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教育現代化:守正、創新與展望

2023-08-03 10:46陳殿兵楊新曉朱鑫燦
現代教育科學 2023年4期
關鍵詞:理論基礎實踐路徑

陳殿兵 楊新曉 朱鑫燦

[摘 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描繪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教育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要通過不同形式的牽引全方位、全過程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文章在分析與解讀政策文本的基礎上,從“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人民至上、頂層設計的穩定性、有效借鑒”等守正層面提煉了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力量與政策源泉,闡述了“全人、全過程、共同體”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創新舉措,并在守正和創新的基礎上,展望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思想理路、理論導向與實踐路徑。

[關鍵詞]中國式教育現代化;守正與創新;理論基礎;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23)04-0001-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4.001

一、研究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總結、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推動和拓展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本質與特征。教育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要在分析我國國情的基礎上,通過有效借鑒,以中國式教育現代化來推進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和教育強國的實現,以教育強國建設來支撐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在中國式現代化推進與發展過程中,通過堅守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教育的人民立場、教育頂層設計的穩定性、有效借鑒的導向等基礎上,通過全人、全過程、良生態、共同體等系列創新舉措來逐步實現并持續推進的。展望未來,中國式教育現代化要在守正和創新的基礎上以系統論和復雜論為理論導向,通過高質量發展、依法治理和認同教育等多元的路徑來分析和解決教育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牽引推動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全要素,使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創新和示范帶動作用成為中國式現代化接續前行的有益環境和助力因素。

二、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守正

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過程留下了守正的顯著烙印。這里的守正既是在持續推進教育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在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中,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的教育現代化”“為誰的教育現代化”,以及“實現怎樣的教育現代化”等關鍵問題理性的、審慎的、借鑒的回答,又是在教育頂層設計與教育實踐系統推進中,對如何處理好傳統與現代、國內與國際進行反復驗證的過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改革開放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成就表明,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教育的人民立場、教育頂層設計的穩定性、有效借鑒的導向是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守正方面。

(一)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是教育守正的定盤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高度重視教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將黨的領導力貫徹到中國式教育事業的各個方面和不同環節,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是教育發展的寶貴歷史經驗,是教育守正的定盤星。正是由于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系統和整體的領導,中國教育事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才能統籌兼顧、統一部署,全國上下一盤棋,為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和政策支撐。

在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和所處的時代語境出發,主要是通過不同時期教育方針的調整和完善來實現的?;仡檸资陙碇袊逃陌l展史,在指導思想方面,將堅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立場,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教育實踐相結合;在根本宗旨方面,將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堅持人民立場,不斷增強人民的教育獲得感;在辦學方向方面,將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作為根本遵循;在教育戰略和戰略目標層面,先后出臺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2010—2020)》《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為中國教育現代化的快速發展、教育強國目標的有效達成以及人民滿意教育的歸旨都進行了全面部署;在教育培養對象層面,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人”和“如何培養人”等基本問題,先后通過“五育并舉”“五育融合”等舉措明確提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

(二)教育的人民立場是教育守正的指南針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滿足人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人民的教育獲得感,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既是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特色之一,更是教育發展守正的指南針[2。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人民立場正朝著全民教育、終身教育,面向每個人、適合每個人,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建構,最終形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全民學習型社會。

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既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根本遵循,更是教育守正的指南針?;仡欀袊逃龓资臧l展的全過程,從“依靠和發動工農群眾辦學”到“人民教育人民辦”,從“積極鼓勵并倡導社會力量投資辦教育”到“引導規范社會力量辦學”,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每一次發展都離不開人民群眾辦教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每一次創新都源于人民群眾的智慧與實踐偉力;從“教育面向工農大眾”到“恢復和發展人民教育”,從“教育為人民服務”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再到“努力辦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為了人民”始終是教育發展改革的基本遵循和根本立場[3。

(三)教育頂層設計的穩定是教育守正的壓艙石

教育政策持續穩定運行是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守正。教育政策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的動態發展過程,是黨和政府等政治實體在一定時期為了實現教育目標和任務而協調內外關系所制定的行動依據和準則[4。在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教育政策始終與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政策相向而行,構筑國家完整的公共政策系統,為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資本。

從建國初期《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定的教育方針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教育政策經歷了一個循序漸進的變遷過程。從《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再到《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到《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到《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教育政策以國家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政策為導向,堅持處理好國家、地方和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遵循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以自主、協調和開放的姿態不斷促進教育朝著優質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教育政策自身形成了一個持續穩定的整體系統,在各級各類政策之間、新舊教育政策之間以及政策所涉及的人財物權等要素之間有序協調,持續發展,從而使整個教育政策處于穩定和發展的狀態,成為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壓艙石。

