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紅色教育的傳統節日活動組織策略研究

2023-07-17 09:25周婷
新教育·科研 2023年7期
關鍵詞:紅色教育實踐活動傳統節日

周婷

【摘要】紅色教育是少先隊組織的重要教育內容,小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較為熟悉,且對紅色基因教育也有一定接受度。輔導員教師針對性推出一些紅色教育活動方案,組織學生在傳統節日中參與實踐活動。這能夠形成嶄新學習認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少先隊;傳統節日;紅色教育;實踐活動

中國傳統節日眾多,傳統節日文化活動有特定屬性,學生對這些活動樣式最為熟悉,輔導員教師在具體設計和組織時,要對學生生活認知、學校辦學條件、社會環境等制約因素展開深度研究,以便做出適合的選擇,形成匹配教育任務,讓更多學生在活動實踐中接受、感知、體驗、接受傳統節日文化的洗禮,促進其思想品質的健康成長。

一、梳理活動內容,創設“紅色”環境

傳統節日眾多,但并非所有的節日都適合推出活動方案,輔導員教師需要有整合優化的意識,對這些傳統節日活動內容、活動形式做優化處理,以便順利滲透紅色教育因素,形成嶄新教育契機。春節、元宵節、龍抬頭等節日,都屬于中國傳統節日,不同地域有不同活動形式,學生對這些活動內容也不是都熟悉,肯定具有一些選擇性,輔導教師需要對這些節日特點和活動形式做具體調研,以便做出適合的設計,主動滲透紅色基因教育內容,確保少先隊團隊教育的順利展開。

教師設計傳統節慶活動主題時,要對傳統節日本身特點做對應研究,還要觀照學生生活認知積累,以提升活動設計的適合性。如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關于春節的風俗在不同地域也有不同表現,在這個傳統節日到來時,學校都放假了,學生處于自主活動之中。為加強教育,教師在年假之前或者之后,會設計一些特殊的學習活動。如關于春節的習俗調查,教師假期前做任務布設,要求學生深度觀察,圍繞當地春節習俗展開素材搜集,在優化處理后,形成調查報告。教師在活動任務布設時有意識滲透一些紅色教育內容,如“春晚”是春節新風俗,大家都會看這臺演出,演出中也會涉及眾多文化、教育內容,教師要求學生關注人們的反饋,歸結自己看春晚的體會。在拜年、包餃子等節慶活動中,要感受親情、孝德等文化的滲透和體驗,寫出春節感受,介紹比較特殊的節慶活動經歷。如放鞭炮、猜燈謎、逛街、看民間演出等活動。

春節習俗內容眾多,學生對這個傳統節日最為熟悉,教師在假日前布設觀察研學任務,為學生提供對接生活的機會。學生有生活積累和親身體驗,在自主活動環境中展開主動探索行動,積累不少傳統文化傳承方面的認知。春節節慶活動極為豐富,教師根據當地春節節慶活動特點展開活動任務布設,要求少先隊隊員深入生活之中,在觀察體驗中形成學習認知,在實踐探索中完成文化傳承責任。

二、理清活動內涵,啟動“紅色”機制

不同地域的傳統節日活動有不同組織形式,也有不同的內涵存在,少先隊教育組織紅色教育活動,需要做好多點對接分析,教師先期做節慶活動調研,對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內容進行深度分析,對學生傳統節慶活動認知情況做客觀評估,以提升節慶活動設計針對性、適合性,滿足更多學生學習需要。

傳統節日活動有特定性、地域性、文化性,輔導教師從傳統節日文化傳承角度展開活動設計,為學生順利進入到實踐環節創造良好條件。如清明節,這是最有代表性的傳統節日,清明掃墓、祭奠先人是傳統節日習俗,每到這個節日,學校往往要組織學生集體掃墓,到烈士陵園,或者英雄紀念碑前,瞻仰英烈,表達緬懷之意。這種祭奠活動本身就屬于紅色教育范疇,教師有意識利用這個節日推出紅色教育活動方案,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如英雄故事的集體講述活動、觀看一些經典的戰爭影視作品、組織學生展開實地祭奠活動,都能夠創造紅色教育契機。如果周邊有紅色教育基地,或者是烈士陵園、抗日紀念碑和紀念館之類的地方,教師不妨親自帶隊,去實地展開觀看紀念活動,讓學生親身聆聽一些革命英雄的故事。

學生對清明節祭奠活動比較熟悉,教師從這個角度展開系列性活動設計,組織學生接受紅色革命教育,為學生帶來全新學習體驗。紅色教育不是單一的政治說教,輔導員教師要從學生接受實際出發,推出更多鮮活的素材和內容,引導學生進入實踐性學習活動之中,在實踐觀察和參與過程中建立紅色基因。

