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契約管理激活班級管理活力

2023-07-17 09:32王翠萍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23年5期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

王翠萍

[摘 ? ?要]班級契約式管理能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意識、主體意識,調動學生管理班級的積極性。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建構契約框架,進行契約實踐,展開契約評價。通過契約管理,開掘班級管理的活力源泉,促進班級管理的活力生成,對班級管理活力進行審視。契約管理,要將外在的制度契約、條文契約等轉變、內化為學生的心理契約。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契約管理;管理活力

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面向當下的小學生,要想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激活班級管理的活力。我基于這一課題對相關的研究成果進行過梳理,發現當前很多小學班主任都在做這方面的努力,所總結出來的各種管理思路與措施也呈現出多元狀態,同時也都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我在嘗試的過程中發現,要讓班級管理的活力做到可持續,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要讓學生在作為被管理者的同時,又能夠參與管理中,如此將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兩種身份疊加起來,那學生就不僅能夠在管理的過程中認同管理的基本要求與取向,同時又能夠在被管理的過程中共同管理的思路與要求。本著這樣的目的,我發現面向當下的小學生推行契約式管理,能夠取得可持續的效果。

所謂契約式管理,是指基于學生學情,依據師生、生生協約,實行任務驅動的一種著眼于促進學生差異發展的管理方式。實施班級契約式管理,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意識、主體意識,調動學生管理班級的積極性,發掘學生的管理潛質,從而能有效地激活班級管理活力。契約式管理,是一種凸顯契約精神的班級管理方式。契約,一般可以分為外在的制度性契約和內在的心理契約。班級契約管理的根本價值指向就是:讓學生從外在的管理制度契約向內在的心理契約轉變。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采用契約管理,既能夠為所有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打開空間,又可以讓學生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過程中借助于契約這一主題來提升自己的認識,并且對管理產生認同感。應當說認同感對于管理與被管理來說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管理者而言如果無法對管理理念與行動產生認同,那么在實施管理的時候就缺乏內在的動力;對于被管理者來說如果對管理理念與行動沒有認同,那么就會與管理者之間形成明顯的張力,會積累諸多的矛盾,這會讓整個班級管理陷入一潭死水的狀態,自然也就談不上激活班級管理的活力。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采用契約管理,可以為小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契約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對于一個班級而言,契約管理需要制定相應的契約框架,需要進行相應的契約實踐,需要實施相應的契約評價。以下就從這三個角度來分別進行闡述:

一、契約框架:班級管理活力源泉

契約,是現代社會的根本存在形式。所謂“制度”“守則”“規章”乃至于“法”等,從根本意義上說,都是一種“契約”。置身于現代社會,我們被越來越多的“契約”所包圍著。契約文化,是現代公民的基本文化。契約精神,是現代公民的基本精神。在班級教育和管理工作實踐中,班主任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建構班級契約。社會學家謝恩認為,“契約”是指“組織中每個成員、管理者與其他組織成員之間一種沒有明文規定的一整套期望”。而社會學家盧梭則認為,“契約不僅僅是期望,契約更是一種義務與承諾”。[1]我們認為,契約既包括客觀性的明文契約,也包括主觀性的心理契約。契約存在于三個層面上:其一是觀念層面,其二是制度層面,其三是心理層面。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幫助學生建構“契約框架”:從班級“管理目標”出發,引導學生通過協商、制定“班級契約”。這些具體的條文式的條目就是班級契約在制度、明文層面的框架。班級契約框架是班級管理活力的源泉,能引發學生積極投身到班級活動中去。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踐履契約,并在踐履中形成“激勵”“監督”“幫助”“修正”“升級”等,進而有助于學生達成契約。在引導學生制定契約框架的過程中,班主任還要關注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有時候還要讓契約具有一定的層次性、梯度性。借助于層次性、梯度性的班級契約,引導學生找準各自的發展目標,并圍繞目標主動的尋求發展。梯度性的契約框架,更有助于讓班級管理和教育的理念落地生根。作為班主任,應當根據不同學段分層制定,使契約框架形成一種序列,并且突出各個學段的教育重點。如,小學低年級學段應該重在突出習慣養成的梯度契約目標;小學中年級學段應當重在突出學習品質的梯度契約目標;小學高年級學段應當重在突出核心素養生成、學習力提升等的梯度契約目標。通過階段性、梯度性的契約目標,讓契約的實施更具有針對性。在班級教育和管理活動中,班主任還要正視學生的個性差異,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脈動和心理需要,為學生“量身定做”適合于自己的、能樂意主動選擇的目標。特別是那些一時無法達成的目標,我們可以將它分解成幾個容易達成的梯度小目標,使約定真正可親可近,從而激勵像鮑凌菁這樣的同學在梯度目標達成中體驗成功,在自信愉悅中不斷地向前發展。這系列的監督、激勵等活動,就是班級契約在管理實施層面的框架。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還要引導學生不斷地補充契約、完善契約,將契約推陳出新補充新契約。

