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導的“六八三二三”模式

2023-07-28 11:52張玉平李紅利劉小燕陳卓異劉建
大學教育 2023年6期
關鍵詞:持續改進畢業設計土木工程

張玉平 李紅利 劉小燕 陳卓異 劉建

[摘 要]為了提高一般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畢業設計質量,解決一般本科院校本科學生畢業設計中出現的簡單方案較多、創新方案較少、學生動手能力不強等問題,提出了畢業設計指導的“六八三二三”模式:嚴格過程控制,要求畢業設計指導時間、地點、座位、答疑教師、考核時間、考核成果的“六固定”;細化階段成果,要求學生畢業設計成果分“八次提交”;優化資源配置“三結合”,即指導教師小組指導與指導教師指導相結合、指導教師的分散指導與專家教授的分階段集中指導相結合、校內指導教師指導與校外指導教師的指導相結合;助推畢業設計,善用課程思政和設計類競賽“兩抓手”;推動持續改進,從而實現“三轉變”,即畢業設計教師指導模式、學生學習方式和畢業設計成績評定方式三個方面的改進與轉變。

[關鍵詞]土木工程;畢業設計;指導模式;持續改進

[中圖分類號] G642.7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3)06-0146-03

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設計(或論文)是大學階段最重要的實踐環節之一,絕大部分本科院校要求學生做畢業設計,而非提交論文。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畢業設計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結合實際獨立完成課題的工作能力;對學生的知識面、掌握知識的深度、運用理論結合實際去處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能力、外語水平、計算機運用水平、書面以及口頭表達能力進行考核[1-3]。畢業設計是學生大學階段學習的總結、提升和檢驗;學生通過畢業設計可以發現自己大學階段學習的不足,并在畢業設計階段查漏補缺,為后續的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畢業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培養質量的 “試金石”,不需要用人單位的反饋,學校和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畢業設計的質量初步判斷大學生的培養質量和效果,并及時采取相應對策和措施[4-5]。

近年來,雖然不少學校和教師都采取了很多措施保證畢業設計質量,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和進步,但在一般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創新性不夠,動手能力不強[5~8]。例如橋梁工程專業方向的畢業設計問題具體體現在:學生提交的設計成果鮮有創新和亮點,方案簡單,或雷同、或相近、或套用標準圖的設計方案比例較高,不少學生不知如何動手,畢業設計過程中進度滯后情況較普遍,不少畢業設計施工圖質量較差,個別畢業設計結構驗算人為造假,個別同學請人代做,個別指導教師指導不到位,等等。因此,為保證和提升一般本科院校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積極推動“優質本科教育計劃”,有必要對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的教學模式進行持續改進,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強化工程意識和職業素養。本文以橋梁工程專業學生為對象,探索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畢業設計指導模式的改進、創新與實踐。

一、“六八三二三”模式的提出及其內涵

目前,我國一般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大學生畢業設計的教師指導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指導教師值班制,這在1999年我國大學擴招之前較為普遍;一種是每周兩次的答疑指導制,這種方式在1999年大學擴招之后被一般本科院校廣泛采用。兩種方法各有利弊,不同學校有不同的規定和做法。其中絕大部分的一般本科院校畢業設計指導答疑模式通常是,每個指導教師與所帶畢業設計學生每周有兩次輔導答疑(面對面)機會,每次輔導答疑時長要求是2個小時[7-10]。這種輔導答疑模式簡單靈活、容易實施,但是一周內除了規定的4小時指導教師對學生基本可控外,其余所有時間指導教師對所帶學生的約束非常小,這就導致相當一部分自我約束能力差的學生沒有投入足夠精力甚至很少去做畢業設計,畢業設計質量難以保證。另外,按照學校一周兩次的要求,有的教師流于形式、疏于指導,或者個別教師連一周兩次的要求都不能達到,嚴重影響了一般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有的學校和教師利用信息化的便利,采用網絡教學平臺或QQ群、微信群答疑,這種做法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很方便,作為輔助答疑手段是可以的,但是這種指導和答疑方式遠不如師生面對面答疑更直接、有效,對于不少土木工程專業問題,面對面交流來得更及時、更準確、效果更好,由于缺乏對學生畢業設計學習過程的控制和了解,因此,完全依靠線上答疑的做法是不妥的。另外,目前大部分對畢業設計的考核往往是對整個畢業設計期間學生的學習態度、設計成果、答辯情況的籠統考核,進而評定出優、良、中、差,缺乏針對性和準確性。由于是集中一次(以畢業答辯為主)或兩次考評(以畢業答辯為主,中期檢查為輔)考核,學生改過或改進的機會不多。

