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體”心“驗”:新課標理念下的英語閱讀教學新范式創建

2023-07-30 20:05馬赪瑜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具身認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馬赪瑜

【摘 要】在新課標理念下的英語教學中,閱讀至關重要。教師要以具身認知理論為依據,關注學生身體在認知發展中的獨特作用,倡導通過創設具體情境來實現學生身心融合的體驗式學習,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關鍵詞】小學英語 具身認知 閱讀教學

學生學習英語不只是為了掌握一門語言,還應該通過英語學習促進其全面發展。在英語課程中,閱讀是語言技能之一,學生的核心素養都可以通過閱讀來提升。

一、傳統視域下英語閱讀教學的范式概述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些教師采取形式單一的閱讀教學方式,在教學時習慣性地割裂文本語言、內容和思維,導致信息缺乏整合關聯。有些教師為了追求面面俱到,深挖無用的細節,將簡單的問題變為復雜的解讀,整堂課都在問學生,學生一直在回答,基本沒有時間思考,被教師牽著鼻子走。一堂課下來,學生缺乏對文段主題意義、主要內容的整體認知。有些教師則熱衷于教學形式的翻新,通過各種花哨的教學方法把課標理念在課堂中“展現”出來。這樣的一節課,雖然課堂氣氛活躍、教學形式多樣化、學生參與度較高,但華而不實,教學效果不理想。

因此,傳統視域下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呈現出教學內容“碎”、課堂訓練“浮”和教學形式“花”的特征,不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或者僅僅局限于對學生低階思維的培養。

二、新課標理念下的英語閱讀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課外視聽活動”和“課外閱讀量”的要求很高:一級(三、四年級)每周參與不少于30分鐘的課外視聽活動,需要累計達到1500~2000個單詞的課外閱讀量;二級(五、六年級)每周參與不少于30分鐘的課外視聽活動,需要累積達到4000~5000個單詞的課外閱讀量。

這些數字告訴我們,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學生要學習閱讀技巧,增加課外閱讀量,不遺余力地閱讀。英語新課標中提及要培養的四個素養都可以通過閱讀來實現。在新課標中有這樣的表述:英語課程內容由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要素構成。課程內容是有機整體,彼此聯系,共同構成核心素養。其中,主題具有聯系和統領其他內容要素的作用,提供了語言學習和課程教育的“語境范疇”。

語言是從生活中來的,脫離實際生活的語言并不“地道”。閱讀教學中必須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到,要秉持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的學習理念,倡導學生圍繞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激活已知,參與到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等一系列相互關聯、循環遞進的語言學習和運用活動中。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學生的體驗、感知和實踐,利用有意義的閱讀素材,創設真實的語境,通過感知、體驗、運用、實踐等循序漸進的方式在理解和表達活動中幫助學生提升核心素養。

三、具身認知理論下英語閱讀教學新范式創建

(一)關注具身體驗,提升閱讀素養

具身認知理論作為一種新興的心理學研究理論,主要是指認為生理經驗和心理狀態之間有很強的銜接。它具有涉身性、體驗性和情景性三大主要特征,即身體、感知和環境有機融合,其中:體驗性是核心特征,具身體驗的方式、過程和結果都直接決定認知的方式、過程和結果;情景性是指環境在一定程度上起背景支持的作用,人們是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對客體進行感知的。這里的環境不僅指可以接觸到的真實環境,也包括人為安排的情境再現和詞語所喚起的過去的表象與經驗,這與我國的情境教學模式的理念相同。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把課文內容與實際生活巧妙地聯系起來,創設多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每個學生都“身臨其境”,并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知識、用知識、鞏固知識,提高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高質量全面發展,從而實現英語閱讀素養的不斷提升。

(二)實踐具身體驗,創新閱讀策略

具身認知理論下的英語閱讀教學,可以讓閱讀教學成為促進學生身心融合學習的有效途徑。根據產生條件的不同,學術界普遍認為具身認知形成的路徑分為實感具身、實境具身和離線具身。這三種形式均可以在閱讀教學中找到實踐方式,下面就以筆者觀摩過的一節繪本課Cat and Dog Play Hide and Seek為例來具體說一說。

1.實感具身,合理創設問題教學情境

實感具身指個體通過與具體實物的接觸引發認知體驗的特殊具身效應。它強調閱讀要與外部接觸的環境或實物進行接觸,讓閱讀者意識到自身的能動性。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一定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創設問題情境,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繪本Cat and Dog Play Hide and Seek主要講述了小貓和小狗在房間里捉迷藏的故事。故事情節看似簡單,但是所有情境里提到的小貓藏的地點,實際上都是小狗認為小貓藏的地方,并不是小貓真正藏的地方。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讓學生觀察被遮擋的圖片,在激活舊知的同時預測本課的主要人物,了解故事發生的主要情境。教師以介紹朋友的方式,導入繪本的學習,讓學生快速進入繪本中捉迷藏的情境,帶著好奇心,一起幫助小狗找小貓。

T: Today I am so happy. Because we have two friends. And they are coming to our classroom. Do you know them? Who are they?

T: What are they doing?

S: They are playing hide and seek.

教師結合具身認知理論,為學生創設捉迷藏的情境。每走進一個房間之前,教師都會帶領學生倒數“5、4、3、2、1”,輸入捉迷藏的游戲語言,將他們帶進故事。學生十分投入,努力地尋找小貓。這樣,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T: Close your eyes. Lets count numbers for me.

Ss: Five, four, three, two, one.