三、設計活動方案,提升“紅色”品質

輔導員教師是少先隊節慶文化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服務者,需要對節慶活動方案進行深度梳理,對活動程序、活動細節、活動條件等制約因素進行科學分析,以提升活動方案設計的精準性,讓更多學生能夠順利進入到活動核心,在深度介入中形成思想認知。紅色教育有其特殊性,輔導員教師不能將文化節慶活動辦成政治說教活動,而是要為學生準備更多親自參與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感受紅色基因的成長。

輔導員教師對傳統節日內容做深度發掘和分析,組織更多適合的節慶活動,借助這些活動滲透一些紅色基因內容,為學生心靈歷練創造契機,這是現代學校少先隊教育實踐的核心追求。如端午節,雖然不同地域有不同風俗習慣,但從傳統文化追求有相通之處。這個節日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設立的,其節日活動大多滲透濃濃的愛國情懷內容。少先隊隊員對一些活動比較熟悉,也有主動參與的意識。如包粽子、劃龍舟、插艾條等。為滲透紅色教育內容,教師從愛國主題角度展開設計,要求學生觀看民俗表演,撰寫一篇觀后感,突出愛國主題,準備參與集體展評活動。

傳統節日有特定習俗,這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教師有意識滲透紅色教育元素,為學生思想建設提供助力支持,其教育效果值得期待。學生對傳統文化節慶活動有特殊參與興趣,教師抓住學生心理展開設計和組織,借助這些活動推出紅色教育方案,成功傳遞紅色教育信息,促進學生紅色基因的成長,這無疑是一舉多得的局面。文化傳承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少先隊是先進群眾組織,學生對這個組織非常向往,輔導員教師及時組織學生展開紅色屬性的活動,能創造出更多教育契機。

四、優化活動組織,建立“紅色”課程

傳統節慶活動有不同呈現形式,輔導員教師需要有傳承意識,在節慶活動時,對學情有精準把握,對活動程序、活動品質、活動調整、活動評價做出創新設計,組織更多學生自覺進入到活動環節,在生活實踐體驗中建立紅色基因,將紅色教育融入到血液中。學生對節慶活動最為期待,教師組織節慶活動需要考慮多種客觀制約因素的存在,借助一些輔助手段勢在必行,網絡、媒體、手機、家庭、社區,以及大自然、紅色教育基地、著名景點、烈士陵園等,都與節慶活動有不少聯系,教師要對活動程序做優化處理,確保紅色基因教育活動順利推進。

少先隊活動設計有統籌性,每一個學期都有自己的系統規劃,輔導員教師在少工委領導下,主動參與這些節慶活動的組織工作,為學生帶來更多節慶體驗,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如七夕節,這是成人的節日,輔導員組織學生觀看牛郎織女的影視,講述一些美好的故事,向學生傳遞一些正能量信息,形成文化教育。如重陽節,人們將這個節日定位為敬老節,教師從孝德文化傳承角度組織活動,要求少先隊隊員自發組織幫扶老人的活動,或者是向家中的老人表達一份關愛,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一份博愛情懷,這都是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帶有紅色教育屬性。中秋節有吃月餅的習俗,學生對此比較熟悉,教師圍繞制作月餅展開活動設計,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感受親情的可貴,這是一個闔家團圓的節日,向遠在他鄉的親人發出問候,可以在學生心底培育愛的種子,突出紅色教育主題。

學生對節慶活動有特殊情結,不管屬于什么樣的節慶活動,學生大多有濃厚的參與熱情,輔導員教師抓住學生心理展開設計,組織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在精神上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能夠創造更多教育的動力,也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學生從小接觸的是中華文化,而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教師從這個角度展開教育設計和組織,勢必產生豐富教育動力,與紅色教育高度對接。

傳統節日文化與紅色革命教育有更多融合點,為少先隊教育組織提供豐富素材,輔導員教師需要有整合意識,針對學生群體學習需求,設計更多紅色教育活動方案,實現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活動比較向往,這本身就是難得的教育契機,教師有意識滲透節日文化內容,組織更多實踐性節慶活動,自然滲透紅色教育素材,無疑是最有價值的設計。

【參考文獻】

[1]徐燕妮.新時代紅色文化融入少先隊活動的實踐研究[J].中小學班主任,2021(17).

[2]王志蘭.少先隊活動中滲透紅色基因教育的路徑[J].家長,2022(35).

猜你喜歡
紅色教育實踐活動傳統節日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對“紅色教育”回歸本位的思考
論徐特立思想從“教育救國”到“紅色教育”的轉變
發揮紅色教育陣地優勢拓寬思想政治工作平臺
在過程中體驗 在體驗中發展
關于小學數學興趣教學的思考
小議高中數學的興趣教學
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改善課堂教學質量, 完善黨校紅色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