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教學做合一”為核心的高中數學教學改革路徑探究

2023-07-26 01:13吳龍福
高考·下 2023年2期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高中數學教學改革

吳龍福

摘 要:高中數學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比其他學科要強,如果能正確地運用“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就能讓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和理解更加深刻。高中數學包含了大量的定理和公式,學生學習起來很困難。而“教學做合一”教學方法的運用,則能使教師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教學,使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了解數學知識的真正含義,從而提升學習的興趣和效率。文章就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教學做合一”教學方法的應用做出分析,并針對現存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革路徑,以期促進高中數學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教學方法;高中數學;教學改革

高中數學的難度很大,對學生的邏輯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就需要注重有效落實“教學做合一”。讓學生可以認識到知識的形成過程,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習熱情,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一、“教學做合一”的內涵

陶行知先生首先提出了“教學做合一”的理念,他認為教、學、做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做是這三者之間的核心。陶行知認為,要把“做”作為教學的根本。對學生來說,做即學,對教師來說,做即是教?!敖虒W做合一”的理念立足于現實生活,突出強調“做”,指出“教與學”是一種普遍性的現象,把“教”與“學”結合起來。陶行知在“教學做合一”學說中,提倡以“做”為核心的生活教學方法,要敢于實踐,將所學到的知識和理論,轉變成實用的實踐活動。知識來源于實踐,教師在課堂上既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播,又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將實際生活和教學有機地聯系起來。同時,陶行知先生對“教學做合一”也提出了三個要求:第一,教師的職責,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學,讓學生學會怎么學,只有這樣,才能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能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第二,教師應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從學習能力、認知水平等方面進行教學。只有以學生的發展為基礎,才能使他們得到真正的發展。第三,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充實自己的認知,把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促進他們的思維發展[1]。

二、“教學做合一”在高中數學課堂開展的路徑分析

(一)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素質

傳統教學是由教師帶著教科書到講臺上講課,而學生則坐在指定的座位上聆聽。教師只會“滿堂灌”,讓學生對教師的講解失去興趣,不能和教師進行交流,而且很多學生即使不明白教師說的是什么,但也不敢問,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對這門課的本質和含義不了解,從而降低了他們的學習效率。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可以利用網絡、微課等多種形式,在課堂上創造出一個教學場景,并以微課的形式呈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利用具體的教學模式,使他們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解析幾何》章節時。已知在直角坐標系中,曲線;2/4與直線>0)相交于、兩點,求=0時,求曲線在點、的切線方程。在此問題上,學生要在坐標上畫出圖形,并根據圖形的關系找到對應的方程式。在此題中,先求出、的坐標,然后用微分求和。最終,可以得到兩個正向的方程式,即=0,或=0。通過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性,使他們自覺地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從而為國家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創新型人才。比如,教師在講解三角函數的時候,可以用情境的形式來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為中心,7公里為邊界,方向55海里,有一座雷達觀察站,在一定的時間內,測量到一艘船在點以北45度,距離點約40×2海里,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該船的航向以北45°+,在此期間,=/26,0<<90°,距離點10×13海里。求一條船的航速。在解此類問題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自己繪制出一條航路。我們知道,=/26,0<<90°;=40×2,=

10×13??梢缘玫?()/26;因此,根據余弦定理,=,最終得到了10×5/(2/3)=15×5。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將數學知識充分地展示給學生,使他們的思維和興趣得到發展,培養他們的創造性和能力,使他們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二)建設創新陣地,開發學生思維

高中數學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涉及的知識也是多種多樣的,要讓學生得到更好的學習,就必須要按照課本上的要求,把自己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也要激發學生的思考。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教師要認識到傳統教學課堂的不足和學生日益增長的知識需求,并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切實發展[2]。在學生的數學思維基礎上,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把知識和實踐相結合,逐步實現“教學做合一”的目的。教師可以先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充分體現“教學做合一”的理念。例如,在《簡單隨機抽樣》這節課上,教師可以先用啟發式的方法,讓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如果你是一位食品衛生工作者,要對一批小包裝的食品進行檢查,你會如何處理?如何獲得樣品?通過提問,拓展學生的思維,最后得出抽樣的一般方法,體驗用樣例估算整體的必要性,感受樣例的隨機性。通過小組討論,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問題是無法回避的,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都是圍繞著已學的知識展開的,這是師生互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問題是一個全新的觀念,它在面對現有的知識體系時,會出現新的問題。高中的數學知識是很有邏輯性的,從最基本的集合學習起,教科書就是以數和形為中心。知識是從淺到深,層層遞進,通過提問的方式,將知識的本質引導出來。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可以使學生的思維不斷得到啟發,從而有效地鞏固課堂的根基。教師在課堂上提問時,應根據教材,找到最基本的環節,進行知識拓展。在課堂教學中,提問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提問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在“誘導公式”的學習中,要有一套系統化的教學設計,從導入知識到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都要有一個全面的過程。由于誘導公式比較多,且相互之間都有一些推論,所以,教師可以設計出許多有效的問題,啟發學生推理和記憶。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探究1”進行創新,闡述誘導式的概念,然后用對稱的方式引導學生去推導出誘導式的定義。這樣,學生就可以在頭腦中構造一套引申公式,然后根據教師的提問,循序漸進,推導出更多的公式。