(四)古今中外的有效借鑒是教育守正的助力器

中國教育必須按照中國的特點和實際來探尋符合中國教育實際的道路,更是中國式教育現代化守正的重要內涵。中國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從中國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國情出發,批判繼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與文明,積極借鑒域外經驗教訓,融通古今中外成為教育發展的有效助力器。誠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指出的,“辦好中國的教育,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

在教育發展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文化觀是教育現代化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從教育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出,近代以來一直存在著兩種對立的傾向:一種是國粹派,主張對中國文化的全盤接收;一種是西化派,主張完全拋棄中國文化,全盤西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教育領域從各種思潮中汲取教訓,逐步形成了“古為今用、批判學習、創新發展”的對待古今中外文化的科學態度。一方面,從建國初期“藝術問題上的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的百家爭鳴”“必須利用現代的科學文化來整理我們優秀的文化遺產,努力創造社會主義的民族的新文化”,到“鉆研、吸收、融化、發展”“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再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來,教育現代化在其進程中逐步形成了成熟的對待民族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另一方面,從“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吸引境外知名學校、教育和科研機構以及企業,合作設立教育教學、實訓、研究機構或項目;鼓勵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學校和一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探索多種方式利用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到“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再到“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重要命題的提出,拓寬了教育對外開放的視野和境界,指明了教育對外開放的戰略方向[5-6。

三、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創新

創新是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源頭活水。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過程是持續創新的過程。創新不僅引領著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轉型,還促使中國在分析和解決教育領域內歷史積累和新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過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了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了一系列的突破性進展,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全人、全過程、共同體等系列創新舉措是推進中國教育取得歷史性成就的重要法寶,更是未來中國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世界教育提供中國式發展經驗和動力的源泉。

(一)全人觀是中國式現代化育人理念的創造性轉化

中國式教育現代化首要的是人的現代化,全人觀是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核心和基本遵循。首先,人是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主體,是教育現代化理念的創造者,更是教育現代化實踐的承擔者。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穩定、高質量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人。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通過人的發展、依靠人的發展,更是為了人的發展,是教育成果由人來共享,讓人具有更多更優質獲得感的發展[7。其次,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所有人的現代化。教育現代化要為所有教育人創造多元的教育環境、優質的教育資源、個性化的學習機會,為每個人潛能的釋放和全面發展而改革創新,這是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公平正義的價值訴求。最后,中國式現代化要服務于人整體素養的可持續發展,要通過現代化的理念、價值觀的教育來引導和促進人的思維、精神、能力的高階發展。

(二)全過程是中國式教育現代化育人實踐的創新性發展

在信息化社會的大背景下,教育的發展如何更好地應對國內外環境所帶來的挑戰,回應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聽取廣大人民群眾對教育的利益訴求,精準識別教育發展的新形態、新規律,有效形成制度化、系統化、人性化的育人生態,最終高效地完成育人目標,都是中國式教育現代化在育人實踐中的必答題。全過程育人理念的提出以及實踐性的導向是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又一創新。

全過程首先是教育培養目標的全程建構。例如,從五育割裂到五育并舉再到五育融合的育人目標既強調育人理念的過程性發展,又注重育人過程的行動與實踐。其次,全過程更加關注重大教育政策方針與法律法規的制定、出臺民意調研與回應,通過程序讓人民群眾參與到具體、豐富的過程中來,實現教育現代化治理過程的協商、管理、評議與監督。例如,《中小學生教育懲戒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都是歷經一線調研、專家座談、網民建議的成果,人民群眾的全過程參與成為教育現代化決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共同體是中國式教育現代化實踐路徑的革新性舉措

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在人口規模巨大、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分布、城鄉發展不均衡的基本國情下艱難發展起來的現代化。教育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和實踐探索成為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革新性舉措。教育共同體在教育現代化尤其是在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目標的實施過程中發揮著基礎性、全域性和先導性的作用,它超越了單一區域內發展的局限性,以共同利益和共同責任為核心,打破要素配置的時空分割,將不同要素資源有機連接,實現制度性和技術性要素的有效配置,從而促進教育資源的有效融合與發展。

