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課程標準的初中數學質疑式教學策略分析

2023-07-25 05:22杜鮮紅
學周刊 2023年24期
關鍵詞:初中學生新課程初中數學

杜鮮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其中質疑式教學成為關注的熱點,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還增強了課堂互動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必須要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認真研究質疑式教學的特點,挖掘學生的潛力,讓每一個學生都在數學課堂上活躍起來,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數學;質疑式教學;初中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24-0054-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4.018

質疑是創新的起點,沒有質疑就難以生成新的知識。在新課改背景下,質疑式教學被提上日程,并且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質疑式教學擺脫了傳統以教材為大綱的教學方式,改為依靠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喜好和質疑,進行有針對性的、靈活性的教育。但是,實際上數學教師對于質疑式教學仍然存在一些誤區,在運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舍本逐末、以偏概全等現象,違背了課程改革的要求,阻礙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散。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數學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鼓勵學生進行質疑和探索,通過多樣化的數學實踐開啟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诖?,文章通過分析質疑式教學的優勢,論述初中數學質疑式教學的策略,希望給廣大數學教師帶來幫助。

一、質疑式教學的優勢

(一)激發自主學習動力,避免盲從

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對教師存在依賴心理,教師講什么就學什么,教師不講的內容也不進行自主學習,久而久之,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就會下降。隨著質疑式教學方式的引入,改變了這一局面,教師不再干擾學生的思維,而是鼓勵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質疑,對教師的教學過程提出建議,使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學生不再盲從,還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選擇正確的學習方式,堅持自己的想法,這對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

(二)強化課堂互動實效,鼓勵創新

質疑式教學打破了傳統課堂“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極大的發揮,和教師處于平等的地位,在學習過程中互相幫助,互相鼓勵,最終形成學習共同體。以前,教師為了節省教學時間,很少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數學解題過程,使數學課堂陷入僵局。如今,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自主質疑和創新的平臺,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使越來越多的學生樂于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互動,為教師改進教學方式做好了鋪墊,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實現質的飛躍。

(三)推動數學課程改革,因材施教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教學提倡合作、探究,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從而獲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質疑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新課程改革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落實素質教育的助推器。通過質疑,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和思維的閃光點,能夠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教學內容,真正構建起以學生為本的數學課堂。通過質疑,改變了學生對學習的畏難情緒,教師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將數學與學生聯系到一起,讓學生深刻感知數學文化的魅力,將因材施教落到實處。

二、初中數學質疑式教學策略

(一)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激發興趣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要想使質疑式教學取得實效,就必須不斷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按照新課程標準來指導教學,給學生創造質疑的機會,引導學生反復思考、品味數學問題,激發他們長久的學習興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經常會出現一個錯誤的行為,就是只有在課堂教學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才會讓學生質疑,當教學時間不充足時就不組織學生質疑,還會加快教學的語速,使得一些學困生跟不上教學節奏,進而加大學生之間的差距。在新時期,數學教師不能再唱“獨角戲”,要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鞏固和落實,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合理設計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言,敢于質疑,給學生提供思考的時間,從而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數學教師要給學生做好榜樣和示范,以積極的態度和更高的素質去感染學生,使教師和學生真正成為好朋友,加強情感交流。在實施質疑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經常聽取學生的學習感受,在課堂上提供多種多樣的質疑機會,讓每個水平的學生都有參與質疑的時間和空間,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由于初中生的思維還不成熟,他們在質疑的時候很可能會提出一些價值含量不高的問題。此時教師不要輕視學生,應該給予他們表揚,然后再進一步啟發和引導,使學生能夠逐步提升自我,最終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同時,對于能夠提出非常新穎問題的學生,數學教師要及時贊美,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通過先進帶后進的方式,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質疑是一種手段,釋疑才是最終目的。所以,數學教師還要高度重視釋疑工作,面對學生的質疑要給予及時解答,對于不能在課堂上解答的問題,應該告知學生具體的課后解答時間,使學生更加信任教師,樂于向教師學習數學。

(二)構建積極質疑情境,強化理解

初中生喜歡新鮮和獨特的事物,對于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會感到厭煩,注意力難以集中。所以,數學教師要積極構建教學情境,將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充滿活力,讓初中生在情境中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能力,豐富數學素養。質疑是學生探究知識的開始,初中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營造自由、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打破“思維禁區”,讓學生敢于發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學習內容,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加強自己的語言藝術,結合教學內容,可以用名人名言創設質疑情境,比如告訴學生在學習中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也要讓學生知道“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等,用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啟發學生,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好問的習慣。教師要圍繞教學內容創設質疑情境,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開展對數學知識的思考、探究活動,強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數學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又應用于現實生活,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生活化的質疑情境,引導學生在熟悉的背景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對問題的思考與解決中。比如,在教學初中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接近現實生活的情境:“一個商店以每臺3000元的價格售出了兩臺不同型號的電腦,通過成本計算,一臺電腦賺了30%,另一臺電腦虧損了30%,問這兩臺電腦賣出以后,這個店是賠了還是賺了。賺了多少或賠了多少?”由于數學問題取自生活,學生的學習興趣瞬間就被激發起來,有的學生說賠了,有的學生說賺了,還有的學生說不經計算就判斷是賠是賺不科學,必須先把成本計算出來,才能確定是賠是賺。學生的討論熱情異常高漲,有效地激發了他們的質疑精神,讓學生渴求答案并主動地探索答案,為引入一元一次方程教學做好了鋪墊,也讓學生對一元一次方程產生了初步的認知。

