,論證自己或他人的主張,促進學生科學概念的發展。具體可分為三種基本策略:策略一為問題分解,逐步推進,即通過逐步分解科學概念及要解決的問題,讓解決問題的過程具有操作性。策略二為逆向驅動,訓練思維,即利用分析的方法,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策略三為增長經驗,建構概念,即讓學生通過科學的實踐活動,獲得直接經驗和事實證據,為建構概念做好準備。

【案例4】

以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聲音”單元第2課《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為例,學生在觀察鋼尺和橡皮筋發聲時的運動狀態后,繼續觀察鼓、音叉、水、吸管(帶塞)、镲發聲時的狀態。教師借助關鍵提問(如表1),引導學生開展不同層級的論證。

首先,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活動,觀察5種不同物體發聲時的狀態,發現這些物體發聲時都在振動,論證水平由初級向中級進階。其次,教師借助“這些發聲的物體在發聲時有什么共同特點?”這一關鍵提問,讓學生采用歸納推理的方法進行論證,促進學生初步建構概念。教師追問“生活中有沒有物體發聲時沒在振動”,引導學生通過集體論證,用逆向思維理解科學概念。最后,學生在全班交流中呈現各自的想法,通過觀點碰撞,形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這一科學概念。在論證的過程中,教師利用關鍵提問,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生的論證水平和科學概念理解水平逐步提升,科學素養不斷得到發展。

三、構建反思支架,提升論證能力

(一)調動原有認知,學會論證反思

在科學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想法,并在此基礎上,將有相同觀點的學生組成“學習共同體”,啟發他們思考“我們這個學習共同體的觀點是什么”“在探究活動中,什么樣的現象能夠支持自己的觀點”。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探究活動中的“證據”與需要論證的“觀點”建立關聯,激發他們的探究動機,使探究活動目標清晰,使論證能力的發展具有層次性。

【案例5】

教學教科版《科學》二年級下冊“磁鐵”單元第3課《磁鐵的兩極》之前,教師設計、運用線上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磁力大小是否相同”的認知情況。教師根據學生的原有認知,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讓持有相同觀點的學生組合成“學習共同體”,開展探究論證活動。課后又對全班學生進行了第二次認知水平問卷調查,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從兩次調查的對比中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能通過探究活動獲得證據。實踐證明,在“學習共同體”中,學生不僅能關注證據,關聯觀點,還能進行自我反思和調整,在論證研討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觀點。

(二)開發論證量表,診斷學習效能

在探究活動中,學生會獲取很多證據,有些證據描述實驗現象,有些證據指向科學概念。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探究記錄表或論證量表,引導學生以書面方式呈現證據,梳理實驗現象與科學概念之間的關聯,使學生的思維過程更清晰。該方式還能讓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內容進行分析評價,讓教師對所教的內容進行有效的診斷,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和概念的建構。

【案例6】

以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計量時間”單元第5課《擺的快慢》的教學為例,在探究“擺的快慢與擺幅大小有關嗎?”這一主題時,教師設計了論證量表(如圖4)。教師借助論證量表,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把個人的推理論證過程記錄下來。

基于論證支架的論證量表具有記錄方便、簡單明了的特點。在論證量表的指引下,學生進一步關注實驗,在探討過程中獲得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將其轉化為證據。該過程也是學生自主學習,尋找事物特征或變化規律,建構科學概念的過程。

總體而言,在科學教學中,了解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借助論證量表,設計有層級的論證活動,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有效提升學生的論證能力和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DUSCHL R A,OSBORNE J.Supporting and promoting argumentation discourse in science education[J].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2002(38).

[3]朱潮海.論證是兒童科學探究的促進點[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32(1).

[4]弭樂,郭玉英.概念學習進階與科學論證整合的教學設計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5).

[5]唐小俊.基于“論證”的教學過程模式及其應用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6(7).

(浙江省杭州市勝利山南小學)

猜你喜歡
科學概念思維品質小學科學
用科學概念引導學生上好生物課
媒介運營管理者應具備的一種新的思維品質
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喜愛度
在“教學做合一”中優化思維品質 提升創新能力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重視科學概念教學 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