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理論蘊涵與實踐價值

2023-08-07 03:21郭玲玲張人天
關鍵詞:家教家風家庭

郭玲玲, 張人天

(1.遼寧大學 哲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6;2.廈門大學 哲學與當代社會研究中心,福建 廈門 361005)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保?]關于“家庭家教家風”的相關表述相繼出現于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的報告后,首次出現在黨代會的報告中,并作為“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凸顯了家庭在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中的基石作用,由此可見黨中央高度重視家庭建設。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教家風作為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精神和靈魂,通過成員較為穩定的生活方式、價值導向和行為準則,顯現出家族或家庭的道德倫理風范和文明教養水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多次強調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性,要求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2]并在十九大以后將家教家風建設提升到治國理政的新高度,形成了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具有深刻的生成邏輯、豐富的時代內涵與完整的內容結構,其著眼于新時代的中國國情和現實要求,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真實關切,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家庭文明建設理念,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一、 挖掘與剖析: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生成邏輯

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有深厚的理論淵源與實踐基礎,其生成邏輯實現了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多重統一,從學理上探討和闡釋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生成邏輯,有助于加強對其科學認識和深刻理解。

1. 理論賡續:馬克思主義家庭觀的時代表達

馬克思主義具有豐富的家庭建設思想,在不同歷史背景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提出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家庭建設觀點,其立場觀點方法始終引領著家庭建設。在此堅實理論基礎之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關于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系列重要論述。第一,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基于唯物史觀指出了家庭的發展動力與歷史作用,即“兩種生產”共同驅動了作為社會組成單位的家庭的產生和發展,家庭的發展決定并體現著人的歷史發展;闡明了家庭的道德基礎與倫理本質,即家庭的構建也是基于愛情基礎上的婚姻的構建,其本質仍是由主體“人”建立并圍繞“人”展開的社會關系;明確了包括生育功能、經濟功能、政治及情感功能在內的家庭核心功能與構建平等、互愛的家庭關系的目標設想。[3]第二,在新文化運動時期,李大釗、向警予、蔡和森等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基于家庭演變與社會變遷、改造中國與婦女解放等角度以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為主脈絡、從批判舊家庭到走出小家庭為基本走向回應中國近代家庭問題。[4]第三,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毛澤東、鄧小平等歷代領導人,立足于中國現實問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思想,如毛澤東強調嚴格要求自己,樹立勤儉、讀書、孝親、清廉的家風;嚴格要求子女,倡導勞動、尚學、親民、重視婚姻的家風;強調厚待親友,但要守住底線的家風??傊?,這些家庭思想皆體現了關于家庭本質、婦女地位、家庭與社會的關系等馬克思主義家庭觀的基本內核和觀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此基礎上結合新時代新國情新特征作出了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新的時代表達。

2. 文化承繼: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智慧汲取

在中國幾千年的倫理親緣宗法傳統社會中,“家”作為一個基礎性范疇在傳統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家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倫理本位,[5]蘊含著廣泛而豐富的家教家風經驗與理念,其核心是化育成人,即要求家庭成員樹立家國天下的情懷,引導其崇德、向善,成為有益于家庭和社會的人。[6]我國傳統家教家風核心內容包括:第一,立德。傳統家教家風普遍認為教育子孫首要且最重要的任務是使其成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養正于蒙”[7]“教子嬰孩”[8]要求對個體從小進行道德教化。第二,勉學。我國自古以耕讀為本、詩書傳家為治家傳統,認為“詩書,起家之本”[9],因而流傳諸如孟母斷杼教子、懸梁刺股、聚螢映雪、皇甫謐年二十始勤學等歷史典故。第三,孝親。傳統家教家風主張孝為立身之本,主要培養與教化“孝”“悌”之德行,并以親情關系的“孝”為基點,將其作為行為規范之首延伸至社會關系的一切善行為。第四,擇交。我國自古將審慎交友作為家教家風的內容,倡導以道義相交,“與君子游,如長日加益,而不自知也”[10]。第五,戒貪?!笆嘶轮?,清廉為最”[11]119,我國古代官宦家庭將清正廉潔作為家教家風的重要內容,曾國藩在家書中寫道:“予自三十歲以來,即以做官發財為恥,以宦囊積金遺子孫為可羞可恨?!保?2]戒貪的家教家風不僅約束為官者本人,還約束為官者的親屬。[13]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思想積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中列舉我國古代“子孫多賢達、功業多卓越”的名門家風,如感嘆北宋楊家“楊家兒孫,無論將宦,必以精血肝膽報國”之家風的力量。[14]習近平總書記通過挖掘中國傳統優秀家教家風文化,激活了傳統家教家風文化的生命。

