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OBE理念的森林病蟲實習課程探索與實踐

2023-07-28 22:18楊振德胡平符韻林鄭霞林
大學教育 2023年5期
關鍵詞:課程改革

楊振德 胡平 符韻林 鄭霞林

[摘 要]文章介紹并研究了廣西大學對林學專業森林病蟲實習課程在課程目標(成果)的制訂、課程實習方案的制訂與實施、課程實習效果的考核評價等方面的改革探索與實踐,提出了新林科建設背景下森林病蟲實習課程要達成的目標;基于課程目標重構了課程教學內容,并融入思政元素;采用多樣化的實習方式與課程考核方式,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課程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實習效率與質量,增強了學生利用專業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知林、愛林、興林”的林業情懷,增強了學生的專業自信。

[關鍵詞]OBE; 森林病蟲;實習課程;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 G42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3)05-0031-04

一、森林病蟲實習課程改革的背景

廣西大學林學專業創建于 1932 年,是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廣西優勢特色專業。林學專業緊扣國家“一帶一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北部灣經濟區等建設,圍繞林漿紙一體化發展戰略以及建設全國林業強區、生態省區和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的目標,培養能夠適應新時代林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具有熱帶、亞熱帶區域特色的高素質應用復合型林業人才。

廣西“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全國林業資源大省區,是國家木材戰略核心儲備基地,是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其人工林面積、木材產量、國家儲備林建設規模和建設質量,以及林木采伐許可證發證蓄積量均居全國第一位,年木材產量占全國木材產量的46%,2019年全區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7042億元[1],區位優勢和特色十分明顯。經過多年的發展,林業已經成為廣西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富民興桂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存在入侵生物在各國之間不斷傳入擴散的情況,給世界各國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生態災難,也給人民健康和社會穩定帶來了巨大影響。廣西是面向東盟合作的“橋頭堡”和“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隨著經濟全球化、國際旅游業與現代交通的飛速發展,廣西已成為我國眾多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前站[2],加強廣西森林保護人才培養對于科學防范外來有害生物的入侵,保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生物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森林昆蟲學和林木病理學是我國農林高等院校林學專業和森林保護專業的核心課程,森林昆蟲學實習和林木病理學實習分別是這兩門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在課程改革之前的教學實踐中,這兩門實習課程自成體系,相互之間缺乏交流與融合,甚至還存在課程實習地點和內容重疊的現象,造成課程實習教學成本過高。然而,在林業生產實際中,“病蟲是一家”,二者密不可分。病害和蟲害往往同時發生且相互促進, 如被稱為松樹“癌癥”的松材線蟲病就是松褐天牛、松材線蟲及致病菌聯合作用的結果。因此,把森林病蟲實習分割成森林昆蟲學實習和林木病理學實習不僅與林業生產實際不切合,而且會使學生獲取的知識缺乏整體性,難以系統全面地掌握森林病蟲防治知識,不利于對學生森林病蟲防治綜合能力的培養。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一種以學生預期學習成果產出為導向的教學理念,被認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確方向[3]。它從知識、能力和素質三個方面著手,倡導通過持續改進教學來提高教學質量,尤其強調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目前,該教學理念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重視與認可。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及《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4-5],樹立“以學生為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的OBE理念,廣西大學對林學專業的森林保護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改革,把森林昆蟲學實習和林木病理學實習兩門實踐課程整合為森林病蟲實習這一門課程,旨在提高森林保護實踐教學質量,滿足新林科建設背景下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要求。

二、森林病蟲實習課程的目標

基于OBE理念,項目組根據廣西林業創新發展對卓越農林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制訂了森林病蟲實習目標:(1)熟練掌握林木病蟲害野外調查、抽樣調查以及標本的采集、制作和鑒定的方法與技術;(2)熟練掌握林木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方法,并利用調查的實際數據,完成對某一種林木病蟲害的預測預報;(3)熟練掌握林木病蟲害綜合治理方案的制訂及實施方法,提高學生針對具體林木病蟲害開展綜合治理的能力;(4)通過到企業和科研院所參觀以及管理人員的講授,使學生了解森林病蟲防治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提高學生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意識;(5)通過課程實習,使學生養成團隊合作意識和協作精神,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增強專業認同感,這有利于林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的進一步推廣。

三、課程實習教學改革思路

基于以上目標,項目組對森林病蟲實習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具體思路如下。

(一)重構實習課程教學內容,融入思政元素

森林病蟲實習課程是鞏固學生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課程思政教育的現實舞臺。

森林病蟲實習課程教學內容體系(見圖1)由基礎知識與技能、能力發展與提升、綜合技能與素質這三個呈層次提升關系的模塊構成?;A知識與技能模塊主要是讓學生學習森林病蟲標本的采集、處理、制作、鑒定與保存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掌握森林病蟲害調查的基本方法、步驟與技術;了解森林病蟲預測預報的基本步驟及方法;重點掌握森林病蟲防治的基本方法與技術。能力發展與提升模塊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林木病蟲害的診斷及其防治的方法與技術;掌握林業有害生物風險分析及天敵的規?;敝臣夹g等。綜合技能與素質模塊主要是讓學生掌握林木病蟲害綜合治理方案的制訂及實施方法,提高學生針對具體林木病蟲害開展綜合治理的能力;利用調查的實際數據,完成對某一種林木病蟲害的預測預報;開展森林健康評價與森林病蟲的綠色防控。在實訓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講好專業背后的愛國故事,提高學生的專業自信、社會責任與使命擔當,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

