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習近平關于衛生健康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路徑

2023-08-05 03:00李昕鈺沈瑞林
關鍵詞:共同體衛生人類

李昕鈺,陶 林,2,沈瑞林

1.南京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公共衛生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6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高度重視衛生健康工作,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1]。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其拓寬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實踐進路,成為未來全球治理的新課題[2]。習近平關于衛生健康的系列重要論述,是后疫情時代中國和全球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科學指南,需要在理論闡釋和實踐探索方面持續用力。

一、習近平關于衛生健康重要論述的時代背景

習近平關于衛生健康重要論述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結合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最新成果,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偉業、踐行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的生動闡述。

衛生健康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令世界矚目。人均期望壽命從1949 年的35 歲提升到2021年的78.2 歲,嬰幼兒死亡率從千分之200 下降到千分之5,孕婦死亡率由10萬分之1 500下降到了10萬分之16.1。進入新時代,國家大力實施健康中國戰略。2016年出臺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不僅明確了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大舉措,更重要的是闡明了健康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年8 月19 日,習近平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保?]

衛生健康是中國共產黨謀求人民幸福的擔當。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4]。顯而易見,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同樣面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習近平反復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圍繞這個中心任務,報告專門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進行闡述,再次強調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后疫情時代全球健康治理需要新理念新規則。新冠疫情給中國和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挑戰[5-6],面對新冠疫情的挑戰,中國政府大力倡導開展國際合作,呼吁加強全球健康治理,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共同體意識是世界各國人民休戚與共、守望相助、平等相待、謀求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意識[7]。習近平強調,“人類面臨的所有全球性問題,任何一國想單打獨斗都無法解決,必須開展全球行動、全球應對、全球合作?!保?]面向未來,全球健康治理亟須新理念新規則。

二、習近平關于衛生健康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

習近平關于衛生健康的重要論述,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馬克思主義衛生健康思想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可以從歷史、理論、價值、空間四個維度準確把握其科學內涵。

(一)歷史維度:中國共產黨人關于維護人民健康的新實踐

建黨百年,中國共產黨始終心系人民大眾的健康,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高度關注人民群眾衛生健康事業,習近平關于衛生健康的重要論述植根于中國共產黨人救國救民的衛生健康實踐。中央蘇區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蘇區人民開展衛生運動,提高防疫水平,增強救護能力,先后頒布實施了《蘇維埃區域暫行防疫條例》《衛生運動綱要》等法規政策。20世紀40年代,中國共產黨在陜甘寧邊區完善衛生政策法規,加強防疫宣傳,充實衛生人才隊伍,重視疫病調查研究,增強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有效鞏固了邊區政權。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保障人民群眾衛生健康,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提出了衛生健康理論和思想。毛澤東在《長岡鄉調查》中強調,發動廣大群眾的衛生運動,減少疾病以至消滅疾病,是每個鄉蘇維埃的責任[9]。后來,他反復強調,“一切為了人民健康”。20 世紀50 年代末,當他看到余江縣消滅血吸蟲病的消息后,隨即賦詩《送瘟神》。1965 年,毛澤東指示,中國的衛生工作要把重點放在農村。改革開放之后,鄧小平曾作出明確指示,加強科教文衛的費用,以實現中國的現代化。江澤民也反復強調,新時期衛生工作要服務人民群眾,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胡錦濤指出,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是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衛生是人民的衛生,健康是最大的民生,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科學揭示衛生與健康本質屬性的基本結論[10]。因此,從時代變遷的歷史維度看,習近平關于衛生健康的重要論述,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衛生健康事業的時代傳承,是對中國共產黨人關于衛生健康事業經驗的弘揚,是立足于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提出的解決新時代衛生健康事業新矛盾新挑戰的現實方案。

(二)理論維度: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繼承創新

馬克思主義明確反對抽象地認識人的本質,主張從現實的、具體的個人去認識人的本質,認為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勞動能力的全面發展,既包括體力智力,也包括道德品質、志趣、才能等方面。馬克思、恩格斯在論述勞動依附資本、工人階級被剝削的過程中,批判了資本主義的勞動異化,揭露了工人階級惡劣的勞動條件,身體健康遭受殘酷的摧殘,從而失去了全面發展的權利。馬克思、恩格斯從人的本質發展的角度提出,“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11]。偉大革命導師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也曾多次強調衛生工作,要求大力培養醫學人才,加強醫學的相關科研工作,重視傳染病的防護,保障人民健康。不難看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是從人的本質角度認識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健康問題。生命健康權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前提。習近平所強調的健康中國建設戰略方針,是把人民健康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略全局中統籌推進,并在抗擊新冠疫情中提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偉大構想。一方面,他從全生命周期、大健康的層面揭示了衛生健康工作的規律性,并做出相應的體制機制安排;另一方面,從個體健康、群體健康、全球健康的邏輯提出了衛生健康治理的理念和策略。從這個層面看,習近平關于衛生健康的重要論述,繼承和創新了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并形成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于解決國內國際衛生健康問題的獨特觀點。