班級契約框架,是班級教育和管理活動運轉的基石。作為班主任,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班級框架的制定、實施、管理,從而讓班級契約真正成為學生的契約,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契約管理的主人。契約管理不同于傳統的管理,它類似于法治。每一個班集體成員在班級契約面前都是平等的而沒有特權。借助于班級契約框架,引導學生將外在的制度、明文契約轉化為內在的心理契約。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契約框架的制定,本質上就是引導學生認識到在利用契約進行管理的時候,就是讓所有的學生對管理的目標形成認同、對班級發展的方向形成認同的過程,這個過程應當讓學生保證最大的參與度,要讓學生成為契約框架的制定者與研究者,對于部分學生在制定契約框架的過程中形成的不同意見,教師要引導其他學生共同面對,以確保從最大程度上建立起關于契約框架的統一戰線??梢哉f契約框架的制定,是實施契約管理的基礎,同時也是實施契約管理的必要條件。認識到契約框架的重要性,并且將足夠的精力投入契約框架制定當中來,是一個有智慧的班主任能夠注意且認真實施的事情。

二、契約實踐:班級管理活力生成

真正的有活力的契約不僅僅是寫在紙面上的,也不僅僅是貼在墻面上的,而是落實、體現在學生的行為、行動上的。只有轉化為學生的行為、行動的契約,只有內化為學生的心理的契約,才是真正有活力、有效力的契約。在班級教育和管理活動中,班主任不僅要引導學生制定契約,更要引導學生踐行契約。對于契約的實施,我們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強迫,否則會適得其反。

締結班級契約是班級其余管理的前提、條件,也是班級契約管理的根據、依據。實施班級契約管理,先要讓學生對班級契約形成一種心理共鳴、共振,要讓學生認同班級契約,從而積極主動地按照班級契約做人、行事、交往。引導學生踐行契約,要循序漸進。在班級契約管理中,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自主的、能動的、有意義的契約學習。[2]如,有一些學生,由于年齡、性格、認知等各方面的原因,常常會出現不履約的情況、情形。作為班主任,不應對學生粗暴地呵斥,更不能責罰學生,而應當在實施契約管理的過程中加強監督。如,可以讓學生同伴友情提醒;可以進行一種隱性的暗示。有的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可以踐行班級契約能力有所不及。作為班主任,就應當適度幫助學生,助推學生的正常履約。如,有學生可能違約,為此,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反思、審視契約。如果契約不符合學生的學情,就應當修正契約;如果契約要求比較低,就可以引導學生升級契約等。換言之,在契約實施與契約執行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加強契約的踐行引領,并且增進學生對契約的認同。實施班級契約,還可以采用一種競標式的方式展開,從而讓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如,可以與學生簽訂一些契約,將班級的考勤、紀律、衛生、體育、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內容契約,由班主任、班委成員、班級其他成員代表等共同制訂、實施。在這個過程中,要讓所有學生明確責任、義務,達成一種約定。這種責任、義務與約定,某種意義上就是踐行契約的過程。在實施契約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踐行、踐履狀態、樣態來調整契約,讓契約更契合學生的認知、行為等。