3. 困境逼促:當代家庭現實問題的強烈呼喚

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著眼于當代家庭的新問題,立足于新時代家庭建設的新實踐,為有效解決當代家庭紛繁復雜的現實難題提供了全新方案。當代中國家庭建設存在如下問題:第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傳統家庭倫理實現了現代轉向,表現為婚姻家庭生活自主化、價值觀念多元化、目的功能現代化,導致婚姻穩定性下降以及家庭血緣親緣關系、家庭責任感逐步淡化,[15]導致家庭功能弱化、家教工作缺位、家風文化斷層等問題日益突出。[16]第二,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西方資本主義敵對勢力通過文化入侵,對我國家庭建設領域進行滲透,西方文化理想化的聲音不斷出現,歷史虛無主義、個人主義與自由主義等思潮漸趨膨脹并蔓延至愛情、婚姻、家庭、性關系等相關環節,出現了“閃婚閃離”“一夜情”“包二奶”“代孕”等倫理問題。第三,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大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內政治生態不斷凈化。根據少數違紀違法的領導干部的調查表明,家教家風問題已成為其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17]體現在部分領導干部培育家風的意識不強,對家庭成員不聞不問,甚至違背家庭婚姻道德,放縱不良情欲,大搞權色交易,抑或是縱容、默許親屬違法犯罪,使家庭成為權錢交易的場所,甚至利用公權為親屬牟利,用權力作為“等價物”謀取回報、疏通路子。[18]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是對黨內黨外家庭建設突出問題的回應,深刻闡述了家教家風的時代內涵與實踐進路,為黨風建設開辟出新的路徑。

4. 實踐體認:習近平豐富且獨特的個人閱歷

實踐是理論之母。習近平總書記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視源于其自身豐富且獨特的人生經歷,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原生家庭環境的熏陶。習近平總書記出生并成長在老一輩紅色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家庭,家教家風對其成長產生了深遠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家書中寫道,父親習仲勛與母親齊心嚴格的家教家風是眾所周知的。[19]習氏家風要求重視家庭、艱苦奮斗、嚴于律己,勤儉持家、低調做人,這是習仲勛要求子女所具備的基本素養。習氏家風還高度強調愛國奉獻精神和對共產主義信仰的執著追求,將家風上升至關乎國家興盛的高度。第二,七年知青歲月的錘煉。1969 年,十五歲的習近平從繁華的北京來到黃土高原的梁家河村,七年知青生活一方面鍛造了習近平不畏艱辛的堅韌品質,表現出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另一方面使他真正認識到了中國基層百姓的艱辛生活、真實想法與實際需求,洞悉了基層家庭真切的家教家風問題,為他推行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積累了豐富的基層經驗,從而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推行具體實踐舉措。第三,長期從政經歷的磨礪。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來自習近平總書記自1982 年以來在各層級領導工作中積累的豐富實踐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工作中一方面始終保持高度責任感,以國家利益為重,常記父母教誨:“作為領導干部是以工作為重,以國家大事為重。什么是孝?為人民服務,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20]另一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年領導工作中始終秉持習氏家風,不搞特殊化,嚴格要求自己與家人,做到清正廉潔??傮w而言,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實踐基礎上的經驗性總結與升華,進而構建系統完整、內涵豐富的內容體系。

二、 探索與解讀: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理論內涵

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內涵豐富而深刻,系統回答了當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地位、基本內容和建設路徑,以“家庭、家教、家風”三位一體構建了邏輯嚴密、內容完備、實踐指向鮮明的家風建設體系。