(三)構建知識體系,提升數學邏輯能力

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其特征是:講授注重個別知識的精練,對知識結構的統領性明顯不足。從高中數學教科書的內容安排上,可以看出,單元目標是每個單元教學設計的基本依據,是把課程目標和課程時間目標聯系起來的紐帶。以單元為基礎的數學教學,既可以使學生在單元層次上梳理知識,構建知識體系,又能使教師更好地實現數學課程目標的統一,從而實現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3]。因此,教師應樹立單元觀念,強調掌握單元知識結構,并逐步引導學生形成一個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在單元概念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是指教師要明確單元學習的主題,提煉單元的大思想,以大的思想為中心,構建單元的知識結構,確定單元學習目標,從宏觀上實現對課堂教學活動的總體規劃,并將這一總體思路順利傳達給學生。以高中數學必修課2《立體幾何初步》一章為例,本章共分六個章節,前面三節講述了有關立體幾何的問題,后三節講述了空間點、直線與平面的關系。前三節可歸入“空間幾何體”的范疇,具體可分為三大類:基本立體圖形、立體圖形直觀圖形、簡單幾何圖形的表面面積和體積。三大板塊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內在邏輯關系:基礎立體圖是以數學的抽象思維為基礎,通過對對象形態的描繪,抽象出空間幾何的概念;立體圖的直觀形象是建立在直觀想象的基礎上的,是平面上的空間幾何體的表達;簡單幾何體的表面和體積是一種數學上的邏輯推理和操作,它強調了空間幾何在數學上的測量。本單元論述了“空間幾何”三個層次,從具體到抽象,從局部到整體的數學邏輯過程,對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創設真實情境,培養數學模型能力

數學無處不在。通過對數學的研究,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處理。所以,有經驗的教師在運用現實條件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數學建模能力的培養。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觀察與分析,構建數學模型,使其能更好地解決自己在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要不斷地激發學生對數學建模的興趣和求知欲,并在實際環境中營造出一種氛圍,從而達到對數學建模能力的培養[4]。把現實和教科書結合起來。比如,在教授《簡單的線性規劃》一課時,教師應將其設定為“要讓學生明白二元一次不等式所代表的含義,二元一次不等式所構成的圖形。同時,要讓學生明白,線性規劃在現實中的應用,還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通過對數學模型的研究,使學生能夠充分展現自己的數學思維,提高其對問題的分析、應用和解決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平面區域圖,這不但能提升教學效果,而且也能為后面的例子提供有用的場景。然后,教師要創造一個場景,如《非常6+1》就有一個問題:A播放四分鐘,B播放兩分鐘,兩者的收視率差距是50萬,A的收視率是60萬。運營和廣告宣傳一周必須要多于3.5分鐘,而且同時,廣告的宣傳和投放不能多于16分鐘,按照這個標準,一個電視臺要保證每周要投放多少時長的廣告時間,才能達到最大的收視率?首先,學生要學會將現實中的問題變成數學問題,然后才能了解變量的取值,然后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和解答,讓他們能夠親自去實現模型的構建,從而提升他們的數學能力。

(五)引導自主學習,強化思維能力

“自主性”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思想,它與個體化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它在培養學生的自覺意識的基礎上,積極提倡學生主動地進行問題的探索[5]?!敖虒W做合一”中的學,就是要讓學生的學習得到有效的學習。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高中數學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只有找到自己的弱點,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在教學中,可以定期地設立“自主思考”的環節,使其在課堂上進行獨立思考,從而加深其對數學的理解。例如,在學習《等比數列》一課的時候,學生已經將數學的知識背得滾瓜爛熟,可以精確地推導出等差數列的表達式和計算公式。把加法、減法和除法轉換成乘、除法都是等比數列。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推理,在課堂上留出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找到規則,并進行探究。然后,教師讓學生解釋自己的發現,以及公式的推導,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同學們的面前,分享自己的理論。通過自主探究和解釋,使學生提升數學思考的能力。

(六)注重分層教學,構建高效課堂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必須始終關注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出符合整個班級的教學計劃。因為每個人的數學領悟力都不一樣,但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數學表現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分層教學來縮短不同水平的學生的差異。將一堂課分成三種類型,根據不同的學生的學習狀況,從淺到深地進行講解。數學能力差的學生要從最基本的基礎開始,再往外拓展;有數學天賦的學生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拓展知識上,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抖椃植寂c超幾何分布》是一節很有邏輯的課程,教師可以按學生的基本情況來進行小組授課。通過讓具有更好的理解能力的學生引導理解能力差的學生,達到雙贏。在布置家庭作業方面,也可以進行一些創新,如給學生布置思考題,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由于學生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別,所以要根據學生的能力,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從課程目標、案例、練習、作業等方面進行分層,從而達到一種低起點、多層次、靈活性的教學狀態,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

“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從提出以來,一直為一線教師所采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把教、學、做三者結合起來,既能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創新型的人才。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式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實施素質教育時,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使學生多動腦子,使學思結合,在教學中運用“教學做合一”的方法,提升教學效果,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個性素質和品德素質,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因此,要不斷地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剖析和領悟,并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使學生在積累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其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張連成.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學做合一”思想的有效應用探索[J].高考,2022(04):72-74.

[2]國秀平,王耀明.借助教學做合一思想優化高中數學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35):95-97.

[3]黃進生.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學做合一”思想的有效應用[J].讀寫算,2021(30):111-112.

[4]高春明.“教學做合一”視角下素養立意的高中數學教學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21(30):30-31.

[5]王聰聰.“教學做合一”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2):34.

猜你喜歡
教學做合一高中數學教學改革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改革研究
在“教學做合一”中優化思維品質 提升創新能力
“教學做合一”思想在職校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實踐研究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職高體育教學中的“教學做合一”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