(二)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選擇適宜的實習時間

為了克服森林昆蟲學實習和林木病理學實習之間相互獨立、課程實習成本過高以及冬季實習效果不佳的不足,項目組在新修訂的教學計劃中將這兩門實習課程整合成森林病蟲實習課程,開課時間安排在森林病蟲害發生比較嚴重的5~7月份。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獲得系統的森林病蟲防治專業知識,并將所掌握的森林病蟲防治知識與現實的森林病蟲防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而且有利于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復雜問題能力的培養。

(三)搭建“校企共融、共贏”的綜合實習基地,建立校企導師團隊

綜合實習基地是保證森林病蟲實習課程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廣西大學林學院基于“校企共融、共贏”的原則與廣西主要林業企業建立了“產學研用”聯合培養人才基地,其中與廣西國有高峰林場、廣西國有維都林場、廣西國有欽廉林場、廣西南寧市樹木園建立了現代林業科技園。這些基地和科技園的建成為森林病蟲課程實習提供了豐富的現實實踐場景。

部分高校雖然擁有理論水平較高的指導教師隊伍,但生產實踐經驗不足,教學內容和形式滯后于生產實踐。校企合作是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融合的有效模式,構建穩定的森林病蟲實習課程校企合作指導教師隊伍是有效推進這一合作模式實現的基礎。多年來,廣西大學林學專業的森林病蟲實習課程指導教師經常深入廣西國有高峰林場、廣西國有東門林場、廣西南寧市樹木園、廣西林業有害生物天敵繁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企業單位進行合作、交流與鍛煉。這不僅能夠使森林病蟲實習課程指導教師獲得豐富的林業生產實踐教學素材,而且能夠使企業技術人員“無縫對接”地加入實習課程指導教師隊伍中,從而建立起穩定的森林病蟲實習課程校企合作指導教師隊伍。

(四)改革實習方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傳統的實習一般安排在理論課程結束后某一時間段開展。這種單一的實習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根據森林病蟲實習課程的特點,可采用以下方式開展教學。

1.多點實習

由于不同實習基地的森林病蟲種類組成與發生危害的情況不同,為了使學生了解與掌握廣西不同地區森林病蟲發生情況及防治技術,可采用“多點實習”的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在廣西國有高峰林場、廣西國有東門林場、廣西南寧市樹木園、廣西林業有害生物天敵繁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實習基地“輪轉實習”。

2.多場景實習

桉樹林、松樹林、竹林、灌木叢、林下草叢等不同場景森林病蟲的種類組成與存在的危害不同,因此可采用“多場景實習”的方式開展教學,即根據不同的場景定制不同的實習方案。如對于桉樹林場景主要圍繞桉樹枝癭姬小蜂、油桐尺蠖、桉蝙蛾、云斑天牛、桉樹青枯病、桉樹焦枯病和桉樹葉斑病等重大病蟲害制訂調查、風險分析及防治方案。

3.周期性實習

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往往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高溫高濕的季節病蟲害發生的情況比較嚴重,冬季和春季則比較輕。此外,昆蟲的活動還具有明顯的晝夜周期性。因此,課程要求學生在一天中的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和晚上等6個時間段均對昆蟲活動情況進行調查。其中,傍晚和晚上采用燈誘的方式進行調查。為了使學生了解不同季節森林病蟲害發生的情況,可采用“虛實結合”的方式[6-7]開展教學,即除了在病蟲害發生嚴重的夏季組織學生到現場實景中進行實習以外,其他季節,采用虛擬仿真技術營造不同季節的虛擬場景進行實習教學。

(五)改革課程考核方法,注重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

基于“以學生為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的OBE理念,森林病蟲實習課程采用過程性與結果性相結合的考核方法,以全面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性、探索性、實踐性學習。

四、課程實習改革方案的實施

(一)實習動員

教師在實習動員會上把具體實習方案向學生進行公布與解讀,著重講解并要求學生掌握病蟲害調查、標本的采集、處理與保存等校外實習過程中涉及的基本方法與技術,強調實習紀律與實習安全,發放實習指導手冊。強調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與協助下參照實習指導手冊自行完成實習的所有工作任務。