1. 家庭: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

家庭是在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基礎上產生的、以情感為紐帶、親屬之間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單位,是家風建設的基石。馬克思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中指出“家庭是一個能動的要素,它從來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由較低階段的形式進到較高階段的形式?!保?1]“關于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它必然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就像它過去那樣。它是社會制度的產物……”[22]由此可見,家庭一詞并不應當僅僅被理解為抽象的、固定的、靜止的概念。隨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家庭性質、家庭組織、家庭構成、家庭功能和作用也會隨之發生變化。生產力不斷進步,家庭也不斷向高階化發展。人類經歷了順序相承的五種家庭形態,即血緣制家庭、普那路亞制家庭、對偶制家庭、父權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是現實的個人每時每刻生活在其中、并不斷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豐富其內涵的一個概念。

家庭的產生基于現實社會生活,是由社會生產狀況決定的。馬克思在《致巴·瓦·安年柯夫》的信中指出,“在人們的生產力發展的一定狀況下,就會有一定的交換和消費形式。在生產、交換和消費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就會有相應的社會制度形式、相應的家庭、等級或階級組織,一句話,就會有相應的市民社會?!保?3]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緣關系為紐帶的最小的社會單位,是組成社會的最小細胞,是我們了解社會的窗口。家庭是縮小的社會,社會是擴大的家庭。作為個人,他總是首先生活在家庭中,接受家庭教育,形成具有自己家庭特色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然后再以家庭為媒介去觀察和介入到社會當中,成為真正的“社會人”。新的科學技術、家庭觀念和生活方式也許會改變現有的家庭結構和家庭模式,但不會動搖以血緣關系為傳承的家庭根基。因此,家庭始終是社會生活的基本組成單位。

家庭不但為人創造了基本的生活條件,還實現了人從物質需求的滿足到精神需求的滿足。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曾說:“每日都在重新生產自己生命的人們開始生產另外一些人,即繁殖。這就是夫妻之間的關系,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家庭?!保?4]可見,家庭是由夫妻子女等親屬所結合的團體,是人們在生產了維持自己所需要的物質生產資料后所進行的生命繁衍,是人的兩種生產理論的必然結果。家庭成員之間完全平等,血緣親情是維系家庭關系的基礎。1995 年,聯合國在“國際家庭日”發表的紀念文章中指出,家庭作為最活躍的社會細胞,把個人和社會聯系在一起。它必須適應全球性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深遠的,它不僅影響人類的物質生活,還將影響人類的價值觀念和信仰。

2016 年12 月12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指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我們要認識到,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保?1]4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若干個小家庭構成人類大社會。對于家庭的要求不能僅僅局限于小家的相親相愛,而要通過建設小家去構建祖國大家庭的繁榮發展,使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要把愛國和愛家相結合;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文中曾說:“父親、子女、兄弟、姊妹等稱呼,并不是單純的榮譽稱號,而是代表著完全確定的、異常鄭重的相互義務,這些義務的總和構成這些民族的社會制度的實質部分?!保?5]考察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應當首先考察構成這個國家的各個家庭的發展情況。當生產力得到提高、社會結構穩定發展之時,家庭作為社會和國家的基本構成單位,必然共享經濟政治發展成果,成為主要的受益者。

2. 家教:個人獲得教育的起點

家教是作為精神內核之家風的外在表現。家庭教育是指家庭內部家長對子女的言傳身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保?1]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 一 任 老 師?!保?1]17家 長 要 給 孩 子 講 好“人 生 第 一課”,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圩?。家庭教育在塑造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中有著不可替代且始基性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基礎的雙向性教育。在眾多的教育門類中,家庭教育是每個人獲得教育的起點。在家庭教育中,一個人可以習得基本的生活能力和生存技巧,可以掌握和運用基礎知識,可以建立和維系同父母及親人的情感關系。在此基礎上,一個人才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走進復雜的社會。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提到,“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保?6]因此,家庭教育對于天生具有社會屬性的人來說顯得至關重要。同時,我們也要改變以往對家庭教育的單向度理解。在傳統認知中,家庭教育一般是由家長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通過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的方式對子女進行教育。這種單向度的教育雖然有一定的權威性和榜樣性,卻沒有把受教育者(尤其是已經具備一定意識和能力、能夠獨立進行社會實踐的受教育者)當成是家庭的主體,因而缺乏家庭成員之間關于教育的互動性。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特(Baumrind)的研究認為,權威型家庭教育最有利于孩子成長,但這里的權威并不是強制力和一意孤行,而是指民主權威型,是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即對孩子理解和尊重而又對其嚴格要求,其核心要義是發現和培養孩子的主動性與自制力。[27]因此,現代性的家庭教育不僅應有父母對子女的示范和引導,也應有子女對父母教育的反饋和意見,雙向交流才能促進家庭教育的全面發展。