從國內來看,在共同體理念的引領下,教育領域內東西部先后經歷了“從輸血到造血”“從扶貧到扶志”再到“精準對接”的不同共同體發展模式[8;城鄉通過融合、共建、協作等不同實踐模式,實現城鎮優質教育資源向鄉村的“下沉”,實現城鄉資源互補,提升教學質量,激發學校的內生活力;社會力量及要素參與到教育共同體的建設中來,為教育的高質量、多渠道、多層次、數字化和立體化發展提供動力機制。

在國際上,為弘揚人類共同價值,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促進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借鑒,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領導集體提出了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引領下,中國教育充分挖掘中華文明中所蘊含的仁愛、正義、和諧、大同等精神財富,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通過“一帶一路”合作辦學,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合組織等之間的有效協作,并積極參與發展中國家的教育援建工作,持續推動世界各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承擔了大國責任,彰顯了大國風范[9。

四、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展望

展望未來,中國式教育現代化必然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人民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復雜論和系統論為理論指導,堅持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路徑,以增加人民教育獲得感、幸福感為價值歸宿,發揮教育對新時代新征程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推進教育重大問題的解決取得成效,推動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實現教育生態的良性循環,讓教育持續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助力要素。

(一)思想理路:自信自強,創新發展

中國發展獨特的文化傳統、歷史命運、時代境遇為中國教育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注入了鮮明的民族特色。這就要求我們在未來中國教育現代化探索與發展的過程中充滿自信,堅持走中國特色價值觀教育發展之路;探尋教育發展的規律,不斷實現教育發展理論和實踐的創新突破,為世界教育的探索與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中國教育發展思想理路的自信自強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教育事業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基本經驗,源于黨領導下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總體方略的統領,更源于高素質專業化教師教育隊伍的持續奮斗。未來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發展要著眼于中國基本國情,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以順應時代要求和人民發展需求的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提供智力支持。

創新發展是中國特色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更是激發教育要素活力和動力的法寶[10。中國教育過去取得的成績是創新發展的結果,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未來更離不開創新與發展。展望未來,中國式教育現代化要以創新發展為根本動力,用創新和發展的力量來發現、研究和解決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所關心的熱點問題,以創新發展激發活力,增強動力,不斷增加教育人的參與感、獲得感和成就感,持續推動教育現代化向縱深發展,增強中國特色教育的世界影響力。

(二)理論導向:系統謀劃,統籌布局

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理論創新與發展的現代化,也必將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改革發展的實踐不斷豐富、日趨完善。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教育及其治理樣態、模式、內容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教育要為國家戰略、區域協調發展以及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儲備,就要在遵循教育發展基本規律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持續回答“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提供理論導向和方法論,服務于國家整體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新征程?!跋到y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面對復雜變化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在理論導向上要堅持系統思維和方法,樹立系統思維與觀念,用系統思維和方法指導實踐,解決中國教育現代化發展面臨的系列問題。

系統論是研究系統的一般模式、結構和規律的學問,蘊含著整體性、層次性、開放性和動態相關等基本原理[11。用系統論的理論來指導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發展首先要深刻理解到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要素相互影響、制約的有機整體,并且隨著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凸顯出新的特性與功能。其次,要認識到中國式教育現代化作為一個復雜系統,其結構與功能具有層次與等級之分,系統等級具有質的差異。不同層次與等級之間的發展與聯系要相互配合。再次,系統的開放性是系統發展的前提,也是系統得以穩定存在的條件。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推進是在一個開放的國內和國際環境中進行的。一方面,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發展有賴于系統環境中人才物權的有效輸入;另一方面,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發展又影響和塑造著系統環境中不同因素的發展。最后,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發展的系統,是各因素、各層次相互作用、共同發展的過程。誠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涉及教育改革發展的系列論述和決策部署中指出的,“推進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要把解決具體問題與解決深層次問題結合起來,不斷增強教育改革發展工作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先導性。

(三)實踐路徑:優質均衡,良性生態

中國式教育現代化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歷程中持續發展。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學有所教”到“學有優教”,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未來中國式教育現代化將聚焦“人民日益增長的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和更加多樣的教育需求與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發展之間的矛盾”,持續建構教育良性生態,推進教育朝著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方向邁進[12。展望未來,中國式教育現代化要以優質均衡和良性生態為實踐路徑,實現從普及教育向建設高質量教育的歷史性轉變。