針對以上問題和不足,在多年指導學生畢業設計實踐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的教學和教研教改經驗,改進畢業設計的指導模式,加強過程控制,細化階段性成果,改進成績考核評定方式,同時優化資源配置,輔以課程思政和各類設計大賽,多種措施并舉,把畢業設計指導過程做實做細,通過畢業設計強化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形成了土木工程專業方向的“六八三二三”畢業設計指導模式。

(一)嚴格過程控制,要求畢業設計指導“六固定”

嚴格過程控制,在畢業設計指導階段,多個教師(3-5位教師,不宜超過5位)組成指導教師小組,規定每天(周一至周五)半天或一天(可根據畢業設計的不同階段和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例如畢業設計前期問題較多可多些答疑時間,后期畢業設計問題相對較少而且大部分學生已進入電算階段,可少些答疑時間)學生必須在固定教室做畢業設計,全程均有指導教師輔導答疑。做到指導時間、地點、座位、答疑教師、考核時間、考核成果的“六固定”。如果一個指導教師小組有五位教師,則每位教師每周只要一天負責學生的日常輔導答疑,從時間上也是完全可行的。而學生的階段性成果主要是交給自己的指導教師,由指導教師批閱和修改自己所帶學生的階段性成果。在教師指導和指導教師小組指導答疑之間找到最佳結合點,強化畢業設計的過程控制,在學生自我管理學習和在固定教室進行畢業設計之間找到最佳結合點。

(二)細化階段成果,要求畢業設計成果“八次提交”

細化階段成果,除中期檢查和最終的答辯外,將學生畢業設計的總成果任務進行細分,每隔一至兩個星期就要求學生上交一個階段性成果,例如對于橋梁工程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兩個星期要完成外文翻譯,兩個星期要完成開題報告,兩個星期要建立一個有限元模型,兩個星期完成上部結構內力計算,兩個星期完成配筋,兩個星期完成結構驗算,兩個星期完成繪圖,一個星期完成資料整理及答辯。任務細分后,學生對畢業設計的任務和要求更加明確,也使教師更容易了解和控制學生的設計過程。

(三)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畢業設計指導“三結合”

通過教師之間的協商和有意識的組合,成立畢業設計指導小組。最理想的分組一般是:每組有5位教師,有擅長結構分析計算的教師,有擅長繪圖的教師,有工程經驗豐富的教師。將指導教師或指導教師小組的分散指導與分階段專家教授的集體指導相結合,在畢業設計的不同階段,邀請一些專家教授對當前畢業設計階段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詳細的解讀和講授。使校內指導教師的指導與校外導師的指導相結合,在畢業設計的不同階段,邀請設計院、科研院所的校外導師、專家學者有針對性地對當前畢業設計階段的問題進行講解,使學生們更加了解和接近工程實踐。

(四)助推畢業設計,善用課程思政和設計類競賽“兩抓手”

善于運用土木工程畢業設計中的思政元素。如果指導教師全程認真地指導畢業設計,會有許多的思政元素可以融入畢業設計,長達三個多月的時間也為思政元素的融入及其施教提供了許多可能,在專業課上受教學時間限制而無法開展的思政教育,在畢業設計環節可以得到很好的補充。由于成果分八次提交,中間過程又加強了指導,認真負責和耐心細致的指導教師能發現學生的很多問題。例如:發現有抄襲方案的學生,可結合類似的實橋案例指出抄襲就是工程事故的主要源頭之一,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對于學生的簡單應付和敷衍了事,通過正面引導和未來職場分析,使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工程觀、事業觀和價值觀;對于多次馬虎大意出錯的學生則多講工程的責任意識,并身體力行地糾正。

推進“踐賽融合”。鼓勵學生參加橋梁設計競賽,以賽促教,以賽助學,通過比賽促進畢業設計質量。例如可借助“在校大學生橋梁設計大賽”“世界大學生橋梁設計大賽”等賽事,鼓勵部分熱情較高、基礎較好的學生將畢業設計與參賽作品相結合,使兩者相互促進。建立畢業設計的以賽促教、以賽助學新機制,探討如何將各類大賽與畢業設計任務進行銜接或取舍。參加一些與畢業設計內容相近的大賽,不參加或少參加與畢業內容不相關的比賽。同時,如果參加比賽,畢業設計內容也應該相應地做出調整,既要保證達到學校要求,又能滿足大賽要求,取得好的名次。

(五)推動持續改進,實現畢業設計指導模式“三轉變”

首先,實現畢業設計指導模式的轉變,努力將目前的每周兩次四小時的教師指導畢業設計模式,變為每天(周一至周五)半天或一天的指導教師小組值班指導答疑,實現指導時間、地點、座位、答疑教師、考核時間、考核成果”的“六固定”。