(三)掌握質疑問難時機,挖掘潛力

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中,課堂教學主要以教師問、學生答為主,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是被動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散。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掌握質疑時機,鼓勵學生多問,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保持積極向上的探索心理,培養創造性。同時,教師應該多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尤其是知識的易錯點、知識的易混淆點、知識的??键c,等等,使質疑與新課程標準相統一,逐步優化學生的數學思維,使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

質疑是通過提出問題來獲得知識的一種手段??鬃釉浾f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生的“憤”“悱”之際,正是引導他們質疑問難的好時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預習中質疑,由于學生的思維和理解能力有限,在預習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產生一些疑惑。教師可要求學生用特殊的標記或符號圈畫出來,還可以就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提出問題,記錄到書中的空白部分。在課堂教學時,學生就可以利用教師答疑或提問的時間提出自己的疑問。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進行優化、組合和篩選,根據教學需要挑選出具有討論價值的內容,在課堂上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組織學生交流與討論,讓學生不斷經歷質疑、釋疑的過程,提升學生質疑問難的水平。課堂質疑是突破課堂教學重難點的有效方式之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啟發與引導,讓學生加強對重難點知識的質疑問答,深化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及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教學初中數學“軸對稱”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軸對稱圖形,在學生觀察過后鼓勵他們提出問題。有的學生提出了比較好的問題,如“對稱軸是直線還是線段?”“圓形有多少條對稱軸?”等等。面對學生的質疑,教師要引導學生一起解決,通過思維的啟發和知識的整合,加深學生對軸對稱知識的印象。隨著年齡的增長,初中生在數學學習上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思想與方法,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引導學生在新知與已有認知之間的矛盾處進行質疑,打破學生腦海中的思維定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更好地處理新舊知識的銜接,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

(四)靈活指導質疑方法,培養習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眴栴}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但并不是讓學生隨意地問,而是要讓學生問得恰到好處,用問題打開學生的思維。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質疑方法的指導,不僅要讓學生好問,還要讓學生會問,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好習慣。

課堂教學目標是一切課堂教學活動的出發點與最終歸宿,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指明了方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知識的產生、運用以及知識之間的前后關系上進行質疑,讓學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比如,在教學初中數學“扇形面積”時,很多學生往往會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去記憶扇形的面積公式,不會進行創新型的思考。為此,教師可以結合扇形面積教學的三維目標,讓學生在課堂上先用卡紙自己分割或制作一個扇形,再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動手操作思考怎樣求出扇形面積,從而引發學生猜想、質疑、驗證等一系列學習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索扇形面積的求法,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數學問題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有很多數學問題的解法都不是唯一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解題方法進行質疑,讓學生想一想“有沒有更簡單的解題方法”“這種方法還能解決哪些類型的問題”等,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在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存在“人云亦云”的毛病,盲目迷信他人的觀點。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質疑和獨到的見解,通過與其他學生思維的碰撞,培養學生批判質疑精神和探究性思維品質。

(五)把質疑向課后延伸,提升素養

質疑式教學是實現初中數學創新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質疑,還要將質疑向課后延伸,為學生布置具有趣味性、知識性和探究性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在知識運用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進一步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學是一門極具實踐性的學科,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觀察類、測量類、統計類的數學作業,讓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發現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引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的數學資源進行自主探究,通過親身實踐探究問題的答案,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數學知識是有限的,教師可以為學生補充一些課外習題,特別是多設計一些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多思考、多質疑,在不斷質疑和自我批判中獲得思維的發展,鍛煉思維的靈活性。比如教學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充分把握三角形的特點,設計許多與生活相關的應用題,或者與其他平面圖形相結合的練習題,達到活學活用、觸類旁通的效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數學課外閱讀,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推薦數學史知識,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近距離地感受質疑對數學學科發展的推動作用,提高學生對質疑的重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分享數學家在數學探究中的質疑故事,樹立質疑的榜樣,使學生從中學到更多的數學探究思想與方法,有助于提高質疑能力和水平。此外,教師還要定期舉辦學習交流活動,為學生提供自由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相互分享質疑經驗、探討質疑方法、交流學習心得等,激發學生的質疑熱情,促進其數學能力與素養的整體提高。

綜上所述,質疑式教學成為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途徑,符合新課程標準對數學學科的要求,讓初中生體驗質疑釋疑的過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積極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設計輕松、愉悅的質疑氛圍,調動學生質疑的熱情,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品質。同時還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加強對質疑問難方法的指導,尊重學生的差異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質疑式課堂上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 陸軍.初中數學質疑式教學的思考[J].數學大世界,2021(2).

[2] 馬澤發.質疑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小作家選刊,2018(7).

[3] 蔣蓉蓉.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質疑能力的培養[J].新校園,2012(1).

[4] 楊春明.探析初中學生數學質疑問題的能力[J].中學生數理化,2019(12).

猜你喜歡
初中學生新課程初中數學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培養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嘗試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高中體育新課程實施“碰壁點拔”式教學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