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作出的優質均衡戰略部署加快了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的建設。首先,優質均衡不僅是促進教育公平、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更是建構和諧社會、增進人民福祉、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大實踐工程。各級各類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及學校要協同共謀,以高質量發展的優質均衡部署為要義,堅持問題導向,設定發展路徑,采取有效策略,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更好地解決在基本均衡發展中尚未徹底解決的一些薄弱環節與遺留問題,精準補短補差,實現教育的更高水平、更加均衡、更有質量的發展。其次,隨著中國教育整體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優質均衡的發展也更多地從重硬件建設,轉向更重軟件內涵建設,從重指標合格轉向更重群眾獲得,從重數量規模轉向更重質量效果[13。

良性生態的實踐路徑首先需要構建適應社會轉型發展的現代化教育體系。要以生態學的理論指導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教育諸要素的協調發展,以教育循證為方法調研教育中的各種生態系統,分析其功能以及與教育、與人類的交互作用關系,以尋求教育發展的方向、教育應有的體制以及應采取的各種對策。當下和未來良性教育生態的實踐要著眼于服務終身學習的理念和各級各類教育的全局發展,把有中國特色教育體系的現代化作為總體性發展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現代化系統是一個包含多層次、多形式、多類別、多主體的龐大體系,以良性生態循環為指導原則建立開放、多樣、靈活的現代教育體系,是發揮教育體系整體功能和效率的重要保證,更是實現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其次,良性生態的實踐路徑更應該是依法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建設。法治是現代社會與文明的重要標志,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教育的依法治理是依法治國方略在教育領域內的重要體現,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強調的法治是秩序與規范,要讓法治成為最大公約數,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逐步實現教育治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法治化;另一方面,法治是人權最有效的保障,維護的是廣大教育者參與教育治理的權利,保障的是教育者的合法權益,有助于進一步釋放與激發辦學和管理主體的創造力與活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性循環的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治理生態[14-15。

(四)價值歸宿:人民中心,幸福教育

人民中心、幸福教育是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基本價值訴求和歸宿。堅持教育的人民立場,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增強人民的教育獲得感,是由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的,是我國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根本遵循,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追求。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將培育人才、造福人民列為未來一段時間教育的工作目標,指出要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將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置于段首,進一步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為人民謀幸福的根本宗旨,明確了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凸顯了一切教育工作以人民滿意為標準的價值取向。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立場與核心思想,是中國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新使命、新任務。

參考文獻:

[1]本書編寫組.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43-70.

[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00.

[3]高正亮,萬作芳.“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理念的歷史演進[J].教育史研究,2021(04):28-40.

[4]吳志宏.教育政策與教育法規[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6-11.

[5]孫霄兵.中國教育對外開放70年的政策演變與發展成就[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9 (10):10-15,22.

[6]楊鳳城.中國共產黨對文化發展道路的百年理論探索[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 (05):1-10.

[7]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01).

[8]王嘉毅,封清云,張金.教育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J].教育研究,2016(07):12-21.

[9]靳玉樂,趙瑞雪.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發展邏輯[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 (01):22-23.

[10]習近平.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88.

[11]焦培民,趙亞平.系統實踐哲學芻議[J].系統科學學報,2017(02):11-15.

[12]王湛.自覺堅定地推進素質教育,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J].教育研究,2012(01):65-68.

[13]林煥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如何再上新臺階——從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N].中國教育報,2022-01-20(01).

[14]徐志勇.解決四大關鍵問題,務實提升教育治理效能[J].人民教育,2020(09):18-21.

[15]習近平.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J].求是,2020(22):4-13.

(責任編輯:劉新才)

Chinese-typ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Principles,Innovation and Visions

CHEN Dianbing,YANG Xinxiao,ZHU Xinca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Zhejiang 321004,China)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described the grand blueprint of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Chinese-type to modernization.As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force for Chinese-type modernization,education should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type modernization in an all-round and whole process way through different forms of traction.The article abstracts the strength and policy source of Chinese-typ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over education,the supremacy of the people,the stability of the top-level design,and effective reference”.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policy documents,it clarifies the innovative measures of “the whole person,the whole process,and the common body” of Chinese-typ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ideological path of Chinese-typ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on the basis of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in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and practical path.

Key words:? Chinese-typ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principles and innovation;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practical path

猜你喜歡
理論基礎實踐路徑
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機理、理論、動力和機制
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品牌化開發路徑研究
構建圖書館知識服務理論體系的思考
以“大扶貧”理念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
淺議中職計算機基礎課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會計準則變革的非預期效應理論框架構建
黨的作風建設科學化的實踐路徑和保障機制研究
淺析高校黨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