(二)組建學生實習小組,采用組長負責制

由5~6名學生組成實習小組,小組長負責帶領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指導教師分配的實習任務,包括實習材料與實習工具的領取,病蟲標本的采集、處理、保存與種類的鑒定,微視頻與生態標本的制作,病蟲害的診斷及防治技術方案的制訂,實習成果的交流匯報,實習總結報告的撰寫等。教師在實習過程中僅起輔導作用,變教師主導型為學生主導型,注重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與互助精神。

(三)采用現代通信技術,提高校外實習效率

集對話交流、視頻、錄播、分享文件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QQ、微信平臺為森林病蟲實習課程的可視化提供了便利條件。如在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針對林木典型的病害特征、發病的環境條件,蟲害的形態特征及其行為習性等進行微視頻錄制,通過QQ、微信實現不同實習小組之間或小組內成員之間的視頻共享學習;指導教師也可以通過QQ、微信視頻對實習學生進行遠程指導與監控。這些現代通信技術的應用顯著提高了森林病蟲實習課程的校外實習效率。

(四)加強內業指導,提高實習質量

通過野外調查、觀測和采樣,學生獲得了大量的數據資料與標本。這些資料與標本需要經過實習內業環節才能轉化為實習成果。因此,加強實習的內業指導是提高實習質量、實現實習目標的重要環節。如要求學生及時對野外采集的病蟲標本進行處理并按照規范要求將其制作成可用于教學、科研、科普教育或美學觀賞等用途的標準化標本。在標本制作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行討論解決標本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在現場指導,對作品進行點評。

(五)引入競爭機制,重視實習總結與成果展示

圍繞實習目標設置實習基本任務量,以目標任務驅動各實習小組開展實習。指導教師安排單元時間適時組織學生進行實習總結,開展實習技能競賽與實習成果展示。

五、課程的考核評價方法

《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指出,加強考試管理,嚴格過程考核,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健全能力與知識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學業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學生學習過程監測、評估與反饋機制[4]。 根據森林病蟲實習課程的性質與特點,采用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的課程考核方法。其中,過程性考核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60%,具體內容包括實習準備情況、野外實習中的表現、實習數據的處理分析情況、病蟲標本的處理情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與完成質量、實習總結匯報、代表性實習成果展示等。結果性考核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40%,具體內容包括森林病蟲標本的識別、森林病蟲標本的制作規范、森林病蟲實習報告等??己酥黧w包括教師、學生,形成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學生自評的考核機制。

六、課程改革的效果

基于OBE教學理念,項目組從課程目標、實施方案、考核評價方法等方面對森林病蟲實習課程進行改革與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

通過學生自己組建實習小組開展實習,學生在實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明顯提高。如在晚上燈誘昆蟲時,不管是大型的飛蛾還是“張牙舞爪”的鍬甲,男生女生均毫無畏懼,“爭先恐后”地捕捉,呈現出積極主動的課堂氛圍。

(二)實習的效率與質量明顯提高

由于小組各成員之間比較熟悉,能充分發揮組內各成員的特長,且各成員間配合默契,能在相同的實習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實習內容。如課程改革之前,由于實習時間和實習地點等限制,學生無法開展夜間燈誘昆蟲實習,而改革后,學生能夠連續兩個晚上開展實習,采集到的昆蟲種類和數量均顯著增加。此外,通過QQ、微信等現代通信技術在實習中的應用也明顯提高了實習的效率與質量。

(三)學生利用專業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顯著增強

通過重構森林病蟲實習教學內容,采用多點、多場景、周期性和虛實結合的多種實習方式,在“校企雙導師”的共同指導下,學生的森林病蟲專業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顯著提高。如學生通過對多個實習點的調查與分析,掌握了桉樹重大蛀干害蟲桉蝙蛾的生物生態學特點和危害規律,親眼目睹了采用白僵菌對其進行綠色防控的操作過程。

(四)培養了學生“知林、愛林、興林”的林業情懷,提升了學生的專業自信

通過實習,學生對森林有了全新的認識,培養了學生“知林、愛林、興林”的林業情懷。在實習中掌握的森林病蟲專業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專業自信得到了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 梁萍,龍娟,孫冬婧,等. 綠色“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廣西與東盟國家林業合作探究[J]. 廣西林業科學,2020,49(4): 618- 622.

[2] 鄭霞林,王小云,陸溫,等. “森林昆蟲學”課程實踐教學內容的重構:以廣西大學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20,38(3):64-67.

[3] 萬里冰,齊紅元. 基于OBE理念的測控專業生產實習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J].大學教育,2021(2):68-70.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EB/OL].(2018-10-08)[2021-07-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EB/OL].(2020-10-13)[2021-07-30].http://www.moe.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6] 楊振德,玉舒中.虛擬仿真技術在森林昆蟲學實驗中的應用[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7,15(5):49-52.

[7] 楊振德,玉舒中.森林保護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6(21):268-270.

[責任編輯:蘇祎穎]

猜你喜歡
課程改革
“雙創”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淺談少學時專業的《工程制圖》課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試析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課視角下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改探討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問題探析
基于創意的對口單招色彩課程改革突破點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