(三)價值維度:堅持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12]。習近平關于衛生健康的重要論述是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執政理念的具體化。他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保?3]生命健康權是最基本的人權,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不同時期通過實踐得出的基本結論,也是中國共產黨為什么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問題放在第一位的原因。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黨的十九大、黨的二十大等重要報告中,反復強調要全力維護人民健康,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來看,除了社會領域對于衛生健康的總體布局,生態領域更是從長遠、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角度,對維護人民健康進行了戰略部署??箵粜鹿谝咔樵俅握蔑@了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面對新冠疫情,習近平始終強調要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問題放在日常工作的第一位,要求在全國調集最優秀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救治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盡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在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上,他提出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仡欉^去三年,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可。

(四)空間維度: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倡議

2020 年3 月,習近平在給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慰問電中,首次提出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14]。同年5 月,在第73 屆世界衛生大會上,習近平再度提出“共同佑護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倡議。之后,他在諸多重大國際場合多次提及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倡議,這是為解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提出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價值,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于全球衛生健康治理所貢獻的智慧和力量。習近平關于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論述,集中體現了“三個統一”。一是科學性與實踐性的統一。這一論述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符合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規律。在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實踐中得到檢驗,中國支援國際社會合作抗疫,強化和維持多邊合作機制,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和認同。二是繼承性與創新性的統一。衛生健康共同體思想源于馬克思共同體思想與中國“和合”理念,由此可見這一重要論述的繼承性。同時,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思想引領著全球各國共同抗擊疫情,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傳統共同體理念,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三是人民性與人類性的統一。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體現了國內國際兩個價值層面的統一,它強調將中國命運與世界命運聯系在一起,倡導全人類休戚相關、榮辱與共。其價值取向是為全世界人民服務,突破了國家區域的限制,把世界人民整體利益作為立足點,以實現全球共同享有健康這一根本要求,這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在世界公共衛生治理中的新實踐。

三、習近平關于衛生健康重要論述的實踐路徑

習近平關于衛生健康的重要論述通過轉化為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政策方針,不斷推動我國衛生健康事業取得新的進步。從習近平關于衛生健康重要論述的實踐路徑來看,運用了系統思維、科學思維、創新思維、開放思維,進一步明確了國內國際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四個關鍵著力點。

(一)堅持系統思維,大力實施健康中國發展戰略

系統思維是習近平大力倡導的重要思維方式,也是關于衛生健康重要論述的顯著特點,健康中國戰略尤其充分體現了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系統設計和戰略安排。人民健康的實現不僅在于對疾病治療、身體康復基本要求的滿足,還有疾病預防、健康促進等更高目標的實現[15]。習近平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靶滦蝿菹?,我國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是: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薄丁敖】抵袊?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健康中國建設的奮斗目標:“到2030年,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健康領域發展更加協調,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務質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健康產業繁榮發展,基本實現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睉撜f,健康中國戰略是中國共產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戰略支撐,把健康融入一切政策之中,加快推進科學發展、高質量發展,充分體現了衛生健康工作系統性思維,必將成為加快我國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

公共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衛生健康“預防為主”的方針和系統工作理念?!丁敖】抵袊?030”規劃綱要》對公共衛生服務包括加大力度防控重大傳染疾病作了專門描述,但是真正把公共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是緣于新冠疫情對中國和世界的巨大沖擊。2020 年6 月2日,習近平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會議從健全國家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加強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等多個方面提出維護人民健康的具體要求[16]。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對健康中國建設作出專題闡述,并對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作了重點部署,強調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提高重大疫情早發現能力,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有效遏制重大傳染性疾病傳播。過去三年新冠疫情防控的成功實踐,充分驗證了我國公共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綜合效能。

(二)堅持科學思維,不斷提升衛生健康服務水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習近平高度重視科技工作,強調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大幅增加衛生健康領域科技供給。在2016 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習近平指出,堅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聚焦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藥品安全等重大民生問題,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給,強化公共衛生體系的科技支撐,就一定能讓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環境、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更放心的食品藥品,讓人民的日子更加美好[17]。2020 年9 月,習近平就“十四五”科技事業發展召開科學家座談會時,提出我國科技工作要堅持“四個面向”: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懊嫦蛉嗣裆】怠蓖怀鰪娬{了科技工作要在人民生命健康事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習近平多次強調,要加強衛生與健康領域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健康中國和科技強國以及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新冠疫情發生后,他反復強調科學技術是人類同疾病斗爭的銳利武器,疫情防控離不開科技支撐,并把“尊重科學”作為偉大抗疫精神的重要內容。

