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生活、互動:打造高效初中物理課堂

2023-07-17 22:49蔡一峰
數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14期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蔡一峰

【摘要】《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物理學科與生活關系,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培養學生認識物質的能力.物理學科實踐性較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有積極意義,因此教師應注重高質量教學課堂的建設,幫助學生取得優異的學習成果.在素質教育持續深化背景下,更加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既要拓寬學生視野,也要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需采用不同類型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切實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課堂的教學成效.

【關鍵詞】初中物理;情境教學;課堂教學

在傳統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中,物理教師更注重對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傳授,對于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程度不高,多以“數量”取得教學“質量”,學生課業負擔十分繁重,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無論是新課標還是“雙減”政策,均對初中物理課堂建設質量提出新的要求,物理教師應深度解讀文件、政策精神,熟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深入物理學科學習,強化學生的學習質量.

教師設計物理課堂時,可注重對生活教育資源的整合,借助生活平臺,讓學生理解物理知識點,并且能夠熟練運用物理知識點,鍛煉學生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情境教學模式可讓學生身臨其境,降低物理知識學習難度,讓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生動形象,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設身處地進行思考,拓展思維,鍛煉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以課堂互動強化學生間、師生間的溝通交流成效,加快教師角色轉變步伐,實現以往枯燥課堂的轉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重新架構知識體系,使得學生能夠生動化、簡單化地學習物理知識點,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增強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實效.

1 以情境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物理學科實踐性較強,只有讓學生親身經歷,學生才能真正意義上理解物理知識點,進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點.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創設與教材相關的生活、生產、科技等實際情境,通過學生的學習和活動,把學生帶入具體的情境中,激發他們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時,教師應注意如下幾點:

(1)要轉變觀念.教師要意識到在物理教學中創設情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主動適應新形勢下課堂教學的需要.要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等方面來認識情境創設的意義.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積極創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創設真實、合理、自然、典型、生動有趣的物理情境.在實踐中,物理教師喜歡用“科學幻想”來代替“科學情境”,但實際上,物理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許多物理問題往往需要利用科學幻想來解釋.

例如 在講解牛頓第三定律時,教師可讓學生展開想象:“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會砸到牛頓嗎?他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會想到什么?”這就是科學幻想.引導學生將自身轉換為牛頓角色,重走牛頓學者的探究之路,實現對牛頓第三定律知識點的充分理解,并加深了對該知識點的記憶.

(2)善用物理實驗.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學科,教師要善于利用物理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和規律.

例如 在講解“物體所受合外力做功多少與物體的質量無關”這一知識點時,可以創設這樣一個情境:“用一個杯子裝滿水和石頭后往水里加一塊木板,這時木板會怎樣呢?請學生思考:這個杯子有多大?這個石頭有多重?是不是放進去一塊木板就可以提高石頭的質量了?”通過討論、觀察、操作等活動,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物體所受合外力做功多少與物體的質量無關”.針對抽象的物理知識點,教師可以利用隨處可見的材料,為學生創設情境,也可引導學生自行創設,深入理解物理知識點.

(3)“三講三不講”.一講是教師為學生設計問題情境后,不要急于講答案,要引導學生討論,總結歸納問題結論;二講是在學生做了一部分習題后,教師不要直接公布習題答案,要鼓勵學生大膽探索;三講是在學生完成了一部分習題后,教師不要急于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解答問題,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自己解決問題.三不講則是一不講與課堂無關的內容;二不講與考試無關的內容;三不講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教師不僅要注重情境課堂的創設,也要懂得把握教學脈絡,將課堂教學空間留給學生,促使其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給予引導,而非真正放手.

2 以生活實現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初中物理教學內容主要來源于教材,而教材是由一系列的物理知識和實驗組成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并且以教材為載體進行教學設計,要注意挖掘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素材,以此為平臺來進行教學設計,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傳統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更注重物理理論知識點的講解,學生可初步理解物理理論知識點,但也僅停留在表面,無法實現對物理理論知識點的深入理解,也無法利用此物理知識點實際問題解決,枯燥的物理教學課堂使得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知識點無法利用,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持續削弱,降低物理知識點的學習成效.因此,物理教師設計物理課堂時,要充分運用生活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探究,也就是利用觀察、實驗等多種手段解決問題,探索其中蘊含的物理現象及物理規律,促使學生切實感受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利用物理知識點解釋生活現象,以生活現象理解物理知識點、物理規律,將物理知識逐漸內化.