T: Open your eyes. Where is the cat in the living room?

2.實境具身,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創設情境

實境具身與實感具身相比,其側重點在于“境”,即通過創設與真實情境一致或者類似的情境來引發主體的感受。它強調閱讀環境的創造,能夠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使主題情境再現,讓學生身臨其境。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播放一些音頻或視頻,強化學生的情境代入感。對比傳統教學模式,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可以使學生的英語學習不受教材限制,也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通過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等多種感官,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專注度。英語閱讀中的一些抽象概念與問題,也可以通過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變得直觀與具體,使學生對閱讀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在Cat and Dog Play Hide and Seek繪本教學的暖場環節中,教師在演示文稿中插入了與方位詞相關的英文歌曲視頻。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做動作跟唱,在感知語言的同時,借助肢體動作體會on、in、under、by的位置關系,也為后面捉迷藏的情境做了鋪墊。

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呈現的演示文稿背景圖,即房間的平面圖,讓學生沉浸在捉迷藏的情境中,格外真實。其間,教師利用小狗的音頻,檢測學生猜測的位置與小狗猜測的位置是否一致。這種體驗式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官被調動起來,達到了優化教學的目的。

3.離線具身,以游戲活動升華感悟

離線具身是綜合前兩者的結果,它強調學生要結合自己對實物的體驗、其他同學的語言表達及自身的情感體驗,形成自我的具身反應。教師需要具備指導學生文本再構的能力和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生動的描繪喚起學生的具身體驗。同時,學生需要有一定的理解構想能力,不僅要根據教師的言語描繪在頭腦中再現場景,還要通過表演或復述的形式再現文本。

教師在設計游戲活動時,要從學生的視角出發,充分了解學情,加強游戲活動與英語知識的融合,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自主參與、強化對英語閱讀內容的印象。其中,角色扮演是一種非常高效且符合具身認知理論的游戲活動。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從而形成更加深刻的觀感。

在Cat and Dog Play Hide and Seek繪本教學的讀后活動中,教師設計了兩個層層遞進的游戲活動。第一個游戲活動是基于文本的輸出活動,讓學生交換角色,一名學生扮演小狗,其余學生則幫助小貓找小狗,玩捉迷藏的游戲。

T: This time, Dog wants to hide. Do you want to help Cat find Dog?

T: Who wants to be the dog?Close your eyes.

Ss: Five, four, three, two, one.

T: Open your eyes.

S: Is he behind the sofa?

T: Yes./No.

第二個游戲活動是第一個游戲活動的升華。教師準備了有很多小機關的教具畫板,讓學生扮演不同的小動物并在畫板上與同伴用英語玩捉迷藏的游戲。學生在玩游戲的時候非常投入,能夠很自然地使用和內化故事中的語言。

S1: Close your eyes.

S2: Five, four, three, two, one.

S1: Open your eyes.

S2: Is he in/on/behind...?

S1: Yes. Its your turn. Close your eyes. / No. He is in/on/behind...

創設有情境感的游戲活動,可以強化學生的參與感,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掌握英語知識,提升他們的信心,讓課堂變得更有活力。

(三)評價具身體驗,優化閱讀測評

1.變枯燥的習題為真實情境中的閱讀任務

學習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5 Signs,引導學生設計各種場所專屬的標志;學習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引導學生聚焦核心話題,運用思維導圖梳理問題清單,探尋讓城市更清潔的思維密碼;學習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3 A healthy diet時,明確閱讀任務,讓學生利用學習經驗,設計全家人的合理健康飲食菜單。

2.變被動做題為積極主動地“做事”

在設計英語教學活動時,教師要給學生找“事”干,找用語言干的事,找有意義、有價值、有助于學生成長的事。教學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下冊時,筆者結合單元話題,在閱讀教學后設計了具有時效感、富有新鮮感的挑戰任務,如“My summer holiday plan”“My dream”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了學生的言語智慧。從言語交際的實際需要出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在真實情境中“做事情”,在閱讀與表達中感受到智慧滿足帶來的快樂。

3.變單一的作業批改為豐富多彩的作品展示

將單一的作業轉變為形式多樣的作品展示,可以為學生探索出一條“雙減”背景下的學習路徑。在展示學習的過程中,讓思維可視化。如教學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7 Protect the Earth后,筆者讓學生制作以“Protect the Earth”為主題的海報,借助個人創作、小組合作等方式,展示他們在閱讀學習后對保護地球的理解。學生們精心設計的海報,展現出他們的實踐創新能力。

英語閱讀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應用具身認知理論以更好地豐富學生的身心體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知識學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強化其語言知識和文本理解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閱讀品格,進而促進其閱讀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張素玉.基于具身認知理論的小學英語以說促寫教學探究[J].江蘇教育,2021(86).

[3]潘莉芳.關注具身體驗,提升閱讀素養——基于三個繪本閱讀教學片段的思考[J].教育觀察.2019(25).

[4]王薔,敖娜仁圖雅.中小學生外語閱讀素養的構成及教學啟示[J].中國外語教育, 2015(1).

[5]朱玲燕.閱讀素養視域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究——以一堂繪本教學課為例[J]. 英語教師, 2020(10).

[6]江霞,陳俊.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品質培養的問題與路徑探索[J].基礎教育課程, 2022(1).

猜你喜歡
具身認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具身認知視域下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的教學反思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基于具身認知理論的在線學習環境設計研究
身體對心智的塑造:具身認知及其教育啟示
具身認知及其對課堂教學的啟示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