中醫藥科研和創新是提升健康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習近平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對中醫藥守正創新、傳承發展作出一系列批示指示,希望把中醫藥這一中華文明瑰寶保護好、發展好,特別強調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其中講清楚中醫藥的療效和科學道理至關重要。習近平強調,要堅持中西醫并重,促進中西醫結合。在2021年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他指出,要用科學的方式總結中西藥對新冠病毒感染治療方面的效果。從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實踐看,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一直是一個顯著特點,新冠疫情防控的成功實踐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中醫藥傳承創新的成果,也展現了中醫藥科研和創新在未來衛生健康服務中的良好前景。

(三)堅持創新思維,著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醫改是當今世界各國面臨的普遍性難題,在擁有14億人口、發展不平衡的中國推進醫改更是難上加難。對于健康中國建設而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中國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醫療負擔一直是壓在我國居民身上的重擔,也是居民最關心的現實問題[18]。對于醫改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習近平早有洞見。2013年8月,習近平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時強調,我們將迎難而上,以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為重點,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探索出一條中國式改革路子。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他再次指出,當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到了啃硬骨頭的攻堅期,醫療衛生制度建設上要取得突破[19]。對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習近平親自部署,親自推動。2016 年2 月,習近平專門聽取了福建三明市醫改情況,并要求全國總結推廣三明改革經驗。之后,他還親赴福建三明市調研醫改推進情況,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指出要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并完善現代化的醫院管理制度。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體系,下一階段要在人人享有基本健康服務基礎上,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不同層次健康需求,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更好地擴大健康服務優質供給。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這為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指明了方向和路徑,也是健康中國戰略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新任務。制度創新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功的關鍵所在,勇于創新是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走向深入的根本動力。

(四)堅持開放思維,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是衛生健康領域開放合作的重要理念和關鍵載體。習近平提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既是中國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衛生健康領域國際合作的必然要求和現實選擇。要有效推動國際社會衛生健康領域的全面合作,必須爭取國際社會對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的廣泛理解和認同。西方發達國家在零和博弈和冷戰思維的作用下,對衛生健康合作的態度模糊不清,將中國的衛生健康共同體視為向國外輸出的價值觀念。當前,互利合作是中國推進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構建的首要路徑[20],因此,我們要加緊開展工作,盡快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對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共識。要建立國際話語權體系,把握話語的主動權,講好中國的故事,展示中國與世界共同抗擊疾病的美好前景;要采取切實的措施,積極推進與西方國家在健康問題上的實質性合作,以實際行動使其擺脫狹隘的民族主義,著眼于人類未來發展;要從不同國家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學習中,喚醒人們對生命健康的關注,消除民族隔閡,共同維護人類生命健康;要加強與國際機構的交流和合作,通過對話交流、互訪互動等形式,將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傳遞給各國及國際組織,彼此建立起信任關系,使中國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要依托公共衛生項目合作。后疫情時代,國際社會對公共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需求增大,預防和處置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成為國際社會面臨的普遍難題,這個問題在發展中國家顯得尤為突出。要實現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建設,必須加強國際公共衛生項目合作。各國政府要加強公共健康財政投資,保障醫療器械產業鏈的供應。要為那些公共健康基礎薄弱的國家提供財政和疫苗支持,協助他們建設基本醫療體系和綜合醫院、藥品儲運等公共健康基礎設施。充分發揮國際援助項目、私人機構、基金會、非營利性機構的作用,彌補醫療保健方面的不足。加強重大傳染病病原體的溯源、疫苗研發、病毒檢測和技術交流等領域的合作研究。優先向公共健康系統薄弱的國家提供疫苗。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反應和監測網絡,強化監測、通報和評估。合作共建公共健康信息大數據平臺,實現遠程指揮、遠程會診、遠程手術、遠程數據傳送等功能,促進國際公共衛生技術交流和信息共享。

習近平關于衛生健康的重要論述是歷史傳承和觀照現實的產物,是新時代我國衛生健康工作發展的根本遵循,也是加強衛生健康領域國際合作、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指導思想。根據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任何理論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客觀世界和社會實踐是變化發展的,理論會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從而理論與實踐實現歷史的統一。習近平關于衛生健康的重要論述,將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豐富,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實現新的理論飛躍。

猜你喜歡
共同體衛生人類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人類第一殺手
衛生與健康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衛生歌
人類正在消滅自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