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終身性教育。家庭教育不像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那樣,傳授給人專門的文化知識或技術能力,家庭教育的內容非常廣泛、無所不包: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吃、喝、拉、撒、睡)到最基本的運動能力(走、跑、跳、投、攀);從最基本的情感表現(喜、怒、哀、樂)到最基本的人情世故(同情、共鳴和換位思考);從最基本的生產能力(感性勞動和社會實踐)到最基本的交往能力(語言表達和文字敘述),可謂貫穿于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教育不像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那樣是階段性的,在規定時間內以畢業考試或結業考試作為最終評判標準。家庭教育是持續性的,是每個人終身都要接受的教育。對一個人來說,只要不離開家庭,就一定會接受家庭教育。即使某一時段、因為某些原因離開家庭,也會通過信件、電話、微信、視頻等各類聯絡方式接受家庭教育和家人的鼓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保?1]3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德行教育,也就是“做什么樣的人”和“如何做人”的問題。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寫道:才德全盡謂之圣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28]德行教育就是教育人在遵守特定道德規則的同時,使個體成為一種真正具有德行的存在,使“人”真正“成人”,達到人的自我確證和自我實現。這種“成人”并不是某種自然狀態的獲得,而是在追尋德行的動態過程中把握德行的本質,并通過借助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他人、人與自我等多維關系來完成?!安簧钏紕t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保?9]德行教育應當是超越知識限度和工具理性價值預設的,它不以任何外在尺度作為評價標準,而只因其自身之故被追求,并形成獨特的“成人路徑”。德行教育不是一味地進行道德說教和道德規范,告訴人們“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而是通過社會化過程把外在的規則和規范(習慣性道德或因襲性道德)逐漸內化成人們的心理定勢。之后,人依靠自我反思和自我判斷,成為自己的立法者,建立新的理性或內在良知,形成新的道德。在這個“應然”向“能然”的轉換過程中,從不自由到自由,人的德行逐漸生成,人也逐漸“成人”。道德成為了人類自由的一個條件,即道德與人的自由實現了真正的內在統一。[30]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也是德行養成的起點,培育有德行的時代新人是當前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父母應承擔起德行教育的重要任務,要重言傳、重身教,凡事以德為先、以身作則,幫助孩子在家庭中養成好的德行。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畫荻教子講的都是這樣的故事。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提出:“在人類生命的早期,我們需要進行認知感覺的培養,而德行感覺的培養也同樣舉足輕重?!保?1]立足于新時代的今天,家庭教育培養的是具有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的人;善于明辨是非,敢于決斷選擇的人;有家國情懷,踐行使命的人;有大愛胸懷,勇于擔責的人;有專業知識,德才兼備的人。

3. 家風: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

家風又稱門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或風氣,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的集體認同,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跡。其中,“好家風”是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中的精神內核和根本追求?!凹绎L”一詞,最早見于西晉文學家潘岳的《家風詩》中,在該詩中,潘岳通過歌頌祖德、稱贊自己的家族傳統進行自我勉勵。著名的《朱子家訓》更是將先輩們日積月累的為人處世哲學編撰成書傳于后世?!凹议T和順,雖饔飧不濟,亦有余歡?!币庵讣依锖蜌馄桨?,雖缺衣少食,也覺得快樂,“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意指自己生活節儉,以做人的正道來教育子孫,“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意指親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會受牽累;恭敬自謙,虛心地與那些閱歷多而善于處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難的時候,就可以受到他人的指導或幫助??梢?,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核心,也是這個家庭能否和睦相處、得到他人認同的關鍵因素,其對家族的傳承和發展起到重要影響。如上述《朱子家訓》中的經典名句,也成為今天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的醒世作用。

