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性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康復的影響

2023-07-11 10:43顏楓
婚育與健康 2023年12期
關鍵詞:肢體功能針對性護理腦卒中

顏楓

【摘要】目的:探究對腦卒中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的效果及對其康復的影響。方法:實驗時間為2020年10月—2022年9月,選取該時段內我院收治的腦卒中患者,共計86例樣本,分組操作用盲選抽簽法完成,對照組(43例)施以常規護理,基于此,實驗組(43例)施以針對性護理,比對護理前后FMA評分、步行功能評分、PASS評分、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前組間FMA評分相近(P>0.05),護理后,實驗組的FMA上肢功能評分(20.21±2.36)分、下肢功能評分(29.72±3.25)分均比對照組要高(P<0.05)。護理前組間步行功能、PASS評分相近(P>0.05),護理后,實驗組的步行功能(2.82±0.31)分、PASS評分(19.85±3.06)分均比對照組要高(P<0.05)。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97.67%)相較于對照組(83.72%)要高(P<0.05)。結論:對腦卒中患者施以針對性護理可獲得理想效果,對改善其肢體活動功能有積極作用,可提升滿意度,有推廣意義。

【關鍵詞】腦卒中;針對性護理;肢體功能

The impact of targeted nursing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YAN Feng

Shany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Shangluo, Shaanxi 726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viding targeted nursing for stroke patients and its impact on their rehabilitation.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was from October 2020 to September 2022, and a total of 86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selected. The grouping operation was completed by blind selection and drawing lot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43 case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Based on thi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3 cases) received targeted nursing. The FMA scores, walking function scores, PASS score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FMA scores between the groups before nursing were similar (P>0.05). After nursing, the FMA upper limb function score (20.21±2.36) and lower limb function score (29.72±3.25)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Before nursing, the walking function and PASS scores between groups were similar (P>0.05). After nursing, the walking function score (2.82±0.31) and PASS score (19.85±3.06)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97.67%)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3.72%) (P<0.05). Conclusion: Targeted nursing for stroke patients can achieve ideal result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ir limb activity function, increase satisfaction, and have promotion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Stroke; Targeted nursing; Limb function

在腦血管疾病中腦卒中較為常見,其是指患者腦血管受年齡、原發疾病等因素突然發生破裂或意外阻塞,不僅會導致腦組織缺氧、缺血,還會對腦神經造成損傷[1]。若治療不及時容易引發多種并發癥,增加患者死亡風險,對其生命安全會構成威脅[2]。目前,臨床上以藥物治療為主,可控制病情進展,改善腦組織缺氧、缺血程度,但患者要完全恢復,需結合康復訓練及治療[3]。而多數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較少,再加上疾病、治療等多因素影響,使得其容易產生負性心理,降低參與康復訓練的積極性與治療依從性,對預后構成影響。因此,在治療中選取相應高效干預措施輔助治療十分重要。相關研究顯示,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有助于縮短腦卒中患者康復時間,改善其肢體功能[4]。對此,本次研究觀察并分析了對罹患腦卒中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的效果及對其康復進程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實驗時間為2020年10月—2022年9月,選取該時段內我院收治的腦卒中患者,共計86例樣本,分組操作用盲選抽簽法完成。對照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66.47±3.21)歲;實驗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齡56~78歲,平均年齡(67.05±3.18)歲。組間基線資料對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施以常規護理,包括病情持續監測,維護病房環境,指導飲食、用藥方面的注意事項等。

基于此,實驗組施以針對性護理,①健康教育:以患者為主,根據其年齡、認知水平采取合適的語言表達方式展開疾病相關知識的詳細說明,包括病發原因、潛在風險、康復訓練方案、日常生活注意事項等。同時,可利用視頻、圖片等工具輔助講解,并及時解答患者存在的疑問。②心理護理:觀察患者情緒反應、行為表現,結合心理評估結果,選擇安慰、鼓勵、表揚等相應干預措施,促使患者保持穩定情緒。同時,可指導患者深呼吸、自我心理調節方法等,增強其自我效能。③飲食護理:在患者可自主進食后指導其進餐,對各種營養物質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攝入量進行控制,增加新鮮瓜果蔬菜的攝入量。同時,叮囑患者以低鹽、清淡、低脂食物為主,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④康復護理:早期指導患者良肢體位置擺放,并行被動訓練,包括肘關節、腕關節、踝關節屈伸訓練,并予以其四肢按摩處理,避免引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在患者肌力得到改善后指導其進行翻身、床邊坐位轉換等床上主動訓練。之后逐步過渡至坐立平衡訓練、站立訓練、日常生活訓練等。在患者可自主進行行走訓練后,可指導其進行上下樓梯訓練。在訓練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面色、心率持續觀察,合理調控訓練強度、內容,以循序漸進為主要調節方式,增加上肢、下肢、關節訓練強度。對語言功能障礙者,可使用棉簽蘸取適量清水,置于患者舌部,促使其進行吞咽活動,同時可指導其發音訓練。

