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單元理念下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實踐

2023-07-31 10:43侯紅徐玲
中小學班主任 2023年14期
關鍵詞:逆向設計核心素養閱讀教學

侯紅?徐玲

[摘要] 新課程標準核心素養呼喚大單元教學設計。以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1Reading板塊Friends第一課時為例,研究提出在大單元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逆向設計明確教學目標、明晰教學主線、確定評估證據,組織開展初中英語大單元閱讀教學實踐,并對活動設計進行了反思。

[關鍵詞] 核心素養;大單元設計;閱讀教學;逆向設計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中提出,要發揮核心素養的統領作用,以主題為引領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英語課程內容包括六大要素: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幾乎每一項都與閱讀有關。由此可見,為推動核心素養落地,大單元理念下的主題閱讀已成為引領課程改革的新趨勢和新動力。

閱讀教學作為單元學習的核心,需要學生在單元育人目標的引領下,在明晰語篇類型、整體框架和語言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考,讀懂作者的意圖、情感、態度等深層含義,體現從語言層次到信息層次,再到思想層次的遞進性閱讀,真正實現意義再建構。因而,大單元理念下的閱讀教學,要求教師從上位視角關注主題關聯,構建由大觀念統領、小觀念融合的體系,并對教材進行橫向整編延伸、縱向梳理拓展,聚焦主題深層意義的挖掘,促進學生深度閱讀,發展學生高階思維,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基于此,筆者嘗試在大單元理念下整合閱讀語篇類型,以逆向設計理論為指導,聚焦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1Reading板塊Friends第一課時這一案例,探索大單元理念下閱讀教學的優化路徑。

一、明確大單元教學目標,分解單課時任務

要進行大單元理念下的閱讀教學,首先應分析和確認大單元的目標和內容,基于閱讀課時細化目標任務和預期教學目標。從期望學生“學會什么”出發,逆向設計學生“如何學會”的過程,為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指明了清晰的方向。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上冊第一模塊為“Teenage life”,下設四個單元,分別談論了朋友、學校生活、外出游玩的一天和DIY。因此,根據教材的設定,確定“Teenage life”為大單元的主題,主題語境為“人與自我”。通過把握“Teenage life”這一大單元主題和主線,引領學生圍繞四個子單元話題,確定大單元的教學目標:探討并談論“Friends”的品質和內涵,在“School life”的環境下感知不同國家的學生學校生活,進而延伸到“A day out”校外的活動和交往,結合“DIY”關注個性成長和技能提升,逐步升華青少年生活的內容和內涵,從感知到認知,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大單元主題語境,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品味青少年生活的豐富和精彩?;诖?,確定該大單元下的子單元“Friends”的單元目標:學生在單元學習后,能夠通過單元語言知識點的學習,描述朋友的外貌和個性品質;對比分析朋友的能力,在情境中運用語法知識;從不同角度設計朋友的信息卡并進行寫作;理解友誼的內涵和如何與他人相處,形成正確的交友價值觀。

在確定了大單元目標和單元目標的基礎上,我們分析閱讀板塊的語篇,依據語篇類型和對文本的解讀,確定本單元閱讀課的目標:學生在本課時學習后,能夠辨別三篇作品中的大意以獲得有關培養外貌、品質等方面的基本信息;通過循證閱讀獲取支撐大意的細節內容;從不同方面談論自己最好的朋友;探尋友誼的真諦并學會享受、珍惜友誼。

《新課標》指出,要加強單元教學的整體性,圍繞單元主題,充分挖掘育人價值,確定單元育人目標和教學主線,深入解讀和分析各語篇及相關教學資源,圍繞主題意義生成深層認知,促進核心素養綜合表現的達成?;诖髥卧慕虒W目標,本子單元的閱讀教學可在大單元主題的引領下避免碎片化,讓學生在以“友誼的真諦”為主線的主題意義下進行深層探究,不拘泥于原有語篇,而是站在學科育人的角度設計教與學的活動。

二、明晰主線,緊扣大單元目標開展閱讀教學

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課堂就是圍繞一定的主題,設計課堂教學的目標、內容與活動。教師在研讀語篇后,就要明確主題意義,提煉結構化知識,建立其與主題意義之間的關聯,把握教學主線。本課時教材中給出的標題是“Best friends”,創設的情境是參加征文比賽的三篇參賽作品。通過對三篇作品的研讀,筆者發現這三篇作品在結構上存在相似性,每篇作品的篇幅較小,內容集中在描寫朋友的外貌和個性上,泛泛而談,較為單一。語篇是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載體,不同類型的語篇為探究主題意義提供了多樣化的內容素材。如果只聚焦原有的三篇文本,學生的語言技能和閱讀技能只能停留在碎片化的知識上,不足以激發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探究,也會影響學生思維發展和語言學習的成效??梢?,缺少了主題的引領,勢必會影響核心素養的培養。