“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保?1]24“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在《媽媽,稻子熟了》這封家書中寫道:“他們說,我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我知道,這粒種子,是媽媽您在我幼年時種下的!”[32]字里行間,充滿著袁隆平院士對母親的思念與感恩之情。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保?1]24作為一個家庭或家族共同認可的價值觀,家風具有榜樣性、傳承性、開放性、創新性等特點。家風通常是由家庭或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先輩根據自身的言行和理念所訂立的準則,同時兼具了普遍的社會倫理共識和理想型的人格特征。家庭或家族內部成員出于對長輩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模范人物的崇敬和學習,也出于遵循家風帶來的良好社會效應,在一般情況下整個家庭都會無條件地執行并延續家風。

另外,家風也不是一旦形成就不會發生改變。當社會價值風向標發生變化,或是當家族內部有優秀成員誕生時,家風便會隨之變化。比如,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采納之后,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代表的“八德”便作為封建社會主要的行為規范普遍存在于家風之中。進入宋代,社會戰亂動蕩,隨著程朱理學的興起,在“八德”的基礎上又延伸出對國、對家要“忠烈”的品格,此時的家風中也常帶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的慷慨激情。到了明代,陽明心學備受重視,“知行合一”的思想逐漸走進家風之中。王陽明的家風就既包括父祖輩對他的影響,又包括其自身對子弟們的影響,他強調“以圣賢自期”,強調“立德、立功、立言”,強調“知行合一”,這一思想直到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貞、長惠幼順等傳統家風,維系著我國家庭的和睦和社會的穩定,而紅色家風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各個時代的優秀共產黨人在長期革命實踐、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家庭風尚,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和優良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思想是紅色家風的理論基礎,紅色家風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容之一。兩者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中國共產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是紅色家風的主體,在他們身上既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脈,又有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遠景,還有中國革命的實踐印跡,三者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以“愛黨愛國、堅定信仰、忠貞不渝、嚴守紀律、清正廉潔、律己律家”為內核的紅色家風。陳云同志曾經為親人定下“三不準”:一是不準家人搭乘他的車;二是不準家人接觸他看的文件;三是不準家人隨便進出他的辦公室。這種“從自身做起,從小事管起”的紅色家風代表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高風亮節的行為準則和大公無私的精神境界。新時代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聯,將“小我”融入“大我”,表現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遠大理想。因此,家庭培養的不僅僅是家族繼承者,更是共產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此外,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到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到黨風政風。賀龍之女賀捷生曾回憶,在習近平同志從政后,習仲勛副總理對他的殷切希望:“不管你當多大的官,不要忘記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真真切切為百姓著想,要聯系群眾,要平易 近 人?!保?3]2013 年11 月,習 近 平 總 書 記 到 湖 南 十八洞村考察調研,一位苗族大娘客氣地問:“怎么稱呼您?”習近平總書記微笑著回答:“我是人民的勤務員?!保?4]一句樸實的話語,不但彰顯出習家有著從嚴教子、甘于奉獻的家風,而且詮釋了“從不居功,從不張揚,對自己的輝煌業績視如煙云”[35]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秀黨風。

三、 傳承與鞏固: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實踐價值

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蘊含現實底色、問題意識與價值導向,積極回應了傳統家庭倫理的現代轉向、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入侵、部分領導家風不正等現實問題,對于弘揚傳統美德、堅定文化自信、涵養政治生態等具有重大實踐價值。

1. 弘揚傳統美德,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家庭作為承載生育功能、經濟功能、政治及情感功能等多重功能的綜合體,在任何時代對個體、社會、國家的發展與進步具有重大意義。但是,隨著中國傳統家庭倫理的現代轉向,家庭功能弱化、家教工作缺位、家風文化斷層等問題日益突出。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為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價值指引與實踐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在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中吸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個人、家庭、社會及國家緊密相連。

一方面,家教家風文化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有效載體,其通過特有形式將中華民族道德理想進行了生動表達。習近平總書記通過挖掘中國傳統優秀家教家風文化,構建的新時代家教家風激活了傳統家教家風文化的生命,汲取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以家族為細胞薪火相傳的民族美德,通過其內在沉淀的民風民俗,展示了中華民族最為真實的精神氣象,最好地培育和孕育了民族精神。[36]