其次,實現學生畢業設計學習方式的轉變,嘗試變目前在學生宿舍或自習教室自我管理學習為以在畢業設計教室學習為主。

最后,實現畢業設計成績評定方式的轉變,綜合指導教師、指導教師小組、分階段檢查和畢業設計答辯給出的成績,分別按照4∶2∶2∶2的權重綜合計算出論文畢業設計的最終成績。以分階段檢查(含中期檢查)和指導教師的意見為主,以指導教師小組和畢業設計答辯的評定結果為輔。改進考核方式,實現畢業設計考核方式“兩變化”:變單一考核為多次考核。研究制定畢業設計分階段多次成果考評體系,并建立綜合指導教師、分階段檢查(含中期檢查)、指導教師小組和答辯組評定的方法。

二、“六八三二三”模式的優勢及效果

目前,一般本科院校的大學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科研任務重,教學投入相對較少,“六八三二三”模式通過建立畢業設計小組和優化資源配置的方式,能對年輕教師起到傳幫帶的作用,使畢業設計指導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證。通過合理的搭配和組合可以使教學經驗豐富和科研能力強的教師結合在一起,可以使工程經驗豐富和計算能力強的教師結合在一起,對于學生的輔導答疑更加有針對性,效果更好。固定教室和固定時間進行畢業設計和答疑,指導教師小組教師可以互相幫助、共同監督。這樣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有足夠的畢業設計時間,又可以促進指導教師的工作到位,從而提高本科生的畢業設計總體質量,也使指導教師能夠不斷地提高教學和專業水平,實現教學相長。

對于學生而言,由于固定了畢業設計的時間、地點、座位、答疑教師、考核時間、考核成果等,學生自己做畢業設計的時間有了基本的保證,同時在畢業設計過程中碰到難題能夠隨時跟同學交流,有指導教師可以請教,學習效率和效果均會有明顯提高。

本文作者所在學院已在2016屆至2019屆橋梁工程專業方向的畢業設計指導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實踐,效果非常明顯:與之前未按本模式指導相比,所帶學生的畢業設計質量明顯提升,積累了一些經驗,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指導的學生多人次獲得校級優秀畢業設計。由于疫情原因2020屆學生未開展,與2016屆至2019屆畢業設計指導結果相比,質量明顯下降。2019年指導學生參加“首屆在校大學生橋梁設計大賽”,獲得特等獎;在第二屆大學生橋梁設計大賽中獲得最佳設計獎一等獎、最具人氣獎二等獎和最佳協作獎三等獎?!啊窕A、寬架構、輔項目強化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人才的創新和實踐能力” 獲得了第12屆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三、結論

提出了畢業設計指導的“六八三二三”模式:嚴格過程控制,要求畢業設計指導過程“六固定”;細化階段成果,要求學生畢業設計成果分“八次提交”;優化資源配置“三結合”;助推畢業設計,善用課程思政和設計類競賽“兩抓手”;推動持續改進,最終實現“三轉變”,即畢業設計教師指導模式、學生學習方式和畢業設計成績評定方式三個方面的改進與轉變。經實踐檢驗,“六八三二三”模式取得了較好效果,大幅度提高了土木工程本科生畢業設計的質量,可以推廣應用到一般本科院校其他專業方向的畢業設計和論文指導中。

[ 參 考 文 獻 ]

[1] 李學文,顏東煌.橋梁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和實踐[J].交通高教研究,2002(4):75-76.

[2] 鐘軼峰,張亮亮.道路與橋梁工程本科畢業設計改革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09(1):101-104.

[3] 劉小燕,涂光亞,徐曉霞.在畢業設計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14):107-108.

[4] 徐光亞,劉小燕,易壯鵬.橋梁工程專業畢業設計中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3(4):158-159.

[5] 趙秋,陳友杰.橋梁工程方向畢業設計存在問題與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4(5):119-122.

[6] 王榮霞,宋娃麗,黃海新.基于工程能力培養的橋梁工程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3):135-138.

[7] 王智豐,楊冬冬.橋梁工程畢業設計的認識與探討[J].高教學刊, 2017(4):88-91.

[8] 劉坤,石莉.交互影響距離理論在遠程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指導中的應用探索[J].高教論壇,2018(1):58-60.

[9] 范圣剛,劉美景.“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專業建設與改革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9(4):16-20.

[10] 王菁菁,歐志華,鄭雨強.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中創新能力培養的探討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21(2):140-145.

[責任編輯:雷 艷]

猜你喜歡
持續改進畢業設計土木工程
高校畢業設計展吸引業內眼球
畢業設計優秀作品選登
基于FPGA的畢業設計實踐平臺實現
質量持續改進在呼吸科患者鼻導管氧療護理中的應用
基于專業評估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
面向學習全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精益管理在國際物流服務企業的應用
開展等級醫院評審促進醫院內涵質量建設
頂崗實習、畢業設計與就業一體化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