例如 學習“機械能與內能”時,針對物體內能轉變方式的物理知識點,單純依靠教師進行講授,學生則會在課程結束的短時間內記憶深刻,但長期記憶情況則稍顯薄弱.要想實現物理知識點的長期深刻記憶,教師可把物理知識和生產、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把知識學活,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引導學生思考“在寒冷的冬天,人們是不是常常采用向手心哈氣或者雙手相互搓的方式暖手?這種暖手行為是什么原理呢?向手心哈氣和雙手相互搓的原理是否相同呢?”由生活現象區別內能轉變方式,雙手相互搓的原理為兩個物體相互摩擦,克服摩擦做功,形成摩擦生熱現象,即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向手心哈氣的原理為內能的轉移,增加手部溫度,為“熱傳遞”.

教師在初中物理課堂中,將生活中人們的下意識行為引入課堂,實現抽象物理知識的具象化,激起學生的探索欲望,既可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點的理解,也可鍛煉學生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進一步縮短生活與物理學科之間的距離,促使學生真正靈活運用物理知識點,突破教學難點、重點,強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

3 以互動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初中學生往往有著較為強烈的主觀情緒,其會因自身興趣而投入大量的精力而開展學習活動,為保障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應注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真正對物理學科感興趣,才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學習、探究,扎實掌握初中物理知識要點.教師要與學生進行互動,轉變以往師生關系,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中保持良好的心態,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一堂高效的物理課,應是學生帶著興趣學習,由學生主導課堂脈絡,教師輔助,切實提升物理課堂教學質量.教師為學生設置問題,由問題喚醒興趣,促使學生帶著問題、興趣進行物理知識點的探索.此過程為學生的主動性行為,學生不斷地在探索過程中鍛煉自身發散性思維,對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成效有積極作用.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互動課堂開展的基礎,興趣是學生探究的前提,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創設高效課堂.

例如 在學習“光的折射”時,物理教師可以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導入新課:太陽光能夠直射到物體表面,那讓我們猜一猜,光會拐彎嗎?學生議論紛紛,部分學生認為“光會拐彎,在鏡子、玻璃等物體表面上會發生變化”.部分學生認為“光只能進行直射”.讓學生帶著疑問、興趣點進行科學小實驗.教師為學生準備一支鉛筆、一個玻璃杯、一枚硬幣、水,在空玻璃杯中放入硬幣,但確保學生眼睛看不到硬幣,并保持眼睛、玻璃杯位置不發生改變,然后教師向玻璃杯中緩慢地加入水,讓學生仔細觀察玻璃杯內情況,隨著水位的升高,是否可以觀察到硬幣,硬幣位置是否發生變化.物理現象:學生可以觀察到硬幣,且硬幣位置逐漸升高.

利用玻璃杯、鉛筆進行下一個實驗,在玻璃杯中放滿水,將鉛筆斜插入玻璃杯底部,從側面斜視水面,鉛筆形狀是否發生變化.物理現象:鉛筆被折斷,并且向上彎折.兩個實驗說明光不僅可以直線傳播,也可折線傳播,而光的折射就是新課知識點.教師繼續設問,并提供給每位學生一支激光筆,光從空氣中射入水中,光的傳播路線會發生變化嗎?教師隨機選擇不同角度將激光射入水中,讓學生觀察并描述物理現象.請學生將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的傳播光路畫在紙上,并在紙上畫出空氣、水的分界面、入射點的法線.觀察多個不同角度傳播光路的變化,得到結論:“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由此可以解釋“鉛筆變彎”“硬幣上浮”的現象.教師為學生繼續設問:“光在水中的折射情況如此,那么在其他物體中發生的折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若是光從水中射向空氣,傳播光路又是怎樣的呢?”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通過不斷的實驗,理解光的折射原理,掌握光的折射規律.

在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僅設問、總結,讓學生成為活動主體,以課堂為載體,學生在“一問一答”的課堂互動中實現物理知識的學習.物理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主觀情緒,以學生主觀情緒作為課堂設計抓手,可走進學生內心,利用課堂互動形式,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課堂互動不僅可以“問答”形式體現,也可運用小組討論、小組合作等形式,多種互動模式的運用,可提升學生物理數據、信息的分析能力,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提高有促進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物理教師要充分認知這一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打造課堂,通過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借助生活平臺增強學生的探索欲望,通過互動強化學生的學習成效,利用微課提高教學成效.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物理教師需深耕標準,將內化精神轉變為外化行為,致力于打造高效初中物理課堂,保障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王儀.“讓學引思”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學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21.

[2]吳勇輝.在初中物理光學教學中構建“低負高效”課堂[J].華夏教師,2020(13):29-30.

[3]姚敬石.生活化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如何開展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4):110.

[4]高北.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華夏教師,2020(05):82-83.

[5]胡明筍.淺析如何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J].亞太教育,2019(03):43.

[6]崔永芳.信息教育背景下情境式教學在物理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6,3(35):331-332.

[7]戴岳為.及時互饋 適當調整 構建高效物理課堂[J].物理教師,2014,35(01):33-34.

[8]葉子郁.導學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3.

猜你喜歡
情境教學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