因此,我們在原有文本的基礎上確定主題為“探尋友誼的真諦”,站在“大概念”的高度,統領閱讀活動。將第一篇作品作為引子,引導學生掌握本課時的核心閱讀技巧——細節支撐觀點,然后集中分析第二、三兩篇作品,引導學生歸納出朋友的內涵是同甘、共苦。但朋友的內涵僅此兩項還不夠深入,我們又進行資源的開發和文本的整合,加入了拓展閱讀的故事類語篇,以主人公的經歷引導學生感知語言,形成結構化知識,體會友誼給人帶來的積極變化,豐富主題意義,重新建立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探尋友誼的最高層次——成為更好的自己。以What makes friends so special?這一問題為主線,以探究友誼的真諦為目標,設計本課的閱讀任務:橫向處理課本三篇文章中有關朋友外貌方面的內容,縱向分析其個性、才能、故事等,厘清文章結構,引導學生進行循證閱讀;梳理拓展閱讀材料故事情節,分析人物情感變化,在合作探究中感悟主題內涵,體會友誼的力量;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探究主題意義,分析What is friendship?探尋友誼的真諦;引導學生將獲取的知識、能力、情感遷移到新的情境中,表達對朋友的愛和感恩,深化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和運用。由此,幫助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到友誼的真諦是互相影響、互相成就、彼此共進,從而讓“人與自我”這一主題得到升華。

總之,大單元理念下的教學設計把主題意義提高到了統攝的地位,將具有系統性、邏輯性和梯度性的任務依次展開,是體現科學性、豐富學生認識世界途徑、激發學生持續深度發展的有效方法。而明晰了主題語境下的教學主線,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在完整的教學方案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地。

三、確定評估證據,貫徹大單元理念

傳統教學在確定了課時目標后,授課教師往往優先考慮如何選擇合適的教法、如何設計聽說讀寫活動、如何很好地完成教學內容的傳授。但是,常常會忽略我們到底要學生學到什么、教學活動的設計能否使之達成,以及如何來證明已經達成?!缎抡n標》指出,落實核心素養必須推動“教—學—評”一體化。在實施教學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觀察、提問、追問,以及合理、科學的測試等方式,收集學生學習是否真正發生的證據,包括理解了什么、能表達什么、會做什么,以及是否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等。

1.創設情境,培養關鍵能力。學習者對于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往往需要情境的支撐,因此,合適的情境可以為學習者掌握知識提供背景,為知識的習得與運用提供活動場景與資源條件。本課時的能力目標是要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取“大意”和“細節支撐”,并明白其中的寫作特點和優勢。那么,如何來確定學生是否達到了這一目標?我們通過創設“公交車架構”情境,引導學生理解“main ideas”就是公交車的整體性框架。但光有框架并不能驅動車輛的前進,只有當內在驅動和車輪轉動時,這輛車才能前進。而這里的內在驅動和車輪就是支撐“main ideas”的“details”。通過引導學生關注“main ideas”,結合循證閱讀,尋找證據證明觀點,探索促使車輛前進的內驅力即“details”,讓學生在情境中感知、理解和運用。當授課教師在尋找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證據,學生也在為論點尋找論據,二者并駕齊驅,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和學科邏輯能力。

[教學片段1]教師展示公交車車身的幻燈片,鼓勵學生尋找有關Betty的main ideas:Betty is generous. She is also helpful. Betty has a good voice.并詢問學生:

T: Can the bus go around now?

S: No.

T: So lets do something helpful. Please read more carefully and find out some details to support the main ideas.For example, the first one. Betty is generous. What is the detail?

S:She is willing to share her things with her friends.

接著,處理另外兩個main ideas,直到車輪完整,可以轉動(如下圖)。

通過公交車這一形象生動的方式創設思維情境,為學生搭設學習框架,使得每一個問題之間循序漸進、過渡自然。通過這樣直觀的展示和探究,學生對“細節支撐觀點”的寫作特點便能夠真正“理解”。這樣的情境貫穿整節課的閱讀過程,包括接下來第二、三兩篇介紹Max和May,以及閱讀拓展語篇中的主人公。通過同時展示多重信息,讓學生充分經歷理解、應用、綜合等過程,分析、對比和重組信息,以驗證目標是否達成。

[教學片段2]通過閱讀,學生將Max的個性品質歸納為humorous和interesting。

T:Max is interesting. Whats the detail?

S:When he walks past our desks, he often knocks our books and pens onto the floor.

T:Yes, thats right. But just think about it:if your classmate walks past your desk,he often knocks your books and pens onto the floor,how do you feel?(教師邊闡述邊在課桌間走動,做出撞擊的動作)

S:Maybe I will feel angry.

T:So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S:I think he is careless and a little rude.

T:But the writer says Max is so interesting. What makes the difference?

S:Because they are best friends.

T:Thats it! So you see“Tolerance will make friendship last forever.”