另一方面,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的具體表現和微觀載體。優良家教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血脈相通的文化同根性,優良家教家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淀,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其所蘊含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與優良家教家風高度契合;與此同時,家教家風文化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場域的生動表達。因此,通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充分發揮家庭在個體成長的早期性、基礎性、針對性之優勢,使抽象、深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具有生活氣息,更加生動、活潑、“接地氣”,在家庭范圍內被潛移默化地學習、接受并自覺地融入日常生活,家庭成員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認同、感知并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逐步將其作為行動指南,發揮其引領作用,從小事開始改變自身的行為,進而從個體到家庭,再到全社會形成崇尚新時代家教家風的良好風尚。

2. 堅定文化自信,抵制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入侵

當代中國的文化已處于“中西古今”文化最激烈交匯的態勢之中,傳統文化、西方文化、現代文明不斷交流、交鋒與交融。[37]原有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間界限被打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其自身優勢,不斷對其他國家進行思想文化滲透,使之陷入西方的“話語陷阱”,導致民族的認同危機。因此,如何真正堅定文化自信成為建設文化強國、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命題。文化自信即在文化認同和情感歸屬的基礎上,文化主體對自身文化價值、文化生命力的肯定性體認,以及對其能保持自身比較優勢的堅定信念。[38]

首先,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為堅定文化自信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源泉。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文化自信的自信之“根”、自信之“魂”、自信之“基”,共同構成文化自信的理論內核與基礎,而這些與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理論淵源高度契合,新時代優秀家教家風文化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源頭,以革命文化為基礎,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載體,因此新時代優秀家教家風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其次,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為堅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堅實的內容支撐,無論是中國傳統優秀家教家風文化中的立德、孝親、戒貪,還是以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為代表的革命前輩愛黨愛國、忠于人民的紅色家風,均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優秀文化成果,從事實上抵御了文化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引導人們正確對待中華優秀文化的內在價值,并提供足夠的內容支撐人民篤定堅信中華優秀文化。最后,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為堅定文化自信提供了生動的實踐范式,新時代家教家風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使家庭成員建立對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認同,使個體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及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歷史性與時代性相結合,對凝聚文化認同,將文化自信的實質內化到微觀個體的文化自覺與認同,將意識形態進行內化;[39]對外保持文化定力,一方面在面對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入侵時保持清醒的頭腦,[40]另一方面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為微觀載體,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化。

3. 涵養政治生態,實現家風與黨風政風良性互動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背景下,家教家風直接影響個人在政治上的行為,“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41],揭示了家教家風建設的必然要求,即將家風與黨風政風緊密地聯系起來,將家教家風建設上升到治國理政的新高度,豐富了全面從嚴治黨的科學內涵,回答了新時代黨員、領導干部如何重視家庭、如何教育子女、建設怎樣的家風等時代問題,強化了全黨對黨風建設的認識。因此,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順應了社會現實的需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有利于涵養政治生態、加強新時代黨風廉政建設。

實踐證明,領導干部的不良家教家風已成為其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家庭雖小,但任何黨員、領導干部必然是千萬個家庭中的小個體,他的成長以及他對于其他家庭成員的教育離不開家教家風的熏陶與指引。因此,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將對黨風政風產生深刻而持久的影響。一方面,有利于健全黨員和領導干部的政治人格,嚴格要求自身,堅定理想信念,避免走上生活作風不檢點、生活情趣不健康的墮落之路;[42]另一方面,嚴格要求親屬,構建清正廉潔的小家庭,教育親屬子女樹立遵紀守法、艱苦樸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觀念。[11]55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贊揚了并強調主動學習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鄧小平等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生活在勤儉樸素、清白正直的家風中的黨員、領導干部自然而然將好的習慣與作風帶到工作中,表現出公私分明、廉潔自律等優良品質。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通過家庭這一社會最基本單位,從深層根基開始營造廉潔從政的社會環境。

此外,黨員、領導干部的優良家風也能對人民群眾起到表率、示范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談道:“我們要著眼于以優良黨風帶動民風社風,發揮優秀黨員、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保?1]34截至2021 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已經超過九千五百萬??梢灶A見,黨員帶頭建設充滿正能量的黨性家風和表率家風,[43]必然能夠在人民群眾中產生巨大的能量,引領全社會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風尚。

猜你喜歡
家教家風家庭
勤勞節儉傳家風
家庭“煮”夫
家風伴我成長
戀練有詞
幽默好家風(二)
家風
家教短評
家教短評
家教短評
尋找最美家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