1.3 觀察指標

FMA評分:評測依據FMA量表,納入上肢功能(總分66分)、下肢功能(總分34分)兩個維度,分值越高肢體功能改善越好,于護理前后評測。步行功能評分:評測依據Holden,總分為5分,分值越高步行功能越好,于護理前后評測。PASS評分:評測依據PASS量表,評分區間在12~36分,共計12個評測條目,于護理前后評測。護理滿意度:評測依據本院自擬調查量表,完全滿意:值≥90分。滿意:60~89分,不滿意:值<60分??倽M意率=完全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前后FMA評分

護理前組間數值相近(P>0.05),護理后,實驗組的值均較高(P<0.05),見表1。

2.2 步行功能、PASS評分

護理前組間數值相近(P>0.05),護理后,實驗組的值均較高(P<0.05),見表2。

2.3 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的值更低(P<0.05),見表3。

3 討論

藥物因素、原發疾病因素、年齡因素等均與腦卒中的發生有較高相關性[5]。該疾病典型的臨床癥狀表現為頭暈頭痛、肢體麻木、面癱、意識障礙等癥狀,若治療不及時容易引發腦疝等嚴重的并發癥,對患者身心健康水平均會構成干擾[6]。臨床治療有確切療效,可改善病癥,但該疾病具有發病急促、治療周期長等特點,且腦卒中系統治療后容易遺留后遺癥,患者要完全恢復需配合進行康復治療。而患者自護能力受疾病等因素影響較低,發病后多數患者容易因擔憂預后、缺乏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等因素產生心理應激反應,降低依從性,在飲食、運動等方面容易出現不規范行為,不僅會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還會延長病情康復時間[7-8]。因此,針對影響患者康復的因素采取相應護理干預十分重要。既往臨床上在腦卒中康復治療中常用的常規護理模式雖然能夠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但實施方式固定化,無法滿足不同患者康復需求,導致效果并不理想。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護理前組間FMA評分相近(P>0.05),護理后,實驗組的值均較高(P<0.05)。護理前組間步行功能、PASS評分相近(P>0.05),護理后,實驗組的值均較高(P<0.05)。護理滿意度比對,實驗組的值更高(P<0.05),原因分析為:針對性護理是針對疾病性質、患者差異性需求等方面配合治療展開相應護理干預,具有較高的系統性、個性化等特點,對患者肢體功能的改善有促進作用。如患者持續性存在負性情緒及心理,不僅影響其依從性,對其生命體征波動幅度也會產生影響,容易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對此,針對性護理針對影響患者心理及情緒狀態的因素,以心理、認知為切入點,通過優化健康宣教方式、內容,提升疾病相關知識展現直觀性,不僅可糾正患者錯誤認知,還可提升其自護能力。同時,結合心理護理可改善患者心態,使其情緒保持穩定,提高其參與配合康復訓練的積極性,減少患者個體影響因素,為后期康復訓練開展奠定基礎。針對病情,根據影響患者康復進程的因素加強體位、康復護理,可促使患者病情盡快得到改善。肢體擺放對病情恢復有直接影響,若肢體擺放不正確會對患肢神經、血管造成壓迫,導致病情加重。對此,針對性護理通過加強體位護理,指導患者肢體擺放方法,可避免因體位不正確對疾病恢復造成影響。同時,針對患者臨床表現及嚴重程度制度康復護理計劃,以循序漸進為節奏,指導患者進行各項康復訓練項目,并根據患者肌力、肢體功能改善情況,靈活、合理掌控與調節訓練強度、時長等,可使患者更好的適應康復訓練,促使其肢體功能在系統康復訓練中得到改善。

綜上,對腦卒中患者施以針對性護理對改善其肢體活動功能有正向影響,可提升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馮艷玲,方美嫦,梁澤平,等.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腦梗死致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預后康復的影響研究[J].黑龍江醫藥,2022,35(3):710-712.

[2] 饒紅英,阮潔慧,楊秋蓮,等.V-VST的針對性護理對高齡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7):28-31.

[3] 于寧寧,余樂華,張林芝.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依從性及負性心理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1, 16(17):185-186.

[4] 盧平,王元元.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腦梗死運動性失語患者語言康復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1,50(13):2125-2127.

[5] 黃曉玫.針對性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睡眠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1,8(6):1073-1074.

[6] 胡雪妍.針對性護理對重癥腦卒中伴吞咽困難患者的應用效果及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21,16(3):254-256.

[7] 邱海燕,李坤彬,劉瑩,等.基于吞咽功能評估分級的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并發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的影響[J].實用醫技雜志,2020,27(12):1722-1723.

[8] 高紅.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腦梗死運動性失語患者語言康復的影響[J].黑龍江科學,2020,11(20):68-69.

猜你喜歡
肢體功能針對性護理腦卒中
輸尿管撕脫的針對性護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內側柱支撐重建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肢體功能的康復效果
43例車禍致腦部外傷患者的臨床特點與護理體會
淺析早期健康教育對促進腦血栓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臨床有效性
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社區綜合康復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