契約要依據學生的需要發展而變化。換言之,契約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是固化的所謂的真理集合,而應當處于動態的、生成性、發展性的變化過程之中。契約的變化、變革,應當有助于學生的發展。在契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踐行契約,讓契約真正落實到學生的日常班級生活中去,落實到學生的學習中去。締約實踐是將契約框架中形成的宏觀理念、契約主題進一步落地實施的過程。既然是契約實踐,重心自然落在實踐之上。實踐是所有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同時也是將契約框架中的目標內容與具體的學生日常行為結合在一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契約框架的理論內容要付諸具體的實踐,學生的實踐要符合契約框架的約定,這樣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契約框架目標內容得以落地的過程,這個過程會涉及學生在校生活乃至于校外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會吸引教師進行班級管理的大多精力。我在研究的過程當中總結出兩個注意點:一是契約實踐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細節,在追求契約目標實踐的前提之下,預設的有關契約內容應當隨著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需要而進行動態調整,調整的目的不是削減契約的要求,而是讓契約更好地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與需要;二是契約實踐要與時俱進,必要的時候還應當根據學生個體實際做出修正,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契約實踐的時候,要保證契約具有一定的實施空間與彈性,萬不可機械執行契約。事實證明只有關注到這兩個注意點,才能保證契約與學生學習與生活實踐的最高吻合度,才能讓契約具有可持續的生命力。

三、契約評價:班級管理活力審視

實施班級契約管理不僅要注重班級契約的生成、班級契約的實施,更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班級契約做出一定的評價。通過班級契約評價,促進教育活力的再生成。好的契約能強化學生的成功體驗,促進學生產生進一步踐行契約的強烈愿望。如,一些獎勵性、激勵性的契約,能開發學生的契約踐行潛能;一些榮譽性的契約,更能調動學生踐行契約的積極性。在班級教育和管理活動中,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對契約審視,從而對班級契約作出中肯的評價。

我在班級教育和管理活動中,往往在每一周之后引導學生對契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總結學生契約踐行過程中的“得”與“失”。契約評價,我們通常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引導學生審視契約的正向的、積極方面的作用;二是引導學生審視契約的負面的、不到位的某些問題。在契約評價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注重結果,更注重學生踐行契約的過程,注重學生踐行契約的行為動機、動力等。如,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某些學生,其做事的行為動機、出發點都是好的,但卻造成了不好的結果。這樣的一種情況,班主任就應當鼓勵學生去做、引導學生去做,讓學生從做得不好走向做得好。再如,在班級管理中,我們發現一些學生做事的出發點就不好,當然也就產生了不好的后果,如,“惡作劇”,這個時候就應當根據契約管理條例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懲罰。班級契約評價,不僅僅是班主任對契約作出一定的評價,也不僅僅是班主任引導學生對契約作出一定的評價,更為重要的是,班主任引導學生參與契約評價中來,并且努力讓學生成為契約評價的主體、主人。作為教師,要讓學生成為契約評價的主導者,將契約評價的權力充分賦予學生,從而提升學生契約管理的能力。在契約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當前的“綠色評價”理念,避免用簡單化的、過于量化的、粗暴化的評價方式來評價學生的契約踐行情況。在契約評價的過程中,只有融入學生的評價,只有著眼于過程的評價,才是一種有效的、積極的評價。在班級契約管理中,評價只是一種手段,而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等才是目的。通過契約評價,將班級教育和管理活力發掘到最大限度。

契約評價應當針對學生個體特征,著眼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等各方面的指標。只有這樣契約評價才能真正讓學生展示自我,反省自我,發展自我,從而讓契約評價成為促進學生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有效的工具。通過契約評價,不斷地開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學業、道德認知水平、法治認知等的循序發展、提升。契約框架的制定、契約實踐的過程,與契約評價之間應當是一個互動的關系,如果說互動的目的是讓契約與學生的需要之間形成良好的吻合度,那么契約評價保持適當的動態性與民主性,就是讓契約在保持應有內涵的同時更大程度上獲得學生認同的客觀保障。

契約管理是學校管理、班級管理的一種新樣式。作為班主任,應當以“班級合伙人”的身份融入班級的教育管理之中,從而營造班級的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3]在契約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地發揚民主,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激發學生的創造性的生命活力,給予學生充分地信任,敢于放手,讓你班級管理達到一種自主、自由的境界,讓班級管理因為契約而不斷煥發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1]薩喬萬尼.校長學:一種反思性實踐觀[M].//張虹,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多爾.后現代課程觀[M].//王紅宇,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3]馮大鳴.溝通與分享:中西教育管理領銜學者世紀匯談[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劉瑩)

猜你喜歡
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
小學班主任工作之我見
班主任工作要在“三細”上做大文章
“淺談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析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愛在字里行間
對班主任管理的幾點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研究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