通過創設真實的情境和互動,促進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主題,在思維的沖突中培養高階思維,從關注語言活動走向關注理解和情感體驗。諺語的引入使得學生在有理有據有支撐的語言環境中形成正確的交友觀,完成對主題意義的自我提煉。而且,諺語的引入也貫穿后面各個教學任務,增強了課堂環節的相關性和系統性。

2.以評促學,建立素養導向。教師通過有效組織課堂活動,指導學生參與語言實踐,將學科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自身的學科核心素養?!缎抡n標》明確指出,要注重“教—學—評”一體化設計?!霸u”主要發揮監控教與學過程和效果的作用,為促教、促學提供參考和依據。大單元觀念下的閱讀課設計以主題為引領,關注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落地。但我們不能僅僅教授和引導,更要及時評價,及時收集學生已經“理解”的證據。在青少年相處的過程中,學校生活必定是學生培養友誼的主環境。學生就“朋友”的話題會有自己豐富的體驗和理解,教師要打開思路,不能讓課堂局限在自身認知里。

[教學片段3]通過閱讀,學生歸納出三個朋友的外貌、個性。

T:Now,it is turn to talk about our friends. What can we talk about?

S1:Looks and personalities.

S2:Hobbies and dreams.

T:Anything else?

S3:Future plans and stories between us.

T:Good,now choose one of the points and talk about it?

在完成本課時教材內容的學習后,設置以輸出為主的課堂任務,引導學生鞏固所學,對閱讀語篇中有關朋友的外貌、性格和未來計劃方面進行歸納和總結,學習參賽作者的行文方法,并思考、完善參賽語篇的內容和內涵,將“細節支撐觀點”的學習技能融入其中,考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語言知識與技能,能否在輸出的過程中運用邏輯思維,實現知識和方法的內化,確保下一步的拓展閱讀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進。

3.整合資源,豐富主題意義?!缎抡n標》指出,要為學生提供接觸和體驗各種語篇類型的機會,建立文體圖式、內容圖式和語言圖式,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語篇知識有效獲取和傳遞信息,表達觀點和態度。為豐富主題語境,在選取拓展材料時應考慮符合學生的水平,確保所選語篇具有正確的價值導向,有利于學生的知識建構和思維發展。本節課選取的語篇彌補了原有教材語篇的局限性,聚焦故事性文本,避免主題的空泛,以主人公如何收獲友誼為明線,以主人公情感變化為暗線,拓展主題意義,使主題意義更飽滿,情感體驗更豐富。

[教學片段4]教師通過設問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整體閱讀拓展材料,尋找證據,填充文本中的空格?!癆 girl gave me an important gift. It was a ______.”

T:What was the important gift?

S:It was a smile?

T:How do you know?Can you find out the key word or the key sentence?

S1:The key sentence is“That smile changed my life.”

S2:And“smile”appears many times in the whole passage.

T:You got it! Lets read more carefully and find out how the smile changed Alices life.

拓展材料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有自己的明線和暗線,問題鏈的設計幫助學生厘清故事情節的發展變化,分析語言,在變化中引導學生體驗友誼的力量和真諦。同時,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將培養獲取、概括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思考、合作學習并行,對之前所習得的學習技能進行遷移運用,從而更為深入地解讀主題,體會到友誼的美好,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如此,學生在拓展材料的學習中會習得友誼的最高境界——成就更好的自己,大單元的主題意義便得到了更為豐富的內涵。

4.注重真實,提升探索體驗。核心素養是學生自己反思和領悟出來的,不是直接“教”出來的,從具體的知識與技能到學科核心素養,其關鍵環節在于介入真實情境與學后反思。譯林版教材課后的練習中給出的活動建議是讓學生在三個作品語篇中選出自己最好的朋友,檢測學生對細節的理解和對個性的證據支撐,但不少學生無法對這一虛擬的朋友作出判斷,主要原因就是這種情境缺乏真實性和判斷的依據。大單元教學強調學生核心素養的獲得必須通過真實情境中的任務來達成,這也是逆向設計的理念,只有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去體驗和運用,語言學習才有意義。

[教學片段5]創設情境(如下圖):Teenagers Magazine calls on you to write a letter to your best friends and show your love/gratitude .

從宏觀的個性品質到微觀的故事敘述,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體悟到友誼的真諦和三大境界(同甘、共苦、成為更好的自己),大單元的理念讓學生在每一個環節都能參與有深度、高質量的任務設置。在設計課后作業時,教師更要關注主題意義的延伸。作業設計要基于主題,層次分明,內容豐富,使學生在探究中走出文本,在情境中超越文本,幫助學生搭建文本與現實生活的橋梁,真正實現語言的遷移和運用。

[本文系江蘇省第十四期教研重點自籌課題“UbD理論下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21JY14-ZB57)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程曉堂.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教學理念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10).

[2]崔允漷.如何開展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設計[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2).

[3]鄧靖武.以大情境統領課堂,克服情境創設碎片化[J].基礎教育課程,2020(11).

[4]葛婷婷.大單元觀念下初中英語寫作課實踐[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0(01).

[5]盛艷萍.核心素養背景下對“人與社會”主題意義與內涵的探究[J].英語學習,2017(12).

侯 紅? ?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外國語學校,泰州市學科帶頭人,靖江市名師工作室領銜人。

徐 玲? ?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城北實驗學校,泰州市教壇新秀,曾獲得江蘇省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江蘇省優課評比一等獎。

猜你喜歡
逆向設計核心素養閱讀教學
核心置換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基于逆向工程的農用電動汽車殼體造型設計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基于多案例的汽車外觀逆向設計